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 【過山調】朋友你可曾見過莎草花?一種普通平凡小草開出的花,淡淡的顏色不鮮艷,小小的株型不高大。在高山在丘陵在平原,黑土地紅土地黃土地上,你一定見到過她。
白 那是2019年的初夏。“大家好!我是李莎,莎草的莎,是來自四川平昌的女娃,本科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剛被保送研究生。要問我暫停學業去山區支教為了啥?我想用一年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請批準我的申請吧!”
唱 【蝴蝶歌】妥妥一個真“學霸”,志存高遠抱負大,哪里需要哪里去,廣闊鄉村寫芳華。支教團向西開拔,年紀最小屬李莎,事事當先有擔當,加油鼓勁有辦法。
白 “支教團團友們加把勁,前面就到啦!據說這里電路還沒有拉,大家克服一下,有我大廚李莎,燒火、打水、煮飯、炒菜全包啦!來來來,嘗嘗我的手藝怎么樣?夸我新聞傳播、家政烹飪兩個專業都頂呱呱?哈哈,我照單全收下!都說山區支教沒有那么瀟灑,生活條件差,這點困難不算啥,到基層來,哪能不經歷點風吹雨打? ”
唱 【花藍調】看,月亮出來了,星星把眼眨,風里有莎草花的清雅。
白 “鄉村的夜晚真美呀!廣西,你好!龍勝,我來啦!”
唱 【紅瑤迎客】泥土里扎根,山嵐中抽芽,你是一朵莎草花,經春秋歷冬夏,迎星光披紅霞,要讓新綠染遍山洼。忘不了那一晚星光夜話,立志要繪一幅青春圖畫,在龍勝支教的日子里,(你)每天都熱情工作,以夢為馬。
群 “小李,歇一歇吧,你總是這樣苦不怕累不怕,忙教學、搞幫扶、抓防‘疫’、做宣傳,樣樣都積極主動給自己把重擔壓?!?/p>
群 “李老師,您辛苦了。難為您翻山越嶺幾個鐘頭走進這山旮旯,大老遠一次次來家訪調查,我們做家長的一定配合,做好教育不拉胯。”
群 “莎姐姐,我可以這樣叫您嗎?我喜歡您笑瞇瞇地拉著我的手,給我講故事,幫我梳頭發??匆娔?,我就想起了好幾年沒有回家的媽媽?!?/p>
白 “我永遠不會忘記,我也是從山里走出來的娃娃。我愿用微小的力量,給山里娃帶來愛和溫暖,讓他們看到,外面的世界很大很大……”
【音效:電話鈴聲
白 喂,你好,嗯嗯,收到,回學校開會。關于把愛心教室建到龍勝小學的想法,我在會上詳細說給大家。
唱 【門唻歌】山路彎彎風颯颯,好比雙翅生肋下。一路陽光追夢人,不負青春與韶華。
【音效:猛烈撞擊聲,緊急剎車聲,救護車呼嘯聲后靜場
白 2020年5月9日的下午讓人心痛,李莎在回校途中發生意外,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21歲的生命燦爛如花,聲聲呼喚催淚下,她卻不能再回答……
學生 “ 李老師,您就這樣走了?以前我不敢開口說英語,是您一遍一遍教我、鼓勵我,您說我進步非??欤F在我想說給您聽, 您還能聽到嗎?”
婆婆 “莎妹呀,你就這樣走了?你幫忙聯系的‘龍勝一對一’愛心助學金收到了,我一定教育娃好好學習。有個心愿現在說是不是太晚了?婆婆我一直想給你打一回瑤家的油茶?!?/p>
母親 “幺妹兒,你就這樣走了?2020年的寒假,你也是這樣說走就走離開了家,疫情暴發,你說你要馬上回到支教崗位。我們驕傲能做你的爸爸媽媽,我們不哭,我們就是想你了……”
唱 【古嫁調】夢回巴蜀山峽,作別嶺南繁華。走進廣闊鄉村,桂北龍脊有你的牽掛。風過山林響沙沙,青山披雨把淚灑。你是大山的女兒,化作滿山莎草花。
白 李莎生前珍藏著一朵用彩紙疊成的花,那是孩子們送給她的禮物,上面有稚嫩的筆跡,寫著感謝和祝福的話。這朵花,是開在孩子們心中的莎草花。這朵花,是對李莎最真誠的褒獎和最崇高的贊夸。又是一年火熱的夏,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集結整裝又出發……
志愿者 “大家好,我是華南理工大學的支教團成員,我們支教團現在的名字叫‘李莎支教團’。我們在龍勝建成了留守兒童的‘愛心之家’,孩子們最愛到這里來游戲玩耍。‘龍勝一對一’愛心助學項目在穩步發展,影響越來越大。在李莎的故事和精神激勵下,參加‘西部計劃’的同學們一茬接著一茬,志愿奉獻,使命必達!”
