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陽
(浙江理工大學法政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專屬管轄是涉外民商事糾紛的一項基礎性管轄依據,在各國立法中占據重要位置,是不可或缺的內容(1)蔡彥敏. 論國際民事訴訟的管轄權[J]. 現代法學, 1998,(5):120.。涉外專屬管轄不僅攸關長臂管轄情形下法院地國利益和公共政策的保護,而且構成首先受理法院原則(2)2021年《海牙管轄權項目解釋報告》指出,在后受訴法院專屬管轄情形下,不得適用首先受理法院原則抑或第一時間規則(first-in-time rule)。See Permanent Bureau. Report on the Jurisdiction Project [EB/OL]. (2021-02-03) [2022-04-06]. https://assets.hcch.net/docs/5fbec58b-d14f-49c6-8719-b1fb68fd6d5b.pdf.、涉外協議管轄(3)王吉文. 我國涉外協議管轄制度限制條件的正當性探討[J]. 武大國際法評論, 2011,(2):61.和不方便法院原則(4)參見2022年我國《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修訂版)》第530條第3款的規定。的正當限制條件,具有強大的反射效力(5)Catherine Kessedjian. Synthesis of the Work of the Special Commission of March 1998 on International Jurisdiction and the Effects of Foreign Judgments in Civil and Commercial Matters [EB/OL]. (1998-07-09) [2022-04-06]. https://assets.hcch.net/docs/3385edb5-6f63-4624-934c-4d4245fdcef6.pdf.(reflex effect)。
2019年海牙《承認與執行外國民商事判決公約》(以下簡稱《海牙判決公約》)第2條將涉外公司訴訟、公共登記事項和國際知識產權等涉外專屬管轄事項排除出公約的適用范圍,僅統一規定涉外不動產專屬管轄。剩余專屬管轄事項在各締約國的協調問題留待海牙管轄權項目上解決,成為海牙管轄權項目的重要爭議焦點(6)何其生. 海牙管轄權項目的困境與轉變[J]. 武大國際法評論, 2022,(2):43.。鑒于篇幅所限,本文選取海牙涉外公司訴訟、國際知識產權和外國判決執行事項專屬管轄展開論述。
關于涉外公司訴訟是否適用專屬管轄,國際社會尚未完全達成一致。歐盟和一些主權國家將涉外公司特定事項作為涉外專屬管轄的法定情形。然而,由于涉外公司專屬管轄被視為與公司設立自由原則(freedom of establishment)相沖突(7)Peter Stone, Youseph Farah. Research Handbook on EU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M]. Cheltenha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2015. 362.,因此一些國家破除了涉外公司訴訟的專屬管轄性質,依據默示同意原則、最低限度聯系原則或其他理論確定對外國公司的管轄權。
涉外公司訴訟與涉外自然人訴訟的管轄基礎存在區別。公司是一個獨立于員工和股東的法律實體,在任何特定地點都沒有實際存在(8)Daniel G. Brown. Jurisdiction over a Corpor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acts of an Affiliated Corporation:Do You Have to Pierce the Corporate Veil [J].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Law Review, 1992,(2):596.。涉外公司訴訟管轄權側重考量糾紛與受訴法院的商業聯系(business connections),而涉外自然人訴訟管轄權側重考慮糾紛與受訴法院的地域聯系(territorial connections)(9)J. J. Fawcett. A New Approach to Jurisdiction over Companies i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J].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1988,(3):645.。
1.涉外公司專屬管轄的確立
1998年格魯吉亞《關于調整國際私法的法律》第10條第2款、1999年斯洛文尼亞《關于國際私法與國際訴訟的法律》第60條、2005年保加利亞《關于國際私法的法典》第19條和2007年馬其頓《關于國際私法的法律》第65條均規定,公司設立、解散、法律地位變更和機構所作決定的效力,適用專屬管轄(10)鄒國勇譯注. 外國國際私法立法選譯[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17. 171.202.218.275.。根據韓國法律,若公司依韓國法成立,則韓國法院對公司章程、解散和組織決定的效力具有專屬管轄權(11)[新加坡]張瑞苓主持. 外國判決在亞洲的承認與執行[M]. 郭玉軍等譯.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20. 134.。俄羅斯將俄羅斯聯邦境內法律實體的設立、解散和對機構決定提出異議的國際爭端納入專屬管轄的范圍(12)Milana Karayanidi. Adjudicative Jurisdiction in Civil and Commercial Matters in Russia:Analysis and Commentary [J].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2016,(4):1009.。
在國際民商事管轄權領域,對于法人成立、撤銷、歇業清理和機構決定有效性之訴,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關于民商事管轄權及判決承認與執行的第1215/2012號(歐盟)條例(修訂版)》(以下簡稱《布魯塞爾條例Ⅰ(修訂版)》)第24條第2款規定此由公司所在地國法院專屬管轄(13)Lydia Lunstedt. International Jurisdiction over Cross-Border Private Enforcement Actions under the GDPR [J]. Scandinavian Studies in Law, 2018,(65):241.。在外國判決承認與執行領域,雖然歐盟禁止間接管轄權審查,但涉外公司專屬管轄屬于允許審查的對象(14)Vesna Lazic, Steven Stuij. Brussels Ibis Regulation Chang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Renewed Procedural Scheme [M]. Netherlands:T.M.C. Asser Press, 2017. 67.,涉外公司專屬管轄權成為歐盟拒絕承認與執行外國判決的理由(15)Andrew Dickinson. The Brussels I Regulation Recast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532.。
1998年,海牙國際私法會議常設局在《協助擬訂關于國際管轄權和外國民商事判決效力公約的初步草案》中指出,以章程效力、公司無效、解散和機構決議的有效性為標的之訴,適用專屬管轄(16)Permanent Bureau. Preliminary Draft Outline to Assist in the Preparation of a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Jurisdiction and the Effects of Foreign Judgments in Civil and Commercial Matters [EB/OL]. (1998-09-02) [2022-04-06]. https://assets.hcch.net/docs/0cbb3742-8964-4c0d-9dd4-3e4e186138d8.pdf.。2020年《海牙判決公約解釋報告》指出,之所以《海牙判決公約》第2條第1款第9項將法人或實體的有效、無效、解散和機構決定的效力排除出公約的適用范圍,是因為這些事項往往適用專屬管轄,通常不被其他國家承認與執行,但公司法其他問題諸如董事責任、股息支付、股東出資義務、公司合同和侵權判決仍屬于公約的保護對象(17)Francisco Garcimartín, Geneviève Saumier. Explanatory Report on the Convention of 2 July 2019 on the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oreign Judgments in Civil or Commercial Matters [EB/OL]. (2020) [2022-04-06]. https://assets.hcch.net/docs/a1b0b0fc-95b1-4544-935b-b842534a120f.pdf.。
