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 富芳芳
近年來,社會的不斷發展對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進一步促進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應當從多方面入手推進。建設社區治理共同體,有利于提升社會治理能力,一方面社區是社會的基礎組成單元,加強社區治理能力,提升社區治理水平對社會治理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另一方面,建設社區治理共同體能夠促進社區文化建設,加強鄰里間的情感聯結,為社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必要的保障。不僅如此,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建設還能夠對社區現有資源進行優化整合,提升社區服務能力,為社會治理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需要把握的重點之一就是利益共同體建設。與以往不同,現階段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對利益方面的考量,尤其注重精神思想建設。從這一角度來看,社區利益共同體的建設可以看作是提升社區治理能力的一種形式,意在重構社區治理體系,為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打下基礎。近年來,社區鄰里關系逐漸淡化,為了進一步提升社區治理能力,應當結合新時期發展,從利益層面出發完善社區治理體系。社區居民通常具有共同利益,從建設利益共同體的角度出發能夠有效拉近鄰里關系,加強社區治理能力。在利益層面下,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建設有了一定依托,社區居民對各項活動和相關事務具有較高的積極性,能夠主動參與社區治理。長遠來看,有利于提升社區治理能力,對促進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
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建設除了對利益層面的考量,還應明確情感因素的重要性。情感是連接居民之間的重要紐帶,對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建設有著重要意義。加強社區精神層面的情感建設,有利于提升居民的個人意識和集體意識。在利益的影響下,居民間的情感逐漸淡化,缺乏有效的聯接。所以新時期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建設應當把握好情感因素的重要性,了解居民情感需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強鄰里間的情感聯結,為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文化建設水平對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社區治理水平。文化對社區居民的各項活動能夠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所以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建設應當把握好文化聯結的重要性,將建設社區文化有機體當作推進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的基礎。社區公共精神和公共性能夠通過文化有機體進行表現,作為文化的基礎屬性,公共性能夠反映社區居民的實際生活狀態,是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的重要考量因素。另外,社區文化可以通過公共精神予以體現,公共精神是社區居民在長時間活動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種思想,因此能夠體現社區居民的公共社區文化。把握好社區公共性建設,有利于促進社區文化的開展,是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的基礎要素之一。
現階段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工作表現為碎片化特征。從利益共同體建設的角度出發,可以發現,社區治理體系的不完善以及群眾參與度較低是導致社區治理效率水平低下的主要因素。簡單來講,目前居民對于社區治理工作,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較低,對社區各項活動和相關事務缺乏必要關注,致使社區治理工作受到束縛。另外,對于居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與社區管理組織之間的交流不暢等情況致使社區治理效率大打折扣,導致社區治理工作表現為碎片化特征,不利于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建設。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區的居民組成愈發復雜,突破了傳統熟人社區的組成,社區居民來源更加廣泛,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鄰里間情感弱化,不利于社區治理能力的提升。社區居民組成的多樣化致使鄰里間情感交流越來越少。究其原因可以發現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的影響:首先,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導致社區情感建設不足,鄰里關系愈發淡化,社區建設目標僅是從為居民提供日常居住的角度出發開展建設,導致鄰里間情感交流較少;另外,社區空間結構的封閉化也是導致鄰里間情感交流不足的重要原因。現代化社區具有較強的封閉性和獨立性,致使社區居民溝通不足,社區治理水平也受到了相應的影響,長遠來看不利于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建設。
從文化角度來看,可以發現公共精神建設不足是導致社區治理能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具體來講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理解:首先,社區文化建設不足。傳統社區文化建設理念主要是為了滿足日常管理需要,對于居民間的文化交流重視不夠,缺乏必要的文化建設。加上公共活動空間的不足,致使社區文化活動的開展受到抑制;其次,私有化的特征致使社區公共精神建設受到一定影響。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新時期公眾對于個人利益的過度追求導致對社區文化建設的參與度較低,社區公共精神建設受到影響。綜合以上因素可以發現,公共精神建設不足導致社區文化的發展受到影響,長遠來看不利于社區治理能力的提升,對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建設也會產生相應的影響。
打造利益共同體,推進社區治理的現代化建設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優化社區治理體系。簡單來講,優化社區治理體系的基礎目標是為了與多元主體共治的需求相對應,促進社區治理能力現代化。優化新時期社區治理體系能夠有效聯結各方主體利益,從這一角度來看,社區應當突破傳統治理體系的束縛,推進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融合各方力量,建設新時期社區利益共同體,突出多方相互協作的特點,提升社區事務處理效率。另外,也應做好社會與社區需求之間的連接,為居民和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提供必要的保障。
