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彤
社會思潮指表達在一定情境中民眾的特定利益或訴求,從而產生對社會發展有潛在作用的思維潮流或趨勢,主要反應在群眾思維觀念、社會情感意識與社會心態。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互聯網也已經成為了社會思想傳遞的新途徑,通過把各個層次、規模巨大的受眾人群連接在一起,使社會思想的內容以裂變的形式迅速蔓延、發散,從而使得社會不同階層之間直接而快速的相互作用,從更廣闊的社會層面上傳達了群眾觀念與情感。在新時代背景下,網絡功能的普遍應用,多元化的社會思想在網絡空間中廣泛傳播,因為這種傳播是自發的,往往存在一些誤區,需要引起高度重視與科學合理地引導。
網絡具有虛實結合性、技術性和人文性結合、交互性和開放性統一等特點,因此,社會思潮的網絡傳播與傳統社會思潮傳播相比,表現得更加靈活、高效和深遠,對社會產生的影響也更加劇烈。
社會思潮的客體是“一定思想觀念或傾向”,伴隨著載體出現的變化,社會思潮客體的表現形式也越發多元。這些思想觀念和傾向由較為枯燥的理論,轉變成更平民化、娛樂化、庸俗化,表現形式也以視頻化、趣味化、精簡化、片段化為主。這種變化,可以在短時期內引起某一人群的強烈共鳴,使群眾思想在潛移默化中就受到了感染,從而產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聽”的隱蔽性[1]。為了達到獲得最大范圍支持的目的,一些社會思潮傳播者披著“公平”“正義”的外衣,給予他人一種自己為群眾中最底層草根的印象,引起某些有類似經歷的群眾共鳴,使社會思潮的民粹性也進一步增強,呈現出較大的偏激性和攻擊性。
社會思潮的網絡傳遞內容多樣性、同質化。新興媒介成了社會思潮網絡傳遞的重要媒介,一方面通過利用新型的大數據與互聯網技術,利用移動、計算機等終端進行內容交流,形成了信息傳播的超文本形式。一方面借助新多媒體技術,在社會思潮的網絡信息傳遞流程中對話題、重點議題等信息進行了加工分解,并通過文本、圖片、語音、影像等形式傳達信息。這些加工、表達的方式又顛覆了過去信息傳遞流程中由精英所領導、信息集中于某一群體的傳統模式,在內容傳播流程中完成了階層、代際之間信息交互的提升,從而實現了社會思潮網絡傳播對象范圍的多樣化。而且,由于大數據分析技術和個人社交網絡的運行方式,受眾在掌握個性化的閱讀方式、興趣偏好和價格判斷信息時,會進行定制信息等方式,使得消費者在獲取信息時很容易出現同質化的情況。
網絡空間逐漸成為社會思潮傳播與交互的聚集點,每一個提供網民交流空間的平臺都將成為社會思潮的傳播點。由此,搶占網絡空間這一重要陣地顯得尤為重要。另一方面,這一載體的傳播影響力將日益擴大化,隨著我國網民數量呈逐步上升趨勢,網民對網絡需求日益提高,主要呈大眾化發展趨勢。在市場經濟的助推下,為滿足且適應人民群眾的要求,互聯網技術加速發展,開發出更多適合廣大群眾的信息交互平臺,人民參與社會熱點、重大事件、輿論信息的積極性也進一步提高。特別是伴隨著手機客戶端的普遍使用,社會思潮傳播載體的大眾化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如短視頻、網絡游戲等,通過喜聞樂見的傳播方式,使大眾能夠容易且主動接受到其傳遞的思想與訴求。
主導力,即社會思潮網絡引導者對整個引導過程的控制力。新時代里新事物、新知識、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目前社會思潮網絡傳播過程中,傳播體系比較分散,傳播者多種多樣,使得對于社會思潮網絡傳播的引導具有很大難度,凸顯網絡引導的主要問題是主導力不足。人們的思維方式越來越獨立,很難接受一種突然“空降”般的說服或引導,如果運用直接、強硬的手段對思潮進行影響,很有可能會導致負面效果,從而使得該思潮的傳播更加廣泛。在新時代發展歷程中,出現了很多新的東西、新的觀念,需要引導者對其進行引導。然而,這種意識形態的斗爭是無形的、無常的且難以掌控,因此要集結一切積極力量、聯合各種傳播理論,對社會思潮的網絡傳播做出引導和規范。
