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市輻射環境管理站 劉流
在保護大氣環境、治理大氣污染的過程中,大氣環境污染監測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其核心內容與監測的目的,實際上是對人類生產與生活中造成的環境污染現象與行為進行展示,整理成為量化數據,為之后工作的開展提供數據參考。所以,相關部門應做好監測工作,積極開展大氣環境保護工作,通過規范人們的行為減少污染程度。
當前產生大氣環境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種是化石燃料燃燒時產生的污染物,另一種是汽車尾氣排放出的污染物。前者產生的污染基本來自工業生產、冬季燃煤供暖、火電廠火力發電等領域,使得這種污染具有季節性的特點,其污染物中的主要成分是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后者產生的污染則與城市居民汽車持有量的增加具有密切關系,呈現出了逐年增長的發展態勢。大氣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會最終超過區域內的大氣環境容量,使得大氣環境難以承受與排解,進而會引發大氣生態環境失衡,出現霧霾天氣等狀況,對于社會生產、人類生活與健康來講是極大的威脅。
大氣污染物的類型與成分千差萬別,引起危害的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整體上危害都較為嚴重。例如,二氧化硫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大氣污染物,若是在大氣環境中硫化物超出了標準值,便會引發酸雨現象,使建筑物等受到損壞,制約植物的健康生長,還會損傷人類的呼吸道等。顆粒物也是一種大氣污染物,如果大氣環境中具有較多的顆粒物,則會發生霧霾現象,不僅遮擋了陽光,還會限制農業、林業等的正常生產活動。不同大小的顆粒物會通過呼吸進入人體,對人類的呼吸道健康產生危害。所以,在保護大氣環境之時,工作人員可參考空氣質量指數的級別和標準衡量實際工作成效。該指標是一種可以對空氣質量進行定量描述的數據,能夠直觀地反映出大氣污染治理效果。
(1)污染物影響范圍較大。在大氣層的平流層與對流層中,氣體流動速度較快,在有風的條件下能夠助推污染物的擴散速度,成為造成大氣環境污染治理難度大、影響范圍廣的根本原因。
(2)污染物類型和成分復雜多樣。盡管化石燃料與燃油燃燒時都會產生破壞大氣環境的污染物,但由于加熱與燃燒的條件不盡相同,產生的廢氣中含有的具體成分也會有所差別,使得污染治理工作具有較大難度。
(3)污染治理工作要盡快、盡早。在治理大氣環境污染之時,除了要采取有力措施以根源為切入點,做好重點防控工作以外。若是待到污染物的排放發生擴散后才去治理,則會使污染治理工作的難度加大。
導致大氣污染問題產生的因素較多,在保護大氣環境、治理大氣污染時采取的措施也會存在差異。若盲目地對環境污染展開治理行動,不“對癥下藥”,則難以獲得理想的工作效果。所以在采取行動之前,工作人員應使用最適合當前大氣環境污染情況的監測技術,對于受污染的大氣環境進行全方位的監測。以這種方式充分分析造成環境污染問題的原因,將此作為主要的參考依據,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大氣環境污染防治和保護計劃。通過大氣環境監測,能夠讓工作人員及時發現大氣環境中各項數據的變化情況,依照這種變化判斷出監測地點是否存在大氣污染。因此,大氣環境污染監測是大氣環境污染治理和保護的一種不可或缺的途徑。
在大氣環境污染治理與保護工作中,環境監測是其中關鍵的一環。如果工作人員沒有做好相應的監測工作,沒有對應的數據支撐,則會使得之后的污染治理與保護受到阻礙,防治的效果也將難以得到保障。在開展實際工作之前,工作人員應依照大氣環境監測環節中收集到的有效數據信息,對治理與保護方案進行確定或完善,使治理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都能得到保證,從而獲得理想的大氣環境治理與保護成效。
由于許多大氣環境污染問題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通常會和造成大氣環境污染的企業、負責人等產生爭議或糾紛。環境監測工作則能夠提供具有說服力的準確數據依據,執法人員可依照大氣環境監測數據,對產生污染問題的企業或責任人作出相應的處罰,以防污染問題的再次發生。
