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王煒/通訊員 李德品
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全省營業網點和從業人員最多、服務范圍最廣、資金規模最大的金融機構,全省農商銀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按照“123456”總體工作思路,堅持以黨建為統領,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目標,聚焦主責主業,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發展,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強化服務,全系統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目前,全系統共有農商銀行110 家、營業網點4859 家、員工6.9 萬余人。2020 年,省聯社(本部)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10 年來,全省農商銀行聚精會神謀發展,穩中求進再登高,經營規模節節攀升,綜合實力大幅增強,轉型發展不斷推進,資產質量持續改善,社會貢獻顯著提升。截至2022 年9 月末,全系統資產總額達到32594億元,較2011 年末(10209.83 億元)增加22384.17 億元,增幅219.24%;各項存款余額26227.8 億元,較2011 年末(8002.1 億元)增加18225.7 億元,增幅227.76%;各項貸款余額17599.2 億元,較2011 年末(5823億元)增加11776.2 億元,增幅202.24%。2018 年以來,累計純新增貸款32400 億元,不良率僅為0.29%。
這10 年,全省農商銀行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全面加強黨的建設,進一步筑牢全系統的“根”和“魂”,為改革發展穩定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2018 年10 月,全系統黨的組織關系(青島農商銀行除外)實現垂直管理,黨的領導體制更加健全,黨的全面領導不斷加強。同年12 月,全省農商銀行系統第一次黨代會順利召開。

金融“活水”助力鄉村振興
2021 年5 月,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前夕,省聯社出版圖書《“大挎包”里的故事》、拍攝專題片《信念》《123456 引領高質量發展》,把傳承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與農信“大挎包”優良傳統緊密結合,持續開展紅色教育。
目前,全系統有黨支部4034 個、黨員4.08 萬人,選樹過硬黨支部示范點220 家、示范品牌支部30 家,各級黨組織與1.8 萬家合作單位、客戶開展黨建共建項目2.7 萬個,黨組織、黨員“雙報到”工作聯系點2403個。
通過聚焦建立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全面落實“黨建入章”,全省110 家農商銀行將黨建工作要求納入章程,列明黨組織的職責權限、機構設置、運行機制、基礎保障等重要事項,落實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發揮農商銀行黨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堅持和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黨委前置研究討論“三張清單”等制度要求,保證了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作用的發揮。
全省農商銀行始終保持支農支小的戰略定力,堅守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的經營宗旨,堅持服務“‘三農’、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城鎮居民家庭”的市場定位,創新信貸產品,優化服務模式,降低融資成本,農村金融主力軍地位和地方經濟發展相得益彰。
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創新推廣鄉村振興五大系列60 余款信貸產品,有效滿足各類群體金融服務需求。推廣干部掛職,選派4435 名優秀員工到鄉鎮、村居掛職,參與鄉村經濟社會事務管理,為鄉村建設“出資”“出智”“出力”。創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樣板村”,優先配置金融資源,為服務鄉村振興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樣板經驗。
截至今年9 月末,共打造省、市、縣三級樣板村5187 個,為樣板村提供授信42.1 萬戶、504.87 億元。開展財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制度試點,目前有52 家農商銀行參與試點。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廣“脫貧人口小額信貸”,累計發放貸款20.9 億元,占全省金融機構的85.85%;繼續加大對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持力度,累計發放貸款117.5 億元,占全省金融機構的60.72%。
積極踐行普惠金融理念,建立健全“個體工商戶”營銷清單,分層分類差異化營銷,支持個體工商戶開展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深入各類小微企業聚集區,依托對接主管部門、商會商圈關鍵人和園區管理方等方式,建立健全“小微企業”營銷清單,持續加大對“專精特新”、先進制造業等的資金支持。
截至今年9 月末,全省農商銀行小微企業貸款8349.3 億元,民營企業貸款余額9459.6 億元,個體工商戶貸款余額1644.4 億元。
2020 年8 月,省聯社上線“一卡通用智慧社區”平臺,指導全省農商銀行扎實開展社區簽約、建檔導入、應用推廣,全力支持我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截至8 月末,全省農商銀行已拓展社區4906 個,導入業主信息59.4萬戶,累計繳費19.51 萬筆、19321.74 萬元,累計為業主及周邊商戶授信4.7 萬戶、62.58 億元,發放貸款2.3萬筆、40.11 億元。聚焦新市民創業、就業、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需求,創新推出“新市民創業貸”“新市民信用貸”“新市民安居貸”“新市民教育貸”等信貸產品,不斷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利津支持灘羊養殖產業
