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薇
(四川省圖書館)
圖書交存既是圖書館豐富館藏的重要途徑,也是保存社會出版文化的重要方法。圖書交存工作的順利開展與良好的政策支持、科學的工作方式息息相關,同時交存圖書到館后的利用與收藏也影響著出版單位的交存積極性[1]。本文所指的圖書交存是按照《公共圖書館法》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出版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國家圖書館及所在地省級公共圖書館進行交存正式出版物。本文所指的出版物交存以圖書為例,筆者結合四川省圖書館圖書交存的實際情況,就圖書交存管理工作問題,談談自己的粗淺認識。
2017年11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以下簡稱《公共圖書館法》)獲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并于2018年1月1日生效。《公共圖書館法》從起草到最終通過,歷經近十年時間,這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對公共圖書館界來說意義非常重大[5]。2018年1月1日,《公共圖書館法》的實施對省級公共圖書館樣本交存管理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支持。法律法規體系的不斷完善,對樣本交存管理工作的精細化要求也日益提高。四川省圖書館依據《公共圖書館法》對四川境內16家出版社開展了樣書交存工作[2]。四川省圖書館作為中國西部重要的省級綜合研究性公共圖書館,是四川文獻信息資源總書庫,其文獻采訪方式主要有購買、交存、捐贈、交換等。四川省總書庫的建設采訪原則是普通中文圖書求新、地方文獻求全、外文圖書求精,由于很多川版圖書出版不走發行渠道,四川省圖書館很難實現川版圖書全品種購買,因此交存成為四川省總書庫 “地方文獻求全”的重要保障。隨著《公共圖書館法》的實施,交存也將成為各省級公共圖書館文獻采訪的重要方式之一,對公共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也為公共圖書館發揮其傳承文明、服務社會的功能奠定了基礎。
目前四川省圖書館對未交存圖書樣本的催交方式有三種:線上催交、線下催交、集中催交,三種方式互相補充。線上催交,我館交存管理人員將四川省內16家出版社樣書負責人建立一個QQ群,根據各出版單位交存情況在川版樣書交流群里催交,出版單位收到催交信息后,用物流運輸的方式保障圖書樣本的交存。線下催交,定期統計出川內16家出版社應交存的圖書的具體缺交存書目清單,由我館交存管理人員針對交存情況較差的出版單位上門到出版社催交,督促出版社進一步補全未交圖書。集中催交,圖書交存管理人員對全省圖書出版單位交存情況進行集中統計、對比;線上線下通知及公告,要求各社將漏交圖書樣本在規定時限內集中補交。集中催交多為年底進行,統計考核前的清查補繳,考核主要針對出版社向省圖書館的圖書交存率,每年頻率約為一次[3]。
交存圖書的管理與驗收包括:圖書包裹的接收與管理、圖書交存單冊的管理與驗收、圖書交存數據的管理與驗收。
(1)圖書包裹的接收與管理:接收樣書包裹并對包裹的信息、數量、外觀進行檢查、核對、登記;樣書包裹按接收時間順序進行保存,并核對包裹內圖書清單。(2)圖書交存登記與管理:拆包后圖書按省內16家出版社進行表格登記,登記過程中對圖書進行預分類,把適合我館館藏圖書和不適合館藏圖書(教輔、教材等)分別登記造冊,并對殘損及問題圖書進行核驗剔除。(3)圖書交存書目數據編目與管理:造冊后的圖書首先進行基礎加工(蓋館藏章、貼條碼、夾磁條等),再進入館藏采訪系統建立圖書交存訂單;然后進入館藏編目系統進行數據編目,最后上架到窗口部門給讀者提供服務。
圖書出版、圖書交存都與圖書館館藏建設息息相關,三者之間相互作用,關系密不可分。
將正式出版的圖書從交存和納入館藏兩個角度進行劃分,其關系與結構為:一是四川省16家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圖書(申請了ISBN或統一書號的圖書)都應履行交存義務,但仍有部分圖書未進行交存。二是已交存的圖書分為納入館藏和不納入館藏兩種,是否納入館藏取決于四川省圖書館入藏政策。
1.圖書出版情況及其對圖書交存的影響
