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蕾
(山東省聊城市冠縣新華醫院 山東 聊城 252500)
當許多父母因對病情及治療認識不足而對護理工作提出疑問時,往往引發醫療爭端,進而造成社會矛盾問題。而在應用常規的護理管理時,沒有考慮到兒童的特殊情況,只把兒童的病癥作為治療的核心,從而造成了醫療服務的水平降低。因此,醫院在實施“細節管理”時,可以根據目前的具體情況,制訂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提供護理的效果,增強兒童患者的依從性,提供治療的服務水平。
本次研究對象選取的是我院在2020年6月-2021年8月收治的600例兒童患者,采用隨機原則,將600例兒童患者平均分為兩組,一組為對照組,一組為觀察組。其中對照組患者有300例,279例男性兒童,221例女性兒童,年齡2-9周歲,平均年齡(5.75±3.35);其中觀察組患者有300例,235例男性兒童,265例女性兒童,年齡3-8周歲,平均年齡(4.72±3.18)。對照組和觀察組兒童患者在一般資料中存在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價值(P>0.05)。參與本次研究活動的評選標準為:①所有兒童的信息都是完整的,對于本次研究其家長完全知情,并且同意,簽署了同意書;②兒童的情況比較平穩。排除標準為:①兒童具有嚴重的器官缺陷,重大疾病問題;②兒童的精神狀態比較差,拒不配合或完全不具備表達能力;③兒童及家長對于研究的依從性比較低。
1.2.1 對照組
對照組使用的是常規護理,在兒童護理工作中開展兒童家庭對病種、健康教育及各醫療部門知識的宣傳;按照醫生的指示給兒童患者服用藥物,并且對兒童的臨床表現進行監測,有任何情況都會在第一時間告知主治醫生,并且及時安排治療和護理。
1.2.2 觀察組
對于觀察組是使用的是細節管理,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細節管理內容及項目,主要包括:①建立細致的護士團隊,由護士長兼任,安排專門的責任護士對兒童患者各個方面的工作進行護理,由護士長對于護士的細節護理工作進行監督和檢查,并且會將檢查的情況及時發布和登記,會根據兒童患者及其家屬的反饋情況進行優化和整改,以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嚴謹。②充分堅持以人為本的護理原則,所有的護理人員在進行細節護理的過程中,都應該堅守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滿足不同兒童患者的特殊需求,對于不同階段、不同年齡、不同護理需求的兒童患者展開細致的護理工作。并且針對兒童患者的具體情況,與其家屬定期展開溝通和交流,讓每一位兒童患者家屬可以對于孩子的病情和狀況有所了解,還可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良好醫療關系,減輕家屬的心理負擔,緩解他們的憂慮、緊張的情緒,提高護士自身的護理專業水平,以專業的工作表現去獲取兒童患者及其家屬的肯定與認同。③加強健康教育,定期開展對醫務人員的專業教育,了解細節管理和工作規程,掌握相應的業務技術,充實自己的知識,并通過定期的考評,對醫務人員的工作表現進行考核,制定出與薪酬、業績相結合的獎勵機制,以最大限度地激發醫務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④細節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健全相關的管理體系,細分兒科各項工作的具體工作,做到專業化、系統化、精細化,將各項工作都做到細致化,同時要善于發現問題,并進行認真的分析,討論,總結,找出問題所在,進行改進,保證醫療工作的高品質。在細節管理之下,制訂合理的醫療計劃,根據每一位兒童患者的身體情況,對孩子的用藥情況進行監測,同時對孩子的反饋情況進行登記,并及時地向醫師匯報,進行對癥用藥,根據具體的癥狀展開有針對性地治療;還需要對病區的衛生狀況進行有效的監督,確保其清潔、整潔、無細菌;改善各部門的休閑設施、娛樂設施,轉移兒童的注意力,讓兒童患者可以從精神層面減輕痛苦,減少兒童的哭泣、焦慮等多種情緒;根據患者家庭的情況,制訂相應的疾病說明和治療原則,以增加兒童與家庭成員的匹配程度;評價兒童的安全風險,制訂相應的干預程序,避免出現并發問題。
通過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兒童患者在治療和護理期間發生的感染率、護理差錯、護理糾紛問題等情況進行觀察和分析。利用本院自編的護理滿意程度調查問卷對于當前的護理滿意程度進行剖析。①采用我院自行編制的兒童(家庭)滿意度調查表,滿意程度包括了基本滿意程度、不滿意、滿意三個層面。②對兩個護理過程中發生的不良反應進行統計,主要是醫院感染、護理差錯護理糾紛,其得分越高說明護理效果越低。
