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園林集團景觀設計有限公司 李曉晨
籠統的來說,園林藝術設計是一個大范疇,主要指園林環境項目的建設和空間規劃。園林環境藝術設計是指在園林項目建設中對園林環境藝術項目的空間規劃和藝術構思方案。對園林環境藝術的現代理解是通過生活環境的藝術設計形式來表現理想狀態。從理想到現實的這個階段是園林的環境藝術設計。如果要精細分析園林的環境藝術,就要認識被設計地區的自然環境和歷史文化,同時這也是環境藝術設計的基本要點。
園林藝術是一種實用與審美相結合的藝術。
主要研究園林創作的藝術理論,其中包括園林作品的內容和形式,園林設計的藝術構思和總體布局,園景創作的各種手法、構圖在園林環境設計中的運用等。
園林藝術是美感與功能相結合的藝術;園林藝術2.有生命的藝術;園林藝術是科學的藝術;園林藝術是融合多種藝術于一體的綜合藝術;現代園林風格趨向世界化、自然化、生態化、科技化。
地形的范圍比較廣,不管是較大的地形,還是較小的地形,其均是“表面三維空間的地勢起伏變化”,因此在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應對設計區域的地形進行改造與利用,結合人體工學原理來豐富與改造景觀。地形改造在景觀設計中不僅具有骨架作用,還具有切分景觀空間的作用及影響環境的作用。且地形處理能夠提高景觀植物群落的層次感,提高區域排水能力,從而實現景觀的功能與審美價值。
景觀設計根據不同的地形和功能需求,合理利用不同地形所具有的特點與優劣勢,促使整個景觀空間豐富多彩,形態各異。如順應地形的假山、區塊主題園、各功能分區園等,讓景觀更生動自然。其中切分景觀有兩種典型作用:(1)為園林景觀提供整體背景景觀的作用,利用地形為其他每個可獨立存在的景觀提供背景依托。(2)自身的景觀作用。通過組合、改造,利用不同的地形,達到不同的景觀效果。園林景觀的空間設計也是園林的一項景觀,而地形剛好具備分隔空間的作用。因此,地形也具備景觀作用。同時,在景觀設計改造地形的過程中,需要將不破壞生態環境平衡作為改造或利用的出發點,在保證不破壞自然生態環境平衡的基礎上,合理利用平地與坡地,讓整個空間既分隔又相互聯系,形成整體景觀。
地形地貌作為園林景觀設計中最基礎的部分,為其它景觀的設計提供依托與背景,所以地形對園林景觀來說是其骨架,影響著整體的構造效果。
在設計過程中,會利用到當地自然地形,所以盡量保證園林景觀的自然性。而不同的地形對景觀設計具有不同的影響,要基于地形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地形作為景觀設計的基礎,高差的變化對豐富園林中的植物層次與景觀空間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地形對園林景觀設計具有直接影響作用。
在改造過程中,應結合實際,順其自然,將地形變化中所蘊藏的美感充分體現在景觀中。
在園林景觀設計改造中,地形處理還具有影響一定局部環境的作用。有些自然形成的獨特景觀或是人工改造的獨特地形景觀,在一定程度上會改變局部區域的環境,如利用原高差地形堆起的假山景觀或是坡地景觀,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和引導空氣流通方向,影響引風面,改善空氣環境。有些甚至可以起到影響地區水文的作用,部分還能影響建筑格局,同時有助于增加植被選擇的多樣性,起到改善環境的作用。
利用地形的大小、形狀等起到切割整體景觀的作用。一方面利用地形的多樣性構造不同的景觀,可有效增加園林景觀的豐富性。另一方面,利用地形的高低起伏,將園林劃分為不同的空間,達到切割空間的目的。有利于增加園林空間的層次性。
在依據地形進行空間設計改造時要保證整體效果,符合時代發展的自然規律,凸顯當地的地域特色。
