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展,是航空航天展覽會或博覽會的簡稱。航展的出現源自人類工業科技的偉大突破,并伴隨著航空工業的誕生與成長而產生、壯大。自1909年世界上第一次舉辦航展至今,世界航展已走過了超過百年的輝煌歷程。航展就像一個美麗的櫥窗,集中展示了人類航空航天科技發展歷程中的最華美篇章。
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制造的“飛行者1號”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試飛成功,不僅實現了人類的飛天夢,更開啟了人類航空歷史的新紀元。
作為人類20世紀最重要的發明,飛機從誕生開始便得到無數人的關注和追逐。從1905年起,在西方部分工業國家就開始出現一些群眾性的飛行活動。當時這些航空集會大多由飛行愛好者自發組織,宣傳性和娛樂性更為突出,基本上沒有商業化色彩。
隨著航空工業在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俄國、美國和日本等一些工業發達國家逐漸受到重視,并最終成為獨立的工業產業,1909年,世界上第一個經過系統組織的全國性航展在法國巴黎成功舉行。此次航展得到了眾多國家的效仿,于是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又陸續誕生出眾多如今世界知名、人們耳熟能詳的航展,如英國范堡羅航展、新加坡航展、阿聯酋迪拜航展、中國珠海航展以及俄羅斯莫斯科航展等。此外,德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也都在不同時期發展出了自己國家的航展。

回顧世界航展百年發展歷史,伴隨著航空技術和社會經濟文化發展,航展的內容在不斷豐富,其意義和作用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早期的航展更多的是一種宣傳手段和娛樂性活動,其主要目的在于向普通人展示飛行的風采、航空器的性能,起到推廣航空飛行文化、進行航空科普的作用。隨著世界航空工業的建立和發展,航展日益成為技貿結合、專業性極強的商業活動,更偏重于展示和交流最新航空航天科技成果,成為商家推銷產品和服務、國家展現航空航天裝備實力的大舞臺。
到今天,世界各地每年舉辦的航展規模不一,數量已多至不可計數,不但在促進各國交流、推動行業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各個國家、各個航空企業進行競技角逐、展示實力的重要陣地。
為了展示航展魅力與內涵,《航空世界》特推出“世界航展知多少”專欄,讓讀者們更完整地了解世界各大航展的全貌,徜徉在歷史之間,感受飛行之美、航空之美、科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