執法與監督都是防止環境污染行為再次發生,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重要方法。只有落實執法與監督工作,及時發現和遏制可能會對大氣環境產生污染的行為,才能讓大氣環境污染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大氣環境監測則是進行執法與監督工作的前提,需要通過有效的監測工作,使工作人員發現目標區域內存在的大氣環境污染問題。隨著我國大氣環境污染問題的加重,我國對于大氣污染的治理力度也有所加強,且建立了標準化的大氣環境指標體制。執法與監督人員可通過大氣環境監測數據判斷監測區域的大氣污染物是否存在超標現象,將污染物含量數據作為執法的重要依據。如果污染物含量超出了標準,便能夠對相關負責人作出處罰??梢钥闯?,大氣環境監測在執法與監督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
對于人民群眾來講,擁有良好的大氣環境具有現實意義。大氣環境的優劣與人們的生活品質、身體健康密切相關,通過大氣環境監測技術的靈活運用,可幫助工作人員盡快發現大氣污染問題,采取相應的治理與保護措施解決問題,維持大氣環境的清潔度,發揮服務社會的作用與價值。
大氣環境污染已經成為世界性的問題,世界各國都在考慮如何預防大氣環境污染。使用大氣環境監測技術后,能夠實現大氣環境污染數據的完整收集。環境監管部門便能從這些數據入手,制定出相對完善的大氣環境污染預防機制,對大氣污染情況作出實時監督。如果數據發生了變化便能及時找到污染源頭,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避免大氣環境中再次出現此類污染物或出現超標問題,使大氣環境污染問題的發生概率顯著降低。
工作人員在開展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工作之時,首要任務是利用信息采集終端設備,對大氣中的綜合數據進行收集,再將收集到的數據信息進行全面分析與處理,得到具體的大氣質量指標數值。在實際監測時,工作人員可搭建信息監控平臺、移動監測系統等,使大氣質量與位置定位數據及時上傳到數據平臺中。此時,數據實時處理模塊便會清洗平臺中接收到的數據,而數據分析模塊則會調用基礎數據庫中的數據,把區域劃分為若干子區域,最后生成各個子區域的大氣質量數據時間序列圖與大氣質量預警報告。這種體系有助于提高采集到的大氣質量數據的客觀性、系統性、準確性,為工作人員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幫助。
設備是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工作中的一項重點,在具體作業中,工作人員需要使用的設備類型較為豐富,各種類型的設備都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了各自的作用。若從功能的角度看,可劃分為數據的采集、分析和處理、傳輸、顯示設備,其中較為常用的設備是氣象監測儀和污染物監測儀,在各種類型的大氣環境污染監測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在開展大氣環境污染溯源監測工作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分區定點監測。工作人員要將目標監測區域劃分為多個網格化子區域,在這些子區域內設置監測基站。基站中的設備除了上文提到的氣象監測儀和污染物監測儀以外,還包括信息存儲設備、信息篩選與上傳設備、污染物采集設備、遠程信息傳輸設備等。
(2)本地存儲篩選。工作人員借助信息存儲設備的力量,將氣象監測儀和污染物監測儀中的數據進行存儲后,實時傳輸到信息篩選與上傳設備中,對于接收到的數據進行分析篩選后,可發現其中的異常數據。
(3)采樣數據上傳。當發現異常數據后,工作人員需要控制污染氣體采集設備,對于產生數據異常的污染物進行收集。此時,信息篩選與上傳設備會把篩選后的數據傳輸到遠程信息傳輸設備中,再傳輸到信息監測中樞。
(4)信息集中分析。信息監測中樞可經由遠程信息接收設備,引入之前傳輸來的異常數據,對多個網格化子區域傳輸來的數據進行集中分析,從物理運動軌跡回溯情況,在進行物理流場定位識別后,可判斷出污染物的來源。
(5)實地取樣分析。工作人員需攜帶精密的分析設備,前往污染物來源的子區域內,去除污染氣體采集設備中的樣本,放入到精密分析設備中,確認該區域內的污染是否屬實。
工業生產雖然是我國經濟中占據主要地位的產業,但也是導致大氣環境污染嚴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環境監管部門要在開展大氣環境保護工作之時,應將工作重點放在工業污染上,使企業轉變傳統經營理念,對于生產中排放出的污染物進行高效處理。政府部門也需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促使企業配合大氣環境監測部門進行工作。同時也要加強對企業的大氣環境保護宣傳,使企業全體員工和管理層人員都具有環境保護意識,從源頭降低大氣環境污染。經營理念的轉變,會帶動工業生產模式的改善,有利于讓工業生產中的污染物排放量有所降低,解決工業生產導致的大氣環境污染問題。