地形結構是園林建設的重要支撐,而地形地貌直接決定了地質結構的穩定性,所以地形地貌對于園林設計來說至關重要,是園林建設的重要基礎。因此在園林建設工作開展前,需根據園林建設需要及時做好區域內地形地貌的分析,并按照實際的地質狀況總結有效的園林設計建設方案,同時進行合理有效的改造和利用。有效地改造或利用良好的地貌環境對于改善園林排水功能及提高美觀度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利用不同的地形地貌,設計出不同功能的景觀,改善種植和建筑物條件,同時解決排水問題,確保園林建設利用的安全性,使園林的建設能夠切實發揮出實際作用。
園林的地形和地貌的變化需要遵循“盡可能在最佳條件下,實現適用、經濟、美感、舒適”的城市建設一般原則。為了不破壞園林環境中的地形和地貌的特殊性,還需要遵循以下指導方針:計劃是基于實地利用的,并且必須通過些許考察和改造來補充;必須進行調整,并依據地形地貌本身美感來設計;要推廣節約為本的理念,盡量避免破壞地形地貌;滿足自然法則和園林藝術美學條件。
園林環境藝術設計中地形地貌有以下兩種分類:
以地形地貌形態劃分,包括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凹地、谷地,也包括河流、湖泊等。
以景觀大小形態劃分,涵蓋山地、森林、江河、高山、峽谷、丘陵、盆地、土丘、平原、高原、臺地、斜坡、平地等多種復雜形態。
第一,主要對園林及其周邊環境進行調查,繪制和整理地形圖,收集市區的地上地下管道、排水渠、道路等相關數據。然后采集園林周邊的土壤等。此外,還要搜集氣象學資料,了解園林周邊的地質學及水位數據,然后根據地形圖和相關信息資料進行設計。主要設計工作涵蓋繪制土木工程圖,繪制廣場、園林路等工程剖面圖,土工估價,申報項目預算等,完成相關設計工作后,還要對園林地形地貌的相關設計進行簡要說明。
1.地形:許多復雜的坡面構成的多面體,地形起伏變化應適度,坡長應適中。
2.坡度:1%-5%的地形排水較理想。(1%地形容易積水,地表面不穩定;5%-10%排水良好但安排適用范圍地不大。)
1.平地
平坦的土地是指公園內比較陡峭的傾斜地區,這種地形在我國新式園林中比較常用。具有坡度較平緩的特征。為了將文化、體育活動和旅游風景融合于園林設計中,公園有必要規劃一定規模的平坦土地。因此,為了確保足夠的空間供人們活動,有必要規劃草坪、導游廣場、建設用地以及其他平坦的地形。
2.堆山
山上的山,叫掇山,又叫迭山。隨著山地和丘陵在園林設計中的出現,園林可以控制游客的視野,重新配置園林空間,形成地形起伏,在園林建設和園林種植條件方面,增加旅游活動的面積,最終達到豐富園林藝術內容的目的。在我們國家,大部分景觀都要有園林和巖石。因此,在園林規劃以及地形利用中,山和巖石必須與建筑、水、植被、地形、地形并列配置。這也是古典園林規劃的5個要素。巖石不僅是風景的主題,還能阻擋游客的視線,發揮分離各種風景空間的作用。利用山和巖石作為景觀界面,還可以用于花園空間的構建。如同建在山上的園林一樣,通過使用建筑結構、傾斜度更陡的地形,可形成較為封閉的園林空間。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堆積山和巖石的特征,這也是我國在古典園林設計中的有趣發明。因此,在改變園林環境的地形時,需要充分考慮巖石的分布和山的方向,制定規劃標準,最大限度地利用巖石的優點,營造良好的園林氛圍。
3.理水
按照我們國家經典的園林規劃方案,山和水是不可分割的,山巒必須與水相協調。如果考慮周全的話,可以說山和水是永久結合的。有了山,水就更加清澈了。有了水,場景會變得更加生動。用水的話,其他風景和巖石形成陰影,可以產生整體的藝術效果。同時,水的特點是調節園林溫度,吸收環境內的灰塵,用于灌溉和防火。水在園林設計中起著重要作用。但是,在園林規劃中,水管理的分類也不同:根據動態條件可分為河流、溪流、瀑布、噴泉等移動水以及游泳池、湖泊、濕地等靜態水;根據自然度和規律性分類,分為自然水景(河流、湖泊、池塘、溪流、泉、瀑布等)和普通水景(規律性游泳池、噴泉、壁泉等);布局中的分類也可以分為收斂和分散兩種方法。因此,在園林環境規劃中,有必要充分考慮水的影響,根據園林環境的要求,嘗試轉換適合園林景觀的水域。