涉外公司訴訟專屬管轄的立法理由如下:
第一,涉外公司專屬管轄充分考慮到糾紛與管轄法院的真實聯系,有利于實現訴訟便利和提高訴訟效率(18)邢鋼. 公司法律問題的比較法與國際私法評判[M]. 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2018. 64.。例如,在E.ON Czech Holding AG v. Michael Dědouch and Others案(19)Case C-560/16 E.ON Czech Holding AG v. Michael Dědouch and Others [2018] ECR, para. 30.中,歐洲法院指出,涉外公司專屬管轄體現了真實聯系原則的要求,力求確保將管轄權授予與案件具有密切聯系的法院。在Nicole Hassett v. South Eastern Health Board案(20)Case C-372/07 Nicole Hassett v. South Eastern Health Board [2008] ECR I-07403, para. 21.中,歐洲法院指出,公司信息通常在公司所在地通知和公布,其最適宜處理涉外公司糾紛。
第二,涉外公司專屬管轄的基本目標是集中管轄權,為涉外公司爭端提供單一法院,避免作出矛盾判決(21)Andrew Dickinson. The Brussels I Regulation Recast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549.。
第三,涉外公司專屬管轄是基于法律選擇的考慮。公司所在地國法決定涉外公司能力、公司機構組成、手續和公司責任(22)Peter Stone. EU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Second Edition) [M]. Cheltenha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2010. 150.,而且公司所在地國對法人內部事務可能制定強制性規則,因此需要由其專屬管轄以保證強制規范的適用(23)Ulrich Magnus, Peter Mankowski. European Commentaries o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Brussels I Regulation [M]. München:Sellier. European Law Publishers, 2007. 357.。
2.涉外公司專屬管轄的破除
由于涉外公司專屬管轄被視為與公司設立自由原則相沖突(24)Peter Stone, Youseph Farah. Research Handbook on EU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M]. Cheltenha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2015. 362.,因此一些國家破除了涉外公司訴訟的專屬管轄性質。
為了滿足外國公司在住所地國以外的法院訴諸司法的實際需要,學界提出了各種理論(25)Arloe W. Mayne. Solicitation as a Basis of Jurisdiction over a Foreign Corporation [J]. Kentucky Law Journal, 1951,(3):357.。有的根據公司意思自治來確定管轄權(26)邢鋼. 公司法律問題的比較法與國際私法評判[M]. 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2018. 66.。默示同意原則(the implied consent doctrine)主張,一旦外國公司在法院地國進行業務交易,則將被視為默示同意該國管轄(27)William A. Stone. Jurisdiction over the Foreign Corporation [J]. Albany Law Review, 1962,(1):62.。有的規定涉外公司訴訟由行為完成地國法院行使管轄權(28)王慧. 對跨國公司管轄權沖突的分析[J]. 法學雜志, 1998,(1):15.。最低限度聯系理論、“第二自我”和“代理”理論(the alter ego and agency theories)是美國涉外公司訴訟管轄權的重要理論,但在確定最低限度聯系時,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沒有解決誰的聯系可能歸于公司被告的問題(29)Murray E. Knudsen. Jurisdiction over a Corporation Based on the Contacts of a Related Corporation:Time for a Rule of Attribution [J]. Dickinson Law Review, 1988,(4):918-919.。
3.折中:選擇性管轄連結點+強制管轄權
工商企業在跨國商業活動中可能通過作為或不作為侵犯國際基本人權,但跨國公司侵犯人權司法管轄規則缺失(30)瑪麗亞·費爾南達·埃斯皮諾薩. 跨國公司和其他工商企業與人權的關系問題不限成員名額政府間工作組(任務是擬訂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文書)第一屆會議報告[EB/OL]. (2016-02-05) [2022-04-06]. https://previous.ohchr.org/CH/HRBodies/HRC/WGTransCorp/Pages/IGWGOnTNC.aspx.。鑒于此,2021年《在國際人權法中規范跨國公司和其他工商企業活動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書第三版修訂草案》(以下簡稱《第三版修訂草案》)第9條第1款規定,受害人對跨國公司侵犯人權而提起的訴訟,應由以下法院管轄:(a)人權侵權結果或影響發生地(the human rights abuse occurred and/or produced effect);或(b)導致侵犯人權的作為或不作為實施地(an act or omission contributing to the human rights abuse occurred);或(c)被控在跨國商業活動中導致侵犯人權的自然人或法人住所地;或(d)受害人的國籍或住所地(31)Oeigwg Chairmanship Third Revised Draft Legally Binding Instrument to Regulate, i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 the Activities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Other Business Enterprises [EB/OL]. (2021-08-17) [2022-04-06]. https://previous.ohchr.org/Documents/HRBodies/HRCouncil/WGTransCorp/Session6/LBI3rdDRAFT.pdf.。
