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甜甜
(山東省淄博市第一醫院 山東 淄博 255200)
在醫院中,醫院感染也叫作院內獲得性感染,受到病原體侵襲影響在醫療惠東中產生的感染性疾病[1]。患者機體素質差,且抗菌藥物使用及侵入性操作等會導致醫院感染風險增加。因此,需提高其重視程度,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從而提高其管理效果。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常規管理缺乏針對性,效果并不十分顯著[2]。隨著社會的發展,醫療水平不斷提升,醫院感染管理模式不斷創新,細節護理管理模式具有全面性和系統性[3]。相關管理人員識別護理期間存在問題,注意細節服務,有效控制各個環節,能夠對醫院感染積極預防,從而提高整體管理效果。本文選取本院收治90例住院患者(研究時間所在主要范圍2019.09-2022.01)作為主體展開對照分析,觀察細節管理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中,選擇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計90例,均為在2019.09-2022.01所設定的研究時間內收治。其中,觀察組45例男性人數、女性人數比重為25:20,年齡所在主要范圍最低、最高為21歲、83歲,平均(52.41±2.15)歲。對照組45例男性人數、女性人數比重為24:21,年齡所在主要范圍最低、最高為23歲、82歲,平均(52.53±2.04)歲。兩組自然信息無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根據醫院感染管理相關標準展開基礎管理。觀察組細節護理,(1)實施環境管理:護理人員每天清潔病房,做好通風工作。嚴格清潔消毒重點控制,執行隔離制度。采取空氣過濾方式凈化空氣,認真落實無菌操作環境,符合細節護理相關要求,保持嚴謹工作態度。(2)實施設備管理:在診治中合理使用醫療設備種類,及時回收和清潔醫療設備,護理人員使用含氯消毒液或者酒精擦拭。在必要的時候可送至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統一管理發放。(3)實施消毒管理:徹底消毒床單位,清潔消毒使用過被褥,被罩清洗消毒后將其重復使用。如果床單被嘔吐物及汗液污染,感染風險性高,通過高溫徹底消毒,避免出現感染現象。護理人員使用含氯消毒液毛巾擦拭座椅、床頭桌等。(4)實施患者管理:評估患者機體狀況和感染風險,以此作為基礎合理設定感染干預方法。加強管理長期使用抗生素患者,嚴格執行多重耐藥菌感染預防。做好手衛生、環境清潔、物品消毒、遵從無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減少侵入性操作。主動監測環境和患者,落實藥敏試驗和細菌培養等,預防感染現象。(5)加強感染培訓:加強感染控制相關知識培訓,熟悉掌握感染預防理論和知識。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個疾病特點開展感染健康宣教,告知其限制探視人員,減少人員流動,積極預防感染現象。在培訓期間,將細節管理理念和新技術密切結合,提高其感染防控能力。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護理質量測評值對比,采取百分制,分數和護理質量呈現出正比關系[4]。②兩組護理滿意度評估值對比,于干預后,使用自制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程度調查表評價,共21項主觀選擇題,2項主觀問答題,1~21項每項分值分別為3分、2分、0分,依次記非常滿意級別、基本滿意基本級別、不滿意級別,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度+基本滿意度[5]。③兩組感染(胃腸道感染、皮膚組織感染、泌尿系統感染、呼吸道感染)發生率評估值對比。④兩組管理質量測評值對比,包括:器械管理維度、環境管理維度、安全管理維度、自我監管維度,總分100分,分數越高管理質量越高[6]。⑤兩組管理效果評估值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2.1 兩組護理質量測評值對比
干預前,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更高,P<0.05。

表1 兩組護理質量測評值對比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評估值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占比高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評估值對比[n/(%)]
2.3 兩組感染發生率評估值對比
觀察組感染發生率占比低于對照組,P<0.05。

表3 兩組感染發生率評估值對比[n/(%)]
2.4 兩組管理質量測評值對比
觀察組管理質量測評值高于對照組,P<0.05。

表4 兩組管理質量測評值對比
2.5 兩組管理效果評估值對比
觀察組管理有效率占比高于對照組,P<0.05。

表5 兩組管理有效率評估值對比[n/(%)]
對于患者而言,一旦出現醫院感染會加劇病情,降低醫院醫療服務質量,直接影響著治療效果,甚至威脅生命安全。患者和護理人員接觸時間最長,且涉及科室較廣,護理工作量大[7]。因此,護理人員是控制醫院感染的主要理想。醫院感染影響因素較多,和消毒滅菌技術、隔離技術等具有很大的相關性[8]。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質量直接影響著感染防控效果。因此,需將護理管理工作優化,減少不良因素的影響,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9]。相關管理人員實施細節管理方式,從多方位、多角度出發,開展一系列專業且高效的護理服務,對其護理質量提升、感染風險降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0]。
研究發現,干預前,護理質量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更高,P<0.05。可見采取細節護理并規范應用于住院患者。護理人員評估醫院感染相關因素,對住院環境整體布局,做好各項設施清潔消毒,保證病情空氣質量,減少感染風險性,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11]。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獲取結果實際數據高于對照組,P<0.05。在護理管理工作中,護理人員采取科學管理方式,更加標準化、細節化開展管理工作,從細節著手,將護理管理工作持續改進,全面提升管理效率,不但可降低感染現象,且患者對管理工作表示滿意[12]。觀察組感染發生率獲取結果實際數據低于對照組,P<0.05。實施細節管理方法,制定并執行醫院感染控制管理力度,制度化實施感染防控工作,提高護理人員責任責任。及時發現管理不足并監督管理,促使護理人員積極參與各個環節,充分發揮管理智能,將感染監控工作作為重點內容,積極開展感染預防工作,有助于降低感染發生率。觀察組管理質量實際數據數據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管理有效率實際獲取數據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人員加強護理培訓,開展患者、醫療設備及環境等管理,提高對醫院感染防控的認知,增強防控意識,制定科學化管理措施,從而提高管理質量。與此同時,在管理期間,不斷發現問題并完善,滿足其護理工作需求,優化患者預后質量,可獲得理想臨床療效,進一步提高了管理效果。護理人員開展健康徐那叫,從患者各個方面進行干預,促使其意識到感染的重要性。護理人員從細節出發,將各項管理工作細化,減少感染現象,從而緩解
醫患關系,對其管理質量提升意義重大。除此之外,動態觀察其病情并對感染因素綜合考慮,從多個緩解預防和消除病原菌,避免滋生和傳播病毒,有助于提高管理效果。
綜上所述,隨著細節護理的科學實施,能夠有效提高醫院感染管理質量,且感染風險得以降低,管理滿意度較高,具有極大的應用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