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從“分流”到“協調”:“普職比大體相當”的價值意蘊與實踐要求

2023-01-01 03:44:49劉學東魏亞
教育與職業(上) 2022年12期

劉學 東魏亞

[摘要]“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是我國職業教育頂層設計的一項重要內容,具有科學性、合理性,經歷了試點探索、初步實施、優化調整和協調發展四個階段。文章通過對2009—2020年全國“普職比”數據的統計分析可知:“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得到較好落實,但“普職比”呈現進一步擴大的趨勢。文章進而從政府、中職學校、學生家長等利益相關者視角,提出在普職協調發展背景下“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的實施要求。

[關鍵詞]普職分流;普職協調;普職比;大體相當

[作者簡介]劉學東(1985- ),男,河南南陽人,南京審計大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學部,副研究員,博士。(江蘇? 南京? 211815)魏亞(1982- ),男,江蘇鹽城人,南京工程學院應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博士。(江蘇? 南京? 211167)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重點課題“教育領域風險點特征與防范機制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AFA190009)

[中圖分類號]G71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22)23-0005-08

“我國中等教育采取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并行發展的二元結構,實行初中后分流的教育制度,形成高中階段教育的普職結構?!雹偎^“普職比”,就是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學校的比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施“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改變了單一的中等教育結構,促使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培養了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實用人才?!捌章毐却篌w相當”政策已成為國家職業教育頂層設計的一項重要內容,為鞏固中等職業教育在職業教育中的基礎性地位發揮了重要作用。

1996年頒布的職業教育法提出,“國家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實施以初中后為重點的不同階段的教育分流”,即初中畢業后學生被分流到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然而,隨著我國高中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加之經濟轉型、技術升級速度不斷加快,行業企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實施的內部和外部環境也隨之改變。2022年5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正式實施,提出“在義務教育后的不同階段因地制宜、統籌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為“普職協調”發展奠定了法律基礎。新職業教育法推動了高中階段教育發展由“普職分流”轉向“普職協調”,體現了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理念,但這并不意味著取消“普職分流”。在普職協調發展背景下,如何有效實施“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成為當前面臨的一個重大現實問題。

一、“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的發展脈絡

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主要是通過政策來推動的”②,政府頒布的一系列與“普職協調”發展相關的政策文件,成為實施“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的關鍵依據。將對這一政策產生深刻影響的政治體制變革及關鍵行動者的觀念與行為作為歷史節點,其發展歷程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

1.試點探索階段。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高中階段教育普職規模已經嚴重失衡。1978年,鄧小平同志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擴大職業技術學校的比例”的指導意見,隨后許多地區都開展了中等教育結構改革的試點工作。1980年,國務院批轉教育部、國家勞動總局《關于中等教育結構改革的報告》,提出“使各類職業(技術)學校的在校學生數在整個高級中等教育中的比重大大增長”的要求?!暗?982年,全國城市職業中學、職業(技術)學校在校學生已達到35萬余人,與普通高中在校學生的比例已達到1∶5?!雹?983年,當時的教育部、勞動人事部等四部委在《關于改革城市中等教育結構、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意見》中提出,“力爭到1990年,使各類職業技術學校在校生與普通高中在校生的比例大體相當”。這是我國最早提出“普職比大體相當”的政策要求,為進一步推進中等教育結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2.初步實施階段。1985年中共中央頒布的《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調整中等教育結構,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力爭在5年左右,使大多數地區的各類高中階段的職業技術學校招生數相當于普通高中的招生數”。為落實該要求,1986年召開全國第一次職業技術教育工作會議,提出“在1990年前后,使全國大多數地區高中階段職業技術學校的招生數達到與普通高中的招生數大體相當”。此后,全國廣泛開展“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討論,職業技術學校在高中階段的招生比例也迅速提高。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人民群眾上大學的愿望越來越強烈,就讀普通高中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出現了“普高熱”現象,“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實施受到嚴重影響。1991年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決定》提出:“擴大招生規模,特別是擴大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招生規模,使全國高中階段職業技術學校的在校生人數超過普通高中的在校生人數?!?993年,國務院在《關于〈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中20余次提及“職業教育”,表明國家高度重視發展職業教育。該文件提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逐步形成初等、中等、高等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共同發展、相互銜接、比例合理的教育系列”,“逐步做到50%~70%的初中畢業生進入中等職業學?;蚵殬I培訓中心”。