上述規定旨在確保受害人有足夠的渠道在跨國公司侵犯人權糾紛中訴諸司法(32)Oeigwg Chairmanship Second Revised Draft Legally Binding Instrument to Regulate, i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 the Activities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Other Business Enterprises Explanatory Notes (Key Issues and Structure of the Second Revised Draft, Recommendations of the Chair Rapporteur, Paragraph (g), 5th Session) [EB/OL]. [2022-04-06]. https://previous.ohchr.org/Documents/HRBodies/HRCouncil/WGTransCorp/Session6/igwg-key-issues-2nd-revised-draft.pdf.,并避免跨國公司質疑管轄逃避責任,確保尊重和執行國際人權法與人道主義法(33)紀堯姆·朗. 跨國公司和其他工商企業與人權的關系問題不限成員名額政府間工作組第三屆會議報告[EB/OL]. (2018-01-24) [2022-04-06]. https://previous.ohchr.org/CH/HRBodies/HRC/WGTransCorp/Pages/IGWGOnTNC.aspx.。《第三版修訂草案》第9條司法管轄權的局限性如下:首先,第9條的適用范圍沒有區分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34)Secretariat. Annex to the Report on the Sixth Session of the Open-ended Intergovernmental Working Group on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Other Business Enterprises with Respect to Human Rights (A/HRC/46/73) [EB/OL]. [2022-04-06]. https://previous.ohchr.org/Documents/HRBodies/HRCouncil/WGTransCorp/Session6/igwg-6th-statement-compilation-annex.pdf.;其次,原告國籍和住所屬于涉外過度管轄依據(35)劉仁山. 國際私法(第六版)[M]. 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2019. 443.,而且跨國公司侵犯人權之訴的受害人并非絕對構成國際私法上的弱者,第9條第1款(d)項管轄標準體現對受害人的過度偏向性保護。
關于第9條第1款的管轄性質,從條文內容可以看出,應理解為涉外特別管轄而非專屬管轄。專屬性意味著在數量上僅單一法院具有管轄權,第9條第1款對跨國公司侵犯人權之訴規定了四個管轄連結點。然而,第9條第1款受訴法院的管轄權具有強制性(obligatory),不得以不方便法院原則為由拒絕管轄(36)Oeigwg Chairmanship Second Revised Draft Legally Binding Instrument to Regulate, i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 the Activities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Other Business Enterprises [EB/OL]. (2020-08-06) [2022-04-06]. https://previous.ohchr.org/Documents/HRBodies/HRCouncil/WGTransCorp/Session6/OEIGWG_Chair-Rapporteur_second_revised_draft_LBI_on_TNCs_and_OBEs_with_respect_to_Human_Rights.pdf.。禁止適用不方便法院原則一方面旨在確保上述條文規定的管轄權具有強制性,另一方面意在確保受害者能夠訴諸司法和獲得救濟(37)Secretariat. Addendum to the Report on the Fourth Session of the Open-ended Intergovernmental Working Group on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Other Business Enterprises with Respect to Human Rights [EB/OL]. (2019-03-06) [2022-04-06]. https://previous.ohchr.org/Documents/HRBodies/HRCouncil/WGTransCorp/Session4/igwg-4th-statement-compilation-addendum.pdf.。總之,雖然第9條第1款特別規定了四種選擇性管轄連結點,但管轄后果具有與涉外專屬管轄類似的強制性,構成涉外公司訴訟專屬管轄“立”與“破”之折中。
是否所有涉外公司糾紛均適用專屬管轄?在flyLAL-Lithuanian Airlines AS v. Starptautiskā lidosta Rīga VAS and Air Baltic Corporation AS案(38)Opinion of Advocate General Kokott, Delivered on 3 July 2014, Case C-302/13 flyLAL-Lithuanian Airlines AS v. Starptautiskā lidosta Rīga VAS and Air Baltic Corporation AS [2014] ECR, para. 68.中,Kokott法官指出,涉外公司專屬管轄構成一般管轄規則的減損,必須嚴格解釋。
第一,肯定對象。歐盟涉外公司專屬管轄涵蓋以下兩類訴訟:首先,以章程有效性、公司無效和解散為標的之訴;其次,以董事會等機構決定的有效性為標的之訴(39)Andrew Dickinson. The Brussels I Regulation Recast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549.。例如,在Nicole Hassett v. South Eastern Health Board案(40)Case C-372/07 Nicole Hassett v. South Eastern Health Board [2008] ECR I-07403, para. 31.中,歐洲法院指出,涉外專屬管轄所指的公司機構決定限于機構根據公司法或章程的職能規定作出的決定,原告對董事會拒絕賠償的決定提起訴訟不適用專屬管轄。
第二,否定對象。由于《布魯塞爾條例Ⅰ(修訂版)》第1條第2款(b)項將公司破產事項排除出適用范圍,因此與公司解散存在密切關聯的公司破產問題不屬于第24條第2款專屬管轄的對象(41)Andrew Dickinson. The Brussels I Regulation Recast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550.。附帶提起的涉外公司訴訟(42)Case C-144/10 Berliner Verkehrsbetriebe (BVG) v. JPMorgan Chase Bank NA, Frankfurt Branch [2011] ECR I-03961, para. 27.、董事挪用公司資金和公司合同之訴(43)Paul Torremans. Cheshire, North & Fawcett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Fifteenth Edition)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466.,以及公司追繳股款、超額支付股息和其他款項的訴訟亦不屬于歐盟涉外公司專屬管轄的對象(44)Peter Stone. EU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Harmonization of Laws [M]. Cheltenha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2006. 140-141.。根據2020年《海牙判決公約解釋報告》的詮釋,董事責任、股息支付、股東出資義務、公司合同和侵權糾紛不適用專屬管轄,仍屬于公約的保護對象(45)Francisco Garcimartín, Geneviève Saumier. Explanatory Report on the Convention of 2 July 2019 on the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oreign Judgments in Civil or Commercial Matters [EB/OL]. (2020) [2022-04-06]. https://assets.hcch.net/docs/a1b0b0fc-95b1-4544-935b-b842534a120f.pdf.。2022年瑞士《關于國際私法的聯邦法》第151條規定,公司法爭議由公司所在地法院管轄,但對股東或依公司法應負責任的人提起的訴訟,亦可由被告住所或慣常居所地法院管轄,因公司公開發行股票和債券而引起的糾紛由發行地法院管轄。
