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媛媛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韓新媒體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3)
戲曲是我國傳統藝術的瑰寶,具有寫意性、虛擬性和程式性等特點。戲曲和電影在藝術特點、敘事方式等方面有許多相似性,但差異也十分明顯。戲曲對電影影響深刻,電影故事可以借鑒戲曲故事的情節,也可以融入戲曲的唱腔和動作,以提高電影的接受度,豐富電影的藝術表現。例如,電影《唐伯虎點秋香》就是對傳統戲曲的改編,片中大量的京劇鑼鼓、武生動作使影片的戲曲特色和無厘頭風格表現得分外鮮明。我國第五代導演張藝謀、陳凱歌在其電影中也大量運用了中國傳統戲曲元素,如《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秋菊打官司》《霸王別姬》《趙氏孤兒》等影片,屢獲國內外大獎,彰顯了中國民族風格,展現了獨一無二的中國文化內蘊。
從當前學界共識來看,戲曲元素是指構成戲曲的要素,戲曲元素的差異產生了不同的戲曲流派。戲曲元素包括戲曲的視覺表現、戲服的顏色、聲部的音樂成分、戲曲的演出要素、題材的故事性、敘述方式等,把這些元素融入電影不僅可以豐富電影的故事內容,豐滿電影角色的人物形象,增強電影表現力,更可以提高電影在文化藝術市場的競爭力。在中國電影的發展歷程中,戲曲元素始終伴隨左右,中國電影每一次的轉型升級也都離不開戲曲元素的加持。通過充分吸收和創造性運用戲曲元素,中國電影展現出獨特的魅力。
戲曲元素與電影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關系。首先,戲曲元素是中國電影民族化的推進劑。電影藝術是“舶來品”,也是全球化程度越來越高的藝術形式。中國電影在應對其他藝術形式、藝術思想沖擊的過程中,需形成自身的特點,而戲曲元素為謀求出路的中國電影提供了資源。中國電影創作者廣泛應用戲曲元素,不僅展示了我國傳統戲曲文化,促進了戲曲藝術的另類回歸,更推動了電影在藝術領域和市場領域取得成功。在中國電影民族化的過程中,戲曲元素不僅被用于塑造典型化的意象來強化電影的藝術風格,更被當作傳統文化和傳統道德倫理的代表。其次,戲曲元素在電影中的運用豐富了電影的文化內涵。從影視藝術的角度來看,戲曲與電影一個寫實,一個寫意,二者的結合很難達到完美的境界,如果在影片中兩種藝術不能完美融合,那么,影片的藝術效果就會受到影響。戲曲承襲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中庸之美”理念,在電影中應用戲曲元素使電影具有自然的親和力,但“中庸之美”又會削弱影片的矛盾沖突力度,讓影片的氣氛變得輕松。如果一部影片采用過多的戲曲元素,就會使戲曲段落喧賓奪主,使電影不像是電影,因此,在電影中運用戲曲要素不僅要考量電影的類型、內容,更要對戲曲元素的時占比進行合理控制??偠灾?,在電影創作中應用戲曲元素既能提高影片的文化品位,又能豐富影片的故事內涵與表達方式,還能為中國影片營造一種特殊的歷史氛圍。這是中國電影未來創新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從情感表現來看,在影視諸要素中,音樂無疑是最好的情感詮釋者?!痹陔娪爸羞\用京劇、昆曲、秦腔、豫劇等戲曲劇種的音樂元素傳情達意,可以呈現人物的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復雜的情感狀態。《戲曲藝術概論》中說:“戲曲聲樂與器樂相對應,是指戲曲中的唱法、念法等。”如《白鹿原》中,大家齊唱的是秦腔;《霸王別姬》中的京劇片段是戲曲聲樂的重復演唱。影片通過這種方式使戲曲中的唱腔成為人們表達感情的手段,使各種情感在影片和聽眾之間自由流動?!