4.水及其景觀的表現形式
水的基本表現形式有流水、落水、靜水、壓力水等。
水景的表現形態包含開朗的水景、閉合的水景、幽深的水景、動態的水景等。
水體的平面形式有規則式、自然式、混合式等。
1.選石
石有其天然輪廓造型,質地粗實而純凈,是園林中傳統的藝術之一,有“無園不石”之說。我國選石有六大要素:質、色、紋、面、體、姿。
2.理石的方式與手法
園林中利用巖石構成景物的方式稱為理石。可分三類:一,點石成景。有單點、聚點和散點。二,整體構景。用多塊巖石堆疊成一座立體結構的形體。具體方式有“二宜”即造型宜有樸素自然之趣,不矯揉造作,賣弄技巧,手法宜簡潔,不要過于繁瑣。“四不可”,即石不可雜,紋不可亂,塊不可勻,縫不可多。“六忌”即忌似香爐蠟燭,忌似筆架花瓶,忌似刀山劍樹,忌似銅墻鐵壁、忌似城郭堡壘,忌似鼠穴蟻蛭。“十大手法”即挑、飄、透、跨、連、懸、垂、斗、卡、劍。三,配合工程設施,達到一定的藝術效果。可用作亭、臺、樓、閣、廊、墻等的基礎與臺階,也可用作山間小橋、石池曲橋的橋基及配置于橋身前后,與周圍環境協調。
氣候廣義上指太陽的照射、地面的性質、空氣的環境與人的活動,這些因素相互在作用,進而影響大氣的氣候。不同的氣候能夠形成不同的生態環境,這些不同的環境對自然生物的生長、發育還有人類的生存,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地球上的空氣不適合生物的生長以及人的生存,那么地球將會一片枯寂,不會再有生命的跡象。例如我國的喜馬拉雅山,擁有眾多連綿不斷的高峰,這些高峰阻隔了從印度洋那邊傳來的暖流,導致暖流聚集在此地,進而使得喜馬拉雅山南坡的下雨量非常多,植被很茂盛,與此相對的西北坡,卻是相反的一種景觀。雅魯藏布江,同樣也有印度洋的暖流經過,使得氣候很溫潤,植被密集,農作物的收成較好,水資源也較周邊地區豐富。地形對于氣候影響較顯著的有:東西走向的山脈很顯著,造成了山脈南北不同的特點。就像秦嶺的北面寒冷少雨,南面暖和多雨,城市之間僅通過山的間隔,也會造成氣溫的極大不同,山的陽面,氣溫較溫和,相反另一面氣溫較寒冷,降水量也較少;在我國的山地中,山地的阻礙也影響了寒流的路徑,使得西伯利亞的冷氣團受到山地的阻擋,而出不去。山脈的走向以南北為主,北方的冷氣團能走向南方,我國從西北入侵的寒流,是從西北到東南走向,當寒流到達我國的平原區時,能夠一直深入到華南腹地;在我國的山地中,面向暖氣流一面的就比較多雨,像喜馬拉雅山的南面、四川盆地的西面、臺灣山脈的西面,然而在暖流相反一側的氣溫會很高。中國長江的南面冬天多雨,是因為江南丘陵的影響,使得冷空氣聚集,而造成多雨的現象。我們通過以上論述,能看到地形改造的重要性,這樣的地形改造同樣也可以利用到園林中,改變園林中的氣候,可以多造些假山來阻擋氣流,或者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多種植植被,都會給園林的設計帶來實用性,也能提升人們的觀賞性,讓人們在園林中更加舒適。
為了更加迅速地提高園林建設項目的藝術性和實用性,由于園林的地形景觀經常存在,因此有必要對園林環境中的地形地貌進行改造再利用。同時,要提高園林地形特征在園林環境中的適用質量,園林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地形和地貌的改造是園林景觀工程的重要工作,需要環境藝術的設計和園林地形的研究,并進一步調查園林質量以及展開討論,集思廣益,最大程度利用地形地貌特征,形成獨具一格的園林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