法人獨立原則將公司完全獨立于其背后的自然人,因此公司住所的概念不同于自然人住所(46)Peter Stone, Youseph Farah. Research Handbook on EU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M]. Cheltenha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2015. 356.。許多大陸法系國家甚至否認法人具有自然人意義上的住所或居所,而只關注法人的所在地(seat)(47)李雙元,歐福永. 國際私法學(第三版)[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5. 186.。傳統上,公司所在地主要采取直接判斷方法,即訴訟法或公司法直接就何處可作為公司所在地予以規定。
歐盟對涉外公司專屬管轄領域公司所在地的認定方法進行了突破和革新,對公司所在地引入統一的國際私法定義(48)Peter Stone. EU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Second Edition) [M]. Cheltenha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2010. 152.。《布魯塞爾條例Ⅰ(修訂版)》第24條第2款后半句規定,為決定公司所在地,法院將適用本國國際私法規則。換言之,法院地國不直接規定公司所在地的判斷標準,而是根據沖突規范的指引,決定適用何國法作為準據法,然后根據準據法確定何地可作為跨國公司所在地。在涉外公司訴訟專屬管轄情形下,公司所在地的判斷不適用條例第63條的判斷標準(49)Peter Stone. EU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Harmonization of Laws [M]. Cheltenha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2006.140.。
歐盟公司所在地沖突法認定方法的立法背景如下:歐盟成員國對公司所在地的確定存在法律沖突,有的遵循公司成立地理論,有的適用公司管理所在地理論。為統一公司所在地的認定標準,條例第63條規定以下三個選擇性判斷標準:法定所在地、管理中心地、主營業地。第24條第2款專屬管轄意指只能由單一法院行使管轄權,而第63條任由原告在三個地點進行選擇,不滿足專屬管轄的要求,因此第24條第2款規定法院必須根據本國沖突規范確定公司準據法,然后根據準據法以查明公司所在地的位置(50)Andrew Dickinson. The Brussels I Regulation Recast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552-553.。
條例第24條第2款所述新方法的優點在于,判斷結果具有中立性和客觀性。然而,歐盟內部沒有統一的公司國際私法,不同成員國法院可能以不同方式確定準據法和公司所在地(51)Andrew Dickinson. The Brussels I Regulation Recast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553.;其次,由于沖突規范不直接規定公司所在地,因此不利于保護當事人對涉外公司管轄權的可預見性;再次,系屬有待斟酌。關于住所確定問題的沖突規范,除適用法院地法外,常見的系屬公式還包括當事人協議選擇的法律或當事人本國法(52)李雙元,歐福永. 國際私法學(第三版)[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5. 181.;最后,沖突法認定方法存在邏輯局限。如果不事先確定公司所在地,那么法院無法確定對涉外公司訴訟是否行使管轄權。在不確定由何國法院行使管轄權的前提下,何談援引法院地國沖突規范確定公司所在地。
《海牙判決公約》第2條第1款第13項將知識產權排除出公約的適用范圍,無法為國際知識產權管轄問題的理解提供指引(53)2018年《海牙判決公約修訂版草案解釋報告》第2條第1款第13項將知識產權和類似事項(analogous matters)排除出公約的適用范圍。由于“類似事項”一詞具有模糊性,因此2019年《海牙判決公約》第2條第1款第13項將知識產權排除出公約的適用范圍,但未列入類似事項。See Francisco Garcimartín, Geneviève Saumier. Explanatory Report on the Convention of 2 July 2019 on the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oreign Judgments in Civil or Commercial Matters [EB/OL]. (2020) [2022-04-06]. https://assets.hcch.net/docs/a1b0b0fc-95b1-4544-935b-b842534a120f.pdf.。國際知識產權傳統糾紛和國際數據知識產權新型糾紛專屬管轄之爭亟待澄清。
水不僅是生命之源,更是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之一。隨著我國經濟 “新常態”的到來,城鎮化建設成為拉動經濟穩定增長的新戰略[1]。 2016 年末我國城鎮化率為 57.35%[2], 根據世界城市化發展規律,我國正處在城鎮化 (30%~70%)快速發展的時期[3]。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動城鎮化建設,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的人口遷移和聚集、產業結構調整、社會消費規模擴大等將加速水資源的消耗,水資源出現了區域性的供需問題[4]。我國水資源短缺與城鎮化水資源消耗日益增多的矛盾越來越突出。
海牙國際知識產權僅被授予有限的專屬管轄,知識產權有效性事項適用專屬管轄,但知識產權轉讓和許可使用合同不在海牙專屬管轄的范圍內,此屬合同行為,適用合同管轄規則(54)Catherine Kessedjian. International Jurisdiction and Foreign Judgments in Civil and Commercial Matters [EB/OL]. (1997-04-07) [2022-04-06]. https://assets.hcch.net/docs/76852ce3-a967-42e4-94f5-24be4289d1e5.pdf.。國際知識產權合同可適用《選擇法院協議公約》(55)Francisco Garcimartín. Judgments Convention:Revised Draft Explanatory Report [EB/OL]. (2018-12-01) [2022-04-06]. https://assets.hcch.net/docs/7d2ae3f7-e8c6-4ef3-807c-15f112aa483d.pdf.。
然而,知識產權侵權的管轄性質存在較大爭議,影響海牙國際知識產權專屬管轄方案的設定。首先,秉持肯定態度。例如,2001年海牙《知識產權工作組報告》指出,專利侵權訴訟由專利授予國法院專屬管轄,商標侵權訴訟由商標注冊地或產生地國法院專屬管轄(56)Permanent Bureau. Informational Note on the Work of the Informal Meetings Held Since October 1999 to Consider and Develop Drafts on Outstanding Items [EB/OL]. (2001-05-15) [2022-04-06]. https://assets.hcch.net/docs/f76f699d-0e14-4e1a-aed9-cec296459e10.pdf.。知識產權侵權與有效性問題交織在一起,既然知識產權有效性適用專屬管轄,那么專屬管轄理應延伸至知識產權侵權糾紛(57)Permanent Bureau. Report of the Experts Meeting o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pects of the Future Convention on Jurisdiction and Foreign Judgments in Civil and Commercial Matters [EB/OL]. (2001-04-13) [2022-04-06]. https://assets.hcch.net/docs/a0a9a970-f7d4-4987-96f5-a7d8a0ee8cf9.pdf.;其次,秉持否定態度。由于知識產權侵權僅涉及私人主體的活動(58)Benedetta Ubertazzi.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Exclusive (Subject Matter) Jurisdiction:Between Private and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J]. Marquet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Review, 2011,(2):372.,而且知識產權侵權判決的效力限于當事人之間,因此不宜適用專屬管轄,改由被告住所或侵權行為地法院管轄(59)Peter Nygh, Fausto Pocar. Report of the Spécial Commission [EB/OL]. [2022-04-06]. https://assets.hcch.net/docs/810aefc4-ab66-457b-8ec7-6049d8793be3.pdf.。即便知識產權侵權之訴混雜有效性抗辯,不應適用專屬管轄,否則將導致侵權受訴法院附帶專屬管轄知識產權有效性事項,而附帶的知識產權有效性問題通常禁用專屬管轄(60)Hague Conference o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International Report Special Committee Q 153 on the Envisaged Hague Convention on Jurisdiction and Foreign Judgments in Civil and Commercial Matters [EB/OL]. (2001-03-15) [2022-04-06]. https://assets.hcch.net/upload/wop/jdgm_pd14ip.pdf.。
