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灣大學 龐曉萍
李克強總理在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國有2.9億在校學生,要堅持把教育這個關乎千家萬戶和中華民族未來的大事辦好”。[1]作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筆者深感責任重大,也定然使命擔當。筆者從個人實際工作經歷和實踐,切切實實感受到要辦好教育,就不能忽視安全問題,學校安全穩定,才能為學生創造一個平安和諧的學習環境;學生平安健康,我們的教育才能有效實現其價值。當前,開展安全教育已成為了學校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對高校新生而言,踏入新的環境,開始新的學習,遠離父母,甚至是遠離家鄉,需要獨自面臨許多未知的問題,沒有了親人的庇護,對很多不確定的安全隱患因素往往沒有能進行及時有效的研判,或者是缺乏一定的判斷,導致新生的人身、財務等受到一定的傷害。基于高校新生群體的特殊性,筆者呼吁重視開展高校新生安全教育,為新生平安地度過大學時期學習和生活鋪墊基礎。本文中,筆者選取實際工作中的一起新生交通事故案例,拋磚引玉,引發對高校新生安全教育的思考。那么,高校新生安全教育意義體現在哪里?高校新生安全教育存在哪些薄弱環節?高校新生安全教育應堅持什么原則?如何加強和改進高校新生安全教育?針對這幾個問題,本文中筆者將依次談一下自己的認識和看法。
(1)俗話說,安全重于泰山。當前大學生安全問題已然成為了高校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2020年9月28日,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指導大中小學系統、規范、科學地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推進國家安全教育進課程、進教材、進校園。[2]這一舉措,也反映出在大學生中開展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當前,安全教育課程、安全教育主題活動成為大學生安全教育的主要抓手。因此,開展新生安全教育,有助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構建大學生安全教育體系,為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堅實基礎。
(2)《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提出“要堅持依法治校,科學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規范管理行為,將管理與育人相結合,不斷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學校、學生應當共同維護校園正常秩序,保障學校環境安全、穩定,保障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3]新生安全教育作為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新生安全教育有助于推動構建和諧安全的校園環境,維護好學校的安全穩定,保障正常的校園秩序。
(3)新生安全教育是新生教育管理的重要內容,是保障新生人身、財務等不受傷害的重要舉措。開展新生安全教育,可以幫助新生在入學伊始樹立安全防范意識,增強安全防范觀念,并學會防范技巧和應對措施,為新生今后平安順利地度過大學時期的學習、生活奠定基礎。
一方面,高校新生剛剛入學,對新環境充滿好奇,安全問題往往被好奇心所取代,沒有太多時間、精力去顧及相關安全問題;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新生既要適應新環境、轉變個人角色,又要參加各種各樣的入學教育活動,高校新生容易產生一定心理壓力,身體上也容易感到疲憊,導致高校新生容易忽略安全問題。此外,高校新生在中小學階段一直接受學校安全教育,對安全教育存在一定的懈怠心理,甚至是產生抵觸情緒,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存在僥幸心理,在思想意識上對安全問題不夠重視,安全觀念比較淡薄。
高校新生入學后往往會接受一定程度的安全教育,如將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新生的入學教育活動中,通過班會、校官網或其他網絡平臺加強高校新生的安全教育,但是由于受到主客觀因素影響,高校新生安全教育仍然存在流于形式的情況。高校新生入學時,新生班級往往會配備由高年級學生擔任的輔導員助理或者是班主任助理,協助輔導員或班主任分擔新生班級管理工作,因此,新生安全教育主題班會仍存在由輔導員助理或者是班主任助理講授的情況。此外,由于沒有形成常規性安全教育機制,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安全教育的效果,如安全教育主題班會,對高校新生而言,往往會被認為只是一節班會課而已,導致安全教育成效大打折扣。
出于對高校新生這一特殊群體的考慮,高校新生安全教育往往側重于人身安全、財務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教育,而對于國家安全、心理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比較少,導致安全教育內容比較簡單,題材不夠豐富。學校常規性的安全教育,加上教師講授能力的不足,安全教育容易讓高校新生覺得毫無趣味,把安全教育變成了一項學校需要完成的任務來完成,沒有能把安全教育做到入心入腦。當前,時代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更新迭進,媒體信息更新換代快,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增多、獲取信息快速及時,學生通過媒體渠道獲取的信息往往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如何豐富高校新生安全教育內容,增強安全教育的吸引力,鞏固安全教育的成效,還需要不斷創新,加以改進。
高校新生入學后,除了要做好新生的各項教育管理工作,還要應付各類行政事務性工作,輔導員或班主任工作量一下子增加,工作壓力突然增大,雖然也對新生開展有關安全教育,也認識到新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存在心有余力而不足的情況,除了基本的安全教育外,沒有能真正地深入新生中開展調研,為新生答疑解惑,導致對新生的思想動態往往了解得不夠及時,對可能出現的一些安全隱患苗頭掌握得不夠到位,預測研究還不夠,對新生的引導和幫助還不足,安全教育成效沒有能得到有效鞏固。