都t高粱》以抗戰期間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余占鰲與九兒在經營一家高粱酒廠期間,九兒與一名酒廠伙計不幸遭日本人殺害的故事。影片配樂運用了呂劇、晉劇、豫劇和秦腔等多種戲曲音樂元素,重點表達了兩個內容:一是“酒坊漢子”“無懼生死”的豪情,一是九兒與余占鰲的熾熱愛戀。影片的制作和戲曲中的人聲音樂的使用相輔相成,與影片風格相符的戲曲音樂是為對應的故事特意選擇的。只要選用合適的配樂,即便配樂在同一曲目中反復出現,也能表現出富有變化、層次分明的角色情緒。
“戲曲的舞臺美術主要由人物造型和景物造型組成,結合戲曲本身的發展和藝術需要,戲曲舞臺美術對歌舞、雜技、武術等民間藝術進行了借鑒和吸收?!蔽枧_上的人物造型、景物造型細節,服飾風格、顏色、道具布置,都是戲曲演員在長期的表演中總結出來的。在電影中,戲曲演員們穿著戲裝表演,戲曲人物造型成為電影人物造型,戲曲角色成為電影角色,而觀眾則在這種戲曲——電影的轉換中進入劇情。還有一類電影沒有采納戲曲的人物、橋段,但借用了戲曲的造型風格,這亦是戲曲風格的電影化變型。
在電影中,戲曲敘事的內容、情節是電影故事的一部分,與電影敘事緊密相連。在電影中運用戲曲敘事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戲曲表現電影橋段中的唱詞,通過假借人物更好地反映劇情;一種是由戲曲表演的情節組成電影的敘事內容,這些戲曲表演是推進電影劇情發展的關鍵環節。通過影片角色的表演和唱、念、做、打,以及對角色人生際遇的概括和隱喻,揭露影片中未被明示的情節。比如,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一些京劇片段,與三太太作為一個京劇名媛的身份相呼應,通過戲曲臺詞傳達了電影臺詞難以陳述的內容。電影中,梅珊演唱的京劇唱段有《紅娘》《御碑亭》《蘇三起解》《桃花村》等,這些戲曲唱詞與曲調對電影敘事有極強的推動作用,將人物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等表現得深入人心。在電影中,戲曲表演不止能輔助敘事,更能起到承擔敘事核心的作用,影響角色的定位和命運,影響劇情的發展,甚至影響整個影片的節奏。
在原有的藝術表現形式的基礎上加入戲曲元素,可以使聲像藝術更具美感。作為與電影不同的表演藝術,戲曲的聲像表現作用要從唱詞、聲腔、服飾、動作等方面進行分析。戲曲元素的應用給影片帶來了全新的聲像表現,以電影《霸王別姬》為例,段小樓和程蝶衣分別十一年后再度相見,二人都穿上了“霸王別姬”的服裝,當戲院的門一打開,一道溫暖的白光照在程和段的身上,時光仿佛回到了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在燈光的照耀下,程蝶衣穿著一身“霸王別姬”的衣服,這種戲曲視覺傳達表現了程蝶衣的內心——他想與師兄唱一輩子戲。
戲曲中最主要的藝術形式之一是臉譜,臉譜是一種具有民族特點的藝術形式,每個戲曲人物都有自己的譜型,運用臉譜可以體現不同的人物形象。仍以《霸王別姬》為例,電影以中國戲曲中的男演員為主角,程蝶衣一開始很不喜歡男演員,但后來接受了,甚至連自己的性別都搞混了,在這部影片中,臉譜是按照京劇的傳統裝扮設計的,也隱喻了角色的命運。
戲曲在情感表達上具有細膩、婉轉、深刻、優美的特點,在電影中通過直接應用、嫁接、借用等手法融入戲曲元素,可以使影片的情感表達具有中國式情感含蓄、內斂而朦朧的特點,從而增加影片的情感層次?!队螆@驚夢》中,榮蘭和翠花的感情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戲曲來表達的。榮蘭在《牡丹亭·游園驚夢》中飾演柳夢梅:“姐姐,小生哪一處不尋到,卻在這里。姐姐,咱一片情意愛煞你哩。