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號是人類認識事物的媒介,也是設計師表達思想情感的手段,時代不斷發展,符號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世界是符號化的世界,人們通過符號傳達信息,也通過符號接收信息。符號是信息的載體,符號也是一種態度、一種行為。根據《辭源》的注解,圖形在漢語中的解釋是“圖”為“繪、謀、畫”,而“形”為形狀、形象,將二者結合在一起,“圖形”便有了畫像的意思,在外來語中的解釋,圖形是圖解、圖示。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隨著時間的變化和審美的改變,形成了非常多而廣泛的中國傳統圖形,如太極圖形、鳳凰圖形、龍圖形、元寶圖形等。在設計中巧妙結合中國傳統圖形,可以使設計擁有深厚的文化內涵,通過對傳統文化內涵的深刻認識,使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設計巧妙融合為一體。
一、符號學的概念
符號是信息的傳達也是意義的指代,符號傳達的東西可以是一件事物、一條信息、一種文化,也可以是人們的觀念,同一種符號可能形成多種指涉關系,從而獲得多種含義。符號的本質在于意義,索緒爾就曾在他的研究中表明,符號有兩部分組成:能指和所指。能指一般是指符號的外在形態,是內涵意義的外在表現,而所指是意義內涵上的指涉。例如,在視覺傳達設計領域的玫瑰花符號,玫瑰花形象的本身是能指,而玫瑰花表達的愛的內涵是所指,二者合為一體,就構成了表達愛情的玫瑰花符號。
符號學是一門專門研究符號語言的學科,19世紀末期開始流行,研究的內容十分廣泛,主要研究符號的本質、符號的發展規律、符號與人類各種活動的關系、符號與人類思維的聯系。目前,大量學者學習研究的是索緒爾的理論系統、蘇珊·蘭格的藝術符號學和皮爾士的邏輯符號學三種。
目前符號理論研究領域普遍認為可以將符號區分為三種類型:圖像符號、指示符號、象征符號。圖像符號是通過模擬對象而成的,如肖像就是某個人的圖像符號。指示符號一般是指示符號與所涉及對象在時間和空間上有著某種關聯,如路標。象征符號與所涉及對象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它是約定俗成的結果,是由多個人的感受所產生的關聯想象結合而成的,如玫瑰符號讓人想到愛、看到鴿子符號想到了和平。
二、圖形符號
(一)圖形符號概述
圖形符號以圖形為主要特征,是一種傳播信息的視覺符號。中國最早的傳統圖形符號便是古人繪制的表示崇拜的遠古圖騰。人類的圖騰文化源于人類的群居生活,因此,圖騰便成為原始人類親屬、祖先的象征。隨著原始社會的發展,人類進入石器時代后,彩陶的出現為圖騰帶來了新的發展。早期彩陶上的圖案基本是以動物和幾何圖案為主,隨著生產力和腦力的發展,彩陶上的圖案由寫實向符號化轉化。
設計是一種符號化的過程,設計師將信息通過理性和感性的理解進行處理,通過符號圖像傳達出去,它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也是形式與意義的整合。符號是傳達設計信息和表達精神內涵最直觀的載體。根據符號的意義可以將其分為視覺符號和非視覺符號兩種:非視覺符號是通過除視覺以外的感官所接觸的符號總稱,分為觸覺符號和聲音符號;視覺符號則是通過視覺活動進行傳遞的符號種類,包括圖形符號和非圖形符號。
(二)傳統圖形符號概述
中國傳統元素是由中華文化不斷發展,經過上千年沉淀傳承下來的,中國傳統圖形有很多類型,如紋飾類、動物植物類、建筑類和服飾等。紋飾類有很多種,最先想到的就是龍的圖形。在古代,龍是帝王的象征,龍代表著權力,所以龍這一圖形元素經常被用到視覺傳達設計,代表著皇權和力量。除了龍紋之外還有鹿紋,《宋書·符瑞志》記載:“鹿為純善祿獸,王者孝則白鹿見,王者明,惠及下,亦見。”自古以來,鹿在古代吉祥文化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鹿一直被人們認作瑞獸,地位幾乎與鳳凰相等。動植物類,中國傳統動植物類的圖形一般頗具吉祥寓意,如牡丹。牡丹是中國人喜愛的傳統圖案之一,花朵飽滿,色彩絢麗,在我國人民心中享有重要的地位。作為民族的吉祥圖形,它承載著國人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愿和無盡憧憬。古人曾說“牡丹,花之富貴者也”,雍容華貴、端麗嫵媚,牡丹色、香、韻三者齊全,并且牡丹具有國泰民安、繁榮昌盛、富貴吉祥的美好寓意。牡丹與不同的題材相結合又可以組合成其他的吉祥寓意。
三、現代設計中基于設計符號學的傳統圖形的應用研究
(一)應用案例
傳統圖形符號種類豐富,每種傳統符號都有著鮮明的特色,傳統圖形符號也在現代設計當中提供了豐富的表現手法。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巧妙地將中國特色、北京特點和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元素巧妙結合在一起。北京2008年夏季奧運會會徽設計最大的亮點便是一個篆刻的“京”字,這個“京”字是對原本“京”字的再設計,將文字的特色提煉出來進行變形,與一個舞動的人物形象相結合,既體現出充滿活力運動的人物形象,又可以傳達舉辦城市是中國的首都北京這一信息。這枚會徽外形上圓下方,體現出中國“天圓地方”的古典哲學思想。肖形印作為主體圖案的表現形式其實很早就在我國出現了,運用在北京夏季奧運會會徽中寓意北京將實現舉辦歷史上最出色的一屆奧運會的莊嚴承諾。整個主體使用了中國紅的配色,因為中國紅是我國國旗的顏色,紅色是中國人心中最能夠代表中國形象的顏色,使用在“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中不僅體現我國人民對于這次奧運會的期待和重視,也可以體現我國熱烈歡迎各國運動員來到中國。
