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質災害調查風險大、難度大、限制因素多,增加了調查風險。傾斜攝影測量是一種現代測繪技術,其特殊之處在于傳感器的裝載布局,4個傾斜角度與垂直角度可以配合滿足多角度拍攝。為了能夠提高地質災害調查效益,保證調查工作安全,傾斜攝影測量技術應運而生,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地質災害調查的弊端?;诖耍疚氖紫葘Φ刭|災害調查和傾斜攝影測量技術進行闡述,分析傾斜攝影測量三維全景圖制作方法,最后探究傾斜攝影測量在地質災害調查中的應用。
關鍵詞: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地質災害調查
引言
常發地質災害區域地理環境較為復雜,野外勘察效率低、安全系數低、工作量大、成本高、精度差,如在坍塌地質災害勘察中的陡坡危巖結構信息獲取中,過去都是采用皮尺、羅盤等勘測工具,需要工作人員入場測量,但受到現場條件限制,所獲取的數據不夠全面,影響最終的分析結果。而傾斜測量技術是通過無人機多攝像頭航拍,相比傳統測繪技術,具有立體性、全方位、安全、高效、高精準度等優勢,實現了傳統航空攝影技術和地面測繪技術的融合。傾斜攝影測量技術可以更真實呈現出被拍攝物的實際狀況,彌補了正攝影像的不足,還能夠通過低空多維鏡頭拍攝,更全、更快的捕捉地理信息,有效滿足了地質災害調查的需求。
1.地質災害調查介紹
地質災害是自然災害的一種,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在地質災害調查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收集區域內的氣象、水文、地層、巖性等信息,從而更好的檢測地質體特性、穩定性、發展態勢。通過地質災害調查可以獲取地質災害信息,為后續制訂地質災害防治措施提供信息支持。
2.傾斜攝影測量技術概述
傾斜攝影測量技術借助無人機飛行實現相關功能,是無人機技術與傾斜攝影技術的結合。在實際運行中,在無人機平臺上搭載4個攝像頭(前、后、左、右),多個攝像頭可以拍攝正向以及4個傾斜的影像,從而獲取到航向、航速、航高等各項參數,之后將所拍攝的傾斜影像整理進一步分析。對于相同拍攝對象最多可以同時呈現8張相片,有助于分析地質災害情況,從相片中挑選出最清晰的制作紋理,保證地質拍攝足夠清晰[1]。相比傳統的測量技術來說,傾斜攝影測量技術可以從多個角度對相同拍攝對象進行觀察,讓地物情況反映更加全面、真實。配合使用相應的軟件,可以得到拍攝對象坡度、面積、(表面)構造、面積、高度等屬性。其主要優勢表現在:
2.1適應性強、靈活度高
無人機通過高空、低空飛行的方式,可以完成復雜環境的測量工作,除了雨雪天氣、大風天氣外均可使用,不會受到測量現場空間、地面條件等因素限制。無人機在實際操作中靈活性好,能夠快速獲取到指定區域信息,通過多角度攝像保證信息獲取的全面性,提高了地質災害調查工作效率,保障了調查人員安全。

2.2信息全面精準
在地質災害調查中,傳統攝影技術、測繪技術只能提供單一、單向數據信息,而傾斜攝影測量技術除了能夠提供線劃地形圖,同時也可以保證影像圖的清晰度,構建攝像對象的三維模型。在誤差控制上,傾斜攝影測量由于是對相同地物多角度拍攝,精度也大大提升,遠高于傳統攝像技術。
2.3成本低
無人機設備市場價格從幾千元到幾十萬元不等,根據地質災害調查任務要求,普遍無需采用最高端無人機,挑選合適的機型,確保與攝像系統相匹配即可。同時無人機后續維護成本不高、使用壽命長。一次性投入成本較高,但后續成本很低。再加上傾斜攝影測量技術作業成本較低,無需在地質災害區域投入大量設備,只需終端站、無人機即可開展外業工作,投入工作人員數量也大大減少。
3.地質災害調查中的三維建模流程
在地質災害調查應用傾斜攝影測量技術需借助Context Capture系統構建三維地質模型,其主要流程為:
3.1數據資料分析,提前做好數據預處理工作,將存在缺陷的資料排除,保證地質資料的完整性,格式滿足處理要求。
3.2借助無人機航空飛行測量傾斜影像,獲取高精度影像方位元素。校正攝影畸變獲取到傾斜影像、方位元素,借助多視影像技術密集匹配,得到被測對象三維點,將三維點連接即可得到地質3D模型[2]。
3.3從3D模型中挑選最佳紋理信息,借助三角形線法方程、二維圖像夾角選擇,在street factory系統中自動關聯紋理信息,完成模型的后續處理。
3.4完成紋理關聯工作后即可在軟件中輸出真地質三維模型。
4.傾斜攝影測量技術在地質災害調查中的運用
勘測人員應提前在勘測地進行野外踏勘,在被測區域四角布設控制點,劃定傾斜攝影測量范圍,借助GPS RTK技術得出控制點坐標,通過水準面凈化模型得出控制點高程基準成果。由于地質災害區域多數都是野外,植被十分繁茂,通視條件較差,特別是峭壁坍塌區域不利于工作人員攀登,提高了野外測量難度。在第一手材料難以獲取的基礎上,則要借助傾斜攝影技術解決問題。
4.1獲取傾斜攝影數據
根據探勘情況設置無人機飛行航線,由于地質災害多發在山區,具有高差起伏大的特點,為了保證拍攝地面的清晰度,建議采用低空飛行拍攝方案,相對地面航高控制在20m~120m之間,航向重疊率不低于80%,旁向重疊率不低于75%,地面分辨率高于0.08m[3]。多數情況下采用1架無人機進行拍攝,并由兩名工作人員操作,包括機長和駕駛員,機長負責規劃航線規劃、配合駕駛員操作無人機,駕駛員負責無人機起降和飛行。傾斜攝影無人機一次飛行時間最好不超過30min,通??梢垣@取上百張有效影像。
