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濤,任雪麗,盧春春
1.貴州財經大學;2.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劉官街道辦事處
人口問題是一個國家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與國家政策、整體經濟的發展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問題一直是我國的熱點問題,也是關乎我國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從1991年到今天,我國的出生率一直都非常低。從我國的生育政策看,計劃生育政策為我國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出生率嚴重下降,人口老齡化問題急劇加重,如何實現我國人口與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成為我國政府和人民不斷提交的問題,因此三孩生育政策應運而生,同時附著在三孩生育政策上的許多問題也成了我國人民重點關注的問題。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人口和生育問題,提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生育政策的調整是一個事關全局、事關長遠、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人口問題成為我國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話題,政策端的頻繁發力,也充分說明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推動三孩生育政策的落實落地對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我國沒有明確的生育政策,加之教育醫療衛生的發展之下,在短時間內,出生率很高,人口數量激增。到了1953年,人口自然增長率達到22.2%。此時,我國政府意識到人口不能如此增長下去,于是中國政府開始提倡節制生育。1964年人口平均增長率為1.61%,此時青少年占比較多,出生率較高,人口年輕化,由此政府更進一步加深了節制生育的方針。直到1980年9月,國家推行計劃生育,提倡一對夫婦僅生育一個孩子。1982年,正式把計劃生育納入我國基本國策。
進入21世紀,穩定的低生育水平成為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新定位。2011年,我國各地全面實施“雙獨二孩”政策,允許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夫婦生育兩個孩子。經過專家對普遍二孩政策的論證,國家采取小步走戰略,于2013年11月正式宣布實施“單獨二孩”政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這也是我國生育政策的一次重大轉折,但“單獨二孩”政策實施效果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與預期結果相差甚遠。
由于“單獨二孩”政策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國家于2015年正式宣布實行“全面二孩”政策。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以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人口老齡化行動,當時估計“全面二孩”政策將在2016年至2020年期間掀起嬰兒潮,屆時每年新生兒總數將達到1800萬至2000萬,總生育率將接近世代更替水平。如果進展順利,我國將新增3000多萬勞動年齡人口,老年人口比例將下降2個百分點,拉動經濟增長幅度0.4至0.5個百分點。很顯然,從統計數據來看,短期來看我全面開放二孩政策對人口出生有顯著影響,但就長期來看,全面開放二孩政策后很多人的生育意愿顯著,但實際生育動力卻有不足,人口出生率還是在短暫上升后出現回落,人口老齡化情況依舊比較嚴峻。
2020年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國人數在2020年達到141178萬人,人口平均增長率僅為0.53%;出生率大大降低,如果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我國遲早會迎來人口負增長,在2001-2015年左右,0-14歲的青少年數量持續下降,60歲及以上的人數持續上漲,國家為了避免人口老齡化加重,實行了二胎政策。開放二胎政策后,我國的青少年人數在緩慢上漲,但老齡人口的數量上漲趨勢愈發嚴重,這依舊沒有解決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因此國家開始實時三胎政策,希望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谖覈丝谥刂貕毫χ?,我國迎來新的生育政策,2021年5月31日,全面迎接三孩生育政策,《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提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國人口結果,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但就生育政策來看,影響生育政策的因素是復雜多樣的,僅僅采取生育政策是行不通的。顯然此次三孩生育政策特別提及到配套措施,表明此次三孩生育政策政府的決心和力度。
