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勞動經濟學校 王靖
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能夠加強黨對人事工作的領導力,有利于將黨關于人才選拔、培養和考核的方針政策融入人事管理實踐中來,從而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管人才的原則。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必須構建多元路徑,實現融合過程、融合方法、融合機制的創新。在大黨建新格局下,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有利于節約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益、降低工作損耗,真正實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設人才強國”。本文主要圍繞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路徑展開一些分析和思考,并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希望能夠產生一些有益成果。
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在傳統上分屬兩個不同的領域,前者的政治屬性比較強,后者的管理屬性比較強。由于人們以前沒有認識到兩者之間融合的必要性,導致黨建工作和人事工作呈現出條塊割裂的現象,不利于黨建工作在人事管理中發揮出統領作用。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具有必要性,主要反映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是落實黨的人才政策的必然要求。黨管人才是一項重要的原則,體現了黨在人才工作中的領導權。人事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關于人才的選拔和利用的一門管理科學,選拔出最優秀的人才,培養出最有能力的人才,同時加強人才的激勵與考核,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是人事管理工作的目標宗旨。將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融合起來能夠充分體現出黨在人才工作中的作用力,使黨的人才政策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實。因此,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有利于鞏固黨管人才原則,同時確保人事管理工作的正確發展方向。
二是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是提高人事管理效益的必然要求。如何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是人事管理工作者必須考慮的問題。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為人事管理的創新提供了新的條件。一方面,兩者的融合過程能夠更好地利用黨建工作平臺尤其是發揮基層組織在人才選拔和培養中的戰斗堡壘作用,確保更優秀的人才輸送到基層一線;另一方面,兩者的融合過程能夠更好地利用黨的方針政策,尤其是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優秀人才聚攏起來。這兩方面能夠提高人事管理效益,為基層一線源源不斷輸送優秀人才。
三是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是實現兩者工作創新的必然要求。黨建和人事管理的融合既能夠為黨建工作創新提供動力來源,又能夠有效地促進人事管理的創新,兩者的融合還能夠產生1+1>2的良好效果。首先,兩者的融合可以減少成本損耗,如一些重復性的工作可以一次性完成,從而節約寶貴的行政資源;其次,兩者的融合可以催生一些創新性的做法,為黨建工作創新和人事管理創新提供豐富的創新素材;最后,兩者的融合還能夠滿足大黨建格局的發展趨勢,為大黨建格局建設的推進打下堅實的基礎。
因此,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在本質上是黨建和業務的深度融合。兩者的融合能夠產生提質增效、同頻共振等一系列效應,有助于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共同進步和聯合創新。
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面臨一些實際的障礙,這些障礙的存在影響了融合過程的順利推進,不利于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創新。這些障礙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理念上存在的障礙。傳統思維的力量依然是強大的,很多人仍然認為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應該獨立推進,不宜融合,否則會模糊兩者的邊界,不利于兩者各司其職。持這種思想觀念的人對于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并不熱衷,甚至堅決反對,其片面地認為兩者的屬性不同、功能有異,不宜強行融合。之所以說這種理念是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融合的障礙,原因在于其沒有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也沒有把握大黨建格局新趨勢,簡單、機械地以類型化的思維將不同的工作劃分為不同的領域,更沒有認識到兩者融合所產生的創新意義。
