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 王秋鴻,蘇小宇
抗非典、戰新冠,是新中國在21世紀醫療健康領域的兩項重要議題。鑒往知來,是讓沉沒成本發揮積極效用的有效手段;未雨綢繆,是化解不確定性實現永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走向常態化的當下,總結相關的經驗和教訓,完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的體制和機制,已成為新時代醫療健康領域一項重要的中心工作。鑒于此,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推動完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黨委領導是公立醫院的最大制度優勢,在當下以及未來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中,醫院黨建應當承擔何種功能,又該選擇何種路徑實現上述功能,已成為新時代公立醫院黨的建設中亟待明確的重要議題。本文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以下簡稱“重醫兒童醫院”)黨委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中的具體做法為例,嘗試回答醫院黨建如何引領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
院黨委、黨支部和個體的共產黨員,是醫院黨建的三個不同層級、不同功能的核心要素,也是醫院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中軸力量,上述主體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作用發揮將直接決定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的成敗。
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具有突發性、嚴重性和不確定性等特征,這些特征與醫院的常態化管理制度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張力。倘若用傳統的管理手段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勢必會出現生硬僵化、缺乏實效等弊端。醫院黨委具有權威性、靈活性和適應性等特征,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中,一方面,院黨委可以發揮穩人心、顧大局的示范和引領作用;另一方面,院黨委通過統一領導、綜合部署、廣泛動員、壓實責任等手段,可以實現具體工作的落地生根。因此院黨委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中應當發揮核心領導功能。
基層黨支部是連接黨委和黨員及群眾的橋梁與紐帶,黨委的行動方案、任務部署需要黨支部配合、協調和落實;共產黨員和群眾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的意見建議,可以通過黨支部向上反饋。根據黨中央的要求,在具體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中,黨支部應當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根據上級黨委的工作安排,具體做好部署醫務人員、物資設備準備、救治流程等完善工作。同時,黨支部還應當積極發揮自身能動性,一方面,在落實上級黨委工作的同時,還應有創造性地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例如通過關懷出征醫療人員及其家屬、組織獻血活動等,為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提供周全的后勤保障。另一方面,在常態化工作之外,還應當挖掘先進、樹立典型。榜樣是一面旗幟,黨支部應當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中,對敢于付出、高效專業的非黨員醫護人員進行關注,根據其個人意愿按流程將其發展吸收入黨,以發揮其先鋒模范作用。對能力突出、業務精干、不畏艱難的黨員同志,可以通過新媒體等手段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號召全體黨員學習。
政策和制度的生命在于實施,否則就形同虛設。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的政策和制度眾多,最終都需要通過基層來落實。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中,共產黨員應當以身作則,發揮其先鋒模范作用。尤其是在“雙帶頭人”制度的實施中,黨支部書記等共產黨員一方面應當發揮專業帶頭人的作用,通過精湛的專業技術和醫者仁心,實現“懸壺濟世”的初心;另一方面發揮黨建帶頭人的作用,通過以身作則、統籌全局,發揮“領頭羊”的帶動作用。
重醫兒童醫院黨委積極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黨建引領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經驗。
其一,統籌協調,高效部署。在此次公共衛生事件爆發后,重醫兒童醫院成立了以黨委書記、院長為組長,院黨委委員任副組長的救治領導小組,并根據防疫需要設置了專業高效的醫療救治組、核酸檢測組、后勤保障組等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組織。關鍵時期,全體院領導主動取消休假,靠前指揮,形成了良好的帶頭示范作用。
其二,積極響應,火速馳援。根據國家號召,院黨委積極部署,派出多名醫務人員前往湖北省武漢市、上海市、重慶市公共衛生中心等集中救治點,同時派出志愿者參與對其他國家的醫療援助,體現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的先鋒模范作用。
其三,信息化改革,方便患者。疫情防控是突發事件,而常態化的疾病診治不應受到過多的影響。為了盡可能解決生病兒童不能正常來院復診取藥的問題,院黨委根據國務院和國家衛健委的指示,迅速開通互聯網醫院“診后復診”在線處方平臺,并提供便民送藥到家服務,極大地方便了生病兒童。
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期間,各黨支部積極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始終將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工作的落腳點和出發點,嚴格規范醫護操作流程和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要求,群策群力打贏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阻擊戰。例如門診黨支部是面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沖擊的首要部門,為了避免突發事件對正常就診體系的沖擊,門診黨支部制定了重醫兒童醫院的《病毒感染疑似患兒就診流程》《發熱門診病毒核酸檢測流程》等高效專業的流程制度,有序保障了門診工作有序順利開展。放射科是確診冠狀病毒感染最核心的部門,所以醫技第四黨支部制定針對疑似患兒醫學影像檢查的普通醫師—專家—高級專家的層層會診制度,最大限度地保障醫學影像結果的客觀真實。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重醫兒童醫院全院黨員、群眾團結一致,共同致力于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防控阻擊戰。廣大共產黨員積極響應抗疫號召,投身抗疫一線,尤其是發熱門診、呼吸科、重癥醫學科等高危科室和崗位涌現出諸多疫情防控的光輝事跡。在支援公共衛生醫療志愿服務中,院黨委選拔出業務能力突出、理想信念堅定、群眾基礎扎實的入黨積極分子參與抗疫,并認真考察一批有理想、有情懷的積極分子火線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既有共產黨員和積極入黨的志愿隊伍共同努力之下,重醫兒童醫院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有條不紊地推進落實,為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積累了豐厚的組織經驗和業務經驗。
