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穎
(作者單位:西安財經大學)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是由愛奇藝、米未聯合出品并制作的原創新喜劇競演綜藝,2021年10月15日在愛奇藝平臺首播。該節目通過一群喜劇人的作品展演,全方位展示品質優良、類型多樣的中國原創新喜劇作品,并選拔出創作能力、協作能力、表演能力突出的團體和個人。
與以往的喜劇綜藝有所不同,《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選手不全是有知名度的喜劇演員,大多數都是不為觀眾所知的新人。一方面,新人演員擁有更多未知與可能性,在比賽過程中可能會被激發出更多潛能,帶來更好的節目效果;另一方面,新人演員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觀眾對知名演員的審美疲勞,帶來新鮮感。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第一賽段是初舞臺排位賽,25個喜劇小組會依次上臺演出,這個賽段只有12個晉級名額,在這樣嚴格的賽制下激烈角逐,會催生出更加刺激的節目效果,對觀眾的吸引力也大大提高。第二、三賽段分別是主題創意賽和場景賽,選手在主題庫和場景庫中抽簽,然后圍繞主題和場景創作喜劇作品??梢哉f,這樣的賽制使節目充滿未知,驚喜連連。
節目受眾定位大體有兩種類型:一是寬眾型的,面對全社會各個階層、各個群體;二是窄眾型的,基本面對特定受眾群?!兑荒暌欢认矂〈筚悺穼ΜF場觀眾的征集不分性別,面向全社會。線上觀眾主要集中于會使用互聯網的人群,他們可以不受時空限制地觀看節目,受眾定位非常寬泛?!兑荒暌欢认矂〈筚悺返墓澞啃问蕉鄻?,包括但不限于素描喜?。⊿ketch comedy)、 默劇、漫才以及音樂劇等,多樣的節目形態能夠吸引不同審美取向的受眾。另外,《一年一度喜劇大賽》每個節目的時長都在10分鐘以內,觀眾不必騰出完整時間,可以根據自身喜好選擇片段進行觀看,更符合當下人們快節奏、碎片化的生活需求,可以精準抓住目標受眾。
對許多綜藝節目來說,廣告贊助商就是它們的生命線,沒有廣告投放,就沒有資金拍攝節目。但是多數節目的廣告投放略顯生硬,這樣不僅廣告效果不好,還會引起觀眾的反感。因此,如何協調好廣告與節目內容之間的關系就成為節目組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兑荒暌欢认矂〈筚悺返淖龇ㄖ档闷渌澞拷M借鑒。其節目的廣告植入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來自主持人馬東的“硬廣”,主持人馬東從不避諱念廣告,如此坦率反而能夠削減觀眾的逆反心理,得到理解。其次是融進表演里的廣告,有的喜劇小組在表演時會適時插入廣告,這種廣告具有邏輯性,觀眾在哈哈大笑的同時也接收了這種委婉的廣告植入。如在第八期的《我要當主唱》中,大學生社團成員為了當上主唱,紛紛給社長送禮,而其中一人送的是京東會員卡。再次,《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中還有通過情景短劇呈現的廣告,一般是某喜劇小隊根據劇本表演,這種植入廣告具有完整情節,看起來不至于枯燥 無味。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由愛奇藝獨家播出,愛奇藝依靠綜藝、電視劇、電影等在國內擁有眾多用戶,奠定了其成為現象級節目的基礎。另外,用戶還可以在播出平臺上發送彈幕,彈幕具有即時互動性、隱匿性、自由性以及評論針對性,用戶能夠在看節目的過程中暢所欲言,即時參與互動,而節目也在一次又一次的互動中增強了受眾黏性。
使用與滿足理論是站在受眾角度,通過分析受眾對媒介的使用動機和獲得需求滿足來考察大眾傳播給人類帶來的心理與行為上的效用。該理論將媒介接觸概括為一個“社會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觸→需求滿足”的基本模式,并提出人們媒介接觸行為發生的兩個條件:一是媒介接觸的可能性;二是媒介印象,即媒介是否能滿足自己的現實需求的評價,這是在過去媒介接觸使用經驗基礎上產生的。根據媒介印象,人們選擇特定的媒體或內容開始具體的接觸行為。