二是方法上存在的障礙。一些人雖然認識到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能夠產生積極意義,即兩者的融合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是,由于缺乏對規律的把握,這些人并不知道應如何將兩者融合起來,其根源在于科學方法的缺失。方法上的障礙還表現為一些人雖然試圖將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融合起來,但是由于缺乏技巧性,融合過程顯得生搬硬套,融合效果也不盡如人意。由此可見,把握客觀的規律、掌握科學的方法,提高融合的技巧性,對于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是極度重要的。
三是制度上存在障礙。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屬于重大的制度創新,必須具備制度上的依據,尤其要做好頂層設計和具體方案,否則融合工作將缺乏正當性來源。當前,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實踐大多處于試驗狀態,并無穩定的制度予以保障,這就導致了融合工作缺乏制度依托,各種融合措施的生命力不會太久,甚至出現朝令夕改的現象,給融合工作帶來了諸多新的難題。正確的做法是通過制定具有一定前瞻性的相關制度,形成融合機制,為融合創新帶來穩定可靠的制度依靠,這對于融合實踐的穩定性、持久性以及正當性均能產生深遠意義。此外,融合效益究竟如何、存在哪些可以改進之處,則需要科學的評估機制加以評價。目前,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融合的效益評估機制也處于缺失狀態,迫切需要構建起包括評估機制在內的一系列融合輔助機制。
多元化的融合路徑體現出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選項比較豐富,不同的路徑選擇能夠體現出不同的側重、達到不同的效果。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融合的可選路徑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一是在人才選拔中融入黨建要素。將優秀人才選拔到人才隊伍中來,是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職能。如何高效地選拔出優秀人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才識別的有效性和精準性。傳統意義上的人事管理工作主要從人才的學歷、能力等角度出發展開識別工作,缺乏政治導向性,沒有綜合考查人才的政治素質。在人才選拔中融入黨建要素,就是要將黨的人才政策貫徹到人才識別階段,更多地考查人才在政治上是否忠誠可靠、是否擔當盡職、是否作風優良。同時,還要依托基層黨組織做好人才的識別工作,對于黨組織已經認可的人才,則可以簡化識別過程,直接予以任用,從而極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
二是在人才培養中融入黨建要素。創新發展需要大量的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這就要求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突出人才培養工作的目的性、針對性和創新性,同時人才培養工作要堅持需求導向,瞄定高質量發展需求,強化人才的理論功底和實踐能力。黨對新時代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很多要求,要將黨建要素融入人才培養工作中來,發揮黨對人才培養的引領作用,鑄就“有靈魂”的創新人才。要將黨建工作中的創新精神與人的思想建設、靈魂建設有效結合起來,將創新人才有自信、尊道德、講奉獻、重實干、求進取等精神層面的培養和鍛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從制度上為人才培養提供根本保障。
三是在人才評價中融入黨建要素。人才評價是對人才的能力水平、道德水準等進行評估的過程,關系到人才能力素質的評定與檢驗。傳統上人事管理主要從技能標準的角度展開人才評定,要切實完善人才評價內容和方式,突出品德、能力和業績的綜合評價。黨建要素應融入人才評價過程中來,突出黨對人才提出的各項要求在人才評價中的地位,將是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否具備實際能力作為重要的評價內容。同時,還要結合黨關于人才評價的最新導向,改變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的現象,建立新的評價標準體系,選拔出適應創新要求、符合創新規律的新型人才。
四是在人才激勵中融入黨建要素。人才激勵是指通過各種有效的激勵手段,激發人才的需求、動機、欲望,形成某一特定目標并在追求這一目標的過程中保持高昂的情緒和持續的積極狀態,發揮潛力,以達到預期效果的活動。黨建工作中的政治激勵、思想激勵、組織激勵、精神激勵等旨在強化干部經歷、培育過硬隊伍,同時通過良好的激勵機制引導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人事管理可以吸納黨建工作中激勵機制的相關要素,形成融合性的創新激勵機制,借力黨建激勵機制,實現人才激勵效能的不斷提升。例如結合人才創業干事的主觀愿望,給予其政治上的和組織上的鼓勵、支持與肯定,激發人才的擔當作為。顯然,這一全新的激勵機制比單純的物質激勵如績效工資制度等更能夠激發人才的雄心壯志,更有利于將人才的潛能激發出來。
五是在人才懲戒中融入黨建要素。人才的懲戒是指當人才犯下錯誤或未達成設定的工作目標時采取的懲罰措施,從而使人才產生警醒,進而糾正行為。人才懲戒是人事管理的重要方面。我們黨一貫主張“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因此人才懲戒要突出“懲戒有度、教育有方”的原則,以突出懲戒的導向性,做到懲戒與教育相結合。人事管理中的懲戒要融合黨建工作中的責任機制,重點圍繞人才的工作作風展開相關工作,以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