數據權與知識產權的關系存在分歧,影響國際數據知識產權管轄權的制定。
1.“數據權&知識產權”被包含關系下的管轄
被包含關系模式,是指個人數據的生成過程與文學創作類似(61)于浩. 我國個人數據的法律規制——域外經驗及其借鑒[J]. 法商研究, 2020,(6):149.,在原始數據基礎上經過分析加工而產生的衍生數據構成智力成果,因此數據權可以成為知識產權客體(62)李德恩. 數據權利之法律性質與分段保護[J]. 理論月刊, 2020,(3):117.,數據權益保護直接適用著作權法(63)田小楚,高山行. 論大數據在著作權法保護中的沖突與協調[J].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1):141.。被包含關系意味著在訴訟法中數據權直接適用知識產權管轄規則。
2.“數據權&知識產權”全異關系下的管轄
全異關系模式,是指數據權構成一項兼具財產性、人身性和國家主權屬性的新型獨立民事權利(64)李愛君. 數據權利屬性與法律特征[J]. 東方法學, 2018,(3):64.,數據權的權屬定位不以知識產權為邏輯起點(65)鄧剛宏. 大數據權利屬性的法律邏輯分析——兼論個人數據權的保護路徑[J]. 江海學刊, 2018,(6):144.。數據權不具備知識產權的特性,個人僅為數據的來源而非創制者和權利人(66)許可. 數據權利:范式統合與規范分殊[J]. 政法論壇, 2021,(4):93.。例如,2020年《海牙判決公約解釋報告》指出,雖然國際知識產權被排除出公約的適用范圍,但個人數據持有者與服務提供商就使用數據達成的合同受本公約的保護,外國法院對數據合同作出的判決將適用公約第5條管轄權審查標準(67)Francisco Garcimartín, Geneviève Saumier. Explanatory Report on the Convention of 2 July 2019 on the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oreign Judgments in Civil or Commercial Matters [EB/OL]. (2020) [2022-04-06]. https://assets.hcch.net/docs/a1b0b0fc-95b1-4544-935b-b842534a120f.pdf.。
3.“數據權&知識產權”交叉關系下的管轄
交叉關系模式,是指數據權的部分內容屬于著作權和商業秘密的范疇,部分內容歸于人格權法和債法領域(70)朱寶麗. 數據產權界定:多維視角與體系建構[J]. 法學論壇, 2019,(5):85.。交叉關系意味著在訴訟法中數據權應根據法律基礎的不同,分別適用不同的管轄規則。
外國判決執行事項是否有必要規定由執行國法院專屬管轄,存在“贅余說”和“維持說”兩種立場。
海牙國際私法會議特別委員會在協商起草《國際管轄權和外國民商事判決效力公約草案》時指出,外國判決執行事項專屬管轄不言而喻且多余。若位于執行國的財產不足以執行判決,則需要在執行國場域外執行,不宜適用專屬管轄(71)Catherine Kessedjian. Synthesis of the Work of the Special Commission of June 1997 on International Jurisdiction and the Effects of Foreign Judgments in Civil and Commercial Matters [EB/OL]. (1997-11-08) [2022-04-06]. https://assets.hcch.net/docs/ecc45930-f5a1-4bd1-b94c-420c44a05954.pdf.。
德國、奧地利、日本等國規定,判決執行的案件適用專屬管轄(72)李雙元,歐福永. 國際私法學(第三版)[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5. 359.。埃及對位于埃及的臨時措施和強制執行爭端具有專屬管轄權(73)Abdel-Moneem Zamzam. Bankruptcy Jurisdic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oreign Bankruptcy Judgments in Egypt [J]. Journal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2010,(3):631.。匈牙利法院對在匈牙利強制執行的訴訟具有專屬管轄權(74)Zoltan Csehi. Residual Jurisdiction in Civil and Commercial Disputes in Connection with Article 4 of Brussels I Regulation in Hungary [J]. Annales Universitatis Scientiarum Budapestinensis de Rolando Eotvos Nominatae:Sectio Iuridica, 2007,(48):232.。《布魯塞爾條例Ⅰ(修訂版)》第24條第5款規定,外國判決執行由已執行或將要執行的成員國法院專屬管轄。在FX v. GZ案(75)Opinion of Advocate General Bobek, Delivered on 27 February 2020, Case C-41/19 FX v. GZ [2020] ECR, para. 71.中,Bobek法官指出,第24條第5款專屬管轄不因外國判決存在弱者而改變。在Owens Bank Ltd v. Fulvio Bracco and Bracco Industria Chimica SpA案(76)Opinion of Advocate General Lenz, Delivered on 16 September 1993, Case C-129/92 Owens Bank Ltd v. Fulvio Bracco and Bracco Industria Chimica SpA [1994] ECR I-00117, para. 65.中,Lenz法官指出,英國法院擁有專屬管轄權決定是否在英國執行外國判決,意大利法院在判斷外國判決能否在意大利執行的問題上具有專屬管轄權。
上述專屬管轄規定旨在尊重執行國主權(77)Peter Stone. EU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Harmonization of Laws [M]. Cheltenha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2006. 154.,并確保需要對執行財產訴諸強制力、限制或扣押措施的外國判決和公證文書得到有效執行(78)Case C-186/19 Supreme Site Services GmbH and Others v. Supreme Headquarters Allied Powers Europe [2020] ECR, para. 72.。
1. 執行程序專屬管轄的法定對象
執行國法院專屬管轄的法定對象為外國判決執行程序,以下事項除外:
第一,外國判決承認程序不適用專屬管轄。雖然外國判決的承認與外國判決的執行存在密切的關聯,但根據條例第24條第5款的規定,執行國法院專屬管轄的對象為“與判決執行有關的訴訟”,不包括與判決承認有關的程序。
第二,無需對執行財產訴諸強制、限制或扣押措施的外國判決不適用專屬管轄。例如,在Mario Reichert and Others v. Dresdner Bank AG案(79)Case C-261/90 Mario Reichert and Others v. Dresdner Bank AG [1992] ECR I-02149, para. 28.中,歐洲法院指出,原告訴請法院宣告債務人以欺詐手段處分債權的交易歸于無效,無需對執行財產訴諸強制力、限制或扣押,因此不適用《布魯塞爾公約》第16條第5款。
