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市生態環境局赫章分局 李仲軍
如今社會發展速度很快,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村人民的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水資源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資源,良好的水環境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目前農村水環境治理面臨許多問題。近幾年,國家非常注重農村水環境,還制定了一些政策,希望能夠創造良好的農村水環境。
自從有了環保法之后,我國一直很注重城市水污染治理問題,對農村水污染治理問題卻不怎么重視[2]。近年來,不少城市將污水直接排放到農村,讓農村的污水總有所增加。同時還對農村水環境產生影響,甚至造成污染事故的出現。不但影響到農村的發展,而且還會危害到農民的身體健康。現在有不少農民喝不上干凈水,甚至有些地區的農民因飲用水污染患癌癥去世。我國某農村有農民因為水問題而患上皮膚病,有的農村更因為水污染問題而無法進行水產品養殖。這說明我國農村水污染問題很嚴重,及時解決農村水環境問題是很有必要的。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就不斷研究農村水環境污染問題,如今在自然學科領域里面慢慢深入,以后有關水環境治理的研究會逐漸擴大到經濟學、社會學等領域。
我國農村水環境污染的特點比較隱蔽,比較分散,還不容易監測到,其來源有以下幾個方面:
目前我國擁有非常多的農村人口,人口分在各個地方,不集中,在生活污水處理方面能力不足,也沒有很好的設施,往往是直接將生活污水排放出去,導致農村水污染問題出現。根據有關數據顯示,每年我國農村排放的生活污水數量非常多,達到80億噸,給農村的環境帶來很大影響。
比如磷素、農藥等,如果滲漏到地面和地下水中,會發生污染,這種污染帶來的危害很大。由于使用了農藥和化肥,造成一些水中含有化肥和農藥成分,給農村水環境帶來很嚴重的影響。如果水受到污染,仍然用這些水來灌溉,污染范圍只會越來越大。
鄉鎮企業剛開始創立時技術比較差,規模也不大,導致許多污染物都無法得到很好的處理,進而直接把污染物排放到農村,嚴重污染到農村水環境。
如今好多城市都在不斷調整產業結構,這樣的調整也帶來了一定的弊端,把很多高污染產業都轉移到農村,導致農村水污染問題日益嚴重。
這些主要來源,如果不加以重視,會對農村水環境造成更加嚴重的污染,相關人員一定要重視起來,充分了解這些方面的內容,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理,才能更好地解決農村水污染問題。
目前我國農村水污染問題非常嚴重,農民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響[3]。雖然近年來國家特別重視“三農”問題,還針對“三農”問題提出了一些解決辦法,讓農村設施建設工作開展得更加順利,推進現代農業發展,讓農民收入有所提高,農村環境有所改善,但是在進行治理時依然面臨不少問題:
我國在環境治理方面一直存在二元化意識,都把很多資源分配給城市,不太注重農村的發展[4]。一方面,農村在向城市輸出資源時,會給農村的環境帶來一定程度的破壞,大量資源涌入城市,給城市帶來了好處,城市應當按照“受益者付費”的基本原則,付給農村一筆收益費。另一方面,城市和農村的產業結構存在差異,跟農村相比,城市排出的垃圾非常多,而且還往農村地區轉移,導致農村水污染問題日益嚴重,進而影響到經濟發展,而城市沒有依照“污染環境者要治理環境”的原則,給農村提供一筆補償費用。在環境治理方面存在的二元化意識,給農村水環境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對于這一問題,相關人員應予以足夠的重視,采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才能讓農村水環境得到更好的保護。
想要把農村水環境治理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社會各方都要一起努力才行[5]。目前治理主體有三個:政府、企業和農民。對于政府這一主體,我國許多鄉鎮政府機構對水污染問題都不太重視,只重視運營;對于企業這一主體,在水污染問題解決上,參與度不高;而對于農民這一主體,雖然他們是受益者,但是他們缺乏環保意識,只重視眼前利益,不注意保護水環境,在環保方面也沒有建立良好的激勵補償機制,許多農民在水環境治理方面沒有動力,治理主體嚴重缺失。對于這一問題,相關人員也要給予足夠的重視,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讓農民不要太看重眼前利益,要注重對農村水環境的保護。除此之外,在環保方面還要有完善的激勵補償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對農村水環境進行更好的保護,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
城市在污水處理方面需要資金,即財政劃撥、土地收入、配套費等的支持,而農村在污水處理方面也需要資金,需要得到國家部門專項補助資金和農村集體經濟的支持。有些農村地區不重視水污染問題,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想要治理卻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源。除此之外,污染治理投資在城市也是很多的,導致經濟發達地區投入高、城市投入高,而經濟欠發達地區投入低、農村投入低,出現兩高兩低的現象,對于這一現象,只有給予高度重視,多向農村地區投入資金,才能更好地解決水污染問題,為農民提供良好的水環境。
一方面,地方政府往往不太注重對農村水環境的保護。一直以來,我國在制定環保政策時都參考城市地區的水環境保護情況,而農村地區在水環境保護方面所采用的手段還不是很成熟,很多環保部門都不太重視農村水環境問題,導致水污染范圍越來越大,甚至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很多農民對環保的認識不足。因為文化水平低,所以許多農民都不了解水污染的危害是什么。近年來我國農村趨向城市化,工業發展也日益加快,居民生活也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農業生產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與此同時,給農村水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危害,這種危害沒有多少人意識到,久而久之,對治理農村水環境沒有多大幫助。因此,想要更好地保護農村水環境,需要提高農村居民和農村干部的環保意識,讓他們重視農村水環境污染問題,才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以上問題都不是小問題,水資源是很重要的資源,一定要把農村水污染問題解決好,創建良好的農村水環境。然而要想解決農村水污染問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關人員要充分了解目前在治理農村水環境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才能對農村水環境進行更好的治理。接下來,針對目前在治理農村水環境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
