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 七月飛雨洗塵埃,雨過朝陽升起來。幸福社區院內外,居民群眾笑開懷。
【說口】
眾 啥事這么高興?
領 噓,保持安靜!
眾 咋的了?
領 社區來位大畫家,老教授,68,他要當眾作畫,意氣風發。咱別嘰嘰喳喳,肩兒并,手兒拉,靜靜悄悄去看他!
眾 走啊。
【唱詞】
合 老教授,面含微笑,神采奕奕,你看他,青春煥發,心曠神怡。鋪好宣紙,手握畫筆,和藹可親,宣講主題。
領 黨的百年,開天辟地,中華民族,迎來晨曦。以史為鑒莫忘記,世世代代舉紅旗。今日紅旗多壯麗,驀然回首憶往昔。咱遼寧,曾產生,紅色標識六個地,六個地,激勵人心,向前馳驅!
眾 說到此處,他落畫筆,筆下猶聞風雷激!
甲 (白)第一幅畫,畫上咱們遼寧省是抗日戰爭起始地!
領 1931年9月18日,柳條湖邊黑風刮。日寇造反槍炮炸,硝煙彌漫卷黃沙,次日清晨秋雨灑。
乙 (白)中共滿洲省委發表了全國第一篇抗日宣言。
眾 喚起萬眾,保我大中華。在黨的英明率領下,抗戰勝利,意氣風發!
丙 (白)第二幅畫,畫上咱們遼寧省是解放戰爭轉折地!
領 黨中央,毛主席,果斷指揮,號令傳下振雄威。要奪天下,先奪東北,遼沈戰役樹豐碑。形勢轉折,敵我換位,我軍壯大,敵軍垂危。
眾 看殘敵,節節敗退,落花流水,關東大地現春暉。
丁 (白)第三幅畫,畫上咱們遼寧省是新中國國歌素材地!
領 想當年,遼西有支義勇軍,艱苦抗日在山林。記者采訪寫通訊,(白)一篇《血戰歸來》,感動千千萬萬人。這素材,鼓舞田漢揮鐵筆,聶耳含淚譜強音。
眾 血肉筑起長城穩,國歌奏響震乾坤!
戊 (白)第四幅畫,畫上咱們遼寧省是抗美援朝出征地!
領 1950年,金秋十月草木長,英勇的,志愿軍,集聚在沈陽。戰士豪情高萬丈,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不畏強敵,英勇上戰場,人人都是黃繼光。
眾 保祖國,保家鄉,中華大地紅旗揚!
己 (白)第五幅畫,畫上咱們遼寧省是雷鋒精神發祥地!
領 領袖號召學雷鋒,雷鋒精神萬年青。學習他,忠于人民忠于黨,學習他,祖國需要他服從。學習他,苦練技術增本領,學習他,助人為樂懷赤誠。
眾 學雷鋒,團結友愛人稱頌,學雷鋒,甘于奉獻有始終!
庚 (白)第六幅畫,畫上咱們遼寧省是共和國工業奠基地!
領 新中國,工業搖籃在遼寧,多種基地,挺立傲蒼穹。號稱國家裝備部,東方魯爾,世界聞名。肩擔重任,不辱使命,為祖國,為人民,立下大功。
眾 遼寧省,六地閃光,光華炯炯,咱為家鄉,驕傲光榮!
領 看罷壯美畫六幅,滿懷激動心起伏。以史為鑒牢記住,開創未來信心足。
合 緊跟黨走邁闊步,前方更有新征途。踏上明天趕考路,迎著東方太陽出!
點評:
新說唱《畫遼寧》是一個全景展示正能量的曲藝作品,全篇文筆流暢,構思精巧,節奏鮮明,充滿了韻律感,是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說唱佳作。該作品亮點有三:首先,作品切入點選得巧。遼寧“六地”是遼寧省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總結提煉的紅色資源,從內容題材上看,屬于宣教類的曲藝作品。眾所周知,這類作品難寫,難出彩,而該作者以豐富的創作經驗,力辟蹊徑,從一個畫家畫畫的角度展開敘事,讓整篇作品頓時有了立體感,配合演員動態地說唱,六幅歷史巨畫在人們的面前徐徐鋪展,生動而形象。其次,全篇精悍干練,節奏鏗鏘,多一字累贅,少一字缺憾。文本只有一千余字,簡明地將遼寧“六地”紅色文化縮影展現給觀眾,以歷史的維度對遼寧紅色資源進行生動再現。“六個地”、六幅畫、六個故事,作者每“地”僅以六句敘事,二句總結概括,有景有情,言簡而意賅,完整卻又不拖沓,在觀眾一個又一個點燃升起的興奮點中不知不覺完成了整個作品的表演。最后,形式上的創新給予演員充分創作的空間。本篇作品體裁命名為“新說唱”,雖有不同看法,但不失是對傳統鼓曲類說唱藝術的拓展創新,有說口,有伴唱,配合音樂,加強了作品整體的舞臺表現力。
(點評人:鐵嶺市藝研所原書記、研究員 孫立亭)(責任編輯/邵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