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亭亭作為美國華裔作家之一,先后創作了許多具有影響力的小說,包括《女勇士》《中國佬》《孫行者》等。這些文學作品奠定了湯亭亭在美國華裔文學史上的地位。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對于文本“中國故事”展開敘事創作時,靈活運用自身掌握的“中國故事”和關聯文學知識,為創作文本“中國故事”和對關聯故事情節展開敘事描寫提供有力支持,使得其文本“中國故事”敘事水平和作品質量得到同步提高。本文將從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入手介紹文本“中國故事”的敘事,了解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文本“中國故事”的敘事爭議和特點,并提出相關策略,為華裔作家根據自身掌握的中華知識進行“中國故事”敘事提供借鑒或指導。
一、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文本“中國故事”的敘事爭議
(一)引用爭議
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在“中國故事”文本敘事創作時,往往采取引用和改編中國史料與文學知識的手法,隨意對中國史料和文學素材進行改編,在引用中國史料和文學素材時存在明顯爭議,甚至將“中國故事”轉變成“西方故事”,使中國史料和文學素材失去原本韻味。因此,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中國故事”文本敘事創作引起了很大爭議,但湯亭亭不以為然,認為中國神話故事到美國就變成了美國神話故事。
(二)學術爭議
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在“中國故事”創作時采用的“胡編亂造”“數典忘祖”的寫法使得中國文化圈內正統教育人士對其產生心理抗拒和反感,繼而引發部分學者與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的學術爭議。這里涉及的學術爭議最終落腳點是在全球化語境中如何理解與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知識。
(三)立場爭議
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創作的“中國故事”大多貼合西方人思想觀點,甚至將符合中國人思想觀點的文學素材改編成“西方故事”,使得中西方對湯亭亭創作的“中國故事”文本敘事的立場產生爭議。這一爭議不斷發展,而在這一過程中,中西方學者文化素養和思維層次的不同更加凸顯。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則在這一立場爭議過程中抱著西方人思想觀點,站在與中國傳統文化學者的對立面。這場關于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文本“中國故事”敘事的立場爭議一直在持續。
二、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文本“中國故事”的敘事特點
(一)附和西方人的觀點
湯亭亭在進行“中國故事”文本敘事創作時,過于附和西方人的思想觀點,這就會造成“中國故事”失去原本韻味,影響“中國故事”文本敘事表現和實際創作效果。也就是說,湯亭亭創作的“中國故事”過于附和西方人的文化思想,對現有的中國史料和文學知識進行西方化改編,影響“中國故事”的文學價值。加上多數西方人對“中國故事”抱有輕視的思想態度,湯亭亭在迎合西方人觀點素養過程中“丑化”中國傳統故事和史料,湯亭亭文本“中國故事”敘事也逐漸向著西方化方向靠攏。
(二)引用改編經典文本
湯亭亭進行文本“中國故事”敘事創作時過度引用經典文本,對引用的文本素材進行改編創作,使得經典文本轉化成美國文學作品,即湯亭亭筆下的“中國故事”。盡管湯亭亭的寫作習慣受到中華文化和中國文學的影響,但是湯亭亭在進行“中國故事”文本敘事創作過程中過度注重經典文本的引用與改編,使得中國史料和經典文學適應美國文學市場。這必然會影響“中國故事”的實質價值和傳播屬性。湯亭亭將中國文化和史料文學當成文化資源庫,但是沒有合理利用文化資源庫信息,這就對湯亭亭“中國故事”文本敘事創作帶來不利影響。
(三)中西跨文化的創作
由于中西方文學表現形式和文化發展趨勢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湯亭亭在創作時往往采取跨文化的方式,使得傳統文學素材轉變成符合西方讀者實際需求的“中國故事”。也就是說,湯亭亭筆下的“中國故事”具備一定跨文化創作的特點,通過適當策略和相關特點就可以在中國文學與西方文學之間協調配合力度,突出中西方跨文化創作在湯亭亭“中國故事”文本敘事和整體創作編寫中的作用。進而跳出“中國故事”固有文化限制,為后期“中國故事”文本敘事創作奠定堅實基礎。
三、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文本“中國故事”的敘事策略
(一)中華史料隨意取舍
湯亭亭的文學作品受到中國傳統文學的影響,但和其他華裔作家一樣,對于中華史料的取舍程度比較大。通過對湯亭亭的文學作品加以研究,筆者可以了解到湯亭亭三部小說中都明確涉及與中國經典文本相關的史料內容。在湯亭亭筆下,各種各樣的中國文化和史料被隨意取舍,即使不相關的文化史料也被連接到一起,使得湯亭亭文本“中國故事”敘事過于混亂,內容虛實表現情況過于復雜,甚至運用中華史料來描述天災人禍和民不聊生的社會動亂景象,直接影響中華史料和關聯內容的傳播效果與文學作品的質量。《中國佬》第二章就將湯亭亭隨意取舍中華史料的敘事特點全面表現出來。“莊稼和樹木變成了湖泊,災民們逃到干旱龜裂的土地上,農田炙熱焦渴,江面不見魚帆。大地上又出現了新的妖魔,洋鬼子遍布四處,英國鬼子開放口岸,進來了鴉片和士兵。”這一敘事手法就將隨意取舍中國近現代鴉片戰爭的相關史料,并以西方人的口吻改編中國近現代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的史料。湯亭亭對于中國近現代歷史的感悟能力不高,直接影響中華史料在“中國故事”文本敘事以及綜合描寫中的實際作用。盡管隨意取舍中華史料可以使湯亭亭創作的文學作品適應西方讀者的真實需求,但是隨意取舍中華史料也會使史料的實用價值和文學作品的寫實性受到明顯影響。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沒有考慮隨意取舍中華史料帶來的不利影響,仍然堅持隨意取舍中華史料進行“中國故事”文本敘事創作,使其文學作品的質量和敘事描寫表達效果受到嚴重影響。
