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應結合我國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通過融入1+X證書制度與課證融合課程改革理念,幫助學生成長為符合社會企業崗位人才需求標準的復合型人才。由此分析了當前我國職業院校1+X證書制度下專業課證融合教學活動存在的問題,并提供了課程改革方向以及具體實施策略。
關鍵詞: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課證融通;高職院校;1+X證書制度﹔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4收稿日期:2022-02-16
DOI:10.19999/lj.cnki.1004-0226.2022.07.032
1+X證書制度能夠直接影響我國職業教育工作,并提升職業院校專業技術人員的綜合素養。以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日常教學活動來看,目前我國部分職業院校存在教學理念未以人為本、教學內容不符合當今社會企業崗位需求以及教學評價標準存在偏差的教學問題,使得職業院校難以將學生培養成既具備較強理論專業知識,又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因此,職業院校需要將1+X證書制度融入教學活動中并構建課證融合課程體系,以此來改善現存教學問題。
1 1+X證書制度下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課證融合存在的問題
2019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方案。該方案指出,職業院校需要將學生的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相結合,構建1+X證書制度,并通過落實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教學模式,依據國際職業教育培養理念,根據當下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以此更好地實施1+X證書制度。但我國部分職業院校在實施1+X證書制度以及構建課證融通課程體系時,由于教師缺乏足夠的實際經驗以及對于整體教學改革框架的認知,導致教學活動存在一定的問題。
1.1 證書相關知識點結構松散
首先,汽車檢測和維修專業的學科體系安排制度并不完善,部分較為重要的專業課被安排在了大二下學期和大三上學期之中,使得整個教學環節沒有連續性、相關知識結構不緊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碎片化的現象。此外,部分知識點較為重疊,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具有連貫性,難以針對某一知識點進行拓展練習,導致教學質量難以達到預期要求。最終,學生即便獲得了相關專業學分,但以實際知識掌握程度以及實踐技能角度來看,尚未達到X證書標準。
此外,職業院校傳統學科體系中,針對某一知識單元的教學層次結構出現不清晰的現象,例如,無法按照難易程度對專業知識點進行劃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可能出現因無法很好地理解較難知識點,而對教學過程喪失學習積極性的現象。
1.2 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術不相匹配
1+X證書制度下,職業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活動提出:“要以培養學生具備復合型技能,能夠結合實際情況解決車輛基本維護問題以及故障排查問題,最終使得學生能夠適應我國社會汽車企業相關崗位人才需求標準”為教學目標。要想達成相關目的,職業院校教師就需為學生提供科學合理的理論基礎、知識講解以及實踐技能的操作,進而幫助學生提高職業技能的融會貫通能力。但在我國職業院校傳統學科體系下,學生只需要在期末環節修夠足夠多的學分,就可獲得畢業證書[2]。
在畢業考試環節,學校為學生提供了汽車維修、電工等職業技能認證環節,但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學生依舊無法實現跨專業學習。通常情況下,職業技能認證環節的考試難度較大,并且該評判標準也無法符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進而難以落實1+X證書制度在教學活動中的實施3。
1.3 缺乏針對性的實訓教材
對于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來說,教學內容的重點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實訓技術。但我國目前部分職業院校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依舊重視學生理論基礎知識的培養,導致學生只懂得理論知識,而不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此外,在教授學生理論知識時,大多數教師僅以填鴨灌輸式教學方式為主,這種教學方式難以提高課堂學習氛圍,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學生的實踐技術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提高,也使得整個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發生偏移。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不僅僅是教師教學方式的問題,還與教材有關。部分職業院校由于缺乏專業的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教材,整個教學活動方向發生偏差,學生難以學到真本領4。
1.4 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停滯不前
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是影響整體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以目前職業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教學工作實況來講:由于教學內容的局限性,學生無法很好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難以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及對相關領域的職業認知。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將教學主體由學生轉變為教師,學生則需要盡可能地理解教師所講授的內容。這種教學理念無法讓學生得到充分的思考,使學生的思維受到極大的限制[5]。
2 1+X證書制度下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課證融通課程體系路徑
2.1 校企協同合作
以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為例,職業院校需要充分發揮政府、行業、相關企業、學校等多方之間形成的治理機制。通過協作的方式形成命運共同體。因此,企業需要根據實際崗位用人需求,為學校提出相應的職業技能標準以及理論知識標準。職業院校則需要構建專門的教師團隊,依據企業提供的崗位需求,將當下教學計劃進行改革,以模塊化的方式為學生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與考核標準。企業則需以定期考核的方式檢查學生的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是否達到崗位門檻。通過向職業院校教師反饋學生現有能力不足的問題,以此來形成整個教學環節的閉環控制。同時在認證標準改進過程中,由于我國汽車行業技術以及產品的不斷迭代,學校應同企業相關管理人員針對現有教學規劃以及教學內容進行不斷修訂,以此來保證整個教學活動滿足社會企業用人需求[6]。