上文提到,使用與滿足理論認為媒介接觸行為的發生有兩個前提:一是媒介接觸的可能性;二是具有媒介印象?!兑荒暌欢认矂〈筚悺纷鳛橐粰n網絡綜藝節目,在媒介接觸的可能性方面具有優勢?!兑荒暌欢认矂〈筚悺返牟コ銎脚_是愛奇藝網站與應用程序(Application,App),隨著互聯網與各種電子終端的普及,人們接觸媒介尤其是像愛奇藝這種視頻平臺變得愈加方便,觀看網絡綜藝成為人們休閑放松時的選擇之一。此外,愛奇藝曾播出過和米未聯合制作的《奇葩說》與《樂隊的夏天》,這兩檔節目氛圍輕松,內容有趣,獲得大量好評,使得人們對愛奇藝形成了較好的媒介印象,提高了人們觀看同樣由愛奇藝與米未制作的《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可能性。
3.3.1 節目內容豐富滿足不同類型受眾需求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節目內容豐富多彩,表演主題覆蓋當下熱點話題,包括但不限于互聯網、自我成長、情感等,不同類型的內容使節目具有諷刺、治愈、娛樂等功能,能夠吸引不同類型、具有不同需求的受眾。
后現代主義的解構中,碎片化、去中心化、消解權利語言和精英文化有助于人們認知真實的自我,用一種批判思維審視自身的問題。《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多數節目都是對現實的解構,如甫一播出就得到大量傳播的《互聯網體檢》,在這個短短8分鐘的節目中,演員們利用“體檢”這一外衣,再現了網民們上網時常遇到的不合理現象,深深地引起了線上線下觀眾的內心共鳴。除了具有諷刺意味與解構功能的節目外,《一年一度喜劇大賽》還有治愈向的內容,蔣易、李棟、陳天明與常誠表演的《生日快樂》通過幻想的童話故事來表現主人公的孤獨,節目最后畫外音一直在重復“就算一個人也沒關系”,引起眾多網友共鳴,引發了“好溫暖”“感動哭了”“太好哭了”等彈幕。另外,《一年一度喜劇大賽》還有純粹娛樂的節目,如《三狗直播間》,這個節目看似沒有邏輯,但很多觀眾表示喜歡看這種無厘頭喜劇,這也正和《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口號(Slogan)“沒心沒肺,快樂加倍”所表達的意思一致?!兑荒暌欢认矂〈筚悺凡还苁恰耙饬现猓槔碇小钡膶W院派路線內容,還是“意料之外,情理之外”的無厘頭“狗坨子”風格,都在試圖貼近年輕人的笑點和當代社會的痛點,滿足不同喜劇審美偏好的受眾需求。
3.3.2 節目形式多樣滿足人際關系需求
使用與滿足理論認為電視媒介的“滿足點”之一是人際關系,包括擬態人際關系與現實人際關系,建立良好的現實人際關系與擬態人際關系,能夠提升人們生活的幸福感。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節目呈現具有多種形式,以sketch為主,同時還包括默劇、漫才和音樂劇等。Sketch和傳統小品的區別在于它非常簡短,通常聚焦于某一情緒點,并由這個點展開,具有短平快的特點,并依托熱點話題解構那些令人不快的現象,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審美潮流與消費習性。以節目《互聯網體檢》為例,它的情緒點就是“互聯網的不合理收費行為”?!兑荒暌欢认矂〈筚悺愤€包括多種其他喜劇表現形式,如以武六七的《漂流記》為代表的默劇,表演安靜、內容治愈,撫慰著快節奏生活下年輕觀眾浮躁的心。另外還有以胖達人組合為代表的漫才表演,如《大巴車上的奇怪鄰座》就是通過二人對話帶來笑點,類似于相聲,但又不完全一樣。此外還有音樂喜劇,如蔣龍和張弛表演的《這個殺手不大冷》,在喜劇中加入音樂元素,豐富了節目層次,對喜愛音樂劇的觀眾具有一定吸引力。多種喜劇形式同臺競技,使得觀眾在一個綜藝節目里能接觸到不同表演形式,開闊視野,為自己積累更多社交貨幣。并且,《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組委會成員是知名度較高的馬東、徐崢、黃渤、于和偉和李誕,觀眾經常在其他爆款節目或電影中見到他們的身影,因此對其較為熟悉,在該節目中再次見到會產生熟悉感與親切感,與其建立擬態人際關系。
3.3.3 節目貼近現實滿足環境監測需求
