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生態環境局井陘礦區分局 高志
建設項目環保竣工驗收是結合相關制度對主體工程和環境保護設施建設情況進行驗收,是工程項目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結合竣工驗收相關要求,需要收集工程相關資料,進行現場勘查,在此基礎上編制環保驗收監測方案,指導后續的環保驗收現場監測工作,發現異常問題及時改進,最終編制環保驗收監測報告。現場勘察工作質量的高低,將直接影響環保竣工驗收質量,是后續相關工作的基礎所在。
環保驗收主要依據包括環境保護法、地方規章和標準、生態環境保護規范性資料、技術規范、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及其批復(以下簡稱環評及批復)。根據相關驗收依據,同時滿足環評及批復要求進行環境保護設施施工、監理及工程建設;污染物濃度達標排放,滿足國家、行業、地方排放標準;企事業單位的生產規模、實際工藝、污染防治措施、企業性質、地點等未發生重大變更;納入排污許可制度管理的企業應按排污許可要求排污;因環保問題受到處罰的,必須整改完成;驗收報告基礎資料應數據翔實,驗收結論明確、合理。上述要求須同時具備,由驗收方審驗合格。
第一,建設單位自檢自查。建設單位應首先自行查驗環保設施建設情況,調試相關設施并掌握排污指標監測情況;第二,編制驗收監測報告。對于不具備編制能力的單位,委托第三方對驗收報告進行技術審查與編制;第三,驗收工作組展開驗收工作。建設單位按照要求成立竣工環保驗收工作組,結合現場檢查情況、根據審核資料的內容、組織竣工環保評審會議等各種形式,開展驗收工作;第四,提出建設單位驗收意見。驗收工作組要對現場進行檢查,并對監測數據進行核實,對驗收監測按照相關規定逐一核實。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整改完成后提出驗收意見;第五,公開驗收信息。建設單位需要公開竣工日期、調試的起止日期、驗收報告;第六,填報竣工環保要求信息平臺。公示期滿5個工作日后,在平臺上填報建設單位基本信息、污染物達標情況等信息。
建設項目竣工后,相關配套的環保設施會逐漸趨于完善化,此時實施的環保驗收現場勘察主要針對建設項目主體的運行情況,包括采樣點、排污情況以及設備運行監測等。與此同時,勘察工作中還需要對環保設施完善程度進行勘察,確保其符合竣工驗收標準,為后續環保驗收工作的高效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工藝流程勘察作為重要的內容之一,貫穿于建設項目材料生產的全過程,通過對工藝流程實施勘察和監測,有效對原材料性能、工藝生產情況以及能耗等進行了解,結合實際的環保驗收標準,對其中存在隱患和風險的情況進行重點把控,根據勘察結果對方案進行調整和優化,最終提升項目驗收的質量水平。
在對污染物排放情況實施調查研究的過程中,需要以環境評價及批復為依據,同時結合建設項目的實際生產工藝情況,對各項工藝生產過程中存在的污染源以及污染因子等因素進行確定,并且根據工藝生產對污染物排放方式以及處理情況等進行調查。在明確污染物排放情況之后,可以結合調查結果對采樣點以及監測內容等參數進行設置,從而達到控制污染的實質性效果,例如針對固體污染物排放以及污染排放等處理情況,在項目易滲漏區域設置警示標志牌;在噪聲污染嚴重的項目建設區域,結合污染源位置,采取一系列的防護措施進行降噪處理。
在實際開展竣工環保驗收現場勘察工作中,需要結合勘察結果以及項目實際情況,制定合理有效的污染防治對策。與此同時,還需要通過定期進行防污染工作記錄,以此判斷防治對策是否可以在實際工作中發揮出理想的效果。為了合理提升污染防治效果,實際工作中需要設立專門的環保機構,并結合崗位實際情況配置人員、環保設備設施等,為污染防治處理提供強有力的硬件保障。除此之外,在現場勘察過程中,要明確建設項目周邊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判斷是否會對周圍居民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困擾。對于勘察過程中發現的污染防治措施不完善和不合理等問題,要第一時間調查問題形成的原因,并且通知相關部門立即整改,確保后續竣工環保驗收工作的正常開展。
一般而言,在實際開展竣工環保驗收現場勘察工作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為后續勘察工作的高效開展奠定基礎。