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靜
(內蒙古警察職業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節點,黨中央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取得顯著成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性。針對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性和高職院校黨史學習教育存在的短板,高職院校結合實際,探索富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黨史融入思政教育具體路徑具有重要意義。高職院校黨史教育要聚焦立德樹人任務,抓住黨史學習教育的思政課堂主陣地,發揮整體合力,挖掘黨史中所蘊含的寶貴精神財富鼓舞大學生,使黨史育人效果富有成效。
近年來受歷史虛無主義錯誤思潮的影響,社會上頻現一些詆毀、抹黑英雄現象,一部分學生受錯誤思潮的影響,很容易被敵對分子利用。因此高職院校有必要加強大學生的黨史教育,使大學生了解中國共產黨百年波瀾壯闊的重大事件、重要歷史關頭、著名英雄人物,讓當代大學生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使大學生認清歷史虛無主義的本質,自覺抵制錯誤思潮,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并積極繼承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黨史觀和堅定的政治信仰,能堅定自信跟黨走。
新媒體具有信息資源豐富、娛樂時間碎片化、選擇與使用個性化等特點,能夠讓學生們更好更快地獲取知識和學習方法,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自身的知識。但是良莠不齊的信息會讓大學生信息選擇呈現困難,甚至對其樹立正確價值觀和理想信念產生消極的影響,使一些大學生不能全面對待和審視我國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難以對意識形態領域存在的一些問題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因此從這個意義上看,黨史教育不僅是歷史教育,更是政治教育、價值觀教育。高職院校要加強大學生黨史教育的學習,用百年黨史滋養大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大學生學史明理,從百年黨史中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新時代大學生朝氣蓬勃、思維活躍、好學上進、個性化強,對個體前途追求有明確的認知,但是需要進一步提升責任擔當和歷史使命感。因此高職院校加強黨史教育,能引導大學生學史力行,使大學生從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中得到教育與啟迪,意志品質得到錘煉,有正確是非判斷標準,有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使大學生從黨百年來的追求和奮斗中感悟黨和國家事業與個人發展緊密相連,個人青春夢與中國復興夢的深度融合,找到自己的奮斗目標和展現人生價值的舞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成就出彩人生。
當前,高職院校在開展黨史融入思政課的過程中主要面臨著如下問題:一是部分思政課教師將思政課的教學任務與黨史教育截然分開,認為要開展黨史教育就會占用思政課的正常課時,因而為了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只是在思政課堂上分配較少的時間講授黨史;二是部分教師在黨史教育內容選擇上,受授課教師的學科背景、個人興趣愛好限制,對黨史教育不能系統、全面地展開,導致學生接受黨史學習教育碎片化;三是雖然目前的思政課教學內容都涉及黨史內容,但是教師在對相關內容之間的處理上缺乏系統性的整合,從而導致黨史教育的整合度不高,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四是由于高職學院不開設《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使大學生缺少了對黨史的系統學習的機會。
當前部分教師在開展黨史教育時往往還是以純理論教學貫穿始終,教學手段和方式方法比較單一,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此外,部分教師不能與時俱進,黨史教學缺乏針對性和時代感,“史”“論”結合不過硬,導致黨史育人的實效性不強。
當前高職院校普遍存在思政課教師、輔導員、政工等部門各司其職缺乏溝通問題。不少高職院校的黨史教育沒有將黨史教育納入整體規劃,只注重豐富課堂黨史內容、增加實踐活動形式、健全黨史專項活動開展等。黨史教育在校外實踐教學中還存在著經費不足、學生安全保障等問題。學校公眾號未能常態發揮黨史教育的功能。學生處工作和教學部門在黨史教育的專項活動中不能有效接軌,各干各的自選動作,甚至開展活動有重復現象。高職院校黨史教育的針對性不高和實效性不強,其整體合力功效發揮不夠,因此從學校層面黨史教育需要形成協同機制。
主要表現為一些教師的黨史教育學習自主性不強,學習往往蜻蜓點水、淺嘗輒止,致使所掌握的黨史知識匱乏,缺乏系統完整的黨史知識,因而在具體教學中不能系統深入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同時由于知識掌握不夠全面、深刻,使教學的科學性、準確性、生動性也大打折扣。
要加強高職院校黨史教育的組織領導,加強學校各部門對黨史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學校應從制度上、教學體系上、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上進行統籌規劃,形成學校黨委統一領導,政治理論教學部(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處、政治部、辦公室、教務處、各系部及學生社團協同管理機制,在黨委領導專門統籌下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授課教師要抓住課堂,增強教學實效;學校在課程設置上,開設有特色、有吸引力的黨史選修課;黨委領導帶頭“講黨史課”;政治部、辦公室等宣傳部門注重創設校園黨史環境;學生處、學生社團分工開展主題活動。高職院校要打造各司其責全覆蓋、多層次、立體式的行之有效的黨史教育體系,發揮好黨史育人合力。
1.發揮好思政課堂主渠道、主陣地作用
