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規模學校班級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一種現象。作為教師要適應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要改變教學觀念,針對小規模學校、小班額課堂,改變自己的教學思路與方法。不管學校有幾個學生,班級有幾個學生,我們都要抱著哪怕只有一個學生,也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的態度,認真對待小班額的學生,并適應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切現象。作為小規模學校的教師,筆者借此就農村小規模學校、小規模班級的教學現狀與未來發展談幾點自己的思考,與大家分享。
一、農村小規模學校班級課堂教學現狀
(一)家長的態度兩極分化,認知有偏差
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小規模學校的現象越來越突出,雖然從教育教學的責任、義務,從教學的設置、教師的配備上來看,小規模學校與其他學校從根本上來說是一樣的,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照樣按計劃教學,緊緊圍繞教學大綱,不會落下一個學生,不會落下一節課,更不會讓一個在校學生因為小規模學校而被忽視。但由于人們認知的偏差,對小規模學校的認識不足,產生種種錯誤的認識。
尤其是家長,看著學校的學生越來越少,他們對小規模學校教育教學的信任開始動搖,總覺得學生這么少,教師不會認真負責,學生學不好,就直接把責任推給教師。或者有些家長認為,班級的學生這么少,教師應該能全身心地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對學生關注更多,教育教學質量應更好等。這種兩極分化的認識,不但增加了教師的壓力,影響了教師正常的教學態度,而且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使學生的學習a664fb51f5ad29a6d511455f6efc0662237b9ee05bb1b4da46658f4c7b23a531態度、學習紀律在無形中發生轉變。比如,課堂上更加貪玩、課堂練習不按要求完成,對學習產生嚴重的應付態度等。這給學生的學習、成長造成不利的影響,也使小規模學校的教育教學受到阻礙。
(二)教師對課堂教學不夠重視,隨意性突出
首先,教學管理缺失。教學管理是課堂教學的保障,有序的課堂既能提高教學效率,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課堂無形中營造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是在小規模班級里,有些教師錯誤地認為小班額的學生沒必要專門管理,在教學過程中稍帶監督就能應付教學。的確,學生少,教師只要認真對待,就能看到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能及時做到監督、引導,使學生始終融入教學活動中,跟上教學進度。可是課堂沒有一定的規范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調動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不利于學生學習品質的養成,會讓學生養成隨意、隨性的學習態度,不利于課堂教學,更不利于學生成長。另外,由于教師的管理意識缺失,對課堂教學時間的管理、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目標的制訂等,都缺少一定的嚴肅性,導致教學管理混亂、教學質量低下。
其次,教學態度散漫。筆者在農村小學一線代課多年,發現與過去大班額的教學相比,教師對小規模班級的教學態度比較散漫。過去教師教學前都要認真備課,準備教學案,把課堂上要講的內容提前一周熟悉,形成教案;也會把課堂教學中可能出現的狀況預想一遍,以便教學中能及時解決,避免影響教學。現在面對小班額,如某學校共63個學生,每班大約10個學生,甚至有的班級就四五個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有些教師的態度就開始有了變化。不但不認真備課、準備教案,在課堂上的教學隨意性也很強,缺少計劃性、目標性。據觀察學生學情,雖然教師在課堂上會認真地給學生講授相應的知識內容,但沒有計劃性,學生不知道課前預習什么、準備什么,課上學習效率難以保證,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長此以往,也影響了班級教學、學校教學的嚴肅性,對本校的教學產生不利的影響。
(三)管理人員思想懈怠,忽略了教師隊伍的建設
小規模學校最突出的問題不是教師的教學態度,而是管理上的懈怠、不完善給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無形中帶來的負面影響。
首先,管理制度一成不變。由于學生少,學校規模也越來越小,這就使管理者不自覺地產生對學校的否定,覺得自己的學校不被重視,被邊緣化了,遲早會被合并、關停。所以,他們對學校的管理產生懈怠心理,一直沿用過去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維持現狀,沒有結合本校師生的情況、需要,并結合時代的發展進行與時俱進的管理改革。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教師教學,進而影響了學生學習。
