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電影叫《親愛的》,講的是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尋找孩子,以及養育被拐孩子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何為奪取孩子做抗爭的故事。有一個泉州的鞋廠老板,看了這部電影后眼淚汪汪,回到辦公室向市場部和研發部經理提了個問題:你們現在去看《親愛的》,回來告訴我這部電影跟鞋子有什么關系。
三個月后,他們跟一個研發機構合作,在童鞋里面裝了一個芯片。只要小孩穿上這雙鞋,鞋子就跟他父母的手機形成了互聯關系。小孩如果在公園里游玩,他離父母50米以外,手機就會震動。如果被拐走了,只要鞋還穿在小孩的腳上,公安部門就能通過定位的技術直接找到那個孩子的所在地。
第二個故事,跟我自己的體驗有關。很多年來我買皮鞋有很大的困擾,因為我的腳外側的那塊骨頭長得比較低,會跟皮鞋產生摩擦,非常痛。后來我到北京,看一個年輕人研發出一臺3D掃描儀。我把腳放到掃描儀里,15秒后,掃描儀可以掃描出65個我的腳的數據,形成一個3D的建模。
這個年輕人在廣州收購了一家手工打造皮鞋的工廠,他把我的腳型傳到廣東,那些工匠可以在兩個禮拜內,做出適合我這雙腳的皮鞋。
第三個故事,有人傳給我一份耐克和阿迪達斯的視頻資料。資料顯示,這兩家企業正在研發用3D打印的方式,直接在專賣店里為你的腳打印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跑鞋。任何個性化的需求,如在鞋上寫一個名字或刻一朵花,專賣店都可以為你實現。
這三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夕陽產業。無論你是做鞋的、做褲子的、做電器的,只要進入這個世界技術變革和商業模式的潮流中,大大地打開你的腦洞,你完全能夠用一種全新的視角重新發現這個行業。
楓林晚//摘自吳曉波微信公眾號,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