七普初步匯總的結果顯示,2020年我國出生人口為1200萬人,這個規模仍然不小。從生育孩次來看,2014-2017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明顯上升,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此后雖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40%,由于生育政策調整的因素,全國多出生“二孩”數量達1000多萬人。從以上可以看出,我國生育人口現狀發生極大的改變,生育年齡的年輕人口大趨勢在迅速減少,以至于即使搞全面二孩多出生了1000多萬人,出生人口也從2016年的超過1800萬人下降到2020年的1200萬人,并且現在一孩本身就在迅速減少,更何況生于二孩的大部分還是年紀較大的人群。其次就生育意愿更高的70后來看,最年輕的70后都已經43歲了,最年輕的80后都已經33歲了,本來生育意愿最高能搶生的大齡人口也急劇減少。最后就現在所處的環境已經社會發展現狀來看,三孩的生育意愿本身就低于二孩,所以單純放開三孩其實本身在效果上是很弱的。五年前全面二孩也只有當年增加了200多萬出生人口,第二年就只比全面二孩前多100多萬出生人口,第三年二孩效應就不行了。因此更重要的是這些配套支持政策。
我國生育欲望大部分還是受到住房和教育的深刻影響。目前對于大部分地區來說抑制人們生育欲望的不再是政府政策,更多的因素是住房和教育,住房體現了各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現狀,而教育體現出各地區發展不充分的現狀。大家都說房價高,但其實指的是一線城市、熱點城市,熱點城市房價均價超過每平方米3萬元人民幣,大部分熱點城市房價均價超過每平方米2萬元人民幣,房價問題依舊是熱點問題。全國的房價情況是分化的,北上廣深的房價都非常貴,并且戶口還非常難拿,但是許多人還是想往這些地方去,究其本質還是因為這些地方收入高、發展好,仍然是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熱點城市的人口還會增加,并且產業還越來越先進,所以房價仍然會呈持續上漲趨勢。即使國家進行大量政策調控,但也只是減緩其發展的速度,仍然不能改變房價上漲的趨勢。
隨著房價的上漲,必然會導致我國生育率下降。雖然70后享受了時代的紅利,住房得到保障,但70后人群已經屬于大齡人口,就生育意愿更高的70后來看,最年輕的70后都已經43歲了,本來生育意愿最高能搶生的大齡人口也急劇減少,所以生育情況的重擔落到大部分年輕人身上,但就高房價來看,高房價降低了年輕人的住房擁有率。擁有住房是每一個家庭成立和存在的重要保障,也是年輕人組建家庭的重要保障,住房和年輕人結婚之間存在密切關系。由于房價持續上漲房價過高的原因,年輕人不愿組建家庭,進而導致生育行為延遲。雖然從整體來看城鎮家庭住房擁有率較高,但年輕人住房擁有率偏低,對生育率影響也更大。房價過高不僅影響年輕人獲得住房的時間,也會影響年輕人最佳生育時間,有可能在年輕人獲得住房時最佳生育年齡已經錯過,從而導致生育意愿下降,不愿多生。即使年輕人購房之后,高房價和高利率占據了年輕人可支配收入,從而還會導致年輕人生育意愿推遲。因此,要落實三孩政策,就不能只著眼于生育數量,還要落實完善相關政策。
另外就是教育的問題,好的教育環境也會影響生育情況。教育問題對應的是發展不充分的問題。教育是一個家庭最重要的事務,為人父母,最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接收到好的教育,對于收入一般的家庭來說,對孩子教育的投資就是最好的投資。對收入較好的家庭來說,孩子的教育至關重要?,F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也一直在不斷地提高教育水平,這對于人們來說是一種福利,同時也是一種負擔。教育的多元化以及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每一樣都需要付出高昂的開支。盡管國家現在已經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但這不能解決一個家庭的教育開支困難的本質問題。人們不是不愿意結婚生子,只不過教育成本的增大,使得人們的負擔加重。養育一個孩子就已經喘粗氣了,再有兩個孩子,家庭的正常運行會受到阻礙。更何況,現在孩子出生后要面臨更多的問題。年輕人即使不考慮教育問題,孩子誰來帶也是很難解決的事情,現實不允許年輕人多生孩子,即便國家解決了二孩三孩上學困難的問題。那么,將來孩子找工作,買房子等問題誰來負責。其實,教育的盡頭也是為了找一份好工作,能有可觀的收入,能過上好的生活。如果我國高端工作的機會足夠多,孩子上一個普通的學校,畢業之后也能找一個好的工作,那么孩子的教育強度可能會大大降低,但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孩子只有上了好一點的高校,名校,以至于還要考一個研究生才能找到一個不錯的工作,那么家長的教育負擔,孩子的教育成本可想而知,所以大部分家庭現在不注重孩子的數量,而更重于孩子的質量,所以人們對三孩生育政策并不是太敏感。所以教育問題也是影響出生率的重要原因。
