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柱
(濟寧市兗州區人民醫院 山東 濟寧 272100)
冠心病屬于心血管內科疾病,該病主要表現為心臟冠狀動脈狹窄,導致患者出現胸痛、胸悶等多種供血不足表現癥狀,嚴重時患者心肌壞死,致使其死亡[1]。CTA與DSA檢查是篩查患者的常見方法,精準度、開展方法上均存在顯著差異,臨床中經常將兩種檢查方法進行對比[2]。基于此,于2022年1月~2022年3月研究期間選擇我院檢查的45例疑似冠心病患者進行研究,報道如下。
1.1研究資料
于2022年1月~2022年3月研究期間選擇我院檢查的45例疑似冠心病患者進行研究,采用回顧性數據分析法,男28例,女17例,年齡36~81歲,平均年齡(60.06±1.54)歲;臨床癥狀表現,胸痛34例,胸悶29例,呼吸困難19例,多數疑似冠心病患者同時合并多種癥狀;合并癥,糖尿病19例,高血脂16例,高血壓10例。納入標準:(1)均在我院接受相關檢查;(2)檢查資料完整。
1.2研究方法
CTA檢查:
設備信息;GE REVOLUTION寶石CT。
參數控制:(1)螺距1.25;(2)層間隔1.3mm;(3)層厚0.63mm。
檢查方法:(1)引導疑似冠心病患者進行深呼吸,讓其盡量屏氣;(2)檢查人員操作設備過程中盡量一次性在疑似冠心病患者屏氣期間完成CT檢查工作;(3)完成CT檢查后,研究人員為患者注射對比;(4)常規造影檢查;(5)將數據回傳到工作臺,利用各項處理技術完成檢查工作。
DSA檢查:
設備信息:GE innova 3100。
檢查方法:(1)研究人員為患者實施常規的6個體位檢查;(2)檢查人員觀察檢查情況,必要時增加其他體位檢測;(3)將數據回傳到工作臺,研究人員選擇最佳圖像進行血管斑塊等各項指標檢查。
1.3研究指標
檢出結果:(1)真陽性:CTA檢查/DSA檢查認為是冠心病,DSA檢查是冠心病;(2)假陽性:CTA檢查/DSA檢查認為是冠心病,DSA檢查是非冠心病;(3)真陰性:CTA檢查/DSA檢查認為非冠心病,DSA檢查是非冠心病;(4)假陰性:CTA檢查/DSA檢查認為非冠心病,DSA檢查是冠心病。
狹窄情況:(1)輕度:縮小比值低于50%;(2)中度:縮小比值51~80%;(3)重度:縮小比值為81%~99%;(4)閉塞。依據直徑狀況進行判斷,計算狹窄處面積與整體直徑占比情況。
斑塊檢出情況:(1)鈣化斑塊;(2)非鈣化斑塊。
診斷效能:(1)特異度;(2)準確性;(3)誤診率;(4)漏診率;(5)陽性預測值;(6)陰性預測值;(7)正確指數。
檢查費用情況。研究人員查閱患者系統,了解患者檢查費用情況。
滿意情況。研究人員對接受CTA檢查與DSA檢查的患者實施調查,了解其滿意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2.1檢出結果
CTA檢出冠心病患者真陽性率低于DSA檢出冠心病患者,但無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1。

表1 檢查結果[n例(%)]
2.2狹窄情況
CTA檢出冠心病患者狹窄情況輕度、中度、重度以及閉塞同DSA檢出冠心病患者無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2。

表2 狹窄情況[n例(%)]
2.3斑塊檢出情況
CTA檢出冠心病患者鈣化斑塊、非鈣化斑塊檢出率同DSA檢出冠心病患者無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3。

