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逸
(揚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揚州 225100)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1]13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提供了明確方向和根本遵循。在鄉村振興戰略穩定推進背景下,農村意識形態工作的作用日益凸顯,在黨的意識形態工作全局中占據重要地位。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為抓牢農村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主體,梳理好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價值、挑戰和問題,探索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提升路徑,有利于為新時代農村建設提供思想保證和精神力量。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開展工作、與農村取得聯系的媒介,鄉村振興戰略需要農村基層黨組織大力支持。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可以保證農村基層黨組織純潔性和戰斗力,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因素和助推力量,兩者應是相得益彰、融合發展的。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2]25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辦好農村的事,真正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3]。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為中國共產黨在農村工作的踐行者和組織者,其意識形態工作的貫徹落實程度影響黨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的領導作用。把握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的基本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并根據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基本要求對加強農村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提出具體對策,有利于黨在這兩項工作中鞏固并發揮好領導作用,引領鄉村振興戰略的正確方向。因此,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要素。
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體是農民群眾,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效果與農民群眾的支持與配合程度相關。新時代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尤為重要。各鄉鎮黨委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過程中,堅定“抓意識形態工作是本職、不抓是失職、抓不好是瀆職”[1]37信念,將意識形態工作融入到業務和黨建等日常工作中,切實將意識形態工作落實到實處,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強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各黨支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解決好意識形態領域問題,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營造良好氛圍。
意識形態工作是各項工作順利實施的基礎,是黨的一項重要的工作。隨著脫貧攻堅進入收官階段和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農村意識形態問題日益凸顯,因此做好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加強新時代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牢牢把握政治導向,掌握工作主導權,增進政治認同,對于推動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推力量。
新時代背景下,價值觀多元化、市場經濟、信息化發展使得一些錯誤觀點和思想在農村蔓延、主流意識形態在農村受到沖擊,給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帶來全新的挑戰,在意識形態工作廣度、難度、力度等方面均須進一步擴大和增強。
價值觀多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結果。為防止文化全球化轉變為文化西化,需要擴大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范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承載著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著無數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著億萬人民的奮斗和犧牲”[4]。西方資產階級的價值觀例如拜金主義、金錢至上價值觀等可能動搖部分農民群眾和黨員干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在價值觀趨于多元化的背景下,“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5]99在廣大農民群眾中樹立正確價值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需要農村基層黨組織擴大工作范圍和廣度,大力、廣泛宣傳主流意識形態。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確立和發展,農村不可避免出現財富不均的情況,致使部分農民對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缺乏信任與支持。其次,市場經濟趨利性質弱化了集體概念,造成部分農民群眾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選舉等集體活動缺乏重視和興趣。
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的是實現人民共同富裕。而農村中出現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衍生的各類問題,為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增加了難度。首先,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意識形態建設過程中要注重糾正、引導個人主義,鞏固對農民群眾的思想共識引領。其次,農村基層黨組織要摸清并解決好思想問題之下的實際問題,提高農民群眾幸福感。
信息化時代,農村建設得到促進,同時也帶來政治風險,以至主流意識形態受到信息化網絡化挑戰。農村基層黨組織使要針對信息化威脅作出意識形態工作力度調整,使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工作成為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一環。
當前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意識形態工作中存在基層黨務工作者思想引領作用不明顯、農村基層黨組織公信力弱化、意識形態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單一等方面的問題。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基層黨組織在思想引領方面面臨全新挑戰且并未充分發揮作用。其一,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主戰場轉移至互聯網,因此須加強網上意識形態工作。要積極引導黨員群眾認清西方敵對勢力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承擔起宣傳動員、教育引導黨員群眾責任。其二,基層黨務工作者的理論學習以及業務水平存在提升空間。基層黨務工作者的理論水平高,才能對廣大農民群眾起到思想引領作用,解決好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形式主義、走過場、應付了事的現象。其三,部分基層黨務工作者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時方法簡單粗暴;部分基層黨務人員缺乏系統理論知識學習,未正確把握管理力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意識形態工作的親和力。