3.優化調整階段。21世紀以來,我國相繼頒發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確?!捌章毐却篌w相當”政策有效實施。2002年,為扭轉職業教育不斷下滑的局面,國務院專門頒發《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提出“要以中等職業教育為重點,保持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體相當”。2005年,《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到2010年,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達到800萬人,與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备鶕洕鐣l展需要,政府不斷推進高中教育結構調整?!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合理確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比例,今后一個時期總體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大體相當?!薄冬F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提出:“中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重點,今后一個時期總體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大體相當。”

4.協調發展階段?!秶衣殬I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把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和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基礎,保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边@表明“普職比大體相當”作為職業教育發展的一項重要政策,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繼續貫徹執行。2019年,教育部在《關于深入學習貫徹〈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出,“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要提高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保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與此同時,教育部在歷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通知中也明確提出“按照普職大體相當安排高中階段招生計劃”。

2022年5月1日實施的新職業教育法提出“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進一步明晰了職業教育的地位,徹底打破了對職業教育的偏見,并為不同類型的學生提供了多種成才的可能與機會。新法刪除了“實施以初中后為重點的不同階段的教育分流”的表述,取而代之為“在義務教育后的不同階段因地制宜、統籌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雖然沒有再次提及“普職分流”,但這并不意味著廢止“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也并非要停止舉辦中等職業學校而都去發展普通高中教育?!捌章殔f調”旨在推動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在資源配置、發展水平和教育規模等方面的協調,有助于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國家“雙減”政策目標。

二、“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的價值意蘊

“‘普職比大體相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教育體制改革的重大政策調整與設計”④,為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所需的生源儲備設置了底線,對中等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由于職業教育社會認可度不高和就讀普通高中的熱度持久不退,“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在社會各界的反響不一?!捌章毐却篌w相當”作為一項重要國策,是否科學合理、是否需要調整,必須立足長遠,遠離主觀判斷。

1.體現政府科學決策,保留各地彈性空間。“普職比大體相當”是中央基于國家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作出的長遠決策,既是國家戰略也是現實需求。由于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產業結構、人才需求、教育需求等情況各異,要求各地都保持“普職比大體相當”顯然不切實際。“普職比大體相當”并非要求全國各地都做到“大體相當”,或都把“普職比”設定為1:1,而是要求地方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初中畢業生總數,確定適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普職比”,確?!捌章毐却篌w相當”政策有效執行。同時,“普職比大體相當”并沒有明確“普職比”1:1的剛性要求,為各地保留了政策執行的彈性空間,體現了中央決策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2.遵循教育發展規律,健全職業教育制度。職業教育是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為緊密的教育類型?!捌章毐却篌w相當”政策遵循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規律,即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對中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發展具有制約作用,同時這兩種教育的發展水平也會對經濟發展產生一定影響。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具體表現為:一方面,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制約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規模與速度,制約人才培養規格與教育結構;另一方面,中等職業教育能夠培養勞動力,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3.尊重學生身心特點,促進教育機會平等。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論,認為個體身上相對獨立地存在與特定的認知領域或知識范疇相聯系的八種智力。同時,個體在認識方式、思維水平、性格特征等方面存在差異,每位學生都是具有自身智力特點、學習類型和發展方向的可塑性人才?!捌章毞至鳌钡幕炯僭O是國家和社會需要不同類別、層次的勞動力,除了文化和制度選拔的原因,人的素質和天賦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高中階段實施“普職分流”,可以為不同類型人才成長成材提供合適的發展空間,創設最優的成長環境,從而促進教育機會平等。這體現了“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遵循個體身心發展規律,將個體的身心發展狀態作為教育行為的依據,讓每位學生都能接受“適合的教育”。對那些在普通高中教育中處于劣勢的學生開展“因材施教”,可以讓他們擁有適合自己的“跑道”并獲得符合身心特點的進步與發展,從而實現教育公平。

4.依據人力資本理論,提高勞動者素質。1935年,美國經濟學家沃爾什創立了人力資本理論,他認為教育是一種生產性投資。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指出,人力資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質量,教育投資是人力投資的主要部分。教育與培訓對人力資本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通過教育可以提高勞動力的質量、勞動者的工作能力和技術水平,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高中階段是學生從未成年走向成年,理性認識、自我意識及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不同類型人才成長的分水嶺?!捌章毐却篌w相當”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有助于培養具有較高素質和技能的勞動力,即具有較高人力資本存量的勞動者,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5.符合經濟社會需求,優化人才培養結構。按照人才知識與能力結構,國際上通常將人才分為學術型、工程型、技術型和技能型四大類,其中后三類人才又統稱為應用型人才。從社會人才需求的比例來看,“歐洲發達國家應用技術型人才與學術型人才培養的比例一般在8∶2,這與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供求的結構是相吻合的?!雹荨凹僭O初中畢業生100%升入高中,其中50%升入普通高中,50%升入中等職業學校;升入普通高中的學生中又有40%升入學術型高等學校,60%升入應用型高等學校?!雹薨凑者@種升學比例,在同一時間節點上學術型人才與中、高等應用型人才的比例恰好為2∶8。這個比例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學術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都有充分發揮作用的空間。因此,“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具有合理性與必要性,能夠保障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各類人才。