新生入學作為高校一項年度重要工作,高校在新生入學都會前做好充分的迎新準備工作,保障新生有序平安入學。入學后的安全教育通常根據安排有計劃地開展,但與此同時也往往忽略了入學前開展安全教育的可行性。在錄取通知書附上溫馨提示,或者是建立新生班級群,往往更加強調的是如何有序入學報到,而開展入學前的安全教育,幫助新生在入學前樹立安全防范意識做得還不夠充分,認真切實發揮信息技術在新生入學前的教育作用不夠到位,如何發揮信息技術助力作用,做好新生入學報到前的安全教育工作,應值得深入思考。
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尊重教育規律,根據學校實際,科學有序開展新生安全教育。
查找高校新生安全教育的薄弱環節,深入分析原因,找出問題關鍵所在,尋找問題解決的突破口,一個一個地解決,彰顯安全教育成效。
分類別、分專題開展高校新生安全教育,教育內容應涉及高校新生學習、生活等方方面面,包括國家安全、人身安全、財務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實現安全教育內容的全覆蓋。
所有高校新生都接受安全教育,確保不少一人,通過全員教育方式達到全員教育的目的,整體上提升新生安全教育的成效。
開展高校新生安全教育,在傳統方式的基礎上,應多發揮信息技術教學作用,通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課堂講授與現場教學相結合等途徑,豐富新生安全教育的方式。
高校新生安全教育是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部分,意義重要,但是安全教育還應融入大學時期每一個階段,并且常抓不懈,常態化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構建平安和諧穩定的校園。
高校要加強新生安全教育的組織領導,做好新生安全教育的頂層設計,成立新生安全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指導本校新生安全教育工作,組織實施新生安全教育,加大新生安全教育經費投入,保障新生安全教育各項工作有序開展。高校要進一步完善大學生安全教育機制,將新生安全教育深度融入大學生安全教育機制中,將新生安全教育作為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內容來抓,從源頭上加強新生的安全教育,開展常態化新生安全教育,實現新生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密切聯系新生實際,符合新生年齡特征,有針對性地開展新生安全教育。對于安全教育題材內容,要及時進行更新,通過優化安全教育設計,提升安全教育的吸引力。高校要注重因地制宜的工作方法,在現有安全教育資源的基礎上,努力開發多種形式的新生安全教育資源,充分發揮信息化教學技術作用,挖掘利用校內外教學資源,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組織開展實踐教學,增強新生的現場感受。在新生入學之際,由高校保衛部門向新生介紹校園及周邊的環境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情況,主要介紹學校所處的位置、周邊情況、治安情況、學習環境、生活環境、日常秩序幾個方面。介紹情況要實事求是,要明確。對不安定的因素要注意特別提醒。[4]充分利用好軍訓這一關鍵節點,在新生軍訓期間開展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動,如開展消防安全教育,讓新生掌握火災的預防技巧和應對措施,學會使用滅火器和消火栓,提高消防安全能力。
實現分享新生安全教育資源,共同交流研究推進新生安全教育相關工作。在新生安全教育活動中,運用案例教學的方法,多分享、多分析、多點評發生在大學生當中的事故案例或事件案例,讓新生意識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認識到學習安全知識的意義,幫助新生從思想意識上樹立安全意識,提高自我安全管理的能力。
高校要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陣地作用,利用學校官網、學校官微、校公開欄、易班等平臺,向新生常態化宣傳安全教育知識。開設新生安全教育專欄,安全教育宣傳應分類別、有側重,除了抓好日常安全教育宣傳外,重點抓好入學后重點節假日期間的安全教育宣傳。特別是二級教學單位,應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加強陣地管理和建設,有針對性、有計劃地開展新生安全教育宣傳。
入學前安全教育,是指對已被錄取的高校新生在入學前開展的有關安全教育。入學前安全教育是新生安全教育不可忽視的內容,高校應重視入學前新生安全教育,在新生入學前通過各種形式加強新生安全教育,并作為新生安全教育的補充。如,在新生入學前通過新生班級群向新生宣傳安全教育知識,在寄送錄取通知書時附上入學安全知識要點,提醒新生入學需注意防范的安全問題,通過學校官網、招生網等平臺,多渠道宣傳新生安全教育知識,實現安全教育入學前、后的有效銜接。
開展高校新生安全教育,除了讓新生掌握基本的安全基本理論知識以外,最重要的是要讓新生掌握安全防范技巧和防范措施,使新生能學以致用,具備一定的安全防范能力。因此,高校新生安全教育應體現服務新生的作用。要充分發揮輔導員、班主任或學生干部的作用,深入新生一線開展調查研究,及時了解新生的思想動態,對可能引發安全問題的傾向或苗頭,進行預測研究,及時對新生進行引導和提供幫助。高校保衛部門定期對校園安全隱患實行大排查,并予以整改或維修維護,保證學校安全有序。從實際工作凸顯學校對安全工作的重視,以及開展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從而進一步加強新生對學校安全工作的認同感,潛移默化中使新生重視安全教育工作,努力形成安全教育工作人人參與的良好局面。
高校新生安全教育不僅要解決好“怎么講”“講什么”的問題,還要考慮“誰來講”的問題。[5]高校應設立大學生安全教育教研室,定期開展安全教育教師全員培訓活動,提升教師的安全意識,加強建設好安全教育教師隊伍。大學生安全教育教研室要對新生安全教育內容、教育方式進行研究,精心打磨,反復修正,確保安全教育入腦入心,安全教育的成效落實落細。
做好高校新生安全教育,不單單是保衛部門或學工部門的事情,各部門應積極參與新生安全教育工作,要強化各部門間的溝通聯動協調,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新生安全教育的相關工作,實現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為推進新生安全教育形成強有力的合力,構建新生安全教育大格局。
高校新生安全教育是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要重視開展新生安全教育,增強新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提升新生的安全防范能力,規范個人行為,做健康文明的大學生。此外,高校還應針對新生安全教育的薄弱環節,分析研究解決路徑,不斷提高新生安全教育的成效,更好地服務學生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