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曙光 唐山市廉政中心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對事業單位的實際監管工作和績效考核進行優化研究,逐漸成為保持事業單位公益服務質量的關鍵內容,在科學完善的事業單位績效評價和考核工作支持下,監督管理相關機制創新能夠獲得全新動力,與此同時,事業單位整體的公共服務職責也能夠在完善的績效考核和監管工作限制下得到貫徹落實,長此以往,事業單位的整體工藝服務水平自然能夠得到全面提升。
在事業單位對監管機制進行優化的時候,首要工作是應用高效的監管方式支持實際工作,然而,在現階段,部分事業單位監管機制建設過程中所引用的監督管理方法存在過強的單一性,導致機制建設比較薄弱,缺乏層次感。例如,部分事業單位日常工作中的監管執行力度較弱,而僅存的一年一度的年度報告審查工作無法有效發揮監督管理作用,難以真正支撐起監管機制正常運行。
推進監管工作落實的關鍵在于確保各崗位人員的監督管理職責清晰明確且獨立,從事業單位本身的監管機制建設情況上來看,實際承擔監管職責的部門分布相對較廣,所以,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要想確保監管機制發揮作用就需要根據不同部門的實際職責進行具體的權責分配[1]。比如在開展監管工作的時候,應該確保財政部門和稅務部門以及審計部門各自的監管職責獨立且劃分清晰,同時也要注意避免財政和審計部門出現職能交叉,從而保障監管工作的有效性。
在事業單位中開展監管工作,需要根據相關條例法規進行監管職責分配,在此基礎上,各個部門才能合法合規的推動內外部監管的正常運行,有效保障單位內部的各監管環節順利運轉。然而,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部分單位可能受到共同利益的影響,在監管落實方面缺乏力度,無法真正使監管作用充分發揮,導致相關部門之間存在相互勾連的問題。
從事業單位監管機制宏觀建設層面進行分析可知,在工作過程中需要從單位內部和外部兩個層面對監管工作加以規劃,不過,從當前的事業單位監管實施效果上來看,大部分單位主體在監管方面的工作重點更多的落在內部監督方面,而對于外部的公益服務以及群眾在服務過程中的參與等相關內容卻沒有進行有力的監督管理,導致事業單位的工作難以真正得到大眾的認同,長此以往,公益服務的質量也將受到嚴重影響。
歸根結底,引發上述監管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事業單位的監管工作受到制度因素的負面影響,無法從制度層面得到有力支持的組織監管工作逐漸喪失其優勢功能。根據上文內容可知,事業單位中的相關條例法規能夠為監管機制賦予權限,從而使監督管理職能真正落到實處,而當下部分事業單位中違規現象頻發,監管工作本身缺乏剛性約束,導致工作落實難度增大。
在整體的機制因素層面上引發工作問題的關鍵在于承擔著監管責任的相關部門未能在實際工作中形成合力,導致整體的監管工作協調性較差,與此同時,在事業單位本身落實的監督管理方法存在不足之處的前提下,監管機制建設完整性將會進一步降低,從而引發監管不力、分工不明等問題。
在對事業單位的監管機制進行創新優化的時候首當其沖應該從事權劃分角度進行工作分析,具體來看,在監管實踐過程中成立事業單位績效考核委員會并非意味著剝奪主管部門對所屬事業單位的監管權限,事業單位績效考核委員會的工作重點是通過績效考核工作體系的建設理順事業單位監督管理機制,使事業單位監督管理相關職能部門形成合力;通過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建設引導事業單位更好地履行公益服務使命。由此可見,事業單位舉辦單位要在事業單位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框架下做好本行業公共服務績效考核指標的制定并組織實施,事業單位績效考核委員會在指導、監督行業主管部門實施績效考核工作中不能越俎代庖。