第三,臨時措施的執行不適用專屬管轄。例如,在Supreme Site Services GmbH and Others v. Supreme Headquarters Allied Powers Europe案(80)Case C-186/19 Supreme Site Services GmbH and Others v. Supreme Headquarters Allied Powers Europe [2020] ECR, para. 73.中,歐洲法院指出,由于臨時措施不構成條例第24條第5款所指的判決,因此執行臨時扣押令的法院不具有專屬管轄權。
第四,執行程序中的財產分配爭議不適用專屬管轄。例如,在Norbert Reitbauer and Others v. Enrico Casamassima案(81)Case C-722/17 Norbert Reitbauer and Others v. Enrico Casamassima [2019] ECR, para. 62.中,歐洲法院指出,本案涉及司法拍賣所得的收益分配爭議,不得適用第24條第5款。
2.執行程序專屬管轄對象的外溢
其他與外國判決執行存在密切關聯的事項亦適用專屬管轄。例如,在AS-Autoteile Service GmbH v. Pierre Malhé案(82)Case C-220/84 AS-Autoteile Service GmbH v. Pierre Malhé [1985] ECR 02267, para. 12.中,歐洲法院指出,《德國民事訴訟法》第767條規定的程序與執行程序密切相關,因此屬于《布魯塞爾公約》第16條第5款專屬管轄的范圍。在FX v. GZ案(83)Case C-41/19 FX v. GZ [2020] ECR, para. 51.中,歐洲法院指出,盡管扶養被排除出《布魯塞爾條例Ⅰ(修訂版)》的適用范圍,但當事人提出的拒絕執行外國扶養判決的申請與執行程序密切相關,因此可類推適用第24條第5款。
就涉外公司訴訟、國際知識產權和外國判決執行事項專屬管轄三者而言, 2000年我國《國際私法示范法》第46條早已提議對前二者適用涉外專屬管轄,但我國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沒有將公司訴訟由特別管轄變更為專屬管轄,知識產權有效性和涉及國家主權的數據知識產權專屬管轄缺位。外國判決執行事項不屬于示范法和訴訟法上專屬管轄的法定類型。
1.萌芽:《國際私法示范法》第46條第3款
我國《國際私法示范法》第46條第3款提議,法人或其他非法人組織成立的有效性,解散,清算,法人與股東之間、股東與公司董事或者經理人員相互之間就公司事務提起的訴訟,適用專屬管轄。涉外公司專屬管轄得到我國國際私法學界的廣泛認可(84)肖永平,朱磊. 批準《選擇法院協議公約》之考量[M].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7. 97; 丁偉. 我國涉外民商事訴訟管轄權制度的完善[J]. 政法論壇, 2006,(6):161; 秦建榮.論我國涉外案件專屬管轄范圍之合理確定——以比較研究為視角[J].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1):112; 向在勝. 中國國際民事管轄權的立法體例研究[J].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 2019,(4):189.。
2.轉變: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的規定
我國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已對公司訴訟管轄進行了特別規定,而且同樣將公司住所地作為管轄連結點,但管轄性質和管轄對象不同于示范法和境外法。
2021年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7條和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22條規定,公司設立、確認股東資格、利潤分配、解散、股東名冊記載、變更公司登記、股東知情權、公司決議、公司合并與分立、公司減資和增資等糾紛由公司住所地法院管轄。基于《民事訴訟法(修訂版)》第266條的規定,我國確定涉外公司訴訟管轄權亦可適用上述規定(85)在沈陽綠廈爵仕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徐持理股東知情權糾紛案中,我國人民法院曾以《民事訴訟法(修訂版)》第27條僅適用于純國內案件為由,禁止對涉外公司訴訟適用此條,屬于誤解。參見遼寧省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遼01民轄終223號民事裁定書。。我國人民法院普遍認為,上述公司訴訟管轄權應理解為特別管轄而非專屬管轄(86)例如,湖北同濟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等與杭州迦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合同糾紛案,參見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20)京民轄終151號民事裁定書;沈百軍、杭州百城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合伙協議糾紛案,參見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浙01民轄終1004號民事裁定書;新疆平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烏魯木齊隆泰信息技術咨詢有限公司、烏魯木齊水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糾紛案,參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新01民轄終111號民事裁定書。。
雖然專屬管轄與特別管轄在管轄結果上均體現了對涉外公司訴訟的特別保護,但若對管轄性質作不同的理解,則將影響其法律效力和管轄對象的劃定。涉外專屬管轄規則的適用無需考慮被告住所,效力優先于國際民事特別管轄(87)Vesna Lazic. Procedural Justice for Weaker Parties in Cross-Border Litigation under the EU Regulatory Scheme [J]. Utrecht Law Review, 2014,(4):102.。
由于我國民事訴訟法將公司訴訟的管轄性質歸于特別管轄,因此管轄對象的劃定整體上寬于境外法,包括純公司事項和股東權利義務兩類訴訟。
第一,我國公司訴訟特別管轄的公司事項如下:公司設立糾紛(88)例如,汪媛媛與邱安健公司設立糾紛案,參見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21)京03民轄終266號民事裁定書。、公司利潤分配糾紛(89)例如,大連泰安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張連成公司盈余分配糾紛案,參見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遼02民轄終167號民事裁定書。、公司變更登記糾紛(90)例如,武漢鑫澤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程建華請求變更公司登記糾紛案,參見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鄂01民轄終758號民事裁定書。、公司決議效力糾紛(包括公司決議效力確認糾紛(91)例如,北京佳隆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等與王爽公司決議效力確認糾紛案,參見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21)京03民轄終403號民事裁定書。和公司決議撤銷糾紛(92)例如,江蘇中標節能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與傅良娟案,參見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蘇05民轄終932號民事裁定書。)、公司合并與分立糾紛、公司增資與減資糾紛(93)例如,北京正達豐益投資發展中心(有限合伙)等訴安徽綠雨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異議案,參見安徽省蚌埠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皖03民轄終33號民事裁定書。、公司解散糾紛(94)例如,北京安富大廈物業發展有限公司等與新盛輝國際有限公司公司解散糾紛案,參見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20)京民轄終123號民事裁定書。。