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十三五”期間全面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曾明確指出,建議學校探索STE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作為山東省人工智能試點學校,鯨園小學積極響應國家科教融合戰略,基于“雙減”背景下聚焦提升學生的科技素養,以“生活創意智造”為導向優化架構了梯次化的課程體系,以“做中學”為實踐載體,以人工智能無人機為手段,以多學科協作協同教學為組織形式開展了課程實施與深度教學,在合作探究、創意物化的過程中培育創新思維和創客素養,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基。鯨園小學自2016年起逐步構建新的課程體系,開啟了創智課堂的深入研究,并進行了以下3方面的實踐探索。
立足現有學科課程,學校開展了創新性的“1+X”課程體系,以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的創新思維、智造素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課程,篩選出有人工智能特長的學生,并針對他們開設精英課程:無人機、3D設計、創意編程、掌控板編程、智能機器人、開源硬件。通過研究型學習課程,讓學生自主完成發現問題、制訂計劃、合作完成、解決問題、展示研究成果和改進優化五步。指導老師則因材施教,做到激發學生潛能,提升優秀特長學生綜合素養。
在無人機教學過程中,學校設置了理論學習、飛行實踐、無人機編程三大模塊,涵蓋無人機發展歷史、模塊化編程及飛行編隊飛行等多種多樣的內容,讓學生做到理論及實踐相結合并行發展。
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學校還開設了無人機社團,并通過情境創設、問題驅動、方法指導、合作探索等方式,指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無人機教學創新性地采用了五步式教學方法,即為學生創設情境,將預設問題引入實際生活。面對問題,由學生提出新的疑問和預計解決辦法,完成自主探究。有了疑惑,教師會引導學生設計開展合作研究,多人配合通過實驗等實踐方法一一解決問題。最后,將實驗結果總結梳理,形成學生自己的知識和觀點。無人機課程一直以來都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課程的擴展性與體驗性,五步式教學模式更是將各環節細分,以提高教學效果。
為方便學生學習,學校開發了《無人機》校本課程,內容從初識無人機到組裝無人機,從體驗飛行樂趣到完成功能性任務,通過理論講授和實踐操作,學生可了解到無人機的發展及應用,學習無人機的組成和操作等,真正實現做中學、學中做。
為驗證學生學習成果,為其提供展示風采的平臺,學校搭建了“賽訓評”一體化平臺,并開展三級特色活動:每月一次“創意設計推介會”,每學期一次“創意智造”鯨園小主講活動,每學年一屆“創客節”。通過三級活動,學校選拔出優秀的種子選手,代表學校參加山東省及威海市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此外,結合學生的學習體會反饋和成效,學校還不斷優化校本課程品質,并實施了教師和學生的評價體系。通過對負責教師每周課程的跟蹤評價,推動課程深入發展。學生的個人評價也精心設計階梯式獎勵機制,從即時激勵到“小書簽”評價再到校長簽名證書等,多級激勵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