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竣工環保驗收現場勘察前期準備存在嚴重不充分、不合理等情況,詳細體現如下:第一,勘察工作前對于建設項目環評文件以及其他的一些信息資料等收集不夠完整,難以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導和依據;第二,前期準備工作中需要對工藝技術、原材料消耗、設備性能以及污染排放等情況進行有效掌握,但是實際工作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以上這些內容的掌握很難明確;第三,要想確保勘察作業的高效開展,實施作業前需要與技術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但是實際工作中很多單位忽略了這一項工作內容,同時勘察清單配置不合理、不充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后續工作的開展;第四,在前期準備工作中,一般需要結合資料信息對可能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進行識別和預測,然后在準備環節中制定有效的應對方案,但是實際當中由于技術和人才等受限,問題預測和分析不準確,導致后續竣工環保現場勘察工作的開展受到影響。
在實際開展竣工環保驗收現場勘察工作中,需要對建設項目規模、工藝技術、污染防范措施以及其他內容進行勘察,然后結合勘察結果判斷建設項目能否滿足驗收要求。與此同時,還需要對建設施工過程中涉及的設備、材料和其他因素等變更情況進行檢查,并且分析項目周圍是否存在可能的污染因子,這些都是現場勘察工作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但是就實際而言,很多工程現場勘察中存在工作開展不全面、不到位的問題,一方面是技術層面嚴重受限,導致建設單位所提供的一些資料數據信息出現缺陷,最終造成勘察不全面問題。另一方面,實際現場勘察工作中監督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實際操作不規范的問題屢屢發生,也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勘察不全面問題,最終對后續竣工環保驗收工作的高效開展造成嚴重困擾。
因為前期準備工作不充分,加之技術工藝嚴重受限,所以實際進行建設項目竣工環保現場勘察工作時,無法及時掌握影響驗收工作的因素和問題,導致后續問題的處理缺乏指導和依據。例如,對于施工建設項目是否存在重大變更、環保工藝運用是否合理、廢水排放是否經過相關處理、建設項目產生的噪聲污染是否在規定范圍以內以及廢物倉庫耐腐蝕性是否達標等,對于這些工作的開展現場指導不到位,也會影響到后續隱患的排查,最終導致問題整改不及時而影響環保驗收工作進展,延長了項目的交付時間。
通常而言,在實際開展竣工環保驗收工作之前,為了提升驗收工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會實施有效的監測工作,而該項工作的開展一般需要與建設單位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協調,但是實際工作中很多單位無法第一時間與建設單位相關部門實施交流,使得對于建設項目生產、環保設施運行和污染排放等參數掌握不到位,影響監測整體效果的同時,也無法為后續環保驗收工作提供有力指導。不僅如此,在竣工環保驗收工作現場,通常實施的勘察工作需要合理控制采樣質量,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擾和限制,例如人員操作不規范、技術運用不合理等,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數據信息采樣的準確性,很多情況下數據采樣出現較大的誤差,難以充分體現采樣數據客觀準確的優勢特點,為了避免影響竣工環保驗收工作,只能實施重復性監測,如此一來就大幅延長了勘察作業周期。
污染源監測是竣工環保驗收現場勘察工作的重點內容,為了提升監測整體水平,實際開展工作前要對工藝以及設備運行等參數進行檢查,為后續勘察作業規范性開展提供必要保障。不僅如此,在污染源監測中還需要配備專業化的監測技術人員,可以確保及時明確建設項目施工作業中的各項指標以及參數,為提升污染源監測質量水平奠定堅實人才基礎。但是就實際開展作業情況來看,很多配備的監測人員存在專業化素質水平較低的問題,由于自身理論素質有待提升,難以充分掌握項目運行的各種工況參數,一般人員大都依賴自身經驗以及環保設備運行狀況等情況實施監測,導致監測結果準確性和可靠性難以得到根本性的保障。不僅如此,對于污染源監測工作來說,因為建設項目開展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物和廢氣等排放,會不可避免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擾,所以一旦人員素質以及技術等受限,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監測質量。面對如此復雜的問題和巨大的壓力,對實際開展竣工環保驗收現場勘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污染源監測工作人員自身的壓力也是十分巨大,在如此的背景下,監測人員會采取減少采樣時間或頻率的方式增加監測進度,但是一旦采樣流程或方法出現操作不規范的情況,必然會加劇監測問題隱患,從而造成更加巨大的影響和損失。