采用 SPSS18.0統計軟件對統計數據進行統計,用(x+ s)表達的數據進行 t檢查;用百分比的方法計算了計數數據,用2個試驗組進行表明,P<0.05為顯著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對照組和觀察組的護理滿意程度進行分析和對比,可以發現,觀察組兒童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其中觀察組 300例兒童患者中有219例滿意(83.00%),38例基本滿意(12.67%),13例不滿意(4.33%);對照組300例兒童患者中有161例滿意(53.67%),102例基本滿意(34.00%),37例不滿意(12.33%)。二組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可見表1。

表1 對照組和觀察組護理滿意程度分析對比(n、%)
通過對照組和觀察組感染率、護理差錯、護理糾紛對比之間的數據分析,可以明顯地看出觀察組兒童護理在各項的指標結果中其護理效果要明顯的優于對照組,其中觀察組300例兒童患者,有12例發生感染不良反應(4.00%),13例護理差錯(4.33%),4例護理糾紛(1.33%);對照組300例兒童患者中有39例發生感染不良反應(13.00%),27例護理差錯(9.00%),15例護理糾紛(5.00)。二組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可見表2。

表2 對照組和觀察組感染率、護理差錯、護理糾紛對比(n、%)
目前,由于醫療條件的不斷提高,科室的分工更加細化,而兒科是其中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其收容兒童的年齡不同,因而其護理工作也比較困難。兒童的認知、交流等方面還比較欠缺,加之身體機能還沒有發育,因此,在進行治療時,會產生哭鬧、不安、排斥等情緒,從而對臨床工作造成一定的負面作用。為此,應加大對兒科的護理工作。傳統的兒童護理工作只注重實施已有的護理操作,不能根據科室狀況、患兒需求、家屬反饋等因素對其進行調整,這樣做會導致護士的護理質量出現較大的缺陷。目前,在醫療領域引進了細節護理,這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方式,能夠在具體的情況下,按照本科室治療和護理的具體情況,對工作內容進行細化,并以補充、完善、分析和延伸來實施。在實施中,重點突出了系統和完整的管理,即要使兒科護士對自身工作有清晰的認識,在保證各項工作質量的前提下,對微小環節加以重視,達到優化總體質量的目的。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采用的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的是細節護理,通過對照組和觀察組的護理滿意程度進行分析和對比,可以發現,觀察組兒童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其中觀察組 300例兒童患者中有219例滿意(83.00%),38例基本滿意(12.67%),13例不滿意(4.33%);對照組300例兒童患者中有161例滿意(53.67%),102例基本滿意(34.00%),37例不滿意(12.33%)。通過對照組和觀察組感染率、護理差錯、護理糾紛對比之間的數據分析,可以明顯地看出觀察組兒童護理在各項的指標結果中其護理效果要明顯的優于對照組,其中觀察組300例兒童患者,有12例發生感染不良反應(4.00%),13例護理差錯(4.33%),4例護理糾紛(1.33%);對照組300例兒童患者中有39例發生感染不良反應(13.00%),27例護理差錯(9.00%),15例護理糾紛(5.00)。二組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應用細節護理的時候,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加強護士的細節意識訓練,提高護士的專業知識,同時,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經歷,提出相應的治療方案。在實施了精細的管理后,醫院的整體護理水準和管理品質都得以優化,這一點從臨床上的護理工作中可以看到。護士在工作中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壓力,需要對其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以確保其長期的工作品質。總之,通過對兒童的細節護理管理,可以有效地改進兒童的護理工作,提高,兒童和家庭成員對醫療服務的滿意程度。
細節是醫院護理工作的一個關鍵部分,在護理工作中,要做到零差錯、零距離的護患關系,因此每個環節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把護理工作有機地聯系起來,就要把護士自身的工作做到細致,注重每個細節,從細節中凸顯出護理水平。特別是在兒科護士工作中,由于幼兒的自主性和忍受力低,導致護士工作困難,且在護理中存在著易發生的感染、并發癥等問題。綜上所述,注重細節的管理,加強對細節的認識,改進護理程序,堅持以人為本的護士工作觀念,嚴格無菌操作、消毒隔離等,可以明顯的提升護士的護理水平,從根本上確保了護理質量,值得在臨床護理中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