其次,采取多項措施促進社區治理能力的提升,具體可以從三個方面推進:第一,加強社區組織的管理能力。社區各級管理人員應當對社區自身的各項資源進行整合,對社區治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進一步優化社區資源。從這一角度出發,應當突出社區治理工作中各級管理組織的重要性,加強社區與社會工作之間的連接,突出社區資源優勢,提升社區治理能力。相關部門可以結合社區的實際情況向社區提供必要的資源,進一步完善社區治理體系,為社區治理工作提供必要服務。針對社區居民的各項訴求,應當做到及時解決,確保社區居民的個人利益不受侵犯,促進社區治理能力的提升。第二,建設高質量社區服務團隊。隨著社會的發展,社區治理工作逐漸成為公眾關注的重點,為了進一步提升社區治理能力,應當建設一支高質量的社區服務團隊開展工作,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社區工作團隊的專業素養在一定程度上關乎著社區治理質量,因此為了提升社區治理能力,應當加強對社區工作團隊的培訓,通過開展技能培訓和提升社區工作人員準入門檻等方式,促進社區工作團隊個人專業素養的提升。例如對社區網格員的招聘,要從招聘要求和后續的人員培訓方面入手,采取各種措施提升社區工作團隊的專業能力,為社區治理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礎。第三,完善基層黨組織與居民之間的連接制度,依靠黨組織的引領,能夠打造新時期多樣化的溝通平臺,拓寬多方參與社區治理的途徑,促使社區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例如,對于社區各類民生問題,基層黨組織可以結合社區實際情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為居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為社區治理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礎。
促進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應當把握好社區情感的聯結,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重構社區情感有機體。具體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進行推進:首先,發揮社區組織能力,重構鄰里關系。社區組織對于鄰里關系的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是鄰里之間的聯結點。為了進一步促進社區鄰里關系的良好發展,社區應當突出自身的組織作用。定期在社區內開展必要的活動,組織社區居民積極參加活動是促進鄰里之間情感連接的有效方式。社區作為活動的組織者能夠提升活動開展的穩定性,有利于活動的長期開展。從這一角度來看,社區組織應當積極宣傳社區活動的重要性,鼓勵社區群眾通過社區活動的參與進一步消除利益邊界,實現鄰里之間的情感聯結,促進社區治理的社區情感層面的建設。社區活動的組織可以注重對鄰里共同情感的宣傳,促進鄰里之間情感的有效聯結。情感因素并非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物質,但是對鄰里關系的建設卻有著重要的意義,鑒于此,鄰里情感建設應當建立在共同情感的背景下進行推進,提升社區活動的開展意義。社區活動可以組織一些“符號化”活動,突出情感的重要性。通過活動的開展提升居民對鄰里關系的認識,塑造鄰里共同情感,重構鄰里關系,在社區內形成良好的鄰里氛圍。社區可以組織工作人員對活動中的各項行為,通過拍攝視頻和圖片的形式進行存儲,建設專項社區活動數據庫,對鄰里間各項活動資料予以保存,在節假日期間制作成短視頻的形式在社區內播放,加強鄰里關系,提升社區治理水平。
其次,結合新時期網絡平臺重構鄰里關系。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為網絡平臺的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越來越多的網絡平臺出現在公眾眼前,對公眾生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現階段公眾獲取信息相互交流的方式從以往的線下互動轉為線上交流,可以利用微信和抖音等網絡平臺進行信息傳輸和個人交流。新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促使網絡平臺突破了空間的束縛,極大地提升了信息傳播效率,對社區鄰里關系建設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網絡平臺為社區重構鄰里關系提供了載體,利用網絡平臺,鄰里之間可以實現線上實時互動,對社區治理的各項工作發表個人意見,主動參與社區治理,為社區治理能力的提升貢獻個人的一份力量,有利于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建設。
建設社區治理共同體應當注重公共性的再生產,具體來說可以從三個方面推進:首先,加強社區文化建設,重構文化空間。對于社區公共性的建設,應當明確文化的重要性,打造必要的文化空間,為社區各項文化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一般來講,推進社區文化建設應當對現階段城市各項設施進行重新規劃,注重不同層面的文化建設,為社區居民提供必要的文化空間和基礎設施,確保各項文化活動的開展有一定的空間作為支撐。另外,社區文化空間的建設應當結合自身特色進行合理規劃,既要突出社區文化特色,又要融合區域的文化特點,建設獨特的文化品牌,為社區居民的文化活動提供必要的文化空間,保障各項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不僅如此,文化空間的建設也為社區各項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必要的載體,社區依托文化空間能夠組織居民開展多樣化的文化活動,在文化活動中提升社區居民的文化意識,滿足社區居民基礎的文化需求,增強社區文化建設力度。
其次,引入社會力量,促進社區文化的高質量發展。社區文化建設對居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促進社區文化建設應當從多角度出發推進,引入必要的社會力量,加強社區公共性的再生產。從這一角度出發,社區文化活動的組織和建設可以邀請社會上部分優秀的文化學者共同參與社區文化活動設計,為社區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科學的建議,促進社區文化建設的高質量發展。另外,社區也可以在社會上招募部分志愿者,組成社區文化建設志愿者團隊,為社區文化建設和相關活動的開展提供人員保障。社區可以邀請當地高校的大學生進入社區,參與文化活動的社區文化建設和相關活動的開展,引導居民對文化建設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提升社區居民主動性,積極參與社區文化建設,打造富含社區自身特色的文化。
最后,突出公共精神的重要性,促進社區文化建設。簡單來講,對于社區公共精神的建設,應當把握好兩個方向:第一是引導社區居民主動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和社區服務。在社區內形成一種積極良好的文化氛圍,為居民各項活動的開展提供精神層面的支持。社區可以建設自身的服務團隊,為社區居民各項活動提供必要服務,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到志愿者服務團隊中,為社區居民文化建設添磚加瓦;第二,引導社區青少年參與社區服務。通過吸引青年志愿者的加入,引導社區青少年樹立正確的集體精神,為社區治理貢獻自身的一份力量,從而推動社區文化建設,為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打下基礎。
總而言之,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對社會發展和社區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社區是社會的一個基礎組成部分,建設社區治理共同體為社會治理共同體的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從這一角度來看,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與社會治理能力有著緊密的關系。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為了進一步提升社會治理能力,推進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應當注重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建設,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對現階段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從利益共同體和情感有機體以及公共性的再生產等不同角度推進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建設,為社會治理和社區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