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艷 許華華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產醫院(南京市婦幼保健院) 江蘇 南京 210000)
目前,腹腔鏡手術是治療異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的常用方法,憑借創傷小、并發癥少、恢復快等優勢得到患者認可[1]。但腹腔鏡手術仍具有一定創傷性,加之疾病特殊性,部分患者產生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若得不到及時干預會影響術后康復和再次正常妊娠。因此,采用全面優質的護理措施改善圍術期患者心理狀況在術前術后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效果。常規護理模式由于護理理念陳舊、護理架構單一,服務理念的落差,已不能滿足現代人對于疾病護理的單一需求。循證護理在循證醫學理論基礎上產生,通過整合并利用護理人員臨床經驗、醫學證據,心理學的理論及馬斯洛的需求論以改善患者護理結局[2]。綜合護理是將患者作為護理工作的服務中心,圍繞患者各項生理心理需求實施的系統、全面的護理干預。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102例EP患者,探討基于循證理念指導下綜合性護理在EP患者圍術期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將醫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02例EP患者,均行腹腔鏡手術,按隨機抽簽法均分成2組,各51例。參照組年齡22~41歲,平均(30.33±4.06)歲;妊娠部位:10例峽部,15例傘部,26例壺腹部;生育情況:27例經產婦,24例未產婦;文化程度:12例初中及以下,21例高中,18例專科及以上。試驗組年齡23~42歲,平均(31.58±4.19)歲;妊娠部位:8例峽部,13例傘部,30例壺腹部;生育情況:31例經產婦,20例未產婦;文化程度:10例初中及以下,25例高中,16例專科及以上。2組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
1.2 選例標準(1)納入:對本研究知悉,且簽署同意書;符合《婦產科學(第9版)》[3]中EP診斷標準,經陰道超聲或婦科檢查、血HCG值得變化,生命體征及腹部體征的變化等證實;具備腹腔鏡手術指征,且第一次接受此類手術;臨床資料完整。(2)排除:伴有語言溝通障礙、神經系統疾病;伴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凝血功能異常、免疫系統疾病、惡性腫瘤;腹腔大量出血者;腹腔內臟器重度粘連患者;術前接受其他治療;文盲。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3.1 參照組 予以常規護理,術前向EP患者宣講關于異位妊娠的相關知識,解答患者有關疑問,指導患者做好術前準備,包括清潔、備皮、禁食禁飲;術后監測患者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血壓等生命體征,觀察24 h內陰道出血狀況與尿量,傷口出血情況,指導患者術后通氣前后飲食與肢體活動,對于患者疼痛劇烈者,可給與患者自動鎮痛泵的使用,無效者遵醫囑給予止痛藥,囑咐定期復查。
1.3.2 試驗組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予以基于循證理念指導下綜合性護理加優質護理服務,具體如下:(1)組建護理小組。小組成員包括1位護士長、5位護士、1位主治醫師,1位心理專科護士,共同學習EP疾病與腹腔鏡手術有關知識,以本研究重點為依據確定循證問題,包括心理干預、術后機體恢復,術后再次妊娠等問題,以“EP”“循證護理”“心理干預”“術后恢復”‘‘再次妊娠’’等為關鍵詞在萬方、知網、維普等數據庫進行搜索,排除低質量文獻,篩選出實用性、有效性較高的循證證據,最終經過小組成員討論制定切實有效的護理措施。(2)護理措施實施。①健康教育。每一位患者對于不熟悉的疾病的有關知識都普遍缺乏認知,異位妊娠作為婦科的急癥,大部分患者都不能正確判斷自身病情的嚴重程度。可在患者入院時發放健康知識手冊,依照患者文化程度選擇不同教育方式,對于文化程度較高者采取集中宣教模式,并鼓勵其通過電話咨詢、網絡搜索,使用微信模式掃描我院互聯網+服務,互聯網+服務中有各種疾病的相關知識及治療和預后,可以閱讀,可以看視頻等,進一步提升健康知識水平。對于文化程度較低者采取一對一宣教模式,以通俗易懂語言講解病因、治療方案、手術過程、術前檢查項目等。術后告知注意事項,如保持外陰清潔,留置尿管時護士給予碘伏擦拭陰部皮膚,每天2次;同時,我們給與患者皮膚護理及口腔,保持皮膚及口腔的清潔衛生。護理術后1個月內嚴禁性生活,6個月內嚴格避孕。②心理護理。EP患者伴有腹痛、陰道流血等癥狀,加之擔心生育問題,會出現一系列不良情緒。心理專科護士教授EP患者心理調適技能,包括冥想放松、情緒轉移等。正念冥想放松:選擇安靜舒適的冥想環境,播放悠揚、舒緩的輕音樂,分貝為45 dB左右,囑咐患者雙臂自然下垂,吸氣時緊握雙拳,吐氣時放松,在此過程中想象美好的畫面,達到放松肌肉與心理的目的。情緒轉移:可采用看綜藝節目、玩游戲、看書、肢體按摩等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并鼓勵患者發展自身興趣愛好,如下棋、十字繡等。
1.4.1 術后機體恢復情況 包括下床活動、排氣及住院時間。
1.4.2 心理應激指標 以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比較2組干預前后心理應激情況,HAMD共17個項目,總分0~58分,<7分、7~17分、18~24分、>24分分別代表正常、可能抑郁、肯定抑郁、嚴重抑郁,得分越高代表抑郁癥狀越嚴重;HAMA共14個項目,總分0~56分,<7分、7~13分、14~20分、21~28分、>28分分別代表正常、可能焦慮、肯定焦慮、明顯焦慮、嚴重焦慮,得分越高代表焦慮癥狀越嚴重[4-5]。
1.4.3 術后并發癥 包括腸粘連、切口感染、皮下氣腫、切口滲血。
1.4.4 護理滿意度 以自制問卷評估,問卷內容包括基礎護理、健康宣教及心理護理等,總分100分,分為<70分(不滿意)、70~85分(基本滿意)、>85分(滿意),后2者歸入總滿意度。