在農村水環境治理體系中有許多組成部分,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城鄉統籌的水環境管理體制,這種體制在調控、配置資源方面做得很到位,還可以把經濟激勵機制作用發揮出來。它包括三個方面:統籌規劃、統籌建設和統籌管理。要想做好農村水環境保護工作,在環境治理方面不要有二元化意識,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首先都要把環境治理好,人們的生活才會有所保障,要將城市和農村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在環境治理方面所做的規劃和部署要統一,對于環保資源的配置方向要站在宏觀角度思考問題,還要加強農村環保設施建設。除此之外,還要在農村地區大力使用現有環保機構,多讓專業人員來進行農村水環境治理,保證城鄉一體化管理體系有效運行。有關面源污染、企業污染和三廢問題,要把這些方面的治理工作做好,積極推進城鄉水環境污染治理一體化,只有做好這些方面,才能讓農村水污染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在農村水環境治理過程中,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此一定要高度重視。現在國家很注重農村環境方面的問題,以2007年11月2日國家環保總局、發展改革委、農業部、建設部、衛生部、水利部、國土資源部、林業局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為依據,重點解決農村水環境方面的問題,提高環保意識。對此,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著手開展農村水環境工作保護:(1)多進行水環境保護宣傳。如今好多農民都不太知道怎么對水污染進行防治,也沒有良好的環保意識,想要改善這種現狀,需要做好宣傳工作,多向農民宣傳環保方面的知識,讓農民的環保意識有所提高。可以在農閑時間,給農民講解環境保護方面的內容,在講解的時候要使用多種宣傳方式(比如利用電視、網絡等媒體),這樣能夠使農民更好地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且還知道應該怎樣做,以達到提高其環境保護意識的目的。(2)對領導干部的工作進行考核時,加入環境保護方面的內容。對于領導干部,不僅要把他們的環保意識提高上去,而且還要增強他們的責任感,使他們能夠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在評價政府工作和考核領導干部政績時將水環境保護工作作為重要內容來看待。只有把以上幾個方面做好,對農村水環境才能起到更好的保護作用。
想要做好農村水環境治理工作,需要把治理主體明確下來,農村方面的治理主體是農村居民,對農村水環境進行治理時不要違背農村居民的意愿,要充分調動農村居民的積極性,才能使農村水環境治理工作進行得更加順利。對農村水環境進行治理時,政府應適當地給農村提供一些幫助,但不可以包辦代替,更不可以搞行政命令。即政府掌握主導權,但落腳點在村莊,關鍵要在人民群眾中進行。可以從這些方面開始做起:(1)讓農村居民擁有主人翁意識。對農村水環境進行治理,不但能讓農村水環境得到改善,而且還能讓農民傳統的用水、用廁、用灶方式發生很大的變化。所以,要多進行宣傳,讓農民擁有主人翁意識,調動農民的積極性,讓農民積極參與到水環境治理中,對以后順利開展農村水環境治理工作有很大的幫助。(2)對農村水環境進行治理時多參考農民的意見。水環境對于農村來說非常重要,會影響到農村居民的日常生活還有生產活動。所以,進行水環境治理時還要充分了解每個地方的資源特點和居民生活情況,從鄉村實際情況出發,了解村民最迫切的需要,同時在進行治理時還要多參考農民的意見,對解決農村水環境污染問題有很大的幫助。(3)對水資源進行管理時讓農民的參與度有所提高。參與度提高,對行政部門及企業的各種行為可以起到很好的監督作用,能讓農村水環境治理工作開展得更加順利,讓水污染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從而促進農村更快更好地發展。
要對有利時機給予高度重視,“十一五”期間政府固定資產投資向農村傾斜就是有利時機,在進行治理時,環境治理建設費用要有所增加,還要建立良好的機制,才能更好地開展環境治理工作。除此之外,對財政支農方式還要進行創新,政府、企業、社會多元化投入機制也要建立起來,還要把一些扶持性政策制定出來。另外,還要注重國際合作,利用國際資源來解決農村水環境污染問題,從而更好地保護農村水環境。
在進行資金管理時,要保證資金效益。縣、鄉鎮政府最好對建設項目進行統籌,在部門聯動和政策集成方面最好也要進行加強,最好還要協調資金、加大整合力度,保證讓群眾獲得收益,使財政資金效益最大化。進行水環境治理資金處置時要把項目作為載體,縣、鄉鎮都要把項目庫建立起來。不管是審計工作還是監督工作,都要做好,才能保證農村水環境治理資金充足,從而更好地開展環境治理工作。堅持“三公開”:投資金額公開、項目公開、任務公開,對項目管理也要進行規范,還要接受群眾監督和評議。除此之外,還不能讓村莊舉債對水處理設施進行建設,堅持節約實用的原則,減輕農民負擔,對治理農村水環境有一定的幫助。
在資金方面如果做到位,對開展農村水環境治理工作沒有任何壞處。所以,相關人員一定要對農村水環境治理資金給予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解決資金問題,對農村水環境治理資金才能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良好的水環境可以方便人們的生活,有利于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一定要把農村水環境治理工作做好,農村水環境污染問題不是小問題,相關人員對此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在解決農村水環境污染問題的過程中,相關人員要把當地的具體情況了解清楚,要保證足夠資金,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農村居民及村干部的環保意識也要提高上去,多對農村居民及村干部進行環保教育和宣傳,還要給農村居民及村干部講解環境保護知識,另外不要搞城鄉二元化,將城市和農村作為整體思考,做好這些方面,能夠更好地治理農村水環境,推動農村更快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