把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是推動當前高校思政課建設的時代課題,所以思政課教師要抓好課堂陣地。第一,思政課教師要不斷提升黨史素養。黨史教育能否有效融入思政課的關鍵是思政課教師的黨史底蘊,因此高職院校要注重培養思政課教師的黨史教學基本功。一方面學校要提供黨史培訓機會和平臺,鼓勵思政課教師深造和學習,通過專題培訓、進修學習、學術交流、攻讀學位等方式,提升思政課教師隊伍的黨史教學水平。另一方面思政課教師要主動學習黨史,以黨中央指定的黨史“四本教材”為主抓手,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史做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了解黨史研究前沿動態,積累豐厚的黨史知識。第二,思政課教師要精準把握黨史融入課程的契合點。黨史融入思政課程關鍵是依據思政課程的不同特點,打破黨史按照時間脈絡教學形式,優化整合黨史知識將其補充到當前的思政課中,要做到“史”和“論”的結合,使黨史切入思政課程達到潛移默化、水到渠成的效果。“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理論性強,主要講授黨在四個歷史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等內容,因此黨史教育融入應側重于重大的黨史事件,以史實彌補理論的枯燥,幫助大學生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必然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延續性;“思想道德與法治”課思想性強,主要講授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治觀等內容,因此黨史教育融入應側重于講好黨史故事,弘揚中國精神,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品質;“形勢與政策”課時效性強,主要講授黨的最新理論和社會實踐成果,國內外形勢及社會熱難點等內容,因此黨史融入課程時應結合黨的偉大實踐,解讀黨最新的理論政策,展現新時代的主旋律。第三,思政課教師要加強課堂教學設計。思政課教師要發揮自身優勢加強高職院校大學生黨史教育學習,利用豐富的案例、視頻、課前讀經典,課上小討論,課后微信、小紙條交流等方式激發學生學習黨史的熱情,把黨史融入思政課堂做到融會貫通,切忌生搬硬套,毫無聯系的突兀融入。
2.要發揮好課程思政協同育人作用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強調:“要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讓所有高校、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承擔好育人責任,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因此要發揮好課程思政作用,挖掘專業課和通識課的黨史教育元素,使黨史教育以“課程思政”的方式融入其他專業的課程,建設協同育人機制。在課程思政運用中,注重挖掘黨百年歷史中的典型史實,結合時代熱點、難點問題,講好黨史故事、設計黨史議題,使專業課、通識課思政教育形象化、立體化,以史實豐富課堂,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充分發揮不同課程的黨史育人優勢。
3.要發揮好實踐形式的多樣化
高職院校要探索行之有效的實踐形式,讓內容豐富的黨史教育活動激發大學生學習熱情。第一,依托校園文化,實現黨史教育學習“潛移默化”的效果。黨史教育要覆蓋校園每一個角落,營造濃厚的黨史學習環境。在校內建設紅色教育基地;依托校園網站、廣播、宣傳欄、展板、學校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和電子顯示屏、班級走廊、宿舍區等顯著位置宣傳普及黨史;在校內人流量比較大的地方設置黨史圖書角;加強第二課堂建設,學生處、輔導員、學生社團在重要時間節點,以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組織學生開展黨史主題日、團日等活動,如開展黨史讀書會、知識競賽、主題演講、制作微黨課、短視頻比賽等活動,使大學生在廣泛參與、耳濡目染中增進愛黨、愛國情懷。第二,搭建黨史宣講平臺,實現黨史教育學習“史論結合”的效果。設置選修課,高職院校可以開設幾門黨史方面的優質公共選修課;設置黨史講壇,邀請專家進校園做黨史專題講座,邀請老紅軍、革命烈士后代講黨史故事;設置主題論壇,針對黨史事件熱點,通過分享、研討、辯論等方式,在師生交流互動過程中明理增信,汲取強大精神力量。第三,實施現場教學,實現黨史教育學習“身臨其境”效果。在重要時間節點組織大學生參觀、瞻仰和訪問等校外黨史教育實踐活動。如參觀黨史紀念館、歷史博物館、黨史名人故居等;瞻仰革命烈士陵園、革命圣地等;專訪黨史名人或老革命家家屬,聆聽他們講黨史故事。現場教學注意要因地制宜,如呼和浩特市高職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內蒙古博物院、大青山抗日游擊革命根據地、內蒙古革命烈士陵園等本土紅色資源。
信息消費形式多樣化的今天,高職院校大學生已經成為網絡化生存的典型代表,瀏覽嗶哩嗶哩、抖音等短視頻圖像式的閱讀成為日常習慣,因此高職院校要積極搶占黨史教育網上宣傳的主陣地。充分利用網絡媒體拓展黨史學習在網絡空間的延伸,拓寬黨史育人功能的廣度和深度,便于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黨史學習。一是利用微課、微視頻、紀錄片等視頻形式拓展授課內容。二是利用微信優質公眾號、慕課和微博、學習強國、喜馬拉雅等APP推送精品黨史講座、黨史故事等給學生。三是運用VR等多媒體新技術,探索線上虛擬仿真黨史育人平臺,讓學生在沉浸式的虛擬體驗中,打破時空限制,增強黨史代入感與真實感。四是利用黨史教育專題網站、黨史網絡教育展館、黨史數字資源庫、黨史網上紀念館展示全國優質黨史教育資源。
總之,把黨史教育融入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是加強新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必然要求,能顯著提高高校立德樹人的成效。高職院校要實現黨史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徑,關鍵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斷優化思政教育課程體系,建設一支信念堅定、業務扎實、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學校各系部、職能處室主動作為,形成黨史育人合力,發揮黨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作用,激發高職院校大學生愛國報國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使其成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