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市第九中學 張玉勝 何婷婷
朱永新老師認為“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而一個班級的閱讀史是學生精神發育的重要參照。一個班級的閱讀活動該怎樣展開?筆者做了一些大膽的嘗試,有些許收獲與大家分享。
班級閱讀首先要解決“讀什么”的問題。“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我們采取教師、家長和學生三方共薦、遴選的方式確定書目,最大程度上覆蓋學生的喜愛書目,最大限度地滿足家校、師生的個體興趣與需要。
七年級時除教材推薦的《西游記》《朝花夕拾》等名著外,還推薦了《地心游記》《聊齋志異選》等作品。這些作品想象奇特、情節曲折,恰好契合剛從小學畢業的學生稚氣天真、好奇心強的特點,也是對教材篇目的有益補充。八年級時則選出《數理化通俗演義》《老院的故事》等作品,開闊學段過渡期學子的眼界,且涵養性情,積淀文采。九年級時添加《把欄桿拍遍》《誰是最可愛的人》散文集等,將畢業生的情懷培樹、理想奠基、意志砥礪進行到底。
超長暑假或寒假到來之際,《中國哲學簡史》《絲綢之路》等哲學、歷史類書目被列入學生的書單中。學生可以利用假期充裕的時間,充分品讀“大部頭”書籍,享受閱讀的快樂。
在遴選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目的過程中,教師發現,學生喜歡和教材對接緊密的閱讀材料。在學習宗璞的散文《紫藤蘿瀑布》之后,教師就推薦她的長篇小說《補天裂》。學生們在假期中手不釋卷,為小說曲折跌宕的情節、豐富鮮活的人物、熱烈深切的感情所深深吸引。
班級閱讀是個“大工程”,我們采用了“兩內兩外、一上一下”相結合的方法。“兩內兩外”即課內課外、校內校外,“一上一下”即線上線下。
課內、校內任務之一是在課堂上完成讀前指導。讀前指導是指以重點篇章為抓手,主要進行興趣激發和閱讀方法點撥。可以用看標題、賞封面、讀前言、覽目錄、觀影視、看漫畫等方法猜測全書內容,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方法可以參考教材,比如《西游記》推薦的閱讀方法是精讀和跳讀,那么就結合教材“名著導讀”欄目《三調芭蕉扇》這一經典篇章,讓學生了解什么是精讀和跳讀,怎樣進行精讀和跳讀。學生從一章中習得一法,在閱讀全書中運用這一法,進而跳出這一部,在其他作品的閱讀中強化這一閱讀方法。立足教材展開班級閱讀,是實打實地用教材,將教材的示范作用發揮到極致。同時,也讓學生懂得了每一篇課文背后其實都“屹立”著一部山峰般的“大部頭”。如此這般,在《西游記》中習得了精讀與跳讀的閱讀方法,那么,再接觸《三國演義》《紅樓夢》時,學生不自覺地就用上了精讀與跳讀之法了。
但正如最愛讀書的尚尚同學所言:畢竟是“大部頭”,怎么可能全部靠校內、課內時間“啃”完?所以,閱讀過程中的推進工作要做好。在老師指導下,學生們自制班級共讀書目“閱讀規劃表”,細化為閱讀書目、閱讀時間、閱讀方法、閱讀進度、閱讀成效、有價值的問題等分項。據學生反映:“閱讀規劃表”非常好用,尤其是治療讀書拖延癥堪稱一絕。在“閱讀規劃表”的“耳提面命”之下,王睿潔于2020年疫情長假共閱讀了32本書,是當之無愧的“班級閱讀明星”。她在介紹自己的閱讀經驗時如此說道:“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例,全書分為兩部分,每一部分又分為九章,我規定自己每天閱讀一章,并填寫‘閱讀規劃表’中所規定的各項閱讀任務,緊跟班級每周發布的問星在線檢測。”在她現身說法的引領下,全班學生都開始將這一經驗應用到自己的閱讀中。因為規劃表功能強大,極大地提高了閱讀效率,徐敬博除了完成班級共同閱讀篇目外,竟然利用一個假期主動完成了《明朝那些事兒》的通讀。
班級閱讀實施過程中,一個帶動一批,一批帶動整體,學生的閱讀素養突飛猛進:閱讀興趣濃厚、閱讀數量大、閱讀面廣泛,閱讀質量趨向良好。
“學生自主完成閱讀任務,并非意味著能夠取得良好的閱讀效果。”所以,班級閱讀在解決了讀什么、怎樣讀之后,重中之重是班級閱讀評價的開展。傳統的評價是以練代評、以考代評,我們的班級閱讀則采用較為豐富的評論方法,既有終結性評價,也有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是在讀完整本書后召開讀書報告會、主題辯論會、手抄報展評、寫讀后感、繪制整本書的思維導圖,過程性評價包括跟隨閱讀進度完成的閱讀批注、閱讀檔案、章節思維導圖、PPT、美篇、配樂朗誦、問卷星在線檢測等。多種多樣的評價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不斷打破思維壁壘,提升閱讀能力。
教師在翻閱“閱讀檔案”時,發現了偉園同學寫下的一則關于閱讀《平凡的世界》后的感言:孫少平和田曉霞二人志同道合,彼此深愛,但是他們相愛不到兩年就陰陽永隔,上天無情,有情人難成眷屬,真為他們遺憾!經過和家長商討,教師策劃了以“僅僅只有愛情嗎”為思辨主題的班級線上讀書會,從梳理少安、少平的生活道路入手,帶領學生一起研讀二人的人生追求與理想信念。
在家長的助讀引領下,學生們邊閱讀邊查閱了不少相關資料,對于兄弟二人的身份、人生追求逐漸清晰:少安是當代農民的代表,鄉土觀念濃重,“守土”有責,選擇在家鄉創業;少平是當代青年知識分子的代表,始終想的是“走出去”,去外面的世界開疆拓土。兄弟二人的人生道路雖有不同,但在追求個人理想、實現個人價值上其實殊途同歸。他們身上所表現出的不屈不撓與命運抗爭到底的氣概令人尊重,讓人敬佩,完美地演繹了作者想要傳達給讀者的生活真諦——“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與奮斗!”至此,學生跳出了最初“卿卿我我”之情的狹窄視角,對這部偉大作品的主題有了更宏大的解讀。
在這次思辨閱讀之旅中,學生由一組人物去讀懂廣闊的人生長河,真正地思考“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這一人生重要命題,達成閱讀思維進階,完成靈魂的洗禮與精神的哺育。
班級閱讀在穩定學情、和諧親子關系、提升個人文化素養、打造學習型家庭等方面能發揮巨大作用。所以,語文教師要秉承“有規劃,有指導,給時間,出成果”的閱讀教學理念,不惟憑借語文老師一人一己之力,而是教師、學生和家長三方合作,讓閱讀在班級扎根,用幽幽墨香豐盈孩子們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