在實施環保驗收現場勘察前,需要先準備相關的資料,包括《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環評批復》《環保設施初步設計》等,并且明確資料相關內容以及規范,結合專家意見以及環評批復,在此基礎上盡可能多地掌握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相關信息數據,根據建設工程項目實際情況,制定符合標準規范的現場勘察方案,指導后續工作的高效有序開展。在方案制定過程中,一方面要對工藝技術、環保設備設施以及產污情況等進行有效明確,另一方面要提前與技術人員進行溝通交底,掌握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平面布局、工藝流程和防污染措施等信息,結合這些信息數據判斷項目工程是否存在明顯變更情況,確保后續驗收工作開展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第一,項目地理位置,平面布局;第二,生產工藝、產品、原輔材料、生產設備與環評及批復的符合性與變動情況;第三,主要產污環節、對應的環保措施應建設和實際建設情況,實際的環保設施與設計的環保設施一致性;第四,充分調查周邊環境保護敏感目標情況;第五,需要建設危險廢物倉庫、一般固廢倉庫的位置、大小以及防腐放、滲等環保措施的建設情況;第六,存在委托固廢處置的,檢查委托單位的資質情況是否符合處置要求,檢查與處理單位簽訂的合同等。對于以上總體概括為:實際建設與初步設計情況的核對;生產設施與環保設施的對應;環保設施的運行狀況;廢水、固廢等處理設施的位置及規模。
對于勘察技術人員素質提升需要給予高度重視,具體包括以下幾點:第一,竣工環保驗收勘察人員專業素質水平必須要足夠高,不能單純憑借多年的經驗開展工作,實際工作中要加強對于技術人員的素質培養,包括理論知識、設備操作和勘察流程等,確保人員素質符合現代化勘察要求,為后續竣工環保驗收工作高效開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第二,勘察人員自身要具備較高的責任心,積極主動地開展相關作業,勘察工作中不可忽略任何一項細節和要點,嚴格遵循竣工環保驗收現場勘察流程,降低不規范行為出現的概率,提升勘察整體質量水平;第三,為了進一步調動勘察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健全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目的是激發勘察工作人員更好地投入工作,規范勘察操作;第四,在加強技術工藝投入力度的同時,要確保人員素質水平與之相匹配,尤其是對于信息化技術在現場勘察領域的運用,相應的勘察技術人員的信息化素質水平也必須要達標,如此才能夠發揮出實質性的作用效果。
在竣工環保驗收開展監測之前,在保證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完成、環保設施運行穩定的情況下,按照實際情況記錄生產設備和環保設施的運行情況。同時建立并實施質量保證與措施方案,以確保監測數據的質量。指導企業做好檢測孔的設置、監測平臺的建設等方面的籌備工作。確保采樣過程無誤差,監測數據客觀公正。項目負責人一旦對環保驗收某個環節存在疑問,則需要增加現場勘察的次數,全面核實環保工程與建設主體細節方面的內容。
綜上所述,在竣工環保驗收現場勘察工作中,涉及多方面的內容和要點,作業難度較大,加之一系列因素的干擾和影響,使得勘察質量通常很難得到保障,最終制約了建設項目環保驗收工作的開展。因此,實際工作中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控制與管理,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和勘察要求,對其中存在的風險隱患問題進行有效排查和處理,為竣工環保驗收工作的高質量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指導。
相關鏈接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是(2002年2月1日起施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13號頒布實施的管理辦法。該辦法是為加強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監督落實環境保護設施與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同時投產或者使用,以及落實其他需配套采取的環境保護措施,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根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制定本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