省聯社制定《關于深入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大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力度,自覺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地方發展、服務民生需求,唱響新時代農商銀行“黃河大合唱”。截至今年9 月末,沿黃21 家農商銀行各項貸款余額3019.5億元,較年初增加224.2 億元。
省聯社與東營市人民政府、黃三角國家農高區管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積極為黃河三角洲濕地修復、生態補水、生物多樣性保護和鹽堿農業技術創新提供配套金融服務,助力黃河口國家公園和東營濕地城市建設。墾利農商銀行創新擔保方式,發放全省第一筆“垃圾處理收費權”質押貸款,為垃圾處理提供金融支持,進一步推進了城鄉生活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利用。
積極助推產業轉型升級,為“十強”產業龍頭企業及上下游中小微企業開展精準服務。支持農牧業綠色轉型發展,推出“糧食增產貸”“農業生產資料貸”等產品,持續加大對高標準農田建設、灘區土地復墾的信貸支持。著重支持黃河鯉魚、博興對蝦、利津灘羊、平陰玫瑰等特色農產品種養殖,助推打造黃河地理標志產品。支持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重點支持農業節水灌溉和城鎮居民生活節水轉型等。
持續加大黃河灘區脫貧遷建項目對接服務,增加農民住房等民生類貸款投放,推動黃河流域村落人居環境改善,沿黃農商銀行累計向黃河灘區脫貧遷建發放貸款1.93 萬戶、28.4 億元,助力黃河沿岸居民安居樂業。堅持普惠原則,在黃河灘區建設社區銀行、普惠金融宣傳站等,把金融服務送到家門口。
全省農商銀行認真踐行“兩山”理念,將發展綠色金融和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等納入“十四五”規劃,建立“優先、鼓勵、支持、維持、限制、退出”存量貸款管控機制,明確“兩增長、一提升”目標考核要求,創新推廣“碳排放權質押貸”“海洋碳匯貸”等綠色信貸產品,持續推動“金融活水”流向“綠水青山”,實現了綠色貸款規模、戶數逐年快速增長,全面助力美麗山東、綠色山東建設。
其中,榮成農商銀行在全國首創以海洋牧場每年產生減碳量遠期收益權作為質押的“海洋碳匯貸”,被評為“2021 年度山東省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優秀金融創新產品”;兗州農商銀行以碳排放權配額為質押,成功辦理全省首筆碳排放權質押貸款1000 萬元。截至9月末,全省農商銀行綠色貸款余額308.95 億元。
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全轄銀行化改革,一體推進“省聯社、派出機構和農商銀行”三級改革,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和工作流程,激發全系統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2016 年9 月,110 家農商銀行全部掛牌運營,標志著全省農信社銀行化、股份制改革順利完成,山東成為全國第4 個全面完成銀行化改革的省份。2019 年3 月,青島農商銀行在深交所上市,成為山東省首家上市的農商銀行。
深入推進“省聯社、派出機構和農商銀行”三級改革。省聯社完善黨委會、社員大會、理事會和高管層議事決策執行機制,建立履職正負面清單。調整規范內部組織架構,突出業務條線、風險合規和審計三道防線建設。完善全員績效考核機制,規范督查督辦機制,實行首問負責制。加強科技、政策、黨建、巡察和紀檢監察部門力量。推動全面、科學、精準履職。13 家辦事處改制為審計中心,轉變職責定位,突出“審計監督、協調服務、風險化解、信訪安全維穩、黨的建設”五項職能,規范有效履職。農商銀行以“強化市場定位,提高‘四自’能力,激發干部員工活力”為導向,重點推動三項制度改革,推進“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薪酬能高能低”制度化、規范化、長期化。
充分發揮“小法人、大平臺”的體制優勢,依托省聯社平臺,整合優勢資源,著力推進核心銀行系統轉型升級,全省農商銀行的信息科技支撐能力大幅提升,整體水平走在了全國農信系統前列。
省聯社堅持“以業務需求為導向,以技術安全為保障”,圍繞“起點要高、架構要好、開放包容、自主可控”目標要求,推進核心銀行系統轉型升級工程建設,2018 年10 月順利上線,核心業務平臺穩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擴展性全面提高,日交易處理能力達到7000 萬筆,實現了核心業務系統技術、業務、風控的轉型升級,為農商銀行轉型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按照“機控與技控相結合,現場和非現場同發力”的工作思路,不斷強化科技支撐,圍繞夯實業務、風險合規和內部審計“三道防線”,完善農商銀行法人治理,先后開發上線了信貸管理、資金管理、風險管理、審計監督、法人治理運行監測、員工異常行為排查等信息系統70 余個,數字化轉型工作邁出了堅實步伐。
建設統一特色業務云平臺和互聯網業務接入云平臺,為全系統拓展特色業務、豐富支農惠農手段提供了有力保障。創新推出“信e 貸”“信e 快貸”等線上辦貸模式,客戶全流程線上自助辦貸服務,實現了“秒批秒貸、零人工干預”。截至8 月末,全系統“信e 貸”業務授信141.2 萬戶、1642.7 億元;用信74.1 萬戶、777.3 億元。
手機銀行4.0 更簡約便捷。立足服務城鄉居民、社區、周邊商戶,省聯社以推進金融服務移動化、智慧化和場景化為目標,重點打造4 種版本,配套新增18 項功能、優化80 項功能,客戶體驗更簡約、便捷。截至9 月末,全系統電子銀行客戶數達2592.38 萬戶。
全省農商銀行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積極投身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務。省聯社榮獲“2021 山東社會責任企業”榮譽稱號。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省農商銀行強化基礎金融服務,積極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全系統累計對461家國家和省級疫情防控保障重點企業、1268 家重點工業企業和204 家科技型企業授信549 億元。認真落實兩項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累計辦理普惠小微企業延期還本付息貸款3.2 萬戶、407.9 億元。全系統累計捐款4036 萬元,以實際行動詮釋責任擔當,貢獻農商銀行力量。
全系統為基層辦實事11項,為員工辦實事1024項。為群眾辦實事項目中,2021 年新增貸款2316.6 億元,全年減息讓利46.38 億元。
不忘初心來時路,揚帆起航新征程。全省農商銀行系統將堅決落實省委提出的“嚴、真、細、實、快”和省聯社黨委提出的“忍、韌、嚴、實”工作作風,不斷鞏固深化“123456”總體工作思路,持續強化“五大”經營發展理念,大力推進“六個堅定不移”,共同推動全省農商銀行行穩致遠、再建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