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小牡丹,花開正十屆。近期,由中國曲藝家協會、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張家港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喜迎二十大 說唱新時代”—第十屆全國少兒曲藝展演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成功舉辦。
這是曲藝舞臺上一道不可或缺的獨特風景,童聲童語唱出曲藝味兒濃,異彩紛呈的節目、豐富多樣的曲種,集中展示了我國少兒曲藝事業發展的優秀成果。
這是托舉扶持曲藝幼苗新秀的一方平臺,推出少兒曲藝的新人新作,培育少兒曲藝才情與能力,營造激發少兒曲藝興趣愛好的生態和氣氛。
真可謂是“曲藝蓓蕾向陽開,童心藝韻綻精彩”。
全國少兒曲藝展演創辦于2006年,是我國影響最大的少兒曲藝活動之一。本屆全國少兒曲藝展演自啟動以來,得到了全國廣大曲藝工作者和曲藝小演員的廣泛關注、積極響應,創演報送了一批展現時代主題、弘揚民族精神、體現曲藝特色、充滿少兒生活情趣的精品佳作。截至6月初,中國曲協共收到32個團體會員、3個專業藝術委員會推薦的201個節目,涵蓋76個曲種,相比上一屆的46個曲種146個節目,曲種和節目數量都有了增加。經組織專家遴選,最終共有72個節目入選。入選的72個節目陸續通過央視少兒頻道、“學習強國”、騰訊視頻、曲藝雜志融媒等進行線上展演,另有23個節目參加線下的兩個專場演出。
8月上旬,線下展演在江蘇張家港圓滿舉辦,曲藝小牡丹同臺獻藝、競放光彩。線下展演包含江蘇省及長三角專場,綜合匯報專場兩場,共涵蓋15個曲種,其中既有觀眾熟悉的相聲、小品、快板、快板書等曲種,也有極具地域特色的蘇州評彈、粵曲、數來寶、蘇州琴書等曲種;從內容上看,節目內容和格調健康向上,緊扣時代主題,構思新穎獨特,既有代表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作品,也有反映少年兒童校園生活、真實心聲的原創作品,特別可貴的是還有不少作品以兒童的視角,聚焦建黨百年、抗擊疫情等主題,充分展現了曲藝“文藝輕騎兵”說唱現實、反應迅速的獨特優勢。
江蘇的柳善兮、周佳睦兩位小朋友表演的對口快板《和諧家風正氣升》講述了兩個孩子在競選班長時各自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從側面反映了“家風”教育的重要性,引導人們樹立向上、向善的家庭教育理念;來自河南的呂晟睿小朋友表演的河南墜子《出征》說唱楊門女將穆桂英掛帥出征、英勇殺敵的歷史故事,小演員臺風穩健,表演自然,唱腔韻味十足,頗具專業范兒;浙江的施雨欣等小朋友帶來了紹興蓮花落《校園盛開小蓮花》,作品立意巧妙,曲風活潑可愛,既蘊含傳統蓮花落的味道,又有新的時代感,把校園里的朵朵蓮花欣欣向上的感覺表達了出來。蘇州評彈《擊鼓戰金山》《紅梅贊》《琵琶雨》、四川金錢板《車耀先》、揚州清曲《揚州月》、粵曲《俏花旦》、杈拉機打唱《小崗娃贊鳳陽》等節目輪番上場,曲藝小演員們將自己的童真與才華盡情展現在舞臺之上,展現出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贏得了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和喝彩聲。

兩天時間緊鑼密鼓的演出,不僅沒有讓小演員們感覺疲憊,反而是神采奕奕、精神煥發。他們用曲藝的藝術魅力,感染著在場每位觀眾的內心。山東的相聲小演員柴浚豐表示:“第一次在這么大的舞臺給觀眾表演相聲,既高興又激動,我認識了很多學習曲藝的小朋友,還看到了平常沒有聽到過的曲藝節目。今天聽到了專家老師對我的表揚很開心,回去后我要繼續學習相聲,爭取把相聲說得更好,以后還來參加這樣的演出。”
為了幫助更好地提升節目的質量,激勵小朋友繼續學習曲藝的熱情,這次展演特邀了5位曲藝家進行現場點評。中國曲協副主席盛小云、中國曲協快板藝委會主任李少杰、廣東省曲協主席梁玉嶸、安徽省曲協主席孟影、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曲藝系主任張怡多次以“點贊!”“很精彩!”“太棒了!”表達對小演員們的喜愛和贊賞。
點評的曲藝家老師表示,本屆展演有三方面特點:一是節目具有較強的藝術觀賞性。在舞美設計、節目編排、服裝設計等方面,體現出老師和家長對此次展演的高度重視,正是他們的用心才能呈現出有質量、有水準的演出。二是作品題材呈現多樣性。作品中有以家庭、夢想為主題的,還有聚焦建黨百年的,不同的是,大部分節目以兒童的視角貫穿整部作品,根據小演員們的特點對作品進行量身打造,呈現出的作品有趣又不生澀。三是小演員們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舞臺上的小演員們個個生動活潑,臺風自如,現場的每一位觀眾都一同進入他們的世界,通過少兒的語言、少兒的視角,了解他們的內心生活,小演員們的純真無邪、活潑可愛、積極向上的狀態感染著現場的每一個人。

