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


新石器時代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陶器的發明。我們發現不少在現代人看來丑萌丑萌的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堪稱文物中的“表情包”。
紅陶人頭壺1953年出土于陜西省洛南縣靈口鎮焦村遺址,現收藏于西安半坡博物館。它由仰韶文化先民制作于6000~6500年前,是仰韶文化的“活化石”。壺高23厘米,人頭與壺身渾然一體,造型酷似一個孕婦,而小鼻頭、小嘴和笑瞇瞇的眼睛又像極了可愛的孩子。而且,遠古先民還沒有忽視她的發型——一頭整齊的辮發。人們推測這是一件盛液體的容器,壺的背后有一個突出的扁圓形的管狀口,可能用于向壺內注水。不過,中空的眼睛和嘴巴作為出水口未免太小。所以,它也有可能是一件祭祀用的器具。
這個“齊劉海兒少女”是1973年出土于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大地灣遺址的人頭形器口彩陶瓶,屬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距今約有5500年的歷史,是大地灣遺址迄今出土的唯一一件塑有人像的彩陶瓶。古人運用了雕鏤、貼塑、刻畫等不同的雕塑手法來展現這位可愛的少女,是一件極具歷史和藝術價值的史前杰作。該文物現收藏于甘肅省博物館。
這個高顴闊面、半張著嘴似乎在微笑,又似乎在訴說著什么的紅陶人面像出土于甘肅天水市麥積區柴家坪遺址,屬仰韶文化石嶺下類型(距今約5200年)。古人采用泥質紅陶,用手工精心捏制,很可能將其作為人面器口瓶或人面器口壺的器口部。雖然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是高15.3厘米、寬14.6厘米的不完整殘件,但仍不妨礙我們從中捕捉到遠古先民的神韻。該文物現收藏于甘肅省博物館。
高寺頭遺址位于甘肅省隴南市禮縣,發現于1924年,其文化類型多樣,以仰韶文化為主,還發現有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和寺洼文化,甚至少量周代、漢代遺物。這個1999年出土的人頭像便屬于齊家文化(距今4100~3700年)。頭像高12.5厘米,中空,應該是瓶、罐狀器物的器口部。頭像面部飽滿,粗壯的頸部極具特點,頭上有裝飾或者發辮,兩耳耳垂上還有穿孔,說明那時候可能就有耳墜之類的飾物。該文物現收藏于甘肅省博物館。
這個身著肥大的高腰靴子、雙手插兜、緊抿嘴唇,做出一副酷酷表情的男子,來自甘肅省玉門市清泉鄉的火燒溝遺址。這是一處新石器時代后期的文化遺址,距今約3700年,1976年開始對其進行大規模發掘,300多座古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陶器、銅器、玉器、骨器和部分金銀器。1989年,人們在這里發現了這件人形彩陶罐,它高約21厘米,中空的人體可以盛水,插入褲兜的雙臂形成陶罐的雙耳,設計大膽精巧。從火燒溝遺址許多墓坑的特點來看,專家推測那里曾生活著一支古代羌戎部落,這名男子可能就是當時的“時尚青年”。該文物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白云//摘自《百科知識》2022年第1期,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