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芳,夏方妹,王 偉,陳江瓊,胡 類
隨著經濟技術的快速發展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在世界范圍內呈快速增長趨勢,預測到2040年, 世界上的糖尿病病人將達到6.42億例,中國糖尿病病人也將達到1.51億例[1]。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疾病,目前無法根治,除運動、飲食、藥物等治療外,血糖監測也非常重要,準確的監測結果能精細化制定病人的治療方案,減少病人的經濟負擔,對醫院及醫保管理也有著巨大的經濟優勢。與傳統單一的血糖監測相比,POCT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統能對病人病情數據進行全方位管理,因此高效、便捷的POCT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統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2]。但該系統是否應用于所有醫療機構,每家醫療機構的應用是否都是按照規范化、標準化的要求來執行,POCT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如何,應用效果又如何均有待研究。
1.1 POCT血糖管理系統概念 POCT是床旁快速監測。POCT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統是以云平臺與移動設備為基礎,以健康管理APP為軟件,通過對血糖硬件監測,整合病人數據與醫患資源,為醫護人員搭建專注糖尿病慢性病管理平臺,為醫院打造開放性的血糖管理平臺。
1.2 POCT血糖管理系統發展現狀 ①在美國醫院內床旁快速監測已基本實現網絡化[3-4],目前美國POCT管理體系較完善,他們在POCT的行業管理與法規、質量體系管理、人員培訓管理均有統一規范的標準。國外相關研究表明,POCT管理系統的應用可以有效、快速地控制病人血糖,并且顯著降低低血糖發生率[5-6]。②國內很多醫院血糖監測的主要方式還是使用單體血糖儀,再通過手工錄入到紙質化驗單,管理單一。由于醫護人員及病人對血糖監測的重視和認識不夠,所以,在實際的臨床工作中,POCT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統的應用并不樂觀,相應的質量控制管理也未跟進,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包括操作未進行規范化培訓、未定期質檢、血糖儀未及時校正等。
2.1 護士血糖監測方式的改變 從傳統的手工手寫監測方式改為信息數據化的監測方式,護士通過掃描病人信息快速查詢,進行身份的準確辨認[7],測試結果應用POCT移動終端,進行血糖監測,血糖數值通過傳輸系統自動上傳,自動保存所有數據[8],準確無誤,避免了傳統血糖管理的耗時耗力、過程繁瑣、錯抄、漏記、錯記、查閱不便以及漏測、漏收費等弊端,也緩解了護理人力資源。該技術的應用使得操作更加快速簡便,同時也提高了醫護人員工作效率[9]。
2.2 醫生查房形式的改變 醫生使用IPAD床邊查房,利用糖尿病健康管理云平臺,系統能將長期監控治療過程的血糖數值進行自動分析,報告整理,為主管醫生提供快捷簡明的統計數據,提高了醫生診斷的準確性,治療的精確度。醫生快速系統地掌握了病人的診療信息,縮短了病人住院時間,讓病人血糖快速達標。該查房模式形成了一個高效的血糖數據管理模式,避免了繁瑣的數據錄入、查找、存儲,提高了醫生的工作效率。
2.3 協助健康教育的開展 為糖尿病教育提供更直觀、更有說服力的依據。根據不同時間段血糖數據和血糖波動趨勢圖,結合病人藥物治療及飲食運動情況等,對病人進行更加高效的生活習慣的干預,最終調整病人的飲食方案、運動計劃和用藥。
2.4 會診模式的改變 隨著糖尿病在非內分泌科的占比逐年增高,尤其是手術科室,因此,院內會診壓力逐年加大,傳統的會診模式已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大流行也使得利用遠程醫療減少門診次數及醫生辦公室就診次數十分必要[10]。POCT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統通過信息化、系統化、網絡化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各科室間協同工作的效率,讓內分泌科醫生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院內會診,同時縮短了平均住院日[11-12],減少了糖尿病病人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這也說明了院內血糖管理覆蓋多個科室具有重要意義。
2.5 全程的隨訪管理模式 對于出院病人,醫護人員可直接查看病人在家錄入的血糖數據,改善病人院后的護理方式。病人出院之后只需自動綁定主治醫生為健康管理醫師,醫生在收到異常血糖警報時即可進行遠程干預,解答病人居家過程中面臨的疑難問題,為病人節省時間及交通費用,提高病人的就診依從性,更好地為病人提供繼續治療和健康咨詢服務。
2.6 大數據管理 不斷累積的大數據樣本,面向醫護開放,供臨床醫護人員查閱、分析[13],也可輔助科室進行醫學科研及專業研究。為今后臨床教學、科研提供素材和數據資料,對糖尿病慢性病的長期管理也具有指導意義。
由于護理人員工作繁忙,傳統便攜式血糖儀的質量控制通常難以落實,這也一直是床旁監測血糖的一個難題,但由于POCT在使用時必須提前進行質量控制操作,這使得信息化的血糖管理系統質量控制工作得到強化。應用POCT質量管理系統操作簡單,質量控制的結果能夠自動上傳,自動存儲到系統中,避免了人為的干擾,更符合現代醫院管理的要求,減少了來自儀器的誤差和試紙的浪費,其次自動匯總分析也極大降低了護士對科內質量控制的抵觸感,使科內質量控制工作變得簡單易行。