思維定式是影響創新的重要因素。思維定式是指人類基于以往積累的心理經驗和思維模式,而依據固有思維和習慣性方式認知事物并解決問題的一類心理現象。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思維定式能夠提高人們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效率;當條件發生改變的時候,思維定式則會桎梏人們的思考,阻礙事物的發展。新時代背景下,社會思潮在網絡空間進行廣泛的傳播,這就需要引導者積極更新觀念,轉變引導理念。這種轉變主要以創新為抓手,不斷提高引導者對于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傳播的理解,提高引導者的創新能力?,F在社會思潮網絡傳播的現狀是引導者們很多還是因循守舊,引導行為在很多時候是有遲滯性的?;ヂ摼W的傳播速度極快,如果不能及時引導,就會使得錯誤思潮蔓延,這需要引起高度注意。
協作,是指“體系中各子體系的協調、合作或共同的聯動效應及集合活動,最終結果是形成宏觀整體尺寸上的整體結構和功用。”協同強調物體的各元素內部或事物間,基于共同的目標,建立良好的合作溝通機制和資源共享平臺,進行全方位的交流協作。協同發展能夠促進技術創新,從而達到“1+1>2”的效果,因此我國不斷強調各行各業要注重協同創新[2]。社會思潮網絡引導,是一個集多主體、多元素在內的復雜的意識形態工作,各主體間協同,則可以“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反之則是“一盤散沙”,無法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而就現狀而言,部分引導者存在著以行政推進并各自為政的現象,導致陷入協同力困境。
社會思潮利用網絡技術和某些互聯網文化內容加以宣傳,其中錯誤思想主要具有低趣、獵奇、危害公序良俗的特征,這些信息僅僅用來獲取“流量”、只是為了經濟利益,這種現代“糟粕”在極大程度上阻礙了中國健康網絡空間的建設、阻礙了當代學生的健康成長。這些故弄玄虛、形象大于情節的內容深深地侵蝕了我們的文化與靈魂,必須對之加以嚴肅的懲處與遏制,為社會意識的發展作出科學的指導[3]。引導者可以通過打造健康、科學的網絡文化精品來對沖錯誤思潮對人們精神發展產生的不利影響,并在不斷發展壯大過程中實現對于社會思潮的引導,從而進一步凈化網絡空間,使人們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國的主流文化和主流價值觀,也促進人們文化自信的不斷提升,能使人民群眾擦亮雙眼,增強抵御錯誤網絡思潮影響的能力。
當代社會中,追求打造新、快且與眾不同的網絡信息傳播平臺更能吸引大眾并加速信息傳播速度與輻射范圍。作為獨立個體的信息引導者更傾向于采用風格迥異的品牌打造手法,該類信息傳播者具有獨特的性格特征、較高的能力水平、獨有的網絡行為習慣,彰顯較為突出的個人風格。央視微博的“主播說聯播”活動受到了人們的一致好評,主持人朱廣權因其押韻、朗朗上口、接地氣的各種搞笑聯播,使得人們稱他為“活寶”。播音員康輝,人們在贊揚他專業能力的同時也深深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打動。這就是正向網絡傳播品牌的建立,這些傳播品牌的建立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意見領袖的發言,從而使得網絡空間更加和諧。
微博等媒體是中國當下流行的社會和新聞資訊網站,對于國內大事的消息往往十分及時,民眾也通過這些平臺就大事提出自身的觀點,由此產生了各種輿情信息。輿論的力量是驚人的,引導者應該時刻站在新聞第一線,積極進行新聞事件相關進展的推送,及時發布官方消息,這樣可以抵御一些不良“營銷號”對輿論的影響,因此可以精準把握社會思潮傳播動向[4]。此外,對于社會成員對某一重大事件的關注,不僅反映了信息引導者積極主動的處理態度,且更為高效地阻止不實信息的傳播擴散。網絡輿情處理過程中,真相與謠言相互交織,錯綜復雜。作為引導者任重道遠,既要立足自身堅持發揮正確導向作用,弘揚正能量,安撫群眾情緒穩定,還要精準有力地擊碎不斷出現的網絡謠言,牢牢掌握輿情引導主動權。
隨著新時代的日益發達,互聯網已經變成人類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社會思潮的網絡傳播須對其進行科學引導,守衛人們的精神健康。引導者應深刻分析社會思潮網絡傳播的特點,根據特點研究引導行為,爭取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