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曉薇
在工程造價管理的過程中,會應用到大量數據信息,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來對數據信息的錄入進行規范統一,并建立具備分布式特征的數據庫,對于提升工程造價管理中數據分析、處理等方面工作的準確性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對于提升工程造價的管理水平以及企業的競爭力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可以說在大數據時代,工程造價管理獲得了重要的發展機遇,所以需要行業本身能夠合理的進行應對,在考慮到實際發展需求及未來定位的情況下,基于大數據環境下合理的制定工程造價管理對策。本文首先對于大數據特點進行分析,同時對于工程造價信息化管理現狀進行探討,最后對于大數據環境下的工程造價管理策略進行研究。希望通過本文,能夠為大數據環境下的工程造價管理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近些年來信息數據的增長速度飛快,同時也實現了傳播途徑的多元化發展,而這種海量的數據信息資源就被稱作為大數據,大數據的基本特點包括了快速、多樣、大量和價值,大量是指數據信息處理和儲存的數量巨大,多樣是指數據的類型多樣,包括了半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和結構化數據等,快速是指信息數據的傳播和處理速度快,價值是指從海量數據中提取出有價值的數據。而從工程造價的角度來看,大數據所展示出的特點則主要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首先是多層次的數據形態,工程造價數據信息主要源自于企業和政府相關部門,所以呈現出多建設主體的形態,兩者所提供的數據信息功用有所不同,政府相關部門的數據信息屬于公開的,而企業造價信息則屬于內部的共享信息,而對于企業發展來說,數據信息是主要的發展競爭力,是企業商業機密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了工程施工、結算等數據內容,且各個層次的數據有著不同的性質,從而體現出了這種多層次的數據形態。其次是多層次的數據價值,不同來源的數據信息必然會有不同的價值,工程造價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及其與建設項目之間的關系都會對其所具備的價值產生重要影響,相比之下企業近期建設過程中所出現的數據有著更高的價值。最后是數據更新的選擇性,相比于商業大數據而言,工程造價的數據信息有著很大的差別,工程造價數據信息有著更新選擇性的特點,傳統的管理缺乏技術更新環節,所以數據相比之下更加穩定,而在大數據環境下,無論是市場價格還是競爭對手的信息都在時刻發生變化,所以就產生了數據更新的選擇性這一特點。
我國當前十分看中將實體產業與信息技術進行結合,這其中就包括了工程造價管理,關于工程造價管理軟件自上個世紀末就已經得到了開發和應用,經過了多年來的優化和完善,使得工程造價的信息化管理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與此同時,有關部門也通過推出的一些法律法規來促進工程造價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例如中國建設工程造價信息網的建立,使得工程造價管理信息實現了共享,同時也形成了全國統一的行業工程造價管理信息庫。之后住建部推出了有關于做好建設工程造價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對工程造價管理信息化發展的目標進行了充分明確,并對各相關部門的管理內容進行了分工。近幾年來,我國在工程造價管理與信息技術之間的結合上給予了大力支持,自主研發了相關方面的造價軟件,進一步推動了工程造價管理信息化的發展。
1. 數據標準的統一
在大數據環境下,從數據信息的獲取角度來看,需要遵循一個統一的標準,這樣才能夠為后續的數據信息分析工作提供便利條件,目前我國在工程計量上設立了統一清單計價標準,但很多企業在實際的執行中依然是按照各地規定實施,所以不同的地區在定額的計算方法和計量單位等方面仍然有著一定的差異,從而導致了數據信息無法實現有效的通用,為后續的分析應用帶來困難。在大數據時代,通過統一標準的建立,能夠有效消除這種不同地區之間的數據信息差異,為數據的順利交換奠定基礎,無需在這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同時也需要能夠規范的錄入非結構數據、半結構數據以及結構數據,確保除了文字之外,圖片、視頻等類型的數據都能夠符合相關的標準。
2. 數據庫的應用
隨著近些年來數據信息量的爆發式增長,非關系型數據已經成為了目前最為主要的數據儲存類型,因為關系型數據當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非關系型數據通過對各地服務器所儲存的數據進行交換,來實現數據儲存的有效延展,并提升數據信息的實用性。從大型工程項目的角度來看,其中所涉及到的資源較為豐富,所以需要結合這一特點來建立分布式的數據庫,而一些中小型的企業則仍然采用的是政府所建立的統一數據庫。
3. 重視挖掘工具的研發
多年來的工程造價管理信息化發展雖然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在數據分析上仍然存在著不足,例如缺乏有效的挖掘工具,使得大量的數據沒有獲得有效的挖掘和利用。隨著數據挖掘算法的逐步完善,更多的算法得到了應用,例如序列挖掘、分類算法以及關聯算法等。一些國家在這方面有著先進的經驗,所以我國的企業在進行數據分析時很多都是采用國外的軟件,存在著信息泄露風險,這將不利于企業的良好發展,甚至會對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在大數據環境下的工程造價管理中,應該重視挖掘工具的研發,使其具備自主知識產權,對于我國工程造價管理的發展帶來促進作用。
4. 數據分析過程的可視化展示
數據信息的操作專業性較強,所以在進行數據分析和展示時要盡可能的簡化,可視化操作所針對的就是數據信息的展示,通過圖表或者圖形的方式來進行展示,從而便于大家理解。負責工程造價管理的工作人員能夠直接利用圖形或者圖表來對數據信息的分析過程進行展示,使其呈現得更加清晰明確,為企業的生產帶來指導作用。在大數據時代,對于可視化技術有著較高的應用標準,當然也需要分布式數據庫提供支持,從而實現可視化技術的推廣和研發,讓更多的工程造價管理人員能夠掌握這項技術,從而提升整體的造價管理水平。
5. 加強信息查詢的有效性
從工程造價行業角度來看,大部分信息由政府掌握,但往往因為沒有及時發布信息或者沒有達到足夠深入的處理程度,從而導致數據沒能夠發揮出應有的價值,共享的效率并不高。隨著近些年來相關部門對公共數據庫的重視,已經在積極開展信息化建設,通過建立統一數據平臺來為中小型的建筑企業提供服務,在實現數據監管的同時也降低了社會成本,另外也增強了整個工程造價管理行業的透明度,對行業發展帶來了有利的影響。
工程項目進行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數據和信息,特別是造價管理方面的信息需求量極大。如何將大數據更好地與造價管理相融合,以及如何避免大數據對傳統工程造價管理的沖擊,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