三、“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的實施現狀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2020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情況》和《2020年教育統計數據》,2020年全國高中階段教育共招生1521.1萬人,其中普通高中876.4萬人,中等職業學校644.7萬人;普通本??聘咝U猩?67.5萬人,其中普通本科443.1萬人,高等職業524.4萬人。根據以上數據估算,中、高職應用型人才的總數為1169.1萬人,約占專業人才總數的72.5%。此外,再加上本科及以上層次應用型人才數量,我國人才結構基本接近應用型人才與學術型人才8∶2的結構比例,各類人才能夠基本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1.區域比較。根據教育部發布的2009—2020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數據,以全國高中階段學校招生數為口徑(見下頁表1),分析表明:第一,在全國高中階段適齡入學人口減少以及教育選擇多樣化的大背景下,中等職業教育招生人數呈現逐年下降趨勢。中等職業學校招生人數以2019年為“拐點”,此前下降趨勢較為明顯,此后稍有回升;普通高中招生人數則相對穩定,2020年達到最高值。第二,全國“普職比”逐年增大,但始終保持在“大體相當”范圍內。以2011年為“拐點”,此前“普職比”始終小于“1”,即全國普通高中招生數小于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招生數,但兩者差距在逐年縮??;自2011年起,“普職比”開始大于“1”,即全國普通高中招生數大于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招生數,且兩者差距在逐年擴大。從統計數據看,近十多年全國高中階段教育招生工作較好貫徹了“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的基本要求,但同時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增強中等職業學校吸引力,以防止“普職比”進一步擴大,從而保持社會人才結構的平衡。

本研究在全國四大經濟區域中分別選取東部地區的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和廣東,東北部地區的遼寧,中部地區的河南,西部地區的陜西等8個省市,對“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的執行情況進行區域比較與分析。根據教育部發布的2013—2020年全國教育統計數據,粗略計算出這8個省市“普職比”實施情況(見表2)。

在東部地區,北京市“普職比”增長趨勢較為明顯,2013年為52∶48,2014—2020年迅速增大,2019年達到80∶20,高居全國之首。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它擁有豐富的高等教育資源,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上海市和廣東省“普職比”雖逐年增大但增幅較小,大致保持在60∶40和65∶35,基本實現了“普職大體相當”的目標要求,這與它們的普通高中資源、高等教育規模以及產業結構對人才的需求有關。2018年以前,江蘇省“普職比”相對穩定,保持在58∶42左右;自2018年起,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江蘇對高中階段教育招生計劃數進行調整,“普職比”有大幅提升,達到65∶35。浙江省“普職比”相對穩定,始終保持在58∶42左右,較好地實現了“普職比大體相當”的目標要求,這與其高質量的高等教育、相對較小的貧富差距以及相對合理的產業結構等因素有關。

在東北部地區,遼寧省“普職比”基數較大,始終保持在65∶35以上,但2018年大幅增長,達到70∶30。中西部地區的“普職比”基數較大,且呈逐年增長態勢。河南省“普職比”保持在65∶35左右,增幅較小。陜西省“普職比”保持在70∶30左右,增幅顯著,未能實現“普職大體相當”的目標要求。

總體而言,上海、江蘇、浙江的“普職比”相對均衡,基本實現了“普職大體相當”的目標要求;廣東、河南的“普職比”保持在合理范圍之內,但呈現擴大趨勢;北京、遼寧、陜西的“普職比”嚴重失調,差距最大,并呈擴大趨勢,增幅明顯。

2.原因分析。一是地方政府側重發展普通高中教育,學生家長對職業教育的認可度較低。我國一直強調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的適當比例,在全國范圍內基本上保持了中職學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然而,有些地區的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滯后,且在執行“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時出現松動,造成“普職比”雖逐年上升但實際值和增量存在較大差異。究其原因,主要由于部分地方政府把“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片面理解為大力發展普通高中教育,因而在經費投入、資源配置、辦學條件等方面對中等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較低,造成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發展不協調。此外,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進入普及化階段,“上高中考大學”成為學生家長的首要教育選擇。許多家長將職業教育視為“差生教育”,將“分流”等同于“淘汰”,難以認可和接受中職教育,導致職業教育缺乏與普通教育公平競爭的基礎,造成“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難以真正落地。