另外,還應囊括《公司法(修訂草案)》第6條新增的公司名稱權。除上述法定對象外,我國人民法院認為,公司侵權糾紛關乎公司利益,應由公司住所地法院管轄(95)例如,昆山龍夢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銅陵銅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案,參見安徽省銅陵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皖07民轄終57號民事裁定書。。公司清算責任糾紛亦可考慮納入特別管轄的范圍(96)例如,無錫安特諾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清算責任糾紛案,參見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蘇02民終2992號民事裁定書。。公司證照返還糾紛涉及公司經營管理權、控制權和公司利益,應由公司住所地法院管轄(97)例如,李翠文、武漢市東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公司證照返還糾紛案,參見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鄂01民轄終384號民事裁定書。。然而,若糾紛不具有公司組織法上的性質,則回歸適用一般管轄規則(98)例如,閆普等與山東銀聯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等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案,參見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魯01民轄終113號民事裁定書。。公司組織訴訟多為形成之訴,判決效力具有對世性(99)例如,孫某訴洪某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案,參見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4)二中民終字第5499號民事裁定書。。
第二,我國公司訴訟特別管轄的股東權利義務事項如下:股東資格確認糾紛(100)例如,山東瑞融投資有限公司與崔世慶股東資格確認糾紛案,參見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魯01民轄終167號民事裁定書。、股東名冊記載登記和變更糾紛(101)例如,金余乾與葉成賢股權轉讓糾紛案,參見江西省贛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贛07民轄終19號民事裁定書。、股東知情權糾紛(102)例如,張華榮、陳萍股東知情權糾紛案,參見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黔01民轄終156號民事裁定書。。除上述法定對象外,我國人民法院認為,股東侵權糾紛(103)例如,張允志損害股東利益責任糾紛案,參見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桂02民終2621號民事裁定書。、股東出資糾紛(104)例如,趙偉娣與郭淼股東出資糾紛案,參見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17)京03民轄終238號民事裁定書。和股權轉讓糾紛(105)例如,傅美玲、祝祥青股權轉讓糾紛案,參見浙江省衢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浙08民轄終52號民事裁定書。亦應延伸由公司住所地法院管轄。
3.《公司法》修訂背景下我國公司專屬管轄的“立”與“破”
雖然國際私法與公司法的規范組成、調整對象和調整方法存在顯著差異,但二者互為關聯。一方面,涉外公司訴訟管轄范圍受法院地國公司實體法概念的影響;另一方面,涉外公司管轄權牽涉公司法上當事人的權利義務(106)邢鋼. 公司法律問題的比較法與國際私法評判[M]. 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2018. 63、68.。在《公司法》修訂背景下,我國有必要對涉外公司專屬管轄的“立”與“破”予以澄清。
本文認為,基于公司設立自由原則和結合民事訴訟法的現有規定,原則上我國對一般涉外公司訴訟采取特別管轄,但以下特定公司事項應適用專屬管轄:
第一,基于《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4條的影響,我國對中外合資、中外合作經營公司訴訟宜適用專屬管轄。我國人民法院在實踐中將中外合資和合作經營企業的股權轉讓糾紛(107)例如,李明仁、李明哲與胡鎧丞、溧陽天目湖鄉村俱樂部有限公司等確認合同無效糾紛案,參見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蘇民終559號民事判決書。、股東知情權糾紛(108)例如,海融博信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與富巴投資有限公司股東知情權糾紛案,參見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9)京民終323號民事判決書。、股東資格確認糾紛(109)例如,北京承乾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與歷山投資有限公司股東資格確認糾紛案,參見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7)京民初117號民事判決書。、股東出資糾紛(110)例如,張錦洪、廣州璽瓏珠寶首飾有限公司股東出資糾紛案,參見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粵01民終194號民事判決書。、公司解散糾紛(111)例如,北京海曼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與北京龍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解散糾紛案,參見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2019)京04民初325號民事判決書。、公司清算糾紛(112)例如,李偉、何錦榮合同糾紛案,參見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遼02民終1825號民事判決書。和利潤分配糾紛(113)例如,東顯有限公司與諸城六和東方食品有限公司公司盈余分配糾紛案,參見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6)魯民終740號民事判決書。等作為我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4條“直接適用的法”的適用對象。“直接適用的法”追求的目的通常具有公共秩序屬性(114)劉仁山. 國際私法(第六版)[M]. 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2019. 167.,因此中外合資、中外合作經營公司訴訟宜適用專屬管轄。
第二,基于2021年《公司法(修訂草案)》的影響,我國應將草案第9條第2款需經行政批準的公司事項,第19條公司職工、消費者利益和生態環境保護等社會公共利益事項以及第242條外國公司分支機構損害中國社會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訴訟納入涉外專屬管轄的對象。由于國有公司治理不同于普通公司,國有資本具有社會性功能(115)胡改蓉.《公司法》修訂中國有公司制度的剝離與重塑[J]. 法學評論, 2021,(4):130.,因此草案第143條國家出資公司宜適用專屬管轄。
涉外知識產權案件在我國所占比重日益增大(116)參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印發〈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案件年度報告(2009)〉的通知》。。我國知識產權管轄權的價值取向和法理基礎如下:首先,便利法院原則和可預見性原則是我國知識產權管轄權的內在遵循。我國知識產權管轄制度的調整與完善以方便當事人訴訟為宗旨(117)參見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情況的報告》。,同時重視管轄連結點的確定性和可預見性,使當事人免受管轄標準不統一的困局(118)參見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于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職能作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和促進經濟自主協調發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其次,打造訴訟優選地是我國知識產權管轄權的期望性價值目標。我國在國際知識產權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凸顯,通過合理規定管轄連結點,妥善解決國際平行訴訟,使我國成為國際知識產權的重要解決地和訴訟優選地(119)參見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加強新時代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
