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交通學院 王隋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并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心,我們比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對于新時代的青年,他們生逢盛世,但同時也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與責任擔當。當此之時,正需要廣大青年在奮斗和夢想當中,為國家發展、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青年發展,多次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發表重要講話,體現了總書記重視青年、鼓勵青年、關切青年的思想。這不僅為廣大青年提供了健康成長的指引,也為高校建設描繪了清晰的未來發展藍圖。
高等學校作為培養當代青年的重要場所,要承擔起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任。在這一進程中,要因時而變、因時而異,積極探索新時代大學生的特點,進而加強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
學生干部隊伍是通過競爭、選拔、任命等方式從班級里挑選出來的,承擔一定工作任務或者完成某些工作目標的優秀學生組成的集體組織,是協助高校輔導員、高校行政等為同學們提供服務的重要力量。學生干部要有積極進取的精神和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能力。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見,新時代加強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具有直接現實性和充分必要性。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們進入新時代,我國各項事業發展取得了飛躍性的發展。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的發展,使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當前時期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經濟的快速發展讓當今大學生視野上開闊,閱歷上更豐富。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種信息涌入大學生生活的同時,也給大學生帶來各種不良思想的侵蝕,加之世界格局逐漸多元化,多元文化相互滲透,給大學生的價值觀也帶來了不利的影響。不同于中小學生,大學生通過網絡接觸世界相對自由,極易在這個階段期出現價值觀扭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緩。
高校學生干部隊伍是聯系師生的橋梁和紐帶。輔導員負責的日常教育管理、學風建設、班團建設等工作都需要學生干部的協助。學生干部隊伍素質高低不僅影響到工作質量和辦事效率,而且直接影響到身邊同學的健康發展。從老師層面來講,學生干部隊伍狀況是學生整體情況的縮影。每名高校輔導員平均帶300多名學生,輔導員很難隨時隨地關注到每名同學的實時情況,學生干部就是整體學生狀況的晴雨表,關注學生干部的思想變化,可以反映出學生整體思想情況,從而根據實際情況開展相應的學生工作。從學生層面來看,學生在擔任學生干部的過程中,會經常協助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這是課堂上學不到的能力。因此,會有一大批學生感受到自身所承擔的責任與使命,從而影響到周邊同學,感染到身邊青年,形成共同進步的正能量,使周圍的大學生自覺樹立起遠大理想,堅定其理想信念。
責任擔當意識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主要是指教育者通過合理的教育、引導使大學生清晰自己的責任與擔當,從而內化成自身的一種優秀品質。責任擔當意識不僅僅是因為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更與學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個人“三觀”有著密切的聯系。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新時代的大學生更像是“溫室里的花朵”,雖然已經步入成年,但是從個人心理上來說,依舊是缺乏擔當意識,利己主義在他們身上體現得較為明顯。步入大學,他們離開父母獨立在大學中生活,大學就像是一個“低配版”的小社會,進入大學的大學生還未從父母的庇護中完全走出,心理素質差、選擇逃避等現象屢見不鮮。
近年來,各類大學生安全事件頻繁發生,即使每年新生入學之初都會進行新生安全教育,但是網絡詐騙、心理問題、宿舍用電安全等問題仍然時有發生。要想從根本上解決此類安全隱患,預防是首位。其實很多安全問題在未出現之前就有征兆,例如宿舍違規使用電器,學生持續性情緒低落等,如果能有人在第一時間發現這些問題并向老師匯報,那么很多事故就能避免。老師和學生共同待在一起的時間較少,很難及時發現問題,但是學生干部和同學一起學習、一起生活,往往能及時發現問題。在大學生活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在大學里,很多時候要靠學生自己去處理問題和解決矛盾。學生干部作為老師的幫手,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干部會在日常的鍛煉中增強“主人翁”意識,知道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因此,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能激發其責任感,使其關心、關愛身邊同學,踐行大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