二是區域經濟發展對中等職業教育提出需求,也影響“普職比”?!案咧小章毐扰c產業結構調整、人才需求結構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密切相關。”⑦不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趨勢對人才需要的層次不同,對普職結構的需求存在差異,“普職比”落實情況也有所不同。在經濟發達地區,“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執行情況較好,因為它們擁有許多中小企業,需要大量技術技能型人才,能夠為中職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這些地區的高職學校數量多、質量高,為中職畢業生提供了較多的升學機會,許多學生家長愿意接受“普職分流”,讓孩子選擇就讀中職學校。對于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初中畢業生來說,他們更愿意選擇普通高中并在大學畢業后留在經濟發達地區就業,所以這些地區“普職比”往往會更高。為了發展當地教育事業,這些地區從有限的地方財政中支付大量教育經費,培養出來的人才卻沒能回到當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這不僅造成人才外流,也不利于本地經濟社會的良性發展。

“國家主要的希望在于對青年的正確教育。”⑧發展教育事業能夠為本地經濟發展培養大批適用人才,是增強地方自身“造血”功能的一個重要途徑。我國東部地區經濟發達,可以為不同層次的勞動力提供適合的就業崗位。對于東北部和中西部地區而言,如果當地不能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其培養的人才就會流向東部地區。因此,地方政府要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才需求狀況,合理確定“普職比”,確保技術技能人才的有效供給。

四、“普職大體相當”政策的實踐要求

近年來,中等職業教育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處于最為關鍵的發展期。雖然“普職比”數據統計上呈現“大體相當”的總體趨勢,但這并不能掩蓋普職發展相對失衡的客觀事實。隨著中職學校學生大量流失,中職教育規模日益萎縮,“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實施遭遇極大挑戰。因此,在“普職協調”發展背景下,如何提升中職教育質量,增強中職學校吸引力,確保“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得到有效實施,已成為我們必須解答的“時代之問”“民心之問”。

1.政府部門完善頂層設計,合理確定普職比例。創辦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是各級政府的職責所系、使命所在,也是地方政府推動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央要完善職業教育頂層設計,建立普職融通的立交橋,完善并實施“職教高考”制度,打通職業教育上升通道,保障中職學生的公平升學權利。地方政府要加大對“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的宣傳,深入解讀實施該政策的目的、意義及內涵,消除廣大群眾的擔心和疑慮;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本地區初中畢業生的實際數量等因素,合理確定“普職比”;推進區域“普職比”的彈性實施,充分尊重學生家長的教育選擇權,不能搞“一刀切”。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要統籌區域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促進高中階段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結構性平衡,并推動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開展交流合作。

2.中等職業學校加強內涵建設,不斷提高辦學質量。對中等職業學校而言,與其糾結“職普比”的問題,不如努力辦出高質量的職業教育。首先,堅持立德樹人,回歸育人初心。樹立素質教育理念,在突出能力培養的同時,也要加強學生思想素質、心理素質的培養;設置適合學生發展的專業,走出學歷提升的誤區,著重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其次,深化普職融合,推動持續發展。改變中職教育單純面向就業、普通高中單純追求學術的局面,將“成才”教育與“成人”教育、就業教育與可持續發展、一技之長與全面發展融合起來,為學生發展提供更多選擇機會。再次,培育辦學特色,創建職教品牌。遵循“學必期于用,用必適于地”的教育思想,在專業設置、師資隊伍、課程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與行業企業生產實踐密切結合,辦好一批適應當地經濟社會需要的特色優勢專業。最后,加強內涵建設,提升辦學水平。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等教育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通用技能,辦讓學生認為“有用”的職業教育。

3.學生家長轉變教育觀念,理性看待中職教育。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每個家庭的教育支付能力不斷提高,教育支出已成為家庭經濟支出的主要方面,學生家長對優質教育的需求也日益提升。“傳統觀念對人的行為具有強有力的約束,進而影響人的選擇,要改變人的行為就必須改變在人心目中已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⑨因此,必須改變學生家長對職業教育的片面認識,這也是消除中等職業學校招生阻力的前提。家長要改變“職業教育低人一等”“職業學校是差?!钡瓤贪逵∠?,理性看待職業教育,減少功利性、盲目性的擇校行為,幫助孩子選擇一條更加適合他們發展的教育道路。要引導家長全面理解教育、勞動和職業活動的意義和價值,形成“在職業中教育,而不是為了職業而教育”的觀念。不論接受何種類型的教育,只要能為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提供高質量的教育,能使學生成長成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做出應有貢獻,就是好的教育。

