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濤
(迅鐳(廣州)產業孵化器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00)
區域技術創新體系指的是一定商業區域范圍內的市場主體、監管機構、科研中心和中介性科技組織所共同構成的集合,包括這個集合的組織實體、個體實體以及相對應的規則和制度,其發展對于區域技術的創新進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的提高,傳統的基于資源和規模的企業競爭優勢有所降低,技術創新成為科技類企業等組織不斷發展的源動力。
技術創新是一種衍生活動,需要以技術轉移作為導向,不僅是對新技術、新工藝的探索,而且能夠更好地整合資源、提高生產力,應用于技術類企業廣泛的生產實踐過程中。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能夠促進企業創新發展的成果更加出類拔萃,加快創新的進度,用整合了內外部高效率資源的優勢作為實現創新的主要途徑,對于重要科技產品的批量生產和大規模應用具體重要價值,并且技術轉移和創新還能夠減少資金周轉需求量,縮短創新周期,更好地克服長周期風險,快速吸收和應用已經得到過驗證的技術成果[1]。
技術創新對于未知領域的探索是具有失敗風險的,并且其成果的應用受到市場發展、經濟變動、政策變動、客戶需求變動、地理環境、市場主體定位等諸多條件限制,會具有一些不確定的風險。而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相結合,則能夠充分發揮技術轉移的先導預知力和驅動力,提前判斷準確技術發展的整體走向和趨勢,帶動大量有效的創新資源,利用技術轉移引進更多外部技術資源,從而提升整個技術區域的抗風險性。
技術轉移中心作為區域技術創新體系的陣地和核心部分,其不僅承擔著協調組織運營技術創新事項的責任,從而能夠從特色產業出發,收集與行業相關的技術、政策、商貿信息和特色產品,幫助企業獲得技術方面的核心競爭力以及樹立良好的口碑,并成為區域內技術創新企業與其他企業、組織互相交流的重要集散地,也能成為商業合作伙伴之間進行商務談判與信息溝通的重要渠道。技術轉移中心能夠成為區域技術創新整體的對外宣傳窗口,也能夠作為獨立的代表性機構群與其他區域進行競爭、合作、互動與交流[2]。
技術轉移中心作為技術成果交易的平臺,其本身就充當著市場和交易中介的角色,能夠通過規章化、制度化的管理市場各主體的技術交易來實現更加優越的技術成果轉化和技術集成。技術轉移中心作為市場主體之一,必須建立交易場所、運營準則和建設相應的設備設施,引入交易與監管相關的資格證與準許證件,并且不斷加強與工商、財稅等重要部門的聯系和溝通,從而在取得政府授權的條件下,對技術市場的部分行政事務予以全面擔當,從而起到引導和規范技術交易市場各主體的功能[3]。
企業的新技術成果在投入市場起到應用之前,需要有培育和實驗、模擬、試點的過程,而技術轉移中心作為專業的技術成果孵化機構,其綜合專業條件對于新技術成果的孵化、成熟和普及至關重要,能夠為新技術帶來更多良性的“試驗田”,給予其更多無損失的試錯機會,從而有效地解除新技術成果的后顧之憂,減少甚至消除其弊端,提升其進入市場的有效性。技術轉移中心能夠給技術企業提供孵化的各種設施,并提供政策和法律方面的專業援助,并在創業園合署辦公等流程中更好地保障技術類企業的研發成果快速有效地投入使用。
技術轉移中心過程中的創新合作,既是技術開發方和技術需求方之間的溝通交流、協商共贏過程,也是雙方人才和產品之間交流與加深認識、加強進一步合作的過程,而人才作為技術創新的核心動力,其高質量性和活躍性與技術的創新效度息息相關。人才轉移中心正是可以提供人才培訓與服務的圣地,能夠強化高層次技術人才之間的引進度,并為企業提供獲取高層次技術人才的更多優良渠道。為了促進加強技術人才更好地適應企業需求,還會定期開展針對性培訓。技術轉移中心作為創業孵化的支持機構,能夠給予技術企業和技術人才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并通過風險評估改良策略等方面進行風控,促進企業選擇良好的技術類項目,減少技術創新所產生的風險[4]。
基于技術轉移中心作用下,區域技術創體系的建設首先需要具備足夠的人才基礎。因此,必須創建專業化的技術隊伍,加強對技術轉移中心人員的招聘、培訓、篩選、提拔和長期培養,幫助他們熟悉并熟練運用轉移業務所需要用的技能,并遵循嚴格的規定流程辦事和監管。應當積極應用具有優質創新理念的人才,組建相關的技術團隊,制定和應用各類優化型技術轉移業務規則與流程,在人才引進引出、技術成果轉讓、技術成果衍生價值挖掘等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應當熟練完備的業務規則,充分重視技術轉移過程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的特點,將復雜業務流程適當簡化、細化,甄選出更加合適的企業構成技術創新的核心,在規則準許的基礎上不斷根據業務規則創新目標層次、完善產業技術現狀,選取與相關環境相匹配的創新主體進行重點扶持,實現跨區域技術聯盟合作的良好成效。應當在合適的情況下加強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聯盟的發展,發揮當地區域特色資源優勢,促成高科技創新企業育成基地的全面建成和穩定發展。