(二)原始資料加以改編
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在進行文本“中國故事”敘事表達時,沒有對各類原始資料進行有效整合,這就會導致她筆下的中國文化呈現為明顯“失真”狀態,各類原始資料在“中國故事”文本敘事中的呈現效果和真實性也會受到一定影響。湯亭亭文學作品中涉及的中國文學和人物關系都是經過改編的,這就會造成湯亭亭創作的“中國故事”文本與真實中國故事之間存在明顯差距。盡管這種創作手法在華裔作家文學領域較為常見,但是對原始的中國故事資料加以改編必然會影響文本敘事內容的真實性和實際創作效果。并且湯亭亭改寫經典文學的方式與美國文壇文學作品創作形式幾乎一致。從文學作品創作角度出發,作者在對原始資料改編創作時,需要結合當地人文發展和西方文學作品發展趨勢,在原始資料中加入西方經典故事內容,實現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目標。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筆下的“中國故事”過度注重“拼貼”這一文本敘事手法,使在“中國故事”文本敘事中引用的中國原始資料被改得面目全非,各類中國原始資料在美國華裔文學作品中的滲透力度受到極大影響。比如,在《女勇士》的第二章,作者在描寫“花木蘭”進山修煉的過程中講述了一個來自佛經故事及西方童話《愛麗絲仙境漫游記》的“小白兔”情節。這一敘事情節與佛教“太子舍身飼虎”和“尸毗王割肉喂鷹”的佛經故事有緊密聯系,但是在《女勇士》當中,相關佛經故事被改得亂七八糟。這就會影響中國原始資料在“中國故事”文本敘事中的滲透力度和實際作用,湯亭亭文本“中國故事”的敘事價值也難以得到進一步提高。
(三)故事的創造性改寫
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對于“中國故事”文本以及中國文化的運用往往通過一系列選擇決定的,而且湯亭亭沒有采取直接翻譯的方式將“中國故事”文本用國外語言表現出來,通常選用貼近西方文學特色的方法進行故事背景和人物關系創作,并在原有“中國故事”基礎上進行創造性改寫,對“中國故事”文本敘事的重點內容和細節部分進行自由改編。盡管這樣可以形成新的“中國故事”,但是也會導致其創作的“中國故事”文本以及敘事形式與真實的中國故事發展情況存在明顯差距。一些在本土被忽視的故事細節會在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文學作品中得到強化處理,使得中外讀者對湯亭亭文學作品的看法存在明顯差異。并且湯亭亭在“中國故事”文本敘事創作時過于偏重西方人的觀點,進行“中國故事”文本敘事時對于中國讀者的趣味點不夠了解,在“中國故事”改編和創作時會對中國文化的觀念與現有認知方式展開批判。
比如,在《猴王孫悟空》的結尾說道:“桃園三結義的兄弟們和曹操不愧為雄才韜略之士;他們創作的那些杰出的軍事謀略以及他們為戰爭提供的正義之理,今天仍在被人們運用,甚至連那些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和政府都在采用他們的戰略與戰術。然而,他們是敗者。”湯亭亭對原文進行大幅度的改動,對于國內讀者重視的內容進行大量刪減修改,使得西方讀者更容易接受其“中國故事”文本敘事內容。但是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對“中國故事”進行創造性改寫也會影響原有中國故事的內容和傳承的精神,其對于“中國故事”的文本敘事創作與現代文學領域發展要求之間也存在明顯差距。
(四)轉變成“美國故事”
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在“中國故事”文本敘事創作過程中認為,中國文化以及關聯故事的創編過于注重實用性,認為胡亂改動中國神話是改變“中國故事”過于重視實用性現狀的重要途徑。湯亭亭筆下的“中國故事”也漂洋過海成為美國神話故事,將“中國故事”以及傳統神話偷換概念轉變成關于美國的神話。但是在一次訪談中湯亭亭說出“我并沒有寫中國,我寫的是美國”,湯亭亭對于中國文化史料的使用和取向過于重視“拿來主義”理念,中國神話和文學內容在湯亭亭“中國故事”文本中僅僅表現為豐富獨特的文化資源庫,對于中華傳統文化和神話故事的尊崇感下降,僅僅通過“中國故事”以及各項文化知識描述美國不同時期的故事文本敘事。這就使得中國故事轉變成“美國故事”,以至于海外華人華僑不能準確掌握中國故事及其蘊含的中國文化。而對湯亭亭來說,她認為中國文化符號和價值觀會受到某種固定聯系與文化心理的影響,對于中國文學文化的態度幾乎是“予取予求”,對于“竊取”和改編中華文學知識和史料沒有產生負疚感。盡管這樣可以為美國文學領域貢獻出新的文學作品,但是也會造成中國傳統文學作品和史料的真實性與宣傳力度受到嚴重沖擊影響,“中國故事”中蘊含的知識和精神在美國文學領域中的滲透力度越來越薄弱,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中國故事”文本敘事水平與文學作品創作也難以滿足世界文學協調發展和共同進步的目標。
四、結語
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對文本“中國故事”進行敘事表達時,往往從西方角度出發進行“中國故事”敘事創作,這就會造成“中國故事”中的中國傳統文學內容和文化表達失去原有價值,直接影響西方讀者對“中國故事”真實內容和文化內涵等方面的掌握,也會造成“中國故事”向著西方化方向偏移,造成“中國故事”的固有價值內涵受到
嚴重影響。
(大慶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