總體而言,事業單位的主要工作目標是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加優質的公益服務,所以在創新監管機制的過程中應該結合績效考核的具體工作需求,立足于提高公眾對事業單位服務滿意度這一創新要點科學制定績效考核工作中的綜合量化指標。以實際的事業單位績效考核指標設置工作為例,考核人員在設計過程中首先應該對自身能夠為社會公眾所提供的服務種類進行剖析,在此基礎上,結合公眾需求設置量化指標[2]。
進行績效考核工作建設的時候相關人員應該秉持著客觀公正的基本態度,推動考核措施落實,具體來看,由于事業單位的績效考核與公眾滿意度評價等相關要素息息相關,所以在維持績效考核公平性的過程中結合事業單位的具體情況構建完善的民意調查組織是必不可缺的工作內容。由于當下獨立的第三方民意調查組織發展情況相對較差,所以事業單位在建立民意調查機構的時候,應該充分借助政府的專業調查統計機構力量,推動客觀透明的公眾滿意度評價落實。
在完善監管制度建設的過程中,相關人員應該全面的對事業單位本身監管工作存在的問題漏洞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礎上結合相關條例規定構建健全的制度框架。之后,監管人員應該積極推進日常監管工作的執行落實,同時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公開制度,從而確保監管工作的整體公平性。除此之外,相關部門還應該根據事業單位工作情況妥善制定年度報告審查相關辦法制度,借此有效提高審查監督工作的整體力度,為監管人員有序開展工作提供參考。
在機制創新角度開展工作的時候,事業單位首先應該積極結合績效考核工作建設情況進行統籌規劃,追根溯源,只有有效完善單位內部的績效考核機制才能真正為監管工作創新提供有利條件,使實際的監管執行力度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同時監管機制中的權責劃分有效性也會在績效考核的輔助作用下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诖?,在機制創新過程中首先應該從領導層面提高對工作創新的重視,在明確績效考核,優化和監管創新方向的前提下,積極構建績效考核委員會,從而有效為后續的考核指標確定和考核機制建設提供良好基礎。
1.強化監督管理意識
根據上面內容可知,在創新監督機制和推進績效考核優化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從領導意識和重視程度層面進行工作調整,所以在實際的績效考核優化工作當中相關部門應該積極提高各單位的監管意識水平。比如應該從宏觀層面督促各級部門從組織協調層面對考核工作進行規劃建設,通過積極組建績效考核委員會來明確考核工作推進職責,有效利用先進的工作意識帶動實際的考核優化執行。
2.推動監管抓手落實
在實際的事業單位運行過程中,績效考核屬于監管工作的重要抓手,所以在對考核工作加以調整的過程中,充分發揮監管工作的抓手作用為績效考核落實可行性提供有力保障勢在必行[3]。具體來看,考核人員應該站在落實監管可行性的前提下,對當下事業單位內部的各項工作職能加以評價,進而有效根據實際業務開展情況合理分配編制資源。除此之外,考核人員還應該對當下落實的監管力度和監管方式進行一定的剛性約束,借此有效提高監管抓手落實有效性,績效考核能夠真正落到實處。
3.創新監管機構編制
開展績效考核是機構編制工作的創新點。事業單位應該在工作優化過程中單獨設置機構編制并在完成基礎任務后,對如何更好地發揮職能作用進行深刻探究,從而發揮機構編制工作優勢作用,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做好工作。推進事業單位績效考核是機構編制工作重要創新點,對于提升機構編制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4]。從一些地方實踐來看,通過開展績效考核工作,既提高了事業單位監管水平,也擴大了機構編制部門的影響。目前,還有個別地方對這項工作存在模糊認識和畏難情緒,所以各事業單位的編辦工作人員應該對當下工作情況有清醒的認知,在思想上高度重視監管機構編制落實,找準自身職責定位,理清工作思路,采取積極措施,真正擔當起推進事業單位績效考核的責任。
1.完善考核機制