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公信力弱化影響農村工作開展。多數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人員工作過程中不推脫、不怕吃苦、不怕擔責,農民群眾們能體會到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的合理性、結構的開放性以及隊伍的先進性。但少數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人員的行為、作風影響了基層黨組織的公信力,嚴重削弱了意識形態在群眾中的權威性。其表現在,一是政治品德不崇高、能力才干不突出、為人民服務思想淡化;二是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深化,農村經濟基礎、社會思想價值觀念發生巨大變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在農村發展中的作用弱化,使得農村基層黨組織在一定程度上邊緣化。
毛澤東曾指出,“共產黨員如果真想做宣傳,就要看對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說、談話、寫字是給什么人看、給什么人聽的。”[6]意識形態工作要為農民群眾們所理解與吸收,就要在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上多作創新。在傳播手段方面,要立足于鄉村振興的實踐和信息化時代的傳播要求,善于將意識形態的理論巧妙通過微信、短視頻等手段傳播,既不是強硬服從,也不是刻板灌輸。在話語方式方面,讀物等宣傳形式要從農民群眾文化程度、現實生活實際出發。隨著傳統文化娛樂方式逐漸被新媒體娛樂方式取代,新的娛樂方式出現與發展會降低群眾學習積極性。
落實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機制,是抓牢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的根本保障。當前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意識形態工作機制仍不健全。一方面,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任務多、組織人員少。鄉鎮宣傳人員不足、宣傳任務多往往會導致意識形態工作的宣傳數量不足、效果不到位。另一方面,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仍須要進一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壓實壓緊各級黨委(黨組)責任,做到任務落實不馬虎、陣地管理不懈怠、責任追究不含糊。”[2]312要依據“一崗雙責”要求,建立健全問責制度、檢查考核制度,健全示范機制和激勵機制,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的常態化和長效化實行仍需要意識形態機制的不斷健全完善。
鄉村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是鄉村建設的重要構成。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既要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和話語權,有機結合鄉村振興工作與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又要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制度化建構。
復雜的國內國際形勢大背景下,意識形態工作的推行面臨巨大環境變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馬克思主義一元化指導思想遭到挑戰,做好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我們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旁落。”[5]100加強對黨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和話語權,首先要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用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2]76其次,要堅持黨管意識形態不動搖。“新時代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必須堅持和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全面領導,把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牢牢抓在手里。”[1]285再次,要堅持正確把握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主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承擔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時代課題”[2]323,使意識形態工作更好服務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加強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為引領鄉村振興工作提供有力堅強的思想保證、輿論支持和精神動力。將鄉村振興理念運用到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實踐中,多措并舉,兩者相互促進、融合發展。
鄉村振興工作要認真貫徹意識形態工作決策部署,為其展開提供思想引領和政治基礎。農村基層黨組織要注重武裝農民群眾理論意識,將其運用到意識形態工作與鄉村振興工作實踐。要注重陣地意識,利用好文明實踐所、文化活動室等場所宣傳和弘揚社會主旋律;注重輿論意識,加強網絡陣地管理,為鄉村振興、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黨的十八大以來,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和問責監督制等制度受到高度的重視,為意識形態工作的推行奠定堅定制度基礎。在鄉村振興戰略下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需要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制度化。首先,要發揮根本制度的統領作用,使根本制度體現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在農村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上。其次,要發揮各種制度作用,合各制度之力,發揮好各制度針對性作用,將各項不同制度結合起來發揮作用。再次,要發揮黨內法規作用,優化制度與法律環境。黨內法規和法律應是合作關系,要抓好意識形態工作法律建設,為意識形態工作提供法治保障。最后,高度關注制度法規的落實情況,將制度的最終落實情況抓牢抓狠,通過巡視、監督等手段確保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的全面貫徹落實。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中國共產黨在農村推進工作的戰斗堡壘。鄉村振興戰略大背景下,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和現實問題。要從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和話語權、有機結合鄉村振興工作和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等方面提煉出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提升的實現路徑,以期為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水平提供理論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