文 王向陽
一直以來,我致力于學生小組建設和合作學習的研究,希望借此活躍課堂氣氛,打開學生“樂學”的開關。2022年3月,我旁聽了我校教師寧路芳的一節英語公開課。學生在這節課上學得專注、練得起勁、展得充分,他們生龍活虎、放飛自我的樣子活生生就是我夢寐以求的生動課堂。通過這節課的觀摩大大提升了我對小組競爭和愛心評價的認知,有兩點感悟分享。
課的一開始,我便驚奇地發現寧路芳老師的課堂有一種“魔力”,每一名學生都像打了興奮劑,全神貫注聚焦于當下的學習任務,自學、互學、展示都非常積極,而且可以看到同伴間的提醒和合作。在她的課堂上,學生是名副其實的主角。在初中階段起承上啟下作用的初二年級,在容易被認為缺少吸引力的英語課堂,沒有一名學生游離于課堂之外,她是怎么做到的呢?這節課的背后藏著怎樣的教學秘密呢?我開始陷入沉思。
很快,超乎我想象的環節登場了,我的思考也隨之有了答案。我給這一環節的命名是“挑戰”。
在各小組開展了熱火朝天的課文記背、復述后,寧老師微笑著用期待的語氣說:“哪個小組來挑戰?”學生們躍躍欲試。
“快點啊,遲了你們會失去機會的?!睂幚蠋熢捯粑绰?,楊馥寧小組的4名同學就走上了講臺。絲毫沒有冷場、遲緩,同學們落落大方,沒有任何羞澀和扭捏。我想,這也許是長期以來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形成的習慣使然吧。
讓一個小組來PK另一個小組,這方法我之前也見到過。雖然對前期的學習有積極的促進,但多數學生無法直接參與,容易淪為心態放松的“觀眾”。若是在理科的課堂可能效果要好一點,因為觀看的學生可以通過發現問題、提出質疑來參與。在英語課堂上……
接下來卻出乎意料,并沒有第二個小組走上講臺。只見展示小組的1號楊馥寧掃視了一遍全班,大聲說:“我挑戰郭桓宇同學?!北唤械矫值墓赣钜彩且幻M長,他站起來走到講臺的另一側。兩名1號,一前一后背誦起來。寧路芳老師引導學生作了簡單的評價。
這個辦法不錯。我暗忖,一個1號可以撬動八個1號(一共八個小組),這個杠桿用得好。初中學生青春氣盛,能自甘落后嗎?可要想人前風光,就要背后付出。
展示小組的2號田昊鑫開始挑選對手啦,寧老師笑著說:“可以挑戰與你相同組號的,老師鼓勵挑戰更高組號的?!?/p>
“那我選個1號吧,劉凱同學。”
接下來,3號郭子穎挑戰了2號李城櫟,4號寧利波挑戰了3號劉凱杰。
妙??!班級各小組的學生根據學情依次為1、2、3、4號,相同組號的學生處在同一水平。教師鼓勵挑戰組號靠前的學生,營造了班級相互趕超的氛圍。也就是說,理論上2號可能挑戰所有的 1、2號,3號可能挑戰所有的 1、2、3號,4號可以挑戰所有的同學。大杠桿呀!
昔日,阿基米德曾說:“假如給我一個支點,一根足夠長的硬棒,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現在,寧老師用小組競爭點燃了每一名學生奮發向上的火焰。
教育界有句公認的名言“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心理學研究也發現,人終其一生都在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這節課上,寧路芳老師把激勵評價的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可以說舉手投足皆為鼓勵,眼波流轉恰是欣賞。學生被她的真誠鼓勵得激情滿滿、心火旺旺。
學生其實是非常聰明的,他們能夠敏銳地感知教師的情感變化,哪怕是臉上閃過的一絲不悅也會在他們的心底產生波瀾。很多公開課之所以上得不好,是因為執教者試圖表現出平時課堂所沒有的東西,但令人失望的是公開課往往暴露出常規課上被忽視的問題。寧路芳老師的公開課上學生的專注投入、歡欣鼓舞,絕非臨時作秀,恰是平時日積月累的表現。同樣,她的即時表揚也已經形成了習慣,這種真情流露讓學生很是受用。與教師之間的這種相互信任和親密關系,會使學生心無旁騖地參與課堂,放飛自我。
在不少同行把指責、抱怨、批評,甚至呵斥、訓誡、懲罰作為有效教育管理手段時,寧路芳老師是怎么想到“反其道而行之”,轉而運用激勵評價的?在教師想方設法要改變學生的行為習慣時,她怎么會想到去改變自己進而影響學生的?即便悟到“人類對獎勵的超級反應心理傾向”原理,面對隨時會引起自身不良情緒的學生群體,她又是如何做到心平氣和,始終用真誠和信任去對待每一名學生的?我苦思良久,直到課堂上出現下面的一幕。
在楊馥寧小組挑戰全班的環節,寧老師像一場大賽的主持人,總是恰到好處地給予展示學生以肯定和褒獎。當被挑戰者2號李城櫟背誦結束時,寧老師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大睜著眼睛,朗聲說道:“大家快看??ネ瑢W聽得有多專注,他是在給自己組的李城櫟加油,唯恐他們組的2號勝不了挑戰組的3號。這個小組真棒!”
匠心獨運,妙不可言!聚光燈一下子就由臺上轉到了臺下,關注到所有的學生,關注到容易忽視的人和地方。特別需要說明的是??ネ瑢W是令不少老師“頭疼”的學生,寧路芳老師一定是在不斷尋找機會來肯定和激勵他。
為什么會這樣做呢?我想是因為教師授課水平高超,游刃有余,可以照顧到每一名學生;更深層次是因為教師心里有愛,眼里有光,相信每一名學生都可以被喚醒和激發,相信每一名學生都會在自己的呵護和贊賞中成為優秀的個體。
我們白桑中學“六心篤行”教學常規中提到“評價有‘愛心’:一是促進學生發展;二是優化小組建設;三是和諧師生關系”。寧路芳老師做到了“愛心評價”,而且做出了成效,形成了獨有的風格,并書寫了感人的教育故事。
我相信,不斷學習,堅持探索,我校的教師都可以發現教育教學和學生成長的普遍規律,都能夠在教育實踐中摸索出屬于自己的教育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