健全完善的考核機制,可以為后續的績效考核落實推進過程中,工作人員實際操作提供依據和支持,因此,進一步完善考核機制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內容。例如,在實際工作當中考核人員應該結合事業單位的業務情況,科學設計考核方案,在設置完善的考核委員會前提下,對實際的考核議事和決策流程進行規范,基于此,建立運轉穩定的考核工作機制,確保各部門人員都能夠參與到考核工作當中。
2.出臺考核辦法
除了要完善機制之外,還應該積極出臺科學合理的考核辦法具體內容。具體來看,事業單位內部各級人員應該在充分了解當地實際情況前提下妥善設置考核指標體系并結合具體辦法對績效考核的工作落實程序等相關內容進行全面優化設計。例如,相關人員應該充分重視考核過程中的內容公益性,同時應該在辦法設計過程中,體現事業單位所處行業的基本特點,并注意辦法的差異性,避免后續工作執行過程中出現一刀切等不良現象。
3.分業落實試點
同一行業的事業單位在履行職責、業務開展等方面具有較多共性,分行業、分系統實施考核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各級單位在選擇試點行業時應當注意從公益性強、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單位規模較大的行業中進行選擇,同時需要結合衛生、教育、科技、文化等行業體制改革,協調推進考核落實。目前,濟南、青島、臨沂、東營、濰坊等十個城市確定試點行業,其中,東營市今年考核工作全部推開,濰坊市將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132 家市直事業單位納入考核[5]。由此可見,其他市縣也應該積極吸取經驗抓緊研究確定試點單位,已經開展試點工作的事業單位則應該結合實際發展需求進一步擴大考核范圍,為下一步全面推行積累經驗。
4.合理運用考核結果
從事業單位整體工作循環角度來看,進行績效考核的主要目的是使工作人員能夠在未來的工作當中可以根據考核結果對自身工作進行恰當地調整和優化,從而進一步提高工作持久性,有效為事業單位的長久運營注入新活力。基于此,在完成基本的績效考核工作之后,相關部門還應該對具體的考核結果進行合理整合處理,進而在職責評價和機構調整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等工作中有效利用績效評價結果對具體的措施進行細化分析,從而真正發揮績效考核工作的內在價值,為事業單位的進步發光發熱。
宏觀統籌規劃、切實落實工作、加強隊伍建設是組織領導工作優化過程中的三項關鍵要點。在現階段開展績效考核優化工作的時候,首先應該從領導層面全面提高對績效考核工作的重視程度,借此有效從宏觀層面對各項考核具體工作進行統籌規劃和整合銜接,以減少考核項目重復交叉等問題。除此之外,充分提高績效考核落實力度,狠抓工作落實情況,也是促進績效考核,組織領導工作,優化改善的關鍵所在。目前,一些事業單位的人員力量還比較薄弱,存在工作人員由其他科室的同志兼任的情況。這種人員狀況既有違法人登記管理的法定要求,又難以適應工作需要,所以各級單位應該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進一步提高事業單位人員建設水平,為工作開展奠定基礎。績效考核工作涉及面較廣,綜合性、政策性很強,所以在推進人才隊伍建設時應該加強學習和研究培訓落實力度,貫徹相關專業知識教育實踐,確保職工熟悉被考核單位的行業規定,在明確相關單位運行機制和發展方向前提下,真正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地執行績效考核工作,為提高工作效果添磚加瓦[6]。
結合上文敘述進行綜合分析不難看出,在新時代下推進事業單位工作優化是非常關鍵的工作內容,為了有效提高事業單位的績效考核質量水平,借助監管機制的創新力量十分可行。從業人員在工作中首先應該對事業單位監管機制進行創新研究,通過深入分析當下監管工作存在的問題挖掘問題誘因,進而從制度和機制兩個角度提出監管機制創新建議,在此基礎上立足于重視績效考核、落實考核環節、優化組織領導工作等角度積極采取具體有效的績效考核改善措施,從根本上為事業單位更上一層樓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