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山紅
習近平總書記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一文中,從政治上、理論上、實踐上,總結回顧科學社會主義歷史進程,深刻闡明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成功的重大意義,對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提出根本要求。
習近平從成功經驗和曲折波折兩個方面總結回顧:一方面是“東風壓倒西風”,科學社會主義同工人運動相結合,推動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科學社會主義由此從理論走向實踐。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一批社會主義國家誕生,特別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建立了新中國并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科學社會主義由此從一國實踐走向多國發展,同資本主義世界形成了基本上勢均力敵的格局。另一方面是“萬花紛謝一時稀”,習總書記指出,“歷史發展從來不是筆直的,而是充滿曲折和波折”,20 世紀80 年代末90 年代初,蘇聯解體、蘇共垮臺、東歐劇變,不僅導致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不復存在,而且對向往社會主義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帶來嚴重沖擊,很多發展中國家被迫走上了照搬西方制度模式的道路,世界社會主義遭受嚴重挫折。
在嚴峻考驗面前,中國共產黨巋然挺立、從容應對,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巨輪不懼風雨、破浪前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成功,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中國取得巨大成功表明,社會主義沒有滅亡,也不會滅亡,而且煥發出蓬勃生機活力”“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成功,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意義,對世界社會主義的意義十分重大。”
社會主義不負中國,中國也沒負社會主義。馬克思、恩格斯在創立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的基礎上,揭示了無產階級必然戰勝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規律,指明了社會歷史發展的方向以及實現這一目標的正確道路和實現力量。從此,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了科學。在與資本主義的斗爭中,社會主義又經歷了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實踐到多國發展,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百余年來,我們黨不但領導人民建立了社會主義,而且維護和發展了社會主義。
“旗幟決定方向,道路決定命運。“黨要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事實上,我們黨有責任、有信心、有能力成為振興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