2011年至2018年圖書市場的具體表現為:圖書(川版圖書)出版品種數和印數不斷增大,重印書市場份額變大,圖書定價不斷攀升。2011年到2018年:全國出版量(川版圖書)和總印數(川版圖書)均連年上漲;圖書定價總金額的增長幅度和增長速度都遠大于總印數;新書出版品種逐步走向穩定,重印圖書種數逐年上升且所占比例不斷增加。具體分析可知:第一,圖書出版量的增長、定價金額的提升進一步增加了出版單位進行圖書交存的經濟成本,對出版單位的交存積極性有一定影響。第二,重印書數量不斷增加,由于缺乏重印書出版數據,重印書的交存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出版單位的自覺,考核和統計存在一定困難。第三,隨著整個出版市場的擴大,圖書館交存管理部門接收到的樣書量連年增加,工作量和工作難度也隨之不斷上漲。
2.圖書交存情況及其與出版情況的對比
根據四川統計年鑒及四川新聞廣電出版局公布的全省圖書出版情況對比情況可得:2011—2018年四川省圖書館圖書交存量增速明顯大于出版量增速??纱致杂嬎愠鰣D書交存率年均達到50%以上,這意味著在全省圖書市場中每年約有50%左右品種的圖書將會通過交存的方式進入到四川省圖書館。2011年至2021年我省圖書出版種數由36.95萬種增至51.93萬種,總種數增長了40.51%;同時四川省圖書館年報顯示2011年至2021年接收圖書交存由3073種,增至8200種,接收種數增長了266%。圖書交存量增速明顯大于出版量增速,從2011—2021年交存到四川省圖書館圖書的品種越來越全[3]。
3.圖書交存與入藏情況對比
由于各圖書館定位功能不同,入藏圖書篩選標準也不同。交存圖書中分為納入館藏和不納入館藏這兩部分,圖書交存作為重要的文獻采訪入藏方式,其納入館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圖書館整體資源建設情況。
以四川省圖書館2011—2021年交存數據為例,年度新增實體館藏圖書與交存樣書接收情況可看出,2011年至2021年中文圖書交存種數增長了5.2萬種;圖書新增入藏種數增長34.7萬種。
從表中可以看出,從2015年12月26日四川省圖書館老館搬入天府廣場四川省圖書館新館以來,我們不難發現,中文圖書交存種數逐年超越了以往交存圖書入藏種數,2016年交存4414種;2017年交存4487種;2018年交存5737種;2019年交存6066種;2020年交存6286;2021年交存8200種;至今共收集交存圖書 35190種。從圖1可以得出以下結論,2016-2021年四川省圖書交存的體量之巨大可見一斑。結合四川省圖書館圖書入藏政策和整體圖書市場出版比例及情況,可進一步得出2016至2021年四川省圖書館交存入藏圖書呈增長趨勢。

圖1 2016至2021四川省圖書館交存圖書入藏情況(作者自制)
2018年《公共圖書館法》的實行,對圖書交存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圖書交存實施細則未出臺的情況下,圖書樣本交存管理工作仍存在諸多困難與問題。
2018年1月1日 頒 布 實 施的《公共圖書館法》明確規定了出版單位的交存義務,但對于具體的交存冊數、未按要求履行交存義務的具體處罰、接收樣本交存的流程等都沒有明確規定,目前全國尚無統一指導性文件對圖書交存工作進行規范?,F行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出版局聯合頒發【2011】4號文件《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新聞出版局關于向四川省圖書館贈送出版物樣本的通知》雖然明確了圖書交存的份數及類型,但隨著時間推移和機構的變遷,原始發文單位和文件中涉及的部分接收單位已經發生機構重組或名稱變更,因此許多出版單位在圖書樣本交存份數、交存類型及交存運費等方面存在疑義。
隨著圖書出版業的快速發展,數字出版已經成為圖書文獻等出版發展的新生態,新載體、特殊載體圖書等文獻資源的出版量持續增加,數字出版已經成為未來出版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在現行交存規定中只將圖書、報紙、雜志、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列入交存文獻,且對電子出版物范圍定義較為模糊;對包括正式出版的網絡圖書、高密度壓縮的電子圖書、持續更新的數字和云資源等在內的在線出版物和數據庫類出版物是否交存及如何交存等并無相關規定。