其次,沒有對教師的培訓計劃。農村小規模學校是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現象,但它依然擔負著國家教育教學的責任,在它合并或者關停之前,依然是我國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時刻關注教師的提升,來保證學校的教學質量,保證每一個在校學生的學習、成長需求。但是筆者在調查中發現,有的小規模學校,管理者很少關注到教師的培訓和教師隊伍的建設。他們總以為,學生少,教師原有的知識儲備、教學經驗完全可以勝任當下的教學。豈不知,培訓不僅僅是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識,更多的是讓教師具有與時俱進的教學思想。小規模學校中的班級學生雖少,但他們也需要從教師先進的教學理念、方法中,不斷改變自己對學習的認識,改變自己的學習觀念與方法。
二、農村小規模學校班級教學提升與發展的對策
(一)提升教師的認識,發揮小班規模的教學優勢
任何事情都有利弊,雖然小規模班級的教學缺少一定的氛圍,教師教學的成就感、存在感不明顯,但它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學生少,教師完全可以實施個性化的教學。如有的小學每個班大約10個學生,教師完全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能力、習慣等,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保證每個學生的學習質量。并且,由于學生少,教師有時間認真對待每個學生的課后練習,了解學生情況,及時幫助學生;教師還可以把每個學生的個性、學情了然于胸,與他們做朋友,和他們共同學習等。小規模學校、小班額班級的這些教學優勢,都是一個班四五十個學生的學校、班級無法比擬的。所以,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教師首先要轉變認識,正確看待生源越來越小的學校現狀,端正態度,提高認識,本著對每個學生負責的態度,積極發揮小班額教學的優勢,提升教學質量,為學校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二)對小班額靈活教學,提高教育教學效率
與幾百甚至上千學生的大規模大班額學校相比,農村小班額的班級也有它的優勢與特點,有大班額無法企及的教學優勢。小班額學生少,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相處更加融洽,使小班額小而親、小而精、小而活的特點充分地被發揮出來,保證了教育教學質量。
首先,探索適合小班額的教學模式。小班額學生少、年級多、師資較弱,針對這些情況,學校要與教師配合,探索出更加適合小班額課堂的教學模式,發揮小班額的優勢。比如,可以將單式班級教學變成復式班級教學,分成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也就是把一、二年級的學生放到一個教室上課,三、四年級的學生放到同一個教室上課,這樣的教學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和師資力量,也給學生創造了更廣闊、更豐富的交際環境,使學生有了更多的同伴、同學,滿足學生對友情的需求,提升他們的集體意識;再比如,可以把音、體、美、計算機等課程設計成混齡教學,讓學生在一個教室里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學習、練習,保證小規模學校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教學目的。
其次,立足校情,統籌安排課程。作為小規模學校,我們要根據自己的校情合理安排課程。也可以與兄弟學校或者鄉鎮學校聯手,實現教學的多元化、豐富性。比如,對于音樂、美術、計算機等課程,可以協商讓鄉鎮教師形成長期、穩定的走教形式來完成,還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到鄉鎮學校學上音、體、美課等。這樣不但能極大地節約小規模學校的師資力量,也能保證課程的全面性,保證對學生文化課如語、數、英,素質課如音、體、美等學習的需要,全面保證和提升農村小規模學校教育教學的發展。
(三)重視管理,定期組織教師培訓
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與發展的根本。農村小規模學校要想發展,管理上不能松懈,不但要有與時俱進的思想,根據校情、學情改變管理制度,滿足師生學習、工作的需求。更要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培訓,從專業到理念、方法、技巧等,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保證學校教學質量,滿足教師的自我成長需求,從而為學校的發展創造條件。
三、結語
總之,農村小規模學校雖然有其明顯的缺點:學生少、師資弱,但它也有大規模學校無法比擬的優勢:小而精、小而活等,所以只要學校上下正確認識小規模學校小班額教學,并結合小班額特點靈活教學,就一定能改變小規模學校班級教學的現狀,為學校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一般規劃課題“農村小規模學校班級課堂教學現狀調查與未來發展對策研究——以麥積區農村學校為例”(課題編號:GS[2021]GHB134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