在觀摩完全部展演之后,李少杰帶著些許興奮地說道:“我發自內心地感覺到,和往屆相比,這屆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進步和提升。一是新創作品更加‘立得住’。僅從快板類作品的角度來看,比如,快板書、快板、數來寶等,都有優質的新創作品推出,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做到了和諧統一。二是演員表演更加‘叫得響’。小演員無論是從表演的技巧還是對作品的理解上,都能‘叫得響’,從語言語氣到形體眼神,一招一式都細致到位。”
老師們的點評專業且真誠,如同雨露,滋潤著小牡丹們向陽綻放;又似陽光,給予曲藝少兒們堅持的溫暖。在贊許肯定的同時,專家們也希望小演員們以后能夠繼續學習曲藝,陶冶情操,提升藝術修養,未來讓更多的人認識曲藝、接觸曲藝、愛上曲藝。期望少兒曲藝發展在繼承的同時端正審美,創新的同時尊重傳統,不斷涌現出更多的新人新作,共同推動曲藝事業繁榮發展。
比起大部分的曲藝展演,此次展演的現場觀眾也有點不一樣,大多數曲藝演出的觀眾往往多是成年人,而這兩場演出,反而是孩子“領著”大人走進劇場看演出,常常是一位成年人旁邊圍著好多個孩子。在演出的過程中,兒童們稚嫩的笑聲未經一絲雕琢,蕩漾在整個劇場中。曲藝小演員在舞臺上與小觀眾們進行了一場面對面的曲藝藝術交流,一個個節目的精彩演出在小朋友觀眾的心里也播撒下了一顆顆曲藝的小種子。
熱活動還需冷思考。
報名參與的熱情、活動舉辦的火熱,在熱活動的忙碌緊張中,冷靜清醒顯得尤為重要。這屆展演因此特別安排了一項內容—“全國少兒曲藝展演回顧與展望”研討會。曲藝藝術家、少兒美育教育專家、少兒曲藝教育機構負責人、輔導老師、演員家長等代表針對十屆展演的經驗、“雙減”后少兒曲藝教育的挑戰與機會、未來少兒曲藝教育的出路與方向等主題進行深入探討,并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10屆展演,一路走來碩果累累,但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如何破解,亟待解決。對此,中國曲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楊書記表示:“走過10屆的全國少兒曲藝展演形成了良好的運行機制,推出了一大批適合青少年兒童的優秀少兒曲藝作品,挖掘了一大批具有發展潛力的曲藝新苗,營造了推動少兒曲藝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取得了良好的品牌口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少兒曲藝展演存在的不足,提前謀劃、精心哺育,開拓全國少兒曲藝展演更具影響力的輸出渠道,創作更多貼近少年兒童的曲藝作品,用曲藝高等學科建設為少兒曲藝發展提供新的前景,為少年兒童的茁壯成長提供良好的條件,為中華曲藝事業的繁榮發展積累深厚的人才基礎。”

振興曲藝當從娃娃抓起,這已經是共識,而談及如何讓更多少兒愛上曲藝,盛小云認為,廣大曲藝工作者要多創作適合兒童表演的曲藝作品,例如童話故事、神話故事、成語故事以及課本教材的故事等,送進學校,充分調動起少兒的積極性、參與度和興趣度。
與會專家對少兒曲藝的創作也各抒己見,孟影發言說道:“少兒曲藝創作有其獨具的特點和規律:第一,創作優秀的少兒曲藝節目必須具備天真的童心。作家要像他們的父母一樣,懂得他們的心靈,描繪他們的內心世界。第二,作品語言要兒童化。要了解童心,熟悉童言,曲藝創作者應該像母親一樣,關心兒童,熟悉兒童,才能夠創作出被少年兒童歡迎的少兒曲藝作品。第三,作品內容要童趣化。掌握了童心、童言、童趣,創作出充滿童真意蘊的少兒曲藝作品,不但會受到新時代少兒的歡迎,而且會讓他們受益匪淺。”
少兒愛則曲藝強,少兒強則曲藝興。張怡表示,未來少兒曲藝的發展希望可以借助各地曲協和曲藝院團的力量,利用中小學藝術課堂教育的形式和藝術考級培訓,大力普及曲藝通識教育,在普校的環境中廣散枝葉,積極地培養校園曲藝社團,利用社團力量,培養更多的曲藝學苗。江蘇省曲協少兒曲藝藝委會主任李忠影則認為,“要培育少兒的曲藝藝術精神,讓孩子們將藝術興趣轉化為目標與事業,要積極創造獎掖、扶持、展演等多種激勵機制,讓少兒曲藝培養擁有及時高效的反饋,推動曲藝的小傳承人們更加主動全情地投入,具有更強的學習意志和更高的藝術熱情”。
曲潤童心,藝美童年。如今,全國少兒曲藝展演已經走過十屆。十屆,是一個節點,更是一個起點。在未來,相信展演將在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掘培育曲藝后備人才,推動少兒曲藝事業發展等方面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譜寫出我國少兒曲藝繁榮發展的新篇章!

(責任編輯/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