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鄭雅
數字媒體藝術作為一種藝術類型,與繪畫藝術、舞蹈藝術、音樂藝術和雕塑藝術一樣,呈現出極強的文藝性、審美性、思想性。其依托現代多媒體設備、網絡資源完成藝術創作,主要包括數媒技術、藝術元素等。數字媒體藝術契合了現代人的審美理念,借助全新的表現形式,將藝術作品呈現出來,有效地豐富和拓展了現代藝術的內容、范疇等,也有效地提升了國民精神品質。將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數字媒體藝術中,豐富了數字媒體藝術的表現形式,也實現了現代和傳統文化的深度融合。
伴隨著新媒體行業的迅猛發展,數字媒體藝術作為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逐漸走進了大眾的視野中。具體來說,數字媒體藝術是設計學、多媒體信息技術相互融合的一門藝術形式,是在計算機圖像、媒體技術基礎上拓展起來的。從本質上來說,數字媒體技術是將幾門學科進行交叉融合,主要以計算機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表現形式,通過聲音、圖像等為藝術增添色彩。與傳統的媒體藝術形式相比,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形式更加新穎、內容也更加多樣,滿足了現代人的精神需求。
與傳統的藝術媒體形式相比,數字媒體藝術具備三個顯著的特點:
第一,融合性。從概念既定的層面上來說,數字媒體藝術是借助現代化數字信息技術而完成的,有效地突破了傳統媒體的局限,使得數字化藝術逐漸成為藝術創作的重要手段。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數字媒體藝術將傳統的藝術和現代新媒體技術結合起來,創新了傳統藝術的形式。例如,數媒藝術的經典之作《清明上河圖》中,就充分借助了現代數字技術,將原始圖畫中的人物動態化地展示出來,借助柔和的燈光、古典音樂的烘托,將《清明上河圖》中的場景精準地再現出來。
第二,交互性。在傳統的藝術作品中,作品完成之后是無法進行更改、調整的,并且受眾群體在觀看之后,往往難以將其感受反饋給藝術家。但是在數字媒體藝術中,藝術作品和受眾群體之間的交互性隨之增強,受眾群體可在觀看和欣賞過程中提出意見,作出有效的反饋。真正實現了受眾群體與藝術家進行溝通,進而對藝術家的創作理念、創作方向產生影響。
第三,虛擬性。與傳統的媒體藝術相比,數字媒體具有極強的虛擬性。藝術家可充分借助信息技術這一載體,將藝術作品虛構的場景呈現出來,為受眾群體營造一個良好的直觀體驗。例如,在《紫禁城》這一藝術作品中,就借助了數字技術,采用同等比例還原的方式,將藝術作品和受眾群體之間完美地銜接起來。而這種虛擬性,又進一步為藝術作品實現大范圍、規模性的傳播提供了條件,使得藝術作品逐漸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使得受眾群體在藝術欣賞中,真正感悟其思想和審美內涵[1]。
民族文化元素又被稱為中國元素,主要是指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由中華兒女共同創造出來的文化成果,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將各個歷史階段華夏文明的特質、民宿風情等完整、深刻地詮釋出來。
民族文化元素常見的表現形式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水墨元素。水墨元素作為民族文化元素中的重要表現形式,是在千百年傳承和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同時,伴隨著時代的發展,水墨元素的內容、表現形式也在不斷發展,呈現出新的特點。例如,將水墨元素融入到動畫中,充分發揮了水墨元素的特點和優勢,增強了藝術作品的氛圍感、文化感。二是,剪紙元素。剪紙元素也是一個比較古老、傳統的民族文化元素,始于民間,又在民間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剪紙藝術在內容、表現形式上和民間傳統、人文習俗之間存在極強的聯系。同時,在剪紙藝術的內容中,透露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渴求情感。剪紙藝術具有極強的生活性、民俗性和民族性。如《豬八戒偷西瓜》《人參娃娃》等,都是剪紙元素和現代動畫之間的有效融合。三是,彩陶元素。彩陶在中國具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在現代文化發展中,彩陶元素逐漸受到設計師的青睞,成為主要的創作題材,并被廣泛應用到各種藝術創作中。在數字媒體藝術中,科學融入彩陶元素,能夠使得受眾群體在彩陶文化的烘托下,對其產生深刻的理解和感受等,真正感悟到藝術作品中蘊含的思想內涵、藝術內涵等[2]。
在調查和研究中發現,民族文化元素在數字媒體藝術中的應用現狀不甚理想,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具體來說,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缺乏創新。民族文化元素在數字媒體藝術中的有效融合,有效提升了藝術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增加了藝術作品的人文底蘊、思想內涵。但在調查中發現,當前我國數字媒體藝術設計中使用民族文化元素的時候,明顯缺乏創新,基本上都是生搬硬套中國元素,無法實現內容上的自主創新。甚至部分數字媒體藝術設計者還存在一定的剽竊行為,無法在數字媒體藝術作品中,將中國元素的藝術價值展現出來。
第二,主題不夠深刻。在數字化媒體藝術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可顯著提升藝術作品的文化內涵、思想內涵,進一步提升數字化媒體藝術作品的思想性、人文性。但數字化媒體藝術工作人員在創作的時候,由于對民族文化元素認識不夠深刻、不夠全面,盲目地將其應用到作品中。在這種情況下,常常出現民族文化元素和數字化藝術作品之間的關聯性不夠,甚至出現了“重形式、輕主題”的現象,難以發揮民族文化元素的藝術價值,無法提升數字化媒體藝術價值。例如,當前諸多數字媒體設計師在設計藝術作品的時候,常常盲目將青花瓷、剪紙等元素融合到藝術作品中,僅僅實現了數字媒體藝術和民族文化元素的表面結合,甚至出現了民族文化元素與表達主題不相符的情況。