4.2 POS信息數據處理
無人機上搭載傾斜相機,無人機飛控系統存儲POS數據,相片預處理環節中導出POS數據,與影像自動匹配。將其導入到Context Capture軟件中讀取,快速對影像數據初始化定位。
4.3空三加密和點云密集匹配
Context Capture軟件可自動處理空三加密。Context Capture根據傳遞的下視影像、傾斜影像POS信息,對控制點數據空三融合處理,通過區域網整體平差,多視影像密集匹配得到超高密度數字點云信息[4]。實施要點為:
4.3.1根據攝像范圍對空間劃分,分為多個子區域空間,匹配連接點平差計算,自動消除粗差,人工調整點位,構建子區域空間架構,確保精度。
4.3.2整合子區域空間,構成一個完成的地域網絡,再次進行平差處理生成多角度連接點,保持連接點覆蓋整個區域、點位分配均勻,誤差不得超過0.3像素。
4.3.3區域網建設完成后即可在其中加入檢查點、像控點,找出點位在影像中的具體位置。
4.3.4平差計算應加入連接點,通過連接點投射到坐標,完成區域網規劃工作。
4.3.5完成以上操作流程通過空三加密,對相應外方位元素進一步優化,消除影像中的畸變差,之后即可應用到地物3D TIN模型建設中,并提取紋理。
4.4重構三維立體實景模型
構建測區3D立體實景模型需要經過密集點云生成、構建3DTIN模型、紋理自動映射處理三個步驟,構建是核心環節,決定了后續模型質量。在軟件中借助畸變校正功能獲取多時影像,空三處理后得出高精度外方位元素,創建3D TIN影像中,借助多基元、多視影像密集匹配技術,對平面空間網格劃分,自動匹配基元,包括像方特征點、物方特征點等,借助多視影像特征點、成像信息,采用不固定匹配策略,完成密集匹配工作,匹配冗余信息,減少匹配過程中的外部影響因素。通過并列計算方案可保證精度、效率,及時獲得多視影像點坐標,獲取地物高度3D點云數據,通過點云數據即可構建3D TIN模型。進一步優化三角網,匹配三角尺寸和原始圖像分辨率,得出傾斜曲邊變化率數據,簡化地面空間三角網,獲得地面3D TIN模型[5]。借助傾斜影像構建地質災害區域三維模型,可360°展示地質災害區域和周邊場景,勘察人員可多角度觀察地質災害特征,判斷地質災害發生部位的范圍、尺寸、威脅度等。借助軟件量測功能,還可以確定危險物的形狀、坡度、大小、高程信息,讓調查效率和測量精度進一步提升。
4.5自動紋理關聯
完成3D TIN模型建設后進行紋理關聯,主要工作內容是在3D TIN模型基礎上進行紋理圖像配置、貼附紋理。由于傾斜攝影可從多個角度獲取相同地物信息,所以目標影像選擇十分重要。在3D TIN模型中采用線法方程、二維圖像角度,軟件自動配比衡量紋理圖像,紋理圖像夾角越小表示圖像平面平行度越高,紋理質量也隨之提升(3D TIN模型圖像和目標圖像點匹配對應)。在3D TIN模型中計算三角、相片中區域幾何關系,紋理影像中提取地面紋理特征,實現3D TIN模型紋理自動關聯,紋理反向投射繪制真地質模型[6]。整個操作過程中,只需軟件測圖模塊即可直接采集地形要素以及模型表面高程信息,局部需要人工修飾,完畢后即可將3D地形圖導出。
結語
綜上所述,在地質災害調查當中應用傾斜攝影技術,通過多角度拍攝、多角度成像,可以保證信息獲取的全面性、多向性,并且整個流程由軟件自動生成,有效減少了人工干預,所建設的地質災害模型更加直觀,確保了地質災害模型建設精度與建設效率,更好地滿足了地質災害后續防治工作使用需求。并且傾斜攝影技術可以大大降低地質災害3D TIN模型建設成本,綜合效益非常高。如今傾斜攝影測量技術已經成為測繪領域中不可或缺的技術之一,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薛躍明,黃喆,張鳴之,等;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在地質災害調查監測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縱橫, 2016,(15):15-16.
[2]孫貴鑫.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技術在地質災害調查中的應用簡述[J].中國室內裝飾裝修天地, 2019,(08):137-138.
[3]鄧志強.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在礦山地質災害調查與治理中的應用[J].世界有色金屬, 2020(01):135-136.
[4]龔善榮,龔建軍,等;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技術在地質災害調查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8(17):84-86.
[5]鄧念東,代育朝,等;無人機傾斜攝影三維全景技術在地質災害調查中的應用[J].科學技術創新, 2020(14):46-47.
[6]李楊.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在地質災害調查監測中的應用[J].黑龍江冶金, 2018,(03):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