2.1 術后機體恢復情況 試驗組下床活動、排氣及住院時間均較參照組短(P<0.05),見表1。

表1 術后機體恢復情況
2.2 心理應激指標 2組干預前HAMD、HAMA分值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試驗組HAMD、HAMA分值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2。

表2 心理應激指標分)
2.3 術后并發癥 2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對比,試驗組3.92%較參照組19.61%低(P<0.05),見表3。

表3 術后并發癥n(%)
2.4 護理滿意度 試驗組護理總滿意度較參照組高(P<0.05),見表4。

表4 護理滿意度n(%)
目前,腹腔鏡手術治療EP已廣泛被臨床及患者接納,腹腔鏡手術不僅可快速切除病灶,還能保證患者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6]。但絕大部分EP患者在圍術期易產生負性情緒,甚至不愿配合治療,影響手術療效及術后康復。故予以EP患者有效護理干預,對保持其心理健康、加速術后康復意義重大。
常規護理模式以疾病為中心,忽視患者心理狀況,護理效果欠佳。基于循證理念指導下綜合性護理通過分析各類影響因素,提出循證問題,參考國內外優質文獻資料,并結合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與醫生的臨床經驗,制訂全面護理干預和治療方案,可提高護理措施準確性、針對性[7]。陳錦園等[8]指出,將基于循證理念指導下的護理用于神經外科重癥患者,可改善營養狀況,減少胃腸功能障礙發生,利于預后改善。本研究發現,試驗組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較參照組短,HAMD、HAMA分值較參照組低(P<0.05),說明基于循證理念指導下綜合性護理可更好改善EP手術患者心理狀況,縮短康復進程。分析原因為,該護理模式下護理小組成員運用最前沿的科學詢證依據,最優質的護理服務理念,心理專科護士面對面,一對一的正念心理護理模式,采用多方位的宣教模式地患者實施護理。其中健康教育可增加患者對疾病與手術的了解,消除對疾病的恐懼,增強術后康復信心。心理護理干預中通過傳授正念心理調適方法,可提升患者應對不良情緒的技能,使得不良情緒得以疏導,從而提高對護理與治療操作的配合度,早日實現身心健康。本研究中試驗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為3.92%,與參照組的19.61%相比明顯較低,可能是因為通過循證醫學證據發現EP患者術后易發生切口感染、切口滲血等并發癥,術后密切關注患者腹部、切口等情況,防治結合,利于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而心理護理的實施促進心理狀況改善,可減少兒茶酚胺類物質釋放,可防止切口血管收縮,保證切口血供,也利于降低切口有關并發癥發生率。此外,由于基于循證理念指導下綜合性護理改變過往經驗護理模式,實現循證式照護,可輔助腹腔鏡手術取得理想臨床療效,從而獲得患者的高度評價,故試驗組護理總滿意度較高。
綜上所述,對EP患者采取基于循證理念指導下綜合性護理可加速術后康復,緩解心理應激,減少并發癥,提升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