第三,缺乏經驗。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數字媒體藝術尚且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在融合民族文化元素的時候也存在諸多問題。導致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是: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工作者缺乏豐富的實踐經驗,對民族文化元素和數字媒體藝術的內在聯系把握不夠精準,常常出現濫用民族文化元素的現象,嚴重違背了民族文化元素和數字媒體藝術結合的原則,制約了作品的思想和文化內涵。另外,數字媒體藝術工作者由于缺乏實踐經驗,致使其在融合民族文化元素時,過分關注其應用性,忽視了時代性,難以對其進行創新和發展,無法真正滿足當前民眾的審美需求[3]。
基于民族文化元素的主要表現形式以及民族文化元素和數字媒體藝術中的內在聯系,如何將其融入到數字媒體藝術中,已經成為現階段主要思考的問題之一。基于民族文化元素的多元性、不同的時代特性,或者是靈活運用各種民族文化元素的特點,或者對民族文化元素進行重新提煉、重組等,將其與數字媒體藝術真正融合到一起。
彩陶元素是民族文化元素中最為重要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獨特的文化韻味、時代含義等。從彩陶元素的發展歷程上來說,彩陶元素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彩陶元素作為一種民族文化元素,歷經幾千年的發展,至今仍然具有極強的魅力。古人在燒制彩陶的時候,常常利用礦物性的顏料,將當時社會生產的發展情況、國家的經濟狀況、人們的生活狀況等展示出來,賦予了彩陶元素較高的文化價值、觀賞價值。為了促進彩陶元素在數字媒體藝術中的應用,可將彩陶元素與數字技術融合起來,如融入動畫藝術設計中,充分體現出民族文化元素的魅力。又如,數字媒體藝術工作者在設計藝術作品時,可將一些照片、視頻等,借助數字媒體的技術優勢,將這種風格投印在陶器上。如此,不僅促進了彩陶和數字化藝術的融合,而且使得人們對中華民族的彩陶文化形成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4]。
皮影藝術作為一種常見的民族文化元素,具有極強的獨特性,從其誕生到現在,深受眾人的喜愛。從皮影藝術的特點來說,表演者必須要具備極高的藝術才能,不僅要完成皮影玩偶的使用和表演,還要熟練掌握一些中國傳統戲劇文化,包括京劇、黃梅戲等。將皮影和中國傳統戲劇融合到一起,真正提升了皮影的娛樂性。從其影響上來說,皮影藝術的發展,也為我國電影事業的發展產生了較大影響。如今,伴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皮影藝術的關注程度卻逐漸降低。面對這一現狀,要想促進皮影藝術的發展,就需將其與現代數字媒體藝術進行有效的融合,借助現代數字媒體藝術將皮影藝術全面、多角度地呈現出來。另外,在促進兩者融合的過程中,還應加強宣傳力度,鼓勵更多的人接納這一藝術,逐漸加強皮影民族文化藝術的接納程度。另外,皮影藝術在色彩處理上還借助了補色的手法,如借助大紅和大綠的對比,給受眾帶來了明快的視覺效果,這些都可以應用到數字藝術作品的設計中,使其呈現出獨特的藝術風格。
剪紙藝術作為一種重要的民族文化元素,貼近人們的實際生活,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呈現出獨特的文化價值。同時,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以及觀念的更新,也賦予了剪紙藝術廣泛的時代內涵。從剪紙藝術的特點上來說,該藝術形式操作比較簡單,且美觀程度非常高,受眾范圍十分廣泛。在新時代背景下,要想真正提升剪紙的美觀性,手工藝人必須要具備極強的鏤空工藝才能,并結合不同的剪紙特點,對其進行合理地應用。在促進剪紙藝術和數字媒體藝術融合的過程中,可將剪紙藝術中的動物、植物、人物等圖案,融合到數字媒體藝術中,借助數字媒體技術將剪紙中的2D平面藝術展示出來,將剪紙藝術家想要傳達的思想精準地展現出來。同時,通過剪紙藝術與數字媒體的有效融合,也促進了剪紙藝術的發展,實現了民族文化藝術的傳承和保護。例如,可將剪影動畫藝術與廣告創意融合在一起。2015年,蘭蔻在拍攝廣告的時候,就將剪紙元素融入其中,將中國傳統藝術的喜慶、民族特色等,運用現代化的表現手法演繹出來。如此,通過剪紙元素在廣告中的應用,使得整個廣告更加具有時代特色,畫面也更加唯美,給受眾群體帶來了極強的視覺享受[5]。
水墨元素作為民族文化元素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形式,具有黑白分明、氣韻生動、文化內斂等特點,并且伴隨時代的發展,水墨元素在發展的過程中,內容也在不斷豐富,并呈現出新的特點。在促進民族文化元素與數字媒體藝術融合的過程中,可科學地融合水墨畫元素,以此強化數字媒體藝術作品的藝術感染力。例如,在《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藝術作品中,作者就從中國民族文化元素水墨畫中獲得靈感,將其融合到藝術作品的創作中;再如,張藝謀導演的《影》在色調處理、畫面處理上就融入了水墨元素,增強了數字媒體藝術沖擊力,給受眾群體帶來了極強的視覺震撼。同時,通過水墨元素的融合,也增添了藝術作品的文化性、內容性[6]。
綜上所述,基于民族文化元素和數字媒體藝術的特點,將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數字媒體藝術中,不僅促進了中國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也增強了作品的藝術表現力、感染力。因此,數字媒體藝術工作者在設計藝術作品時,應尊重民族文化元素的藝術價值,將其科學合理地應用到數字媒體藝術作品中,設計出高質量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