四喜娃是中國傳統民間圖形,關于四喜娃在中國民間有一個傳說。傳說明初有一個才子叫作謝縉,他從小就獲得了“神童”的美譽,5歲就能讀詩書,還非常善于畫畫。皇帝一聽說有這么一個小神童,便找他入京,想當面考考他。皇帝問謝縉是否能畫出一張圖,寓意來年豐收、五谷豐登、風調雨順,謝縉畫了一幅雙頭的連體娃娃圖。皇帝看了非常不高興,生氣地說:“如此豐年,百姓安居樂業,你就畫了一個怪胎?”謝晉卻回答:“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此為人生四大喜事。”他畫的正是四喜同局的四喜娃。后來到了現代,陳幼堅將四喜娃再設計后運用到了商業標志中(見圖1)。四喜娃,四個娃娃一共兩個頭四只手四條腿,形成了四身爭頭的有趣畫面,并且陳幼堅使用的是“東情西韻”的現代設計手法。將四喜娃這樣一個中國傳統元素運用在商業標志中,寓意這個公司順順溜溜,財源廣進,未來有源源不斷的收入。
靳埭強設計的中國銀行行徽(見圖2)也是廣為人知的優秀設計,整個標志以中國古代錢幣造型為主。古錢幣圖形是中國傳統圖形符號,古錢幣形狀代表著銀行,行徽內方外圓,錢幣里面的造型是“中”字的變形體,中間的“中”代表著中國,外圈表明中國銀行是一家面向全世界的國際化外匯專業銀行。中國紅是中國的傳統顏色,喜得貴子時要送紅色的雞蛋,考中了狀元時要看紅榜,紅色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每逢大事、喜事總是少不了紅色。古錢幣圖形的輪廓以紅色填充,代表著中國形象,穩重大氣。中國銀行行徽的設計結合了中國傳統圖形符號,配合中國書法,整個標志有著濃濃的中國味,使整個標志既有民族特性又有現代感。
在平面設計當中,符號是很好的信息載體,也是重要的表達方式,通過設計符號學,可以很好地實現平面設計上的改革和創新,豐富設計實踐的構思,給傳統圖形的設計和應用提供更富有創意的設計思路與方法。在平面設計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對符號系統化的構建。將符號運用在現代平面設計當中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在理解設計的基礎上,使設計師的靈感通過不同的符號展示出來,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設計作品和設計師的設計意圖,運用好傳統圖形符號,可以增強設計效果,也可以使中國傳統文化得以更廣泛地傳播。
(二)傳統圖形符號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反思
第一,重視傳統圖形與現代設計相結合。藝術可以體現一個民族的發展水平,也可以體現一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藝術的民族性和時代性是需要結合發展的,傳統是設計的基礎和產生的條件,一個偉大民族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會有文化的伴隨,而一件經得起時代考驗的設計作品也一定是充滿民族性的。設計師應在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將中國傳統元素應用到現代設計當中,提高中國傳統文化在設計當中的含金量。同時,設計師應將文化元素通過再創造后代入設計作品當中,而不是直接強行代入,造成形式上的抄襲模仿。代入中國傳統文化后的現代設計不僅要面向國人,也要面向世界,需要適合本國市場,更應該適合國際市場。例如,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的祥云火炬設計,結合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書卷的造型,設計出了一個“卷起來”的火焰。祥云是中國傳統的圖形符號,祥云是神仙所駕的云朵,象征吉祥的天氣。祥云圖形代表中華文明,代表著祝福,寓意吉祥,不僅國人喜愛,外國朋友看了也愛不釋手。
第二,重視圖形符號的創新和創造。在平面設計當中,運用并創造符號來作為設計的新興語言,可以推動設計師與受眾群體之間的交流,使設計意圖傳達得更清晰,整個設計效果更理想。平面設計是一種比較抽象的圖形溝通化符號,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都可以通過設計作品融合,在這其中,圖形符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能更容易理解圖形符號的語言,設計師需要掌握設計符號學相關的理論知識,這樣才能將符號靈活運用于設計當中,并在設計工作中不斷創造更多個性化的圖形符號,通過符號表達設計意圖和創作理念。
第三,重視傳統圖形符號語言的應用。在促進我國傳統圖形符號化的過程中,設計師需要對符號的整個系統有全面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對符號進行創新,不斷挖掘新的傳統圖形中可塑造的創新點,使設計的作品以新的形式展現出來,促進我國傳統圖形符號與現代設計的融合,增強傳統圖形設計的效果。在設計過程中,將民族或國家以符號的形式應用到設計當中,設計師需要對我國的傳統圖形進行篩選和分類,不是盲目將圖形符號化,而是選擇與設計作品契合的信息進行整合,設計出科學合理有觀賞性的作品,使我國傳統圖形以更加直觀、具體和鮮明的符號體現在設計當中,讓更多人可以通過結合中國傳統圖形后的設計作品了解我國的文化,培養民族自豪感。
四、結語
中國傳統圖形元素有很多,需要設計師不斷挖掘其中的精髓,將更多優秀的傳統元素展示給世人。設計符號學給中國傳統圖形的應用創新注入了活力,設計師要在提高審美的基礎上,掌握設計符號學的知識,充分發揮中國傳統元素的特點,豐富自己的設計內涵,在中國傳統圖形的應用中學會分析,取其精華和特色,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添磚加瓦。
(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通信作者:尹毅,E-mail:1497824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