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這首曲子是從昆曲《牡丹亭·驚夢》中選出來的,說的是杜麗娘在花園里疲憊不堪,睡著了,夢見一個身穿綠袍的書生,二人一見鐘情。湯顯祖的這首曲子正好符合榮蘭和翠花之間的感情,兩個人就像一對恩愛的夫妻,隨著歌詞的吟唱,兩個人的感情也達到了頂點。但這種感情終究不可能長久,所以,邢志剛的出現讓兩人的關系產生了裂痕,且再也沒有辦法挽回,最后,兩人分手的時候,伴奏的是《牡丹亭》中的《懶畫眉》:“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什么低就高來粉畫垣,原來春心無處不飛懸,是睡荼蘼抓住裙釵線,恰便是花似人心向好處牽?!边@首歌表現了榮蘭和翠花相識相知時的心境,那時候的深情如今已消逝,且再也無法挽回。
費穆曾說:“中國電影不能模仿美國電影的風格,也不能模仿其他國家電影的特點,只能體現自己的民族特色。中國戲曲以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的中和調控明辨是非、懲惡揚善”。電影《人鬼情》傳遞了中國式的文藝氣息和內蘊特色,影片按照時間次序講述了主人公秋蕓的人生經歷,“悲”是電影的情感基調,但這種“悲”哀而不傷,在電影中,秋蕓為了反抗女性悲慘的命運,毅然學習戲曲,努力從現實的女性角色中掙脫出來,成為戲曲中的“男性”。最終,她以過人的才華與努力考入戲曲學院,并憑借出色的表現成為一名演員。雖然秋蕓在現實世界中不是男性,但在她心中,她所扮演的鐘馗就是“最完美”的男人。這種方式也是從中國戲曲的寫意手法中汲取靈感,創造出了一種獨特的意境,不追求“濃墨重彩”,而追求“含蓄抒情”。
電影和戲曲的跨界合作是求同存異的過程,更是中國電影民族化發展的必由之路。縱觀自1905 年《定軍山》以來的含有戲曲元素的中國電影,一代代電影人、戲曲人通過不斷探索、嘗試,形成了當前在電影創作中運用戲曲元素的典型思路。在未來應對全球化沖擊、強化民族特色的時代,在電影中運用戲曲元素呈現以下趨勢。
首先,將通過“以唱代念”消除電影獨白的副作用。具體來說,用戲曲的“唱”取代電影的畫外音——“獨白”和“念白”。從電影藝術來看,“念”是真正意義上的念,是說話。從戲曲來看,“唱、念”都是唱,是有音調、有音律、有節奏的表演。在電影藝術中,念白、獨白是表現人物、推進劇情的重要手法,但從創作、觀影及藝術角度來看,文字體量過大的念白會阻礙劇情故事的準確表達。這時,通過戲曲的“唱”可以有效替代獨白、旁白,另辟蹊徑表達情感、推動劇情發展。比如,電影《有話好好說》有一段很長的獨白,導演通過戲曲的形式,巧妙化解了長篇大論獨白的枯燥乏味。
其次,戲曲音樂功能的派生。電影中的戲曲是為影片專門設計的,它和影片其他聲部的功能是相互協調的,而在電影中運用戲曲音樂的優點是,戲曲音樂具有較強的節拍和濃郁的民族特征,可以豐富影片的文化內涵,戲曲唱詞中的故事也能與影片情節相呼應,同時,把戲曲的情感遷移到電影中,可以使觀眾產生共鳴。
從20 世紀末到21 世紀初,中國電影在世界上頻頻獲獎,電影民族化進程明顯加快。但目前來看,許多中國電影對戲曲元素的借鑒和運用走入誤區,許多人認為,只要是民族電影就要加入戲曲元素,而戲曲元素也必然能為電影添彩。這種狹隘的觀點讓戲曲元素在電影創作中的價值模糊不清,丟掉了電影民族化的初心。在未來,中國電影在運用戲曲元素時既可以借鑒歐美電影的敘事模式,也可以對戲曲元素進行再創造,使東西方文化相融合,使戲曲元素世界化,在豐富電影的劇情和藝術內涵的同時,傳播中國傳統文化,讓外國人不再認為中國戲曲元素是“奇巧淫技”。戲曲是中國電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電影創作者要摒棄“拿來主義”和“生搬硬套”,與時代審美融合,再挖掘、再創造,走出與發達國家截然不同的電影發展道路,到那時我們就可以自豪地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