那么,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究竟應如何有效地實現融合,并發揮出相互作用呢?本文主要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一是堅持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不是說兩者相互替代,或者用黨建工作干預人事管理,而是要求堅持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將黨的人才政策具體化、可執行化,真正將黨的人才政策融入人事管理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中。因此,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主要體現為黨對人事管理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在此目標下,要堅持黨的政治建設,突出黨建工作的基本導向,把握住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大局,提高政治能力,做到鑄魂與扎根,進而通過融合機制使人事管理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二是抓實組織體系建設與創新。基層組織是管理和教育黨員干部的戰斗堡壘,其在人事管理中應發揮出積極作用。為了更好地實現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要抓實組織體系建設與創新。一方面,要加強基層黨組織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優化組織設計,完善組織架構,使基層黨組織具備全面的功能;另一方面,要加強基層組織的創新化,要結合中心工作和管理特點,將創新元素吸納到組織建設中來,特別是通過特色型黨組織、黨小組的創造性建設打造組織建設品牌。在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過程,要嘗試“同一分管、交叉任職、合署辦公”等創新措施,積極探索以組織建設為載體的機構融合、人員融合等創新方法。
三是強化融合過程務實與求是。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需要務實進取、求是踏實,不擺虛架子,不搞形式主義,而是要實實在在地推進落實,強調融合工作所取得的實際效益。融合過程中要積極改變重形式、輕實質的傾向,堅持問題意識、問題導向,要針對存在的實際問題,提升融合效益。一方面,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要做好效果預測,既不能提出超出實際的預期要求,也不能忽略對結果的追求,而是要確定科學合理的融合目標;另一方面,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融合過程中所采取的各項過程要細節化、指標化、清單化,其目的在于穩步推進各項融合措施,防止融合過程中的措施出現遺漏現象。此外,強化融合過程的務實求是還需要確立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強調基層調研的重要性,鼓勵基層干部職工就如何更好地實現融合目標提出意見、建議和批評。
四是推進人才教育與考評融合。在管理集約化、工作互動化的基礎上,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要以推進人才教育與考評融合的方式實現相互借力。在教育融合階段,要將常態化的黨員教育和干部隊伍嚴格管理結合起來抓,通過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廉政教育等一系列活動,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意識,并將黨員干部在學習活動中的具體表現、學習積極性、學習成果等作為干部隊伍嚴格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黨員干部的學習有效性評價。在考評階段,要將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納入單位年度工作考核,并設定較高的權重。同時,把黨建述職評議考核情況作為黨支部書記評先評優、崗位調整、職務任免的重要依據,對考核結果不稱職的,及時做出組織調整,樹立考核考黨建、述職述黨建、任用干部看黨建的鮮明導向。此外,還要推進考評工作的信息化建設,在智慧黨建專欄設置數據記錄功能,實時記錄并發布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的開展情況,做到動態監控、過程管理、公開透明。
五是突出服務中心優化融合機制。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都要以服務中心為導向,分別將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都融入中心工作中來。因此,“服務中心”是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重要連接點,它可以為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提供載體。在服務中心這個導向下,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要進一步對接融合,分步推進人才支撐體系落地見效,增強班子整體功能和干部能力素質,強化干部管理監督,加大年輕干部培養使用力度,優化人才培養方式,為創新發展提供動力支持。建議依托中心服務工作,優化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機制,做到去繁就簡,避免重復無效的工作,強調結果導向,進一步消除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障礙,推動兩者深度融合。
總之,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具有必要性,是黨建引領作用得以發揮的具體表現,也是建設大黨建格局的必然趨勢,能夠給人事管理帶來提質增效的效果預期。建議在黨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的融合過程中選取適當的路徑,清除融合之路上存在的各種障礙,形成風格明晰、作風務實的融合方案和措施,推動融合效果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