自1953年以來,根據我國人口的發展規律,先后實施了一對夫婦僅生育一個孩子、全面實施雙獨二孩政策、全面實施單獨二孩政策、正式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時我國關于生育政策出臺的頻率也越來越快,反映出我國人口問題老齡化加劇,生育率下滑等嚴重問題。目前,我國立足本國國情,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三孩生育政策,有利于緩和人口老齡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三孩生育政策是一個持續過程,減少人口老齡化,提高生育率,讓更多家庭想生、敢生,應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房價過高是影響居民生育意愿和生育成本中最高的部分。房價持續上漲是生育率無法提升的最主要原因。因此,維持房價長期持續平穩,保持房價預期穩定是避免生育率下滑的主要渠道。同時要徹底改變房價上漲需要短期政策與長期政策相結合。加強房地產市場的監管力度,防止樓房價格偏高,同時要加大房地產土地供應,推進房產稅等長效機制穩定房價長期預期。還要保障房價與收入比呈合理趨勢,房價與收入比過高,會導致年輕人買房滯后,即便買房之后,仍然需要承擔嚴重的房貸問題,因此,合理的房價與收入比也是提高生育率的有效措施。
住房問題是影響生育率的重要因素。對于不同地區應該對沒有住房但是有孩子的家庭加大租房補貼力度,保障其穩定的住所與收入,確保生育后有房可住,最大限度地降低住房成本,減輕其生活壓力,這樣可以很大程度穩定年輕人生育預期,進而提高其生育意愿。此外,對有意愿買房的年輕人,可以提供購房補貼、降低首付標和降低其房貸壓力,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使年輕人購房成本下降,提高其幸福指數和生活水平滿意度,從而促進生育情況。
就全球局勢來看,大部分中高端產業還是在歐美日國家,我國僅僅只有一部分。如果我們把月入過萬人民幣定義為中高端崗位的話,那歐美日這樣的工作崗位有幾億個,拿下一部分到我國,那么將會大大提高年輕人的收入。同時也可以在一線城市之外的更廣闊的地理空間擴散更多的先進產業,還要遏制大產業資本對行業利潤的壟斷,保障勞動者收入分配,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緩解年輕人生活壓力,那其實中國家庭花費在教育的投資上就可以輕松許多,那么人們生育意愿就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積極推進普惠性幼兒園建設、健全養老保障措施和鼓勵生育政策是相輔相成的,絕大多數二、三孩家庭面臨著上有老人要照顧,下有小孩要撫養的情況,這就要求我國對幼兒的教育以及對老年人的保障有較高的要求。三孩政策是我國重大戰略性決策,辦好普惠性教育,完善養老保障措施對落實人口戰略和生育政策有重要影響。如果切實滿足了適齡兒童的學前教育、完善普惠性學期保障機制,那么家長就不會擔心幼兒的教育問題,進一步保障了孩子的教育,同時完善養老保障制度,進一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那么兒童教育得到保障,老年人日子過得好,年輕人的壓力得到放松,生育意愿自然就會提高,便會更好促進三孩生育政策的落實。
三孩生育政策不僅要保障數量上的提升,還要保證社會公共服務質量的提升,這樣滿足母嬰的實際需求,才能更好提升生育情況。在各商城、交通樞紐地區、景區等公共場所加快母嬰基礎設施的建設,為母嬰提供良好的私人空間,增加婦女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同時可以增加社會福利,為多子女家庭提供優惠政策,充分考慮多子女家庭的獲得感和需要感。不僅要保護母嬰權益,更要有保障適齡女性的權益,保障適齡女性在工作上平等、在生育上自由。女性在社會中占有重要地位,女性在生育過程中難免會對思想、生活、工作、學習帶來一定的影響,同時女性在生育和撫養上面要比男性付出更多,所以在三孩生育政策之下我們更要保護女性的權益。一直以來女性在任何職業上的有一定的歧視,三孩生育政策之下,女性要經歷多次的生育,所以很可能會對其職業造成重大影響,所以我們要保障女性權益,給予工作上的發展和福利,緩解女性的壓力??傊?,三孩生育政策之下只有保障好女性的各方面權益,解決上有老、下有小的后顧之憂,才能更好地促進生育,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保持中國人口的年輕化和優勢化,實現中國經濟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