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份“程序員做飯指南”在Gi t H u b——世界上最大的代碼托管平臺上走紅。乍一看,它和常見的菜譜沒什么區別,但你點開每一道菜,會發現它對用法用量的描述精確到了離譜的程度。以“西紅柿炒蛋”為例,西紅柿塊被具體為“邊長不超過4厘米的小塊”,翻炒的時間被確定為“20秒”。在“廚房準備”的工具欄里,赫然出現了“天平”“量筒”“游標卡尺”等工具。
這份菜譜由一個95后程序員An d u i n在2020年疫情隔離期間發起,誕生之初只有7道菜,在今年2月突然走紅后,吸引來大量的共建者,目前已累計超過100道。
疫情期間,A n d u i n在家學做飯,學習的過程讓他很崩潰,網上的菜譜一是沒有被量化,總是“適量”,二是好多東西有歧義。于是,他決定自己整理菜譜。在確定一道菜譜前,他會先在網上搜三四個版本的菜譜,對比歸納,然后自己試著做一兩次,把其中令人困惑的地方再改一改,再發給媽媽看看,最后才定下來。他覺得這個東西如果用G i tHub去版本控制一下,可能還挺好玩,于是就將它放到GitHub上,沒想到竟然火了。
A n d u i n1996年出生在河北晉州,爸爸是電氣工程師,他從小就接觸電腦和電腦游戲,心中的偶像是比爾·蓋茨。小時候,他破解過爸爸的開機密碼,編過游戲小程序。大學時,他入讀東北大學軟件工程專業,畢業后入職微軟。
A n d u in的生活也很有“極客”風。他的衣柜用英文字母編碼,一個字母代表一套衣服,每一套上面標著適合穿的溫度、場合等數據,他用一個Ex c e l表格把它們整理起來,嵌入數據庫,當成資產管理。
A n d u in說:“我喜歡挑戰。如果你給我一個問題,它有點難,但不至于超越我的理解極限,我會特別高興,我可能接下來幾天飯都不想吃,覺都不想睡,就研究這個問題。如果能解決它,我會得到一種極大的自我肯定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