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青,徐 鷗,湯銀江,周建麗,魏延濤,劉 如
(1.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 呼吸與肺血管病區 心律失常病區,云南 昆明 650102;2.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冠心病病區,北京 100037)
既往研究發現,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可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持續氣道正壓通氣(continuouchix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是OSAHS的標準治療方法[1]。研究報道CPAP治療可改善患者白天嗜睡等癥狀,改善夜間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和夜間低血氧飽和度,可降低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及腦梗死的再發生率[1-3],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預后[4,5]。但也有報道CPAP并不能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的風險。多項隨機對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表明,接受CPAP治療的OSAHS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并沒有顯著降低[6]。且由于多種因素,患者依從性較低等。因此,CPAP治療的益處尚未在RCT中得到證實。因此,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隊列研究,觀察CPAP治療對OSAHS患者預后的影響,分析影響OSAHS發生心腦血管事件的危險因素。
選取2019年9月-2022年2月于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肺血管科住院診斷為OSAHS的422例患者,進行前瞻性隊列研究。 納入標準:(1)所有OSAHS患者滿足整夜多導睡眠監測(polysomnography,PSG)證實在睡眠期間有≥5次/h的阻塞性呼吸事件;(2)診斷標準參考2017年美國睡眠醫學學會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指南[6]。排除標準:(1)因精神疾病不能配合的OSAHS患者;(2)合并嚴重肝腎疾病,或預期壽命少于1年的患者。本研究通過醫院學術倫理委員會批準,相關研究細節已告知入選患者,并已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納入研究的OSAHS患者共422例,男性288例,女性134例,平均年齡(51.96±12.46)歲,平均BMI(27.2±4.45)kg/m2。按嚴重程度指標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pnea hypopnea index,AHI)分為:輕度組(5≤AHI<15)、中度組(15≤AHI<30)、重度組(30≤AHI)。與輕度組OSAHS相比,中度組和重度組男性患病率更高,合并更高的BMI,臨床上更易發生打鼾、嗜睡、乏力等癥狀,合并更高的血紅蛋白、尿酸,夜間缺氧更重,并且左心房內徑更高(P<0.05),見表1。

表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組間臨床基線資料比較
詳細詢問納入研究的患者的病史。收集血紅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酸、超聲心動圖(左房內徑、左室內徑、射血分數)等指標。所有受試者進行PSG監測。
隨訪時間為患者出院后12個月,采用門診與電話隨訪:詢問主要不良心腦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的發生情況并作相應記錄。MAC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心衰、再發心絞痛、腦卒中、血壓控制不良、呼吸衰竭。各終點事件定義參照國際現行指南及高質量臨床研究。

截止2022年6月統計時,共有262例患者完成12個月隨訪,根據美國睡眠醫學學會,對中重度OSAHS(AHI≥15/h)的患者建議CPAP治療,262例患者中(AHI≥15次/h)共計239例,85例(35.56%)患者進行CPAP治療,154(64.44%)例患者未進行CPAP治療。CPAP治療組與無CPAP治療組OSAHS患者的收縮壓、BMI有差異(P<0.05)。1年隨訪顯示,2組患者的MACCE發生率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CPAP治療組與無CPAP治療組OSAHS比較

將年齡、性別、BMI、臨床病史、實驗室指標、分組(CPAP與無CPAP治療)等變量納入單因素COX回歸,將P值<0.05的變量納入多因素COX回歸中,構建多因素COX比例風險模型。結果發現:OSAHS患者合并冠心病(HR=2.206,95%CI1.18~4.125,P=0.013)、合并心律失常(HR=2.233,95%CI1.201~4.151,P=0.011),以及患有頭痛癥狀(HR=2.014,95%CI1.080~3.757,

圖1 Kaplan-Meier生存曲線
P=0.028),對無的MACCE生存時間的影響具有統計學意義,為MACCE獨立危險因素,見表3。

表3 多因素COX回歸
將OSAHS患者的年齡、BMI、AHI指數、夜間最低血氧飽和度進行ROC曲線分析顯示,年齡的曲線下面積為0.629(95%CI:0.549~0.709,P=0.003)。年齡是OSAHS患者主要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的預測因素。當年齡≥55歲時,預測OSAHS患者的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的敏感性為62.1%,特異性為61.8%,見圖2。

圖2 預測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的ROC曲線
262例共計90例(34.35%)患者院外堅持CPAP治療。研究顯示,CPAP治療后OSAHS患者的AHI指數明顯下降。但降壓藥物種類由平均1.32種減少到1.17種,組間差異不顯著,可能由于隨訪時間太短,未達到統計學差異,見表4。

表4 CPAP治療前后AHI指數對比
CPAP是OSAHS的標準治療方法。本研究對確診為OSAHS的患者進行前瞻性隊列研究,觀察CPAP治療對OSAHS預后的影響。CPAP作為中重度OSAHS患者的重要治療手段,理論上可以降低OSAHS患者的心腦血管事件發生風險[12]。但是目前臨床研究結果仍有爭議。陽性結果的臨床研究如:一項納入18項研究的meta分析顯示,CPAP組與對照組相比,予以CPAP治療可降低卒中、心源性死亡、全因死亡率(P<0 05)[8]。同時陰性結論的循證證據也不少[13-15],一項系統回顧了8項隨機對照試驗共5817名參與者的結果顯示[6],CPAP治療組與無CPAP治療組的 MACE、心血管事件死亡率組間差異均不顯著。本研究隨訪1年CPAP治療并不能減少MACCE的發生。但本研究樣本量仍不大,未納入嚴重肺部疾病不能耐受CPAP的患者,且合并冠心病均為穩定性冠心病,存在一定入院偏倚,可能影響研究結果。未來擬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延長隨訪時間,進一步論證CPAP的有效性[11]。
曾亞平[5]等的研究顯示,合并OSAHS的急性冠脈綜合征組的MACCEs發生率明顯高于非OSAHS組(HR=1.68,95%CI,1.04~2.72,P=0.034)。本研究結果和既往研究一致,伴冠心病的OSAHS患者MACCE風險增高,差異主要來自心絞痛發作再就診率。可能機制:OSAHS夜間低氧引起血管收縮,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激活、血壓控制不良,影響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1]。
有研究表明卵圓孔的存在與偏頭痛、OSAHS等疾病相關,由于OSAHS患者長期夜間低氧導致血管收縮引起血壓升高,導致頭痛,OSA與PFO共存增加了血栓形成引起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9]。伴頭痛患者MACCE風險增高,可能和潛在未明確的卵圓孔未閉等相關,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本研究為單中心真實世界觀察性研究,存在的局限性,除了上述的樣本量不大、隨訪時間短及入院偏倚外,院外患者長期進行CPAP治療的依從性難以評價,可能對結果造成一定影響。
總之,較于輕度OSAHS患者,中重度OSAHS患者男性患病率更高,BMI更高。CPAP可改善OSAHS患者的AHI指數,但未減低MACCE的風險。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的OSAHS患者主要不良心腦血管事件發生風險高于無冠心病、心律失常的OSAHS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