為努力打造一支讓人民群眾放心的醫療保障力量,有必要對新時代公立醫院黨的建設提出方向性指引,以期完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的體制機制。
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大國,面對其土地規模之大、人口之多、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任務之重的難題,是其他國家無法想象的。大國的治理具有一個內生矛盾,即“一統體制與有效治理”之間的矛盾。無論是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抑或是國家發展戰略,倘若各地、各單位不能整齊劃一,而是各自為戰,勢必出現不統一、不均衡、不協調的重大穩定問題。中國之所以能夠呈現出一種超穩定體制,其核心就是有一個統一領導,能使各地區、各部門、各機構步調一致。概言之,要想實現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的穩定體制機制,首要任務是確立并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全黨步調一致向前進。就公立醫院而言,院黨委是落實國家黨政方針、引領醫院進入新時代的標桿和旗幟,應當通過完善黨的建設助力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也應當通過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錘煉院黨委的領導能力。
不同行業有著不盡相同的初心使命,但歸根結底,不同的初心使命都應當致力于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和偉大復興。堅持人民至上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價值立場。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中國共產黨的性質,以及建黨百年的經驗總結,都要求始終將人民群眾放在治國理政的最高位置。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爆發,使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受到嚴重威脅。此時,醫院黨委及其職能部門,應當將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置于第一位,一切工作都要以是否有利于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標尺。為此,重醫兒童醫院黨委秉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患兒為中心、以一切為了兒童健康為宗旨,勇于擔當,統籌全局,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永恒任務,充分體現了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使命擔當,彰顯了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醫院黨委應當形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長效機制,確保黨的建設永遠在路上。
在積累抗擊非典型肺炎的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重醫兒童醫院黨委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的體制機制。然而在此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的大考中,上述體制機制仍然顯露出一些短板。如何在既有體制機制之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是醫院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醫院黨委應當統籌思考的重大事項。為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醫療保障制度建設的相關要求,應當以現代醫院管理為導向,在黨的領導、醫院決策、民主管理、醫療服務、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績效考核等重大方面進行體制機制創新,通過制度提升醫療救治水平,同時提升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能力。具體而言,醫院尤其是公立醫院,應當充分發揮黨委領導的核心作用,通過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建立院黨委和院行政協同配合、權責清晰、運行高效的現代醫院管理體制。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指導意見》指出,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并非截然不同的兩個領域,二者應當同步規劃、同步推進。經驗表明,公立醫院的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醫院中心工作的開展離不開黨建工作的支撐,醫院的黨建工作也以引領和服務中心工作為主軸。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的體制機制構建中,應當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為工作內容,創新黨建工作的開展方式,使醫院黨建工作更好地體現出時代性戰斗性,從而更加體現出黨組織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中的戰斗堡壘和中流砥柱作用。為此,應當將黨組織活動與業務工作有機融合,防止“兩張皮”的問題,最終在業務工作的開展中體現出黨的引領作用,在黨建工作中推動業務工作的深化。例如,可以暢通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中發展黨員的路徑,同時強化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中的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引導黨員充分彰顯家國情懷,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相關鏈接
醫院(Hospital)一詞來自拉丁文,原意為“客人”,因為一開始設立時,是供人避難,還備有休息間,使來者舒適,有招待意圖,后來,才逐漸成為滿足人類醫療需求,提供醫療服務的專業機構,收容和治療病人的服務場所。
醫院是指按照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為病員開展必要的醫學檢查、治療措施、護理技術、接診服務、康復設備、救治運輸等服務,以救死扶傷為主要目的的醫療機構,其服務對象不僅包括有癥狀的病員和傷員,也包括不能自理或活動受限有醫療護理依賴的老年人,法醫評定有醫療護理依賴或病情不穩定需要長期康復經常觀察檢查的重度病傷員,或有其他特定的情況和人群,如健康人(如孕婦、產婦、新生兒)以及完全健康的人(如來醫院進行體格檢查或口腔清潔的人),最初設立時,是供人避難,還備有娛樂節目,使來者舒適,有招待意圖,后來,才逐漸成為收容和治療病人的專門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