技術轉移既有其經濟效益的市場屬性,也有社會效益的公益屬性,其雙重性質要求在進行技術創新體系構建時,應當綜合應用市場化與公益性相結合的發展模式,以市場化方式運作作為其生存基本和本質屬性,維持技術轉移中心的利益與利潤,以便于不斷周轉和擴大規模,并從經濟角度更好地調動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動力和工作責任心;而堅持技術中心公益性的活動,則可以使得技術創新活動在更具備良性循環發展理念的框架下應用公益力產生社會口碑,從而帶動經濟市場發展,也能夠避免技術創新單純逐利而損害人民利益的行為產生。應當反對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產生環境污染、破壞生態等行為的技術創新種類,堅持技術創新為公益服務、為社會服務、為國家經濟發展助力。應當建立廣泛的區域技術創新聯盟,加強在區域內進行技術交流、技術完善、技術整合、技術改進的能力,盡力為初創企業提供技術指導、管理協調、人員輔助和經費支持等,并給有發展潛能的技術企業提供實驗研究及檢測服務、技術引進開發咨詢服務、專利與知識產權咨詢服務、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咨詢服務、計算機等專業信息化領域輔助服務和其他必要資源的幫助性服務,發動區域內技術創新聯盟中各主體各自的優勢,實現優勢互補[5]。
應當不斷構建基于技術轉移平臺的區域創新體系,將技術轉移平臺轉化為創新成果的重要接口,并不斷貫穿整個創新系統的資源和鏈接點,強化運籌創新功能,使其具有策略性轉創的機制得以運行。應當不斷結合區域產業發展特色,整合區域內外甚至國內外最新的技術創新成果作為應用基地和借鑒,將商業信息的機會渠道與創新體系的技術渠道完全整合起來,形成一體化的優質產業鏈,促進產業聯動和技術全面交流的發展。應當把握區域技術研究機構的最新創造成果,通過整合化資源中心來推動科研機構、專利機構與技術企業達成更加高效的合作,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降低技術創新風險。應當為技術轉移和技術創新提供必要的交易場所與配套措施,并引進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必要機構,輔助其辦理必要的程序。應當大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技術創新,使得技術企業投融資更加方便,讓資金成為技術創新的重要轉化性資源。技術轉移平臺應當充分應用資源優勢,創設基金會和風控體系,用更多有效資金來扶植具有前景的技術項目進行轉化。
新興技術成果在正式普遍應用之前必須有一個研發、實驗、培育、試點和逐步應用的過程,要保護優質技術成果不被扼殺于搖籃之中,則必須注重技術成果的孵化過程,給技術研究機構與個人提供良好的技術孵化環境和條件,技術轉移平臺應當注重創新體系對于技術成果和技術專利的保護,并為相關機構提供配套的孵化設施,選取優質的經理人來輔助技術孵化,為其提供政策導向咨詢和發展方向建議。要注重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與展示中心之間的聯系,為需求方提供更多觀察和驗證的機會,從而提升新技術成果的展示力和口碑,間接提升其市場響應力,為新技術、產品快速高效地走向市場打下堅實的基礎。應當不斷完善協調的技術系統結構,使得參與技術創新的各主體之間由點狀結構逐步轉化為網狀結構,增強其整體的牢固性,從而使得創新體系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價值和功能。應當協調好主體之間的有序分工合作關系,劃分清楚企業、科研機構、相關單位、中介媒介各自的直線責任,在交叉責任方面,制定合理有效的協商共進制度以便于在遇到特殊情況時有所協調,還應當成功地將技術創新體系明細化,從知識創新系統、企業新產品開發體系、創新技術擴散系統、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創新環境發展體系等多方面入手,共同加強創新系統結構的協調性和多元化。
堅持效益導向,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面向市場尋求突破,實行“平臺輸出、服務輸出、要素輸出”的服務理念,10000 多家供求和服務資源機構落戶區域平臺,24000 多個供求項目得到推廣,300 多場科技創新服務活動在網上和線下進行,8000 多家企業得到服務,10 多萬人得到服務,推動區域科研院所、區域大學、新材料、新工藝、工業機器人等領域的科研項目合作。同時,依托已建成的“E-Smart Network”和技術服務云平臺,通過互聯網和多種交互方式實現國內外技術成果的多模式展示和互動交流,支持基于多種終端的技術成果共享和推廣。
技術創新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應當應用物質網絡流動機理,將包括資金流動、技術人才流動、創新知識與方法流動在內的流動要素有效地歸納整理和進行發掘,提升創新體系的產出投入比。應當構建完善暢通的穩定創新物質流動網絡,強化創新知識交換和資金信貸的頻率,降低技術企業對于科研機構和金融機構的依賴性,組織和完善產學研戰略聯盟,使不同的創新主體之間快速連接,為科技創新鋪路。同時要注重創新中心輻射機理的應用,充分運用高梯度層級主體的溢出效應,帶動創新體系的整體高效發展。應當使得創新資源交流分享會圍繞創新主體和創新區域中心聚集,從而形成強大的創新驅動力。要堅持持續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原則,尊重區域技術創新的規律,按照規律辦事和發掘有效的機遇,重點加強對于技術創新大方向上的引導及根據創新主體特點進行明細化技術種類推薦,鼓勵創新企業群結合自身特色開展原始創新,優化創新體系內決策與利益分配機制,減少矛盾的發生,最大限度地激發創新活力,提高創新資源有效利用率,實現區域技術創新的長遠高質量發展。
基于技術轉移中心的區域技術創新體系發展,離不開政府的積極引導作用,離不開技術中心平臺的資金支持、設施設備支撐和高效的建設管理,也離不開創新主體技術類企業自身的有效發展。在新時期,注重技術轉移對于技術創新的重要作用,彌補創新主體資源力的不足,完善技術轉移中心的各項職能更好地為技術企業服務,實現優勢互補、有效催動科技成果無負擔高效產出,是當前國內技術類創新體系發展的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