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教6是新中國自行研制成功的第一種飛機,是一種裝備活塞式發動機的串列雙座初級教練機。設計之初它曾被稱為初教1,1961年國家批準投產并裝備空軍部隊后,又稱為“六一”式初級教練機。1964年總參謀部定名為初教6型飛機,簡稱初教6。
初教6為雙座、下單翼、前三點起落架設計,動力裝置是一臺285馬力的活塞6甲星形氣冷9缸發動機,配雙葉自動變距螺旋槳。其機身、機翼和尾翼安定面采用全金屬結構,僅副翼和舵面為金屬骨架蒙布結構。該機裝有全套飛行儀表和無線電通信導航設備。
初教6廣泛用于空軍、民航的飛行學院及各運動航校,被譽為“培養飛行員的搖籃”,其在國外俱樂部也很受歡迎。1980年,該機榮獲國家質量金質獎。
“天之翼”飛行表演組建于2011年3月,采用初教6作為表演機,是空軍首支初級教練機飛行表演隊,成立以來參加了歷次空軍航空開放活動。該表演隊由空軍航空大學組建,16名飛行員全部來自教學一線的飛行教員,每個人的安全飛行時間都在2000小時以上。該隊擅長的高難度特技飛行動作包括:雙機俯沖、四機菱形隊盤旋、四機剪刀機動、四機對頭交叉、七機開花等。

初教6的主要型號有:
初教1原型機,裝一臺捷克斯洛伐克制造的道里斯氣冷活塞式發動機。
“紅專”502M原型機,裝一臺蘇制М-11ФР星形氣冷活塞式發動機。
初教6原型機,裝一臺蘇制АИ-14Р星形氣冷活塞式發動機,共制造5架。
初教6生產型,裝一臺活塞6型發動機,是最初投入批量生產的型號。
初教6甲型,裝一臺提高功率的活塞6甲發動機,是大批量生產并裝備部隊的主要型號。該型機于1965年初從第18批開始交付,目前仍在生產,通稱為初教6。
初教6乙型,1964年根據空軍要求研制的加裝武器改型。主要改動包括:加裝2挺7.62毫米口徑機槍,備彈120-180發;可掛10-25千克的炸彈2枚;增加相應的瞄準具與照相槍。1965年初完成2架飛機的改裝,并交空軍強擊機部隊試飛,6月完成鑒定試飛。改型后飛機重量增加113千克,于1966年生產了10架。
初教6高原型原型機,加裝廢氣渦輪增壓系統,滿足飛機上高原的要求。1967年改裝的原型機進行了地面和飛行試驗,沒有繼續改進投產。
“海燕”飛機,是以初教6甲為基礎改型設計的多用途民用飛機,也稱初教6丙。“海燕”采用單人駕駛艙,后艙改為載荷艙,可執行多種任務,于1985年5月開始改裝設計,8月17日首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