2.2 職業等級標準與學歷證書對應
首先,職業院校教師需要將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X證書融入教學標準中。依據X證書中各模塊內容要求與職業院校人才培養體系相結合,進行1+X證書制度試點。將職業院校學生的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相對應,進而實行課證融合制度。職業院校教師還應尋找關于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相關的X證書,以此來形成該專業的一個學歷證書對應X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從而更好地完善1+X證書制度[7]。
其次,職業院校教師需要根據X證書中關于職業技能的相關標準,以及該技能在實際工作領域中的工作范疇、技能要求以及知識要求構建完整的教學內容,并將其按照技能點分割整合,進而形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階梯性教學模式。同時,教師還應將該教學模式中基礎知識課程、核心課程拓展知識課程以及實踐技能,按照不同模塊等級劃分,以此來完善階梯式教學內容的測驗環節,進而保障整個教學環節的質量。
最后,教師應結合職業院校傳統教學目標以及課程標準,通過與X證書職業標準相結合的方式構建適應學生思維認知、學校發展、社會企業崗位門檻多方需求的教學體系[8]。
2.3 重構現有學歷教育課程體系
教師需要根據1+X證書能力單元重構課程體系,并在教學模塊中增添關于1+X證書技能要求、工作素養要求、專業基礎知識要求的教學目標。教師需要保障職業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各單元教學時間、學分安排以及教學項目設置過程科學合理地進行規劃,并重點劃分各個教學目標的難易程度。同時還應與X證書單元內容相比對,如若發現部分教學內容過難且不與1+X單元內容融合,應當及時調整,并重新規劃教學任務以及相關考核標準9。
3 1+X證書制度下課證融合課程體系實施
3.1 教學內容對接職業標準
教師首先應對職業院校職業資格證書模塊以及課程模塊進行梳理,構建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職業技能領域等級標準。該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分為10個模塊,每個模塊又劃分為三個等級:初級模塊需要學生具備檢查汽車和保養汽車技術;中級模塊需要學生具備具有一定難度的汽車檢查、保養以及維修技術;高級模塊則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診斷分析技術以及創新思維能力。在梳理過程中,職業院校教師應嚴格遵循核心課程融入職業技能標準的教學方向。例如汽車底盤電控系統檢測以及車身電器拆裝等課程,這些課程需要與1+X證書技能模塊相對應。倘若出現教學內容不匹配的現象,教師應以拓展、補充等方式優化教學內容,并重新設立課程架構[10]。
3.2 融人與整合課程模塊
職業院校教師需將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對應企業的崗位標準、工作范疇與教學內容全面融合。利用1+X證書中實踐技能與理論基礎知識的要求,對應職業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其中,職業院校教師需要根據學生職業素養要求以及實踐技能培養等內容,針對現有教學課程體系進行對比分析。同時通過與當地企業合作教學的方式引進企業培訓項目認證課程,這樣既能夠保障學生高效地完成教學體系內容,又能夠考取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X證書,有利于將學生培養成符合社會企業崗位需求的復合型人才。
因此,在教學活動具體實施過程中要想保障整個教學活動質量,教師首先應利用互聯網平臺學習相關教學資源。針對重難點教學問題,教師需要通過課程研討會或學術交流等方式與其他教師共同開展探究。學生則需要嚴格遵守職業院校相關教學課程標準,認真完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X證書課程內容,并參加職業證書認證考試。
3.3 教學任務與工作任務對接
要想實現課證融通,就需要職業院校教師優化專業課程架構,將1+X證書制度融入教學內容中,將傳統課程標準與X證書工作領域相對接,使得整個教學內容與企業崗位職業技能對接,最后將教學課程內容與企業職業技能實訓環節對接。針對1+X證書課程標準中每個模塊的教學任務,教師還應將企業對應崗位的工作任務與教學內容相融合,為學生制定符合當今社會企業發展的實訓手冊,進而將整個企業崗位工作流程完全融入教學體系中。
4 結語
要想構建科學合理的課證融合課程體系,并將1+X證書制度融入教學活動中。職業院校教師應將教學內容與企業崗位職業標準相對應,通過融入與整合課程模塊的方式優化傳統教學內容,最終將相關企業崗位工作任務與教學內容對接,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彭桂枝,范祖慶,張啟森.1+X證書制度下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探析[J].時代汽車,2021(1):64-65.
[2]高東旭.1+X證書制度下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研究[J].時代汽車,2021(15):34-35.
[3]徐想麗,蔣穎鵬,劉紅星“1+X”證書制度下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才智,2021(27):173-175
[4]胡浪,喬俊叁.1+X證書制度下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時代汽車,2020(18):72-73.
[5]朱怡婕,權春鋒.1+X證書制度下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內燃機與配件,2021(8):255-256.
[6]李貴麒.“1+X”證書制度下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校企融合課程體系建設的研究[J].湖北農機化,2020(21):101-102
[7]馬錚,龔福明.1+X證書制度下高職院校課程體系重構探析-以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為例[J].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學報,2019,1-57.
[8]陳柳.淺析1+X證書制度下青年教師專業發展-以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師為例[J].時代汽車,2020(8):44-45
[9]江鴻豐,鄧劍鋒.基于“1+X”證書制度下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的構建——以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20(21):54-55.
[10]梁亞峰,王青春,張文金.1+X證書制度下高職院校汽車類專業課證融通的思路與舉措——以成都航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為例[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7(3):26-28.
作者簡介:
馬玉蕾,女,1983年生,講師,研究方向為汽車檢測與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