3.1 質量過程的要求 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統具有嚴格的質量控制標準和流程,任何問題可以具體追蹤到責任人,如操作者、操作時間、操作地點、何種試劑與哪臺設備等,幫助臨床醫護人員更好地約束自己,更好地管理病人的血糖,為病人安全有效的治療提供保障。建立院內病人血糖質量管理體系有效地幫助醫院提高了質量管理水平[14], 這也是血糖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發展方向。
3.2 對質量控制員的要求 科室制定嚴格的質量控制考核,科內每半年對質量控制員進行培訓與考核,考核過關者發放 POCT 質量控制員合格證,持證者才有資格進行各項質量控制操作,包括血糖儀檢測原理、操作步驟、貯存條件等,該要求進一步確保了臨床安全及數據檢測的準確性[15],也顯示了科內對質量控制工作的高度重視。
4.1 未全面開展 醫院對POCT管理系統推進較慢,對于高齡及低文化水平的一些病人, 他們對信息化技術接受慢,不能很好地應用智能手機,導致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統的延續性未得到落實,病人各項情況無法有效追蹤。部分地區因智能手機未普及,缺乏移動互聯網絡覆蓋,不具備使用移動醫療的條件,同時醫護人員臨床工作繁忙,對信息化的宣教和推廣力度不夠,僅在大型醫院的內分泌專科使用,而導致該系統還沒有全面普及其他專科。
4.2 未同質化管理 各家醫院的管理模式不一,質量管理標準不一,導致院內外信息化血糖質量管理得不到同質化的管理,未達成一致的行業標準。
4.3 缺乏專業人員 醫護人員應用 POCT系統的熟練度不高,使用該系統監測血糖時仍存在許多問題,尤其是對如何進行質量控制,簡單維護及操作規程等技術掌握不熟練,未將培訓與考核落實到實處。
4.4 網絡不穩定 因樓層或地理位置及用網高峰期等特殊時段的影響,監測血糖數據可能會有上傳不及時、不成功等現象,信息技術人員也未按時對系統網絡進行定期維護,存在監測數據丟失及病人信息數據泄露等情況的發生。
5.1 信息管理的發展趨勢 醫院信息化管理系統已在許多大型醫院流行,但多見于收費、掛號、辦公等 PACS 信息管理系統,全院信息化的血糖管理系統則應用較少,或者僅被應用于內分泌本科室。信息化的POCT血糖監測管理系統的發展必將是糖尿病病人血糖管理的趨勢,目的是對糖尿病病人進行精準、便利而安全的血糖管理。
5.2 科室管理需求 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廣泛應用,如查房用平板或醫生隨身的智能手機對病人血糖數據進行實時調閱及分析,實現精準、高效、實時的無紙化查房場景,為臨床防治研究和統計學分析提供了數據參考,為院內醫學科研提供血糖方向的大數據支持,也為以后的醫學科研工作者提供捷徑與便利,明顯提高了內分泌領域診治水平。
5.3 病人管理需求 通過互聯網+云技術,病人出院后自動建立了健康檔案管理[16],形成了一個高效的血糖數據管理模式,為護士后期隨訪工作做好鋪墊,真正將隨訪工作落實到實處,并形成一個長效機制,長期服務于病人健康,將護理工作推向一個新臺階,大大提高了出院病人進行家中血糖監測的依從性[17]。
5.4 醫護雙重獲益 數據化的信息設備管理為醫生診療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減少重復監測,節約了大量的成本和費用,同時也減少了病人的經濟負擔。基于信息技術對血糖結果的自動分析,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18]。
5.5 多學科團隊合作 有助于加強全院血糖的統一管理,目前非糖尿病病人由于外傷、手術、心理緊張等應激因素也可能出現應激性高血糖[19], 影響病人的疾病康復[20],因此而帶來的內分泌科會診也是越來越多,傳統會診耗時耗力,會診后對治療效果也不能連續評價,但現在會診可通過信息化、系統化、網絡化管理模式,直接進行會診,共享系統內大數據,直觀、全面、連續地了解病人的情況,及時給予治療方案及建議,有效提高了各科室間協同工作的效率[21]。
希望國內各家醫療機構能夠認真學習,學習國際上使用院內POCT管理的有益經驗,切實感受到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統帶來的益處,進而增強對POCT的重視程度。同時加強人員培訓,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組織管理體系,及時更新網絡速度,加強技術的維護,從而真正統一落實規范血糖管理系統的質量保證體系,進一步快速推行信息化的血糖管理系統的應用,也為今后的臨床診療帶來新思路[22],提高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23]。
綜上所述,依托云端平臺開展POCT血糖管理系統,是一種順應時代發展、新穎的管理方式。基于云平臺的血糖監測方式具有組織計劃性、個體針對性和便捷靈活性,相對傳統的監測方式,病人更容易接受和使用。臨床工作中,因為種種原因,我們對新技術新業務的接受度還不夠快,適應能力也不強,那么如何進一步擴大其影響力、如何將管理流程優化,促進云平臺的可持續發展,今后還需進一步地探討和研究。以信息化手段落實病人安全目標,以多學科團隊促進全院血糖管理,逐漸成為院內血糖安全管理、精準管理的發展方向。因此,應用院內血糖管理系統,并通過先進設備和技術手段把控血糖管理質量,提高醫護人員對血糖監測的認識和加大院內血糖監測規范管理力度,是我國未來管理院內血糖的重要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