在進行大氣環境保護工作過程中,應加強對出現的新污染問題的監管,避免發生已有問題尚未解決便又出現新污染問題的現象。實際監管中,工作人員要將監管的重點放在建筑工地、工廠等區域內,若發現了揚塵等現象需要及時予以制止,對責任單位予以相應的處罰,要求其采取合理的防護措施,用以減少在施工或生產中產生的污染。盡管近年來我國倡導人們購買新能源汽車,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新能源汽車尚未得到推廣,燃油類汽車仍然是人們主要的代步工具之一。
對于這種情況,有關部門需要加強管控汽車尾氣排放,可展開對燃油類汽車尾氣的定期檢測,如果發現尾氣超標則要立即將其淘汰。與此同時,農作物秸稈在燃燒過程中也會產生有害氣體,給大氣環境造成污染。相關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徹查嚴查秸稈燃燒問題,制定嚴厲的監管和處罰條例。
在收獲的季節可派遣巡邏隊展開巡查,開通線上線下綜合舉報平臺,杜絕秸稈燃燒問題的再次發生。
在科技加速進步的今天,大氣環境監測水平從監測范圍、結果準確度上來看均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大氣環境監測工作中,引用先進的技術是必要的。如果缺少先進技術的支持,監測結果的準確度將無法得到保障。為此,環境監管部門要加大信息技術的使用,借助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的力量,幫助工作人員以最快速度為目標獲得監測數據,再采取綜合性、針對性的處理措施。信息技術還能夠使監測工作得到的數據更加精準,避免人工操作產生的數據收集錯誤、誤差等。
互聯網和移動終端在我國的迅速普及,使得智能手機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中的重要工具,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各種信息內容。對于大氣環境保護宣傳工作來講,這是一種優良的宣傳途徑。工作人員可通過互聯網向居民、企業員工和負責人等發布大氣環境保護的宣傳信息,用以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使每個人都能夠成為大氣環境污染的監督者。還可利用網絡媒體公示大氣環境污染行為和相應的處罰結果,可起到對有關企業或個人的警示作用。
我國在開發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資源之時,不但會產生大量鉆井廢液一類的污染物,在鉆井廢液回收和利用過程中,多余的廢液通常會采取深埋、深度處理等方式,用以降低廢液對土壤造成的破壞和污染。伴隨我國大氣環境污染問題的日益惡化,有關部門應當認識到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研究與投用的意義。應當合理使用新能源代替傳統能源結構,在提高我國能源分配與循環利用效果的基礎上,進一步緩解大氣環境污染問題。
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工作能夠為大氣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數據基礎,因此,更要加強工作質量控制。對于監測作業中使用的相關儀器和設備,應建立相關的規章制度,創建出一套科學的設備管理體制,以監測工作中涉及的設備、人員等為中心,確保工作能夠準確地予以實施,獲得精準可靠的數據結果。工作人員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根據當前的環境監測手段予以適當的完善和改進。
實際工作中不可只關注監控結果,也應加大質量控制技術的投用。要求工作人員監督和把控大氣環境質量的全過程、全時段。另外,工作人員還要根據采樣、分析、報告制作等各項步驟展開全面監控,質量控制的手段要以多元化的形式進行,按照分析和監測的對象嚴肅開展監測工作,以確保質量控制方法的科學性和可靠性,為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工作提供有力的基礎保障。
綜上所述,根據我國當前大氣環境污染情況,有關部門必須加大落實監測工作的力度,對于大氣環境采取切實可行的保護措施。通過轉變工業企業的經營思想、加強各方面的監管、調整能源使用結構、落實宣傳工作、運用信息技術輔助監測、加強監測質量控制等方式,為人們的生產生活營造更加穩定、健康的大氣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