第一,我國宜延續《國際私法示范法》第46條第4款的做法,對國際知識產權有效性適用專屬管轄,以符合國際趨勢(120)杜煥芳. 中國法院涉外管轄權實證研究[J]. 法學家, 2007,(2):160.。除瑞士等個別國家允許知識產權有效性適用選擇性管轄連結點(121)參見2022年瑞士《關于國際私法的聯邦法》第109條第1款的規定。,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此應適用專屬管轄(122)鐘麗. 國際知識產權爭議解決機制研究[M].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11. 76.。理由在于,知識產權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只有注冊地國法院才有權頒發正面或負面禁令(123)Catherine Kessedjian. Synthesis of the Work of the Special Commission of June 1997 on International Jurisdiction and the Effects of Foreign Judgments in Civil and Commercial Matters [EB/OL]. (1997-11-08) [2022-04-06]. https://assets.hcch.net/docs/ecc45930-f5a1-4bd1-b94c-420c44a05954.pdf.,而且符合密切聯系原則的要求(124)Graeme B. Dinwoodie. Developing a Private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The Demise of Territoriality [J]. William and Mary Law Review, 2009,(2):751.。例如,在Hanssen Beleggingen BV v. Tanja Prast-Knipping案(125)Case C-341/16 Hanssen Beleggingen BV v. Tanja Prast-Knipping [2017] ECR, pars. 33.中,歐洲法院指出,國際知識產權專屬管轄旨在確保管轄法院是與知識產權的有效性、備案或登記存在密切聯系的法院。
第二,知識產權侵權管轄權在我國不具有專屬性。首先,對于一般知識產權侵權管轄問題,我國將侵權行為地、侵權商品儲藏地、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作為知識產權侵權訴訟的法定客觀性管轄連結點(126)參見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修訂版)》第2條、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修訂版)》第4條和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修訂版)》第6條的規定。。在實踐中,零部件使用行為地被我國法院增補為專利侵權管轄連結點(127)例如,上訴人深圳市貝納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與被上訴人上海鈞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管轄權異議上訴案,參見最高人民法院(2019)最高法知民轄終201號民事裁定書。;其次,對于網絡知識產權侵權管轄問題,參照《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修訂版)》第25條的規定確定管轄權。
第三,我國充分尊重當事人對知識產權合同之訴管轄法院的合意選擇權(128)參見《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年度報告(2019)》。,外國當事人自愿選擇我國為訴訟地的涉外知識產權案件不斷增多(129)參見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知識產權法院工作情況的報告》。。然而,如何規定知識產權合同協議管轄的條件?我國最高人民法院指出,知識產權合同協議管轄應符合實際聯系條件(130)例如,上訴人康文森無線許可有限公司與被上訴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標準必要專利許可糾紛管轄權異議上訴案,參見最高人民法院(2019)最高法知民轄終157號民事裁定書。,但形式條件和時間條件不明。
第四,由于數據權兼具財產性、人身性和國家主權屬性(131)李愛君. 數據權利屬性與法律特征[J]. 東方法學, 2018,(3):64.,因此國際數據知識產權專屬管轄宜采取分割制,并將數據權利保護與數據跨境自由流動作為綜合價值取向。首先,對于個人數據,數據財產權可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第35條和第272條一般財產權益糾紛地域管轄的規定,由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數據財產所在地法院管轄,也可由當事人協議選擇的密切聯系地法院管轄,以體現個人數據自決權。數據人身權可將體現人的身份關系之數據權利人經常居所地作為管轄連結點;其次,對于涉及國家主權的數據,應適用專屬管轄(132)萬方,趙琳琳. 數據域外管轄趨勢及我國的立法應對[J]. 圖書情報知識, 2021,(4):141.。
《民事訴訟法》第288條規定,若外國判決需要在我國承認與執行,則可以由當事人向我國“有管轄權”的中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請。何為第288條所指的“有管轄權”?此條僅對級別管轄進行了限定,如何判斷我國對此具有地域管轄權?與之毗鄰的第287條和第290條規定了被執行人住所地和執行財產所在地兩種管轄連結因素,以解決我國判決在域外的承認與執行以及外國仲裁裁決在我國的承認與執行。據此推斷,外國判決執行程序在我國不具有管轄上的專屬性,可擇一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財產所在地法院管轄。
海牙管轄權項目涉外專屬管轄呈現以下雙重趨勢:首先,在橫向上,海牙涉外專屬管轄涉獵的類型具有多樣性。涉外公司訴訟、國際知識產權、外國判決執行事項以及本文未探討的涉外不動產糾紛、公共登記事項均存在專屬管轄的相關闡述和解釋;其次,在縱向上,海牙涉外專屬管轄呈現出比以往更為謹慎的態度。涉外公司專屬管轄的事項具有特定性,國際知識產權僅被授予有限的專屬管轄,外國判決執行事項專屬管轄被認為多余。
涉外專屬管轄的初衷旨在保護法院地國家利益和公共政策,但密切聯系原則、就近理由、訴訟便利和避免矛盾判決等也被作為專屬管轄的立法理由。國際民事一般和特別管轄同樣體現了管轄法院與案件的密切聯系,那么上述理論能否足以支撐管轄專屬性?
就涉外公司訴訟、國際知識產權和外國判決執行事項專屬管轄三者而言,首先,我國對涉外公司專屬管轄宜采取“原則+例外”的立場。原則上,我國對一般涉外公司訴訟采取特別管轄,但對《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4條中外合資、中外合作經營公司訴訟以及《公司法(修訂草案)》第9條第2款需經行政批準的公司事項、第19條社會公共利益事項、第143條國家出資公司和第242條外國公司分支機構損害中國社會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訴訟,適用專屬管轄;其次,我國對國際知識產權宜秉持有限的專屬管轄,僅對國際知識產權有效性和涉及國家主權的數據知識產權適用專屬管轄;最后,外國判決執行事項不屬于我國《國際私法示范法》和訴訟法上專屬管轄的法定類型。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87條和第290條的推斷,此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財產所在地法院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