唱 【繡球歌】天是那么高,地是那么大,我們都是莎草花。讓青春綻放,把希望播撒,看那芳香滿天涯。
【大屏字幕: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點評:
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李莎扎根大山,放飛夢想,她像滿山的莎草花一樣,默默無聞,甘愿奉獻,綠滿山野,放射華光。瑤族鈴鼓《莎草花》是一曲洋溢青春和力量的生命贊歌,是一首濃縮生命華光的閃光詩篇。本篇作品特點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以喻頌人,人物性格鮮明,比喻貼切自然,使物化本真向人物內核傳情達意。把李莎比喻為莎草花,“莎草花是一種普通平凡小草開出的花,淡淡的顏色不鮮艷,小小的株型不高大。在高山在丘陵在平原,黑土地紅土地黃土地上,你一定見到過她?!崩钌沁@樣一株平凡的小草,歷經風雨和磨難,但永不屈服,她將人生追求融入國家命運,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滿腔熱血投身鄉村,泥土里扎根,山嵐中抽芽,唱詞從生活出發,走進人物的精神世界,觸摸人物靈魂溫度,挖掘人物的精神內核,“天是那么高,地是那么大,我們都是莎草花。讓青春綻放,把希望播撒,看那芳香滿天涯。”
第二,以情悟道,浪漫與現實相結合,讓生活真實與藝術真實合理嫁接。李莎“是一朵莎草花,經春秋歷冬夏,迎星光披紅霞,要讓新綠染遍山洼?!边B接生活真實與藝術真實的文化密碼?!吧顥l件差,這點困難不算啥,到基層來,哪能不經歷點風吹雨打? ”李莎在工作中忙教學、搞幫扶、抓防疫、做宣傳,一次次做家訪調查,她用微小的力量,給山里娃帶來愛和溫暖,讓他們看到外面的世界很大很大。但是她在回校途中不幸發生意外,生命戛然而止,她把最美的青春年華奉獻給大山,奉獻給孩子,青春燦爛如花。激蕩在心底的是綿綿思念,一路陽光追夢人,不負青春與韶華,把情融于觀眾心田,讓愛滋潤觀眾心底,點點滴滴,寄予無盡的思念,化為奮進的永恒。
第三,唱詞深情厚重,語言樸實簡潔,人物語言和人物動態閃耀青春的活力。藝術源于生活,《莎草花》語言精練,特別是描寫李莎的唱詞,語言簡練,內涵豐富,直擊觀眾心靈,“哪里需要哪里去,廣闊鄉村寫芳華。事事當先有擔當,加油鼓勁有辦法。”“夢回巴蜀山峽,作別嶺南繁華。走進廣闊鄉村,桂北龍脊有你的牽掛。風過山林響沙沙,青山披雨把淚灑。你是大山的女兒,化作滿山莎草花?!鄙鷦淤N切,含義深沉,句句撥動心弦,處處為曲種賦能,生動刻畫莎草花的形象,以物喻人,讓觀眾忍不住對李莎肅然起敬,為她的獻身精神鼓掌喝彩,更為一個個接續傳承,擔當志愿服務的“李莎支教團”產生由衷的敬意。但同時希望作者在描寫李莎直面困難的狀態時,可以通過細膩的心理刻畫讓人物更加豐滿豐厚,直抒胸臆,這樣作品將會更加出彩感人,催人奮進。
(點評人:中國曲協曲藝創作委員會秘書長、山西省曲協副主席 暴玉喜 )(責任編輯/邵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