高校學生干部隊伍的一切發展都是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生活環境是輔導員的使命。輔導員在開展學生工作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但是在現實條件之下,輔導員發揮的作用有限,由于老師“權威”以及學生心理等原因,學生很難向輔導員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相較之下,學生更喜歡將自己的感受與同齡人分享,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也更加頻繁。因此,培養善于傾聽、善于交際的學生干部,有利于滿足學生管理與服務的現實需要。
高校與初中、高中等教育階段不同,自主性在高校更加重要,高校在本質上可以說是學生到“社會人”的過渡階段,跨出高校的校門,學生就真正地進入到社會生活中,那時他們告別學生的身份,獨立自主的去做決定。所以說高校教育在培養人才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真正地做到立德樹人。從高中到大學,學生會產生不適應情緒,有的學生會感覺自己離開家、離開父母以至于缺少自我管理、自我生活的能力,有的學生會覺得自己擺脫父母的束縛,徹底的放開自我,以至于一發不可收拾,背道而馳。這些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學生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學生干部的存在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學生的交際能力、表達能力、處理判斷能力會得到提高,我們在尊重學生自我發展規律的前提下,也要加強在價值觀方面的引導,學生主導,輔導員輔助,加強思想引導,這樣對于學生的發展和進入社會后的適應能力都有好處。
目前,學生干部隊伍總體來說是積極向上的,他們在很多方面都能夠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部分學生干部思想認識仍然不足、承擔責任能力不夠、工作業務能力也有待進一步提高。學生干部隊伍中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偶然形成的,而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
高校最主要的職責是培養人才,培養人才的過程中也要要管理人才的過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學校對學生干部隊伍的重視程度相對來說比較少。部分高校領導認為,學生干部的管理工作是高校輔導員的責任,學生干部只需要認真聽從輔導員的安排即可,所以相當一部分高校并沒有出臺相應的學生干部培訓辦法,高校對于學生干部培養的制度缺乏讓學生干部的管理無法可依,這也給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增加了一定的困難。
輔導員要負責學生的日常管理等事務性工作,不僅如此,還要完成領導交代的其他臨時性工作。但是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由于各種事情都壓在輔導員身上,導致輔導員很難在學生干部的培養上傾注精力,除了輔導員老師,其他任課老師對學生干部的培養較少,學生從老師這一層面獲得的教育過少。輔導員和相關任課老師沒有加強思想上的引導和事務上的輔導,在學生干部組織的培養上,過分的“控制”和過分的“放養”都是不可采取的,過分控制會讓學生干部缺乏自主處理事情的能力,缺乏自主創新能力;過分的放養會讓學生干部“唯權力論”,不利于學生的管理和進步,同時過分的放養會產生“馬太效應”,好的越好差的越差,不符合建立學生干部組織的初衷。
青少年時期,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展的重要時期,學生在這一時期開始形成自己的主觀意愿。而大學時期,學生的業余時間相對寬松,生活、學習壓力也相對較小,在這一時期,如果不加以引導,很容易受外界影響。部分高校學生干部已經出現“學生官”等腐敗現象,他們利用和老師的關系、自己手中的資源,為自己或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在培養學生干部的時候,會有部分學生認為學生干部就是管學生、治學生的不良思想念頭,認為學生干部就是威風,擁有很大的權力,這種不良風氣普遍存在,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加入學生干部群體的初衷不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而是為了得到學生的“崇拜”,以至于他們腦海中會存在著許多“權錢交易”的思想,為了當學生干部去籠絡學生,許以報酬,而不是以鍛煉自己的能力為目的。
新時代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是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引領的一個重要方面,作為高校輔導員要根據時代歷史潮流、學生發展特點,不斷改變和創新,努力優化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路徑。