在全國正式出版的圖書中有部分圖書并沒有公開發行或進入市場流通,由于其內容和出版方式的特殊性,圖書交存工作存在一定困難。這類圖書最典型的就是限制性圖書和合作出版圖書。限制性圖書包括:涉密文獻、保密文獻、機構內流通文獻、內部流通文獻等,屬于正式出版的限制閱讀范圍的圖書,按照相關法規需進行交存,但由于出版單位對此類圖書的管理極為嚴格,因此經常選擇不交存或少量交存,催交工作也存在一定難度。合作出版類圖書是指公開發行的、受眾面較窄且不進行市場流通的圖書,此類型圖書印量小,很難通過交存以外的方式獲得,出版單位庫存少或無庫存,交存過程中經常被出版單位遺漏,后續補繳難度大[4]。
四川省圖書館作為省級綜合研究性公共圖書館,四川地區總書庫,采訪原則是“中文求新、外文求精、地方文獻求全”,地方文獻的求全除了購買的方式就是地方文獻的交存。因此,圖書交存的指標考核主要是“交存率”和“交全率”。交存率=(某社某出版年交存樣本種數/該社該出版年出版的總種數)*100%。交全率=(某社某出版年交存樣本冊數/該社該出版年出版的總冊數)*100%。省級公共圖書館“交存率”和“交全率”的指標考核的缺乏,影響了圖書交存管理工作的精細化管理,只有將考核指標做得更為及時、全面、準確,交存管理工作才能做得更精細。
建立明確的圖書交存激勵制度,積極推動關于圖書樣本交存工作的業內交流不僅能夠促進圖書交存工作質量提升,還能以進一步提升出版單位交存積極性,達到圖書交存的“雙贏”局面。但對于圖書交存良好的單位是否有激勵政策并未提及,同時對于圖書交存差的單位也未明確給出具體處罰措施。除了缺乏激勵制度外,我國圖書交存行業交流目前也處于空白狀態,出版單位多次提及希望樣本接收單位能夠積極促成圖書樣本交存相關工作的業內交流。
數據共享和數據挖掘已經成為數字時代資源發展的重要標志,以四川省圖書館為例,每年接收的交存圖書均需進行數據加工。從提高圖書交存工作質量的角度出發,交存數據的深入挖掘與利用已成為重要發展方向。交存數據的分類提取、區域交存數據分析、年度交存總結分析、交存數據分段對比等都可進一步為出版單位、出版管理單位更好地開展交存工作提供數據指導[5]。
落實《公共圖書館法》出版物交存法需要提高出版機構對交存工作重視度。對《公共圖書館法》出版物交存工作在各省實際實施過程中存在一定阻力,主要是部分出版社不向省級公共圖書館交存圖書等。省級公共圖書館擔負地方特色文獻保存和建設責任,為促進地方精神文明建設提供寶貴文獻資源[6]。2015年以來四川省圖書館對全省16家出版社針對性地開展了催交調研,調研得到四川省新聞出版署及出版管理機構的大力支持。從數據信息共享、共同推進的角度出發,與出版管理單位及四川省圖書館建立良好合作與溝通關系,共同推動并建立交存工作統一標準,做到出版單位、接收單位、出版行政管理機構三方信息共享,樣本交存工作規范化有利于全國圖書交存工作的長遠發展。
以《公共圖書館法》為依托,四川省地方出版物交存制度為基礎,建立起我省據有四川特色的巴蜀書庫。巴蜀書庫的建立能夠加強四川各出版社之間、出版社與圖書館之間的相互關系,起到完整地收集和保存四川地區出版物的作用,同時還為保存四川書刊版本和進行登記書目工作提供可靠保障,為弘揚傳統文化,展示改革開放以來四川出版系統的豐碩成果,并使之與不同省份間的出版物資源共享、文化交流提供條件。建設四川特色巴蜀書庫以收藏我省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的出版物為主,特別是以我省各出版社的出版物為首選,逐步豐富完善,形成有特色的藏書體系,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基地,更加完善地保存、傳承優秀的四川特色文化,使之成為人們了解巴蜀文化、讀懂四川文明的重要窗口。
《公共圖書館法》的實施,法律法規體系的完善,為做好樣本交存管理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圖書交存管理工作要順應新的形勢,規范化的管理有利于交存工作長遠發展,樣本交存管理工作才會朝著更加精細化的方向發展。今后應加強出版規范的管理;受交單位加強與出版管理單位的溝通合作,實現出版數據的共建共享,受交單位之間,也應加強合作,制定出統一規范的考核指標,交存和受交單位之間加強溝通,共同促進樣本交存工作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