環境監測是指通過觀看電視節目,觀眾可以獲得與生活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各種信息,及時把握環境的變化。《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觀眾在觀看節目時也會獲取相關的環境信息,如作品《互聯網體檢》反映的是互聯網隱私泄露、亂插廣告、誘導下載軟件與下載限速等;《偶像服務生》諷刺的是當今內地娛樂圈現況,還說出了那句引發全屏彈幕的臺詞——“內魚完了”;《網暴清除者》諷刺的是互聯網上的奇葩網友和暴力行為,奇葩網友如杠精、“陰陽人”“僵尸粉”,暴力行為則包括道德綁架、人肉搜索等。對互聯網與娛樂圈不了解的人通過觀看節目會了解到當下人們討論的熱點話題,把握信息環境的變化。另外,《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節目本身的呈現形式多種多樣,每種形式出現的頻率與受喜愛程度不同,由此,觀眾也可通過該節目窺探中國喜劇行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3.3.4 彈幕互動滿足受眾身份認同需求
全球性、多元性與流動性逐漸成為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征,人們身份不斷發生轉變,在這種變化的過程中,內心容易產生不穩定與虛無感,因此身份認同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在網絡平臺播出,不是傳統的“你播我看”模式,觀眾可以通過彈幕進行互動,而這一過程能使觀眾產生身份認同,包括自我認同與群體認同。
首先,通過彈幕交流互動實現自我認同。彈幕為處于不同時空的觀眾提供了交流空間,某位觀眾發出一條彈幕,其他觀眾看到后為了表達自身的認同會進行點贊或回復,而這些點贊與回復同時也會讓原彈幕發出者感到自我認同。如《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第一期的彈幕“于和偉好帥”就獲得了上百點贊,發送這條彈幕的觀眾收到這些點贊時,往往會獲得“原來有這么多人與我一樣”的感受,從而增強了自我認同。除了《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節目本身的彈幕,其他以此為基礎的二次創作視頻同樣能為創作者帶來自我認同。王皓與史策是《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兩位選手,很多觀眾把他們歸為一個組合——“皓史成雙”,并為他們剪輯視頻。在嗶哩嗶哩網站搜索“皓史成雙”可以發現相關視頻最高播放量達50萬,獲得近3萬點贊。人們看到該類視頻并點贊時,會讓創作者有遇到“同類”的感覺,認同感也隨之建立。其次,彈幕可以讓觀眾產生群體認同。有時彈幕中會出現一些內部梗,這會讓觀眾們產生一種“你知我知”的彼此認同感?!兑荒暌欢认矂〈筚悺返谝黄诘摹痘ヂ摼W體檢》中出現彈幕“網絡營銷梗,太牛了吧”,會把不知道這個梗的人排除在外,而了解這個梗的觀眾看到該彈幕時會產生群體認同感。
3.3.5 后期制作出彩滿足受眾審美需求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后期制作延續了《奇葩說》《樂隊的夏天》等節目的一貫風格,除了常規字幕外,還使用了大量的特效字幕,這些字幕設計夸張,用色大膽,同時也與五彩繽紛的舞臺設計相呼應,營造出活力跳脫的氛圍,符合年輕觀眾的審美。節目一開始便出現了《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吉祥物“小花”,紅綠配色極其抓人眼球。另外,后期剪輯師會將選手與組委會成員的表情或表達的關鍵詞提取出來做成特效字幕呈現,提升了節目的趣味性。如《三毛保衛戰》表演結束后,徐崢的光頭上出現了三根頭發,而這三根頭發的圖案正是《三毛保衛戰》三位演員的卡通形象,隨后這三根頭發從徐崢的頭上脫落,這種節目與組委會成員的聯動給觀眾帶來一種“你知我知”的優越感,特效表達精準捕捉了當下年輕人的審美 取向。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作為一檔喜劇類網絡綜藝,能夠多次登上微博熱搜成為現象級節目的原因在于節目內容、形態、后期等方面的創新迎合了當下年輕觀眾的審美取向,滿足了他們的多重需求,觀眾對節目的使用與節目對觀眾需求的滿足共同促使《一年一度喜劇大賽》成為2021年現象級網絡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