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冬,石宇
1.上饒市中醫院,江西 上饒 334000;2.廣豐區婦幼保健院,江西 上饒 334600
月經不調是婦科常見病,多發于育齡期女性,臨床多表現為經期紊亂、月經量異常、痛經等,嚴重可導致不孕,影響女性患者身心健康[1]。激素療法是西醫治療月經不調的主要方案,通過激素補充調節患者機體性激素水平,改善患者月經紊亂情況,雖具有一定療效,但激素長期服用易增加安全隱患,且停藥后易反復,治愈率較低[2]。中醫治療婦科疾病歷史悠久,其強調辨證論治及整體觀念,在月經不調治療中具有獨特優勢。中醫認為氣虛血瘀為主月經不調主要病機,氣虛則血運無力,致血虛,血行不暢則瘀滯經脈,而經脈不通則痛,故治療應以益氣活血、化瘀痛經為主要[3]。雙丹膠囊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效果,是治療血瘀型疾病常用藥[4]。鑒于此,本研究將雙丹膠囊應用于血虛血瘀型月經不調患者治療中,分析其對患者性激素水平及排卵率的影響。
選擇2021 年1 月至12 月期間于上饒市中醫院接受治療的血虛血瘀型月經不調患者84 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各42 例。對照組年齡范圍18~37 歲,年齡(22.08±3.45)歲;月經先期22 例,月經后期20 例;病程范圍3 個月~4 年,病程(1.34±0.42)年。觀察組年齡范圍19~37 歲,年齡(25.02±3.51)歲;月經先期24 例,月經后期18 例;病程范圍3 個月~6 年,病程(1.62±0.52)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西醫符合月經不調[5]診斷標準。月經周期不規律,正常月經周期為28 d,月經周期在21~35 d 為正常范圍,而月經周期提前>7 d 或周期推后>7 d 則判定為月經不調。(2)中醫符合辨證分型中血虛血瘀型月經不調[6]標準。主癥:月經量少,痛經、月經色紫伴血塊等;次癥:面色晦暗,身倦乏力,頭昏眼花、失眠多夢等;舌脈:舌紫暗,苔淡白,脈澀。(3)意識清晰,具有良好認知及溝通能力者,依從性良好可配合本次研究。(4)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合并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等疾病者;(2)功能性月經不調者;(3)伴有婦科惡性腫瘤疾病者;(4)入組前4 周接受過其他藥物治療者;(5)合并嚴重內分泌系統疾病,影響機體激素代謝者。
對照組給予激素療法:口服雌二醇片(Jenapharm GmbH &Co.KG/Jenapharm GmbH &Co.KG,注冊證號:H20160679,規格:1 mg)1 mg/次,1 次/d,連續服用25 d,于后5 天加服黃體酮膠囊(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902,規格:50 mg)100 mg/次,2 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雙丹膠囊(廣州小奇靈制藥有限公司/廣州萊泰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0980113,規格:0.5 g/粒)4粒/次,3 次/d。兩組連續用藥治療12 周。
(1)臨床療效:參照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7]進行評估。月經周期均恢復至(28±4)d,停藥物后月經不調未復發為治愈;月經周期恢復至(28±7)d,停藥后月經不調未復發為顯效;月經周期恢復至(28±7)d,但停藥后有復發為有效;月經周期仍未有變化,停藥后月經不調復發為無效。總有效=治愈+顯效+有效。(2)中醫癥候積分:參照血虛血瘀型[6]中醫癥狀改善情況進行評估。根據主癥、次癥嚴重程度無、輕、中、重分別記錄0、2、4、6 分,0、1、2、3 分,根據舌脈有無,分別記0、1 分,中醫證候積分為各癥狀評分之和。(3)性激素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腹靜脈血3 mL,離心(轉速:3 000 r/min,半徑10 cm,時間10 min)取血清,采用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檢測雌二醇(E2)、孕酮(P)、黃體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4)排卵率: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后采用美國GE LOGIQP9 型超聲診斷儀檢測排卵情況。
與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相比,觀察組較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治療后,兩組中醫證候積分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

表2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
治療后,兩組E2、P 高于治療前,LH、FSH 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E2、P 高于對照組,LH、FSH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與對照組排卵率76.19%(32/42)相比,觀察組高92.86%(39/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6,P=0.035)。
中醫學將月經不調歸屬于“不孕”“閉經”等范疇,病位在胞宮,腎氣虧虛、血瘀阻滯為病機,而腎乃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殖,可主導胞宮內月經形成,而腎氣虧虛則氣血運行無力,血瘀阻滯經絡,致胞宮失養,沖任不調,誘發月經不調[8]。故中醫治療該病之法應為補益肝腎、行氣活血、祛瘀通經。
雙丹膠囊為中成藥,其中當歸可補血活血、祛瘀調經止痛;川芎可活血行氣、祛瘀止痛;白芍可養血調經、柔肝止痛;熟地黃可養血滋陰、益精填髓,四藥合用可滋陰養血、活血祛瘀、通經止痛[9]。桃仁、牡丹皮、赤芍、益母草、紅花、丹參、蘇木等均可發揮活血祛瘀功效,為婦科調經基礎藥。生地黃可養陰生津補血,醋香附可疏肝理氣、調經止痛,均為佐使。全方聯合共奏補血養血、活血祛瘀、調經止痛之效。本研究發現,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說明血虛血瘀型月經不調實施雙丹膠囊可提高療效,促進臨床癥狀的改善。現代藥理學研究指出熟地黃中含有的多糖成分能夠提高機體造血功能,促進骨髓造血干細胞增殖及分化,而當歸具有促進紅細胞增殖分化的作用,均可促進血液新生,利于促進血液循環,滋養胞體,調節月經[10]。丹參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促進血液微循環,改善血液阻滯淤堵脈絡情況,滋養臟器,改善患者月經不調引起的不適癥狀[11]。
月經不調的患者明顯出現性激素紊亂情況,性激素水平異常是可能誘發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P 及E2均是女性體內重要的天然激素,其中P 能夠發揮調節雌激素平衡,維持機體內分泌生殖周期的作用,而E2在維持女性的生殖器官功能及第二性征中發揮重要作用,水平變化與卵巢功能密切相關[12]。LH 及FSH 均是促性腺激素,可促進P、E2生成與釋放,但也受到P、E2的反饋調節。而月經不調的患者明顯出現性激素紊亂情況[13]。本研究發現,治療后觀察組性激素指標改善優于對照組,表明雙丹膠囊可調節月經不調患者性激素水平。與戴廣麗、束芹[14]研究結果雙丹膠囊可調節血虛血瘀型月經不調患者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相一致。考慮可能因雙丹膠囊中白芍、熟地黃及當歸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均發揮調節性激素的作用,改善子宮及卵巢功能,進一步增強內分泌功能調節作用,改善患者經期。此外本研究發現,觀察組排卵率高于對照組,說明雙丹膠囊可提高月經不調患者排卵率,利于育齡期女性受孕。考慮可能與雙丹膠囊能夠調節月經不調患者性激素水平,維持機體內分泌激素穩定,利于卵巢功能的提升,促進排卵。
綜上所述,雙丹膠囊治療血虛血瘀型月經不調療效較佳,可調節患者性激素水平,改善臨床癥狀,提高排卵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