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2年11月16日,郭沫若出生于四川省嘉定府樂山縣觀峨鄉沙灣鎮,由此開啟他波瀾壯闊的一生。他曾先后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副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文聯主席、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等要職,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之一、中國歷史劇的開創者之一、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甲骨學四堂之一。基于郭沫若先生的偉大成就,四川樂山在一定程度上被視作中國現代文藝一塊特殊的土壤,而這位文化巨匠背后的地緣脈絡也成為了后世研究者們恒久的課題。
2022年是郭沫若先生誕辰130周年。為更好地擦亮“沫若文化”品牌,推動樂山文藝事業,《現代藝術》雜志社攜手樂山市文聯特別策劃《弘揚沫若文化 譜寫時代新篇》專題,遴選來自10個文藝家協會的130位文藝工作者的精品力作(文藝門類以文聯工作慣例為序,同一門類以作者姓氏筆畫為序),旨在集中展示樂山文藝創作態勢,梳理樂山文藝人才隊伍,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弘揚沫若精神,打響沫若品牌,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繁榮興盛,并以此紀念20世紀中國的文化巨人郭沫若先生。
中國現代文學有過“魯郭茅巴老曹”的合稱。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同志《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引用了這一說法。由此可見,“沫若文化”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近年來,樂山市著力挖掘“沫若文化”內涵,開展樂山市郭沫若文藝獎評選,舉辦“沫若文化周(年)”以及沫若文化學術研討、文藝展演等系列活動,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將“沫若文化”品牌打造成知名文化品牌,不斷豐富樂山這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名山、名佛、名城、名人”的內涵。在樂山市文聯的積極努力下,樂山市文藝人才隊伍逐年壯大,現有國家級文藝家協會會員163名,省級會員936名;文藝創作成果成績斐然,350余件文藝作品獲中國舞蹈荷花獎、中國書法蘭亭獎、中國曲藝牡丹獎、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巴蜀文藝獎、四川文學獎、四川文華獎、四川群星獎等多項大獎。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喚新作為。讓我們共同期待,乘著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東風,樂山文藝工作者將傳承好沫若文風氣韻,進一步提升沫若文化品牌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堅定文化自信,繁榮創作、服務人民,圍繞樂山旅游興市、產業強市發展戰略,加快提升樂山區域中心城市發展能級、建設“中國綠色硅谷”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以文藝的繁榮興盛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展現新作為、做出新貢獻、譜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