學生干部隊伍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是需要輔導員和相關負責老師對其進行長期培養和指導的,培養得好,那么學生干部隊伍將會對學生工作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成為輔導員老師的得力助手;反之如果對該組織培養不當,那么便可能出現“學生官”、缺乏責任心等不良現象。因此,可以從工作內容和思想品德兩方面著手,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
1.對工作內容的指導
作為一名學生干部,首先是要有能力素質。學生干部除了靠自身所具有的能力素質,還要經過后期的工作培訓。只有工作能力過硬,在今后的學生工作中才能夠得心應手。這就需要輔導員等相關負責老師要定期對學生干部進行培訓,向學生干部們推薦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書籍以及積極向上的視頻。除此之外,針對不同的部門可以邀請一些相關專業人士對其進行培訓,比如像文案等部門可以對學生干部進行文字寫作方面的培訓,對于女工等部門可以對他們的儀態、禮儀等方面進行培訓。
2.對思想品德的引導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睂W生干部隊伍的培養和指導,最重要的就是對其思想品德的引領。例如,當一名學生成為學生干部之后,那么他手里就有比其他普通學生多的“權力”,如果這名學生干部思想品德不夠端正,那么就很容易引發一些不公正的事情,而輔導員很多事情都是通過學生干部來上傳下達的,短時間內輔導員也很難發現這些不公正現象。除此之外,作為一名學生干部,他的職責除了為學生服務,還應該協助老師,如果學生干部沒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即使他擔任了學生干部,那么他也不能很好地協助老師,很可能在老師需要他完成某項工作時,故意找借口推脫。因此,在培養學生干部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對其進行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要及時對學生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引導,做到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
“無規矩不成方圓?!比魏我粋€組織都需要一定的規章制度進行約束,學生干部隊伍建設也要貫徹相應的管理制度。
1.健全組織內部規章制度
在高校學生干部隊伍中,需要有嚴格的選拔要求以及相應獎懲措施。學生干部需滿足《學生干部工作條例》,并且帶領學生干部認真學習相關條例,讓學生干部明確自身職責、權利與義務。除此之外,學生干部組織還應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適應本組織的相關規定。在制定前,一定要充分考慮全體學生干部成員的意見,在此基礎上,經過討論、修改,形成最終正式文件。[1]有些學生組織內部可能會出現不公現象,那么還可以在組織內部專門設置監察部門,保證其他部門的公平公正。只有這樣,制度制定出來,大家才能嚴格執行。
2.運用科學合理激勵措施
制度可以約束人,但同樣更能激勵人。在合理運用制度的基礎上,我們要對遵守制度不徹底的學生,給予相應的處理。如果一視同仁,那么便會出現“三個和尚沒水喝”的現象,學生間出現推諉、消極對待的現象,不利于學生工作的開展。例如,每學期末,應該對本學期內學生干部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可以根據學生干部在該時間段內所完成工作的數量、完成情況、工作態度等指標進行考核,并對指標進行量化,以體現在學生的綜合測評之中。對于表現優異的學生干部,除了相應的素質拓展分之外,還應該在評獎、評優中優先考慮,而對于表現較差的學生干部,要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如果依舊固執不改,要讓其離開學生干部隊伍。
目前,在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方面還存在一定的滯后性,輔導員等負責老師應該在教育方式以及管理方法上與時俱進,更新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思路。
1.在教育方式上更新
在教育方式上,可以充分利用建黨、建國等重大時間節點以及豐富多彩的校園特色文化對學生干部進行精神教育。此外,還可以運用“互聯網+”理念,搭建學生干部學習的平臺。比如可以定期在網上開設心理學、文明禮儀、辦公軟件運用等相關內容的課程,以激發學生干部的工作熱情,進一步提高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現實性。
2.在管理方法上創新
在管理方法上,學校共青團等部門除了要對學生干部進行定期培訓,還應該積極組織學生干部參加“青馬工程”培訓班,進一步增強學生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在管理方式上可以有效利用“兩微一端”“易班”等互聯網平臺,對學生干部進行實時管理,不定期向學生干部推送共青團、教育部下發的關于大學生的相關文件和政策。新時代要善于利用網絡和新媒體等工具,對學生進行必要、正確的價值觀灌輸,同時也要善于利用網絡工具及時傾聽學生干部的心聲,針對廣大同學關心和熱議的問題給予理性、正面的回答。
3.在監督方式上推陳出新
在監督方式上,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式。第一,加強對學生干部的定期考核,不僅考核工作能力還要注重思想水平的考核,審查學生干部的既往工作是否存在違規違紀的問題;第二,拓寬學生的舉報和反映渠道,相關工作部門要及時處理對于學生干部的舉報情況,嚴格嚴肅處理相關違紀情況;第三,加強述職工作報告,定時定期聽取相關學生干部的述職,通過學生干部的自我陳述,總結出其存在的不足,加以督促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