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東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422800) 劉杰邵 東 市 農 業 農 村 局(422800) 李蓓蓓
近年來,邵東市堅持把生豬穩產保供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民生工作來抓,扎實做好“促、強、助、保”四字文章,基本實現生豬產能穩中有增、市場價格平穩、供應保障充足的工作目標。
1.強化組織領導“促”生產供應一是健全工作體系。成立生豬穩產保供工作指揮部,定期主持召開生豬生產調度會議,對各鄉鎮(街道、場)每月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調度,明確階段目標任務,確保生豬產能穩步恢復、穩中有增。二是出臺服務指南。為生豬養殖場(戶)提供“股東式”服務,主動協調解決土地、資金、養殖技術、糞污處置等問題。三是建立聯系掛鉤制度。對存欄20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開展“一對一”常態化聯系指導,準確掌握養殖場基礎設施、存欄出欄、防疫能力等方面的情況,優化養殖風險分級管理制度,完善基礎信息臺賬。
2.加快產能恢復“強”生產供應一是穩定現有產能。以全市原種豬場、擴繁場和規模養殖場為重點,逐場制定擴產、復產計劃,定期組織技術專家入場開展疫病防控和恢復生產指導,確保既定計劃落到實處。2020年補欄生豬10萬頭,復產率在90%以上。二是培育新增產能。優先扶持邵陽市太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湖南楓松湖智慧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一批龍頭企業先行先建。近兩年來,建成投產的生豬規模場有32家,其中年出欄生豬萬頭以上的有4家。三是釋放潛在產能。堅持綠色發展理念,針對不同養殖規模的養殖主體制定相應的政策。引導中小養殖場(戶)順應產業發展形勢,走適度規模發展道路,不斷提升養殖水平和生物安全防控能力。
3.狠抓政策落實“助”生產供應一是落實財政獎補。邵東市財政安排8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引種補貼和種豬場、規模豬場生物安全提質改造,2020年引進種豬1.2萬頭,提質改造規模豬場80個。落實中央財政生豬規模化養殖場建設補助項目資金5000萬元,支持40個規模豬場進行新建和改(擴)建。持續加大畜牧類農機購置補貼支持力度,對生豬養殖場戶購置自動飼喂、環境控制、廢棄物處理等農機裝備實行應補盡補。二是落實金融支持。邵東市財政出資2000萬元與湖南農業信用擔保有限公司邵東辦事處建立“生豬貸”風險保證金,為養殖場(戶)發展提供資金支持。2021年共向27家養殖場(戶)發放貸款4800多萬元。三是落實保險兜底。發揮保險“穩定器”作用,開通理賠綠色通道,積極開展查勘定損,及時足額理賠,切實降低養殖場(戶)損失。2020年,全市承保能繁母豬2.5萬頭、育肥豬15.51萬頭,落實生豬保險理賠1500萬元,有效提振了養殖戶補欄、復養信心。
4.抓好疫情防控“保”生產供應一是加強檢疫監管。堅決落實防控主體責任,建立“誰養殖、誰申報”的產地檢疫申報機制,嚴格落實跨省調運動物檢疫審批、落地隔離監管、跨區調運生豬血液檢測報告等制度,切實加強對養殖場(戶)和販運經紀人、生豬運輸車輛的管理。二是落實監測排查。壓實鄉鎮(街道、場)屬地管理責任,嚴格落實分片包村包場排查制度,定期對生豬養殖場(戶)、屠宰場、無害化處理收集點及運輸車輛開展監測排查,對屠宰場實行批檢制;對無害化收集點實行周檢制;對規模豬場實行月檢制。三是深化網格管理。壓實養殖場(戶)防控主體責任,將全市102家生豬養殖場(戶)納入網格監管,全面落實生豬養殖風險評估、調入落地報告、調出檢疫申報、免疫消毒、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等各項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