表3 檢出情況[n例(%)]
2.4診斷效能
CTA檢出敏感度95.12%,特異度100.00%,準確性95.55%,誤診率0.00%,漏診率4.87%,陽性預測值100.00%,陰性預測值6.66%,正確指數95.12%。
DSA檢出敏感度100.00%,特異度100.00%,準確性100.00%,誤診率0.00%,漏診率0.00%,陽性預測值100.00%,陰性預測值100.00%,正確指數100.00%。
2.5檢查費用
CTA檢出冠心病患者檢查費用(1432±77)元,低于DSA檢出冠心病患者(3880±157)元,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t=2448,P<0.05。
2.6滿意度
CTA檢出冠心病患者滿意度高于DSA檢出冠心病患者,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4。

表4 滿意度[n例(%)]
冠心病多見于40歲以上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其中老年發病率約為6.8~10%,嚴重危及其生命健康[3]。初期冠心病癥狀并不十分明顯,并且多數老年患者同時合并多種慢性病,因此很難通過單一的臨床癥狀判斷患者病情,需要配合影像檢查方法診斷患者病情。DSA作為臨床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能夠精準觀察冠心病患者血管健康狀況,掌握其斑塊、堵塞情況,但該影像檢查會形成一定創傷,給予患者不佳體驗[4]。CTA檢查方法能夠快速、無創檢查,但其精準度要低于DAS,臨床中經常將兩種檢查方法進行對比,分析其應用價值[5]。
本次研究可以得知:(1)CTA檢出冠心病患者真陽性率低于DSA檢出冠心病患者。通過數據可以得知,CTA檢查在真陽性率上低于DSA檢查,并且有假陰性率。CTA技術也被稱為CT血管稱為技術,應用過程中會為患者注射藥物,增強CT設備掃描血管的敏感度,能夠通過成像判斷血管是否存在斑塊、狹窄情況。相比于傳統CT技術能夠獲得更加精準的數據信息,但相比于DSA精準度上略有不足,后者是通過有創操作內部直接獲取影像資料。但隨著CT技術水平不斷提升,配合血管成像技術,CTA精準度已經大幅度提升,基本接近DSA檢查結果,此次研究中兩種檢查方法并無明顯的統計學差異印證了這一點[6]。(2)CTA檢出冠心病患者狹窄情況輕度、中度、重度以及閉塞、鈣化斑塊、非鈣化斑塊檢出率同DSA檢出冠心病患者無明顯的統計學差異。冠心病患者是由于冠狀動脈病變所引發的疾病,冠狀動脈病變后形成斑塊,并逐漸鈣化,致使患者血管彈性下降,并且堵塞風險增加。所以冠心病患者病情診斷中,需要通過影像設備對斑塊、堵塞情況進行判斷,通過數據可以發現兩種檢查方法主要在輕癥診斷上有所不同,主要是因為患者癥狀較輕通過部顯影技術容易出現漏診現象,但未形成顯著差距。同時也說明,CTA技術能夠起到識別血管斑塊、判斷其堵塞情況的作用[7]。(3)CTA檢出敏感度95.12%,特異度100.00%,準確性95.55%,誤診率0.00%,漏診率4.87%,陽性預測值100.00%,陰性預測值6.66%,正確指數95.12%。通過數據可以看出,CTA特異度能夠達到100.00%,但敏感度、準確性略低,存在一定的漏診問題,但接近金標準結果[8]。(4)CTA檢出冠心病患者檢查費用低于DSA檢出冠心病患者。CTA屬于臨床常見檢查方法,開展相對邊界,其費用也較低。DSA檢查方法開展較為復雜,會對患者造成一定創傷,甚至引發主動脈夾層等嚴重并發癥,檢查費用也較高,雖然為判斷冠心病的金標準,但不適合臨床初篩,并且是限制其應用的重要原因[9]。(5)CTA檢出冠心病患者滿意度高于DSA檢出冠心病患者。冠心病診斷中,檢出費用越高、檢出時間越長患者滿意度越差,并且DSA檢查方法風險要高于CTA,并且會給患者造成一定創傷,所以患者滿意度更低[10]。
綜上所述,冠心病診斷中CTA檢查與DSA檢查都可以作為判斷標注,后者精準度更高,為診斷金標準,但前者費用較低,安全性更高,能夠讓患者更加滿意。臨床診斷冠心病患者時,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才能夠最大化提升診斷精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