4.社會樹立正確的職業觀,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我國自古就有“重道輕器”“重學輕術”的傳統觀念,孔子提出“君子不器”的觀點,《道德經》中也有“人多技巧,奇物滋起”的說法。這種傳統觀念雖促進了“學而優則仕”思想的傳播,但也引起了“樊遲問稼”的尷尬,對社會公眾衡量某種職業好壞有著重要影響。當前由于受到“教育層次低”“社會地位低”“畢業生發展局限”等不利因素影響,社會公眾對中職教育的認可度不高,就讀中等職業學校也成為許多家庭無奈的選擇。因此,要推進“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有效實施,必須引導社會公眾打破“以普教為中心”的傳統觀念,真正從思想上認可接受職業教育,將職業教育置于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推動社會公眾改變陳舊的職業觀念,樹立勞動光榮的意識,理性看待生產一線的技能型操作員工;摒棄劃分職業等級的做法,確立所有職業不分高低貴賤的理念,不論何種崗位都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做出貢獻。

5.企業參與中職人才培養,招聘注重技能匹配。近年來,我國一再出現高級工緊缺現象,其重要根源之一就在于中等職業教育嚴重落后。從世界經濟發展的歷程來看,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在全發展鏈——全產業鏈背景下的全人才鏈中所占比例始終是最大,是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勞動者”⑩。然而,從目前企業用人導向來看,追求高學歷已成為常態。因此,企業應積極參與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課程設計、教學實施及實習見習指導等環節;深入開展校企合作育人,有針對性地為企業培養合格人才,提高人才培養的實用性與實效性;改變以學歷高低評價人才的片面觀念,破除唯學歷、唯文憑的選人用人標準,注重考核求職者的知識技能水平,打開中職學校畢業生進入“主要勞動力市場”的就業之門;提高技術工人的薪酬待遇與社會地位,拓展職業發展空間,吸引初中畢業生主動選擇中等職業教育。

五、結語

中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同等重要,它們猶如“人之雙手”“鳥之雙翼”“車之兩輪”,都是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普職分流”也是一些發達國家中等教育發展的普遍做法?!暗聡W生根據教師鑒定、家長意見、個人志趣及學業成績等因素進行分流……大約有一半的家長會理性地讓孩子選擇預備職業學校或實科中學,準備以后接受職業教育,在技術技能上發展。”11“在荷蘭,小學畢業生都會收到一份描述其學業成就水平和發展潛力的學校報告,他們根據自己的學業成績和老師的建議接受不同類型的中等教育?!?2

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的重要使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力量。確?!捌章毐却篌w相當”是我國高中教育改革一貫的政策主張,推動并形成了當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基本格局。我國已初步建成以中等職業教育為基礎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框架。然而,由于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技能型人才數量嚴重不足,我國勞動力素質遠未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只有中等職業學校辦得精彩,學生人生才能出彩,職業教育才有光彩,也才能贏得社會喝彩。因此,我們必須打破普職之間的壁壘,統籌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的均衡發展、協調發展,破解中等職業教育發展困局,使其進入良性發展軌道,確保“普職比大體相當”政策得到有效實施和精準實現。同時,搭建普職互通的教育“立交橋”,打通中等職業教育的上升通道,真正提升中等職業教育吸引力,努力建設公平而有質量的高中階段教育,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提升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和幸福感。

[注釋]

①徐桂庭.我國中等教育職普比結構問題的政策發展軌跡及理性思考[J]. 職教論壇,2016(19):20.

②涂端午,魏巍.什么是好的教育政策[J].教育研究,2014(1):47.

③教育部,勞動人事部,財政部,等.關于改革城市中等教育結構、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意見[Z].1983-05-09.

④石偉平,李鵬. “普職比大體相當”的多重邏輯、實踐困境與調整方略[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12):43.

⑤焦新.地方高校轉型發展呼喚頂層設計[N].中國教育報,2014-01-06(4).

⑥11張健.基于統籌兼顧思路的普職比大體相當布局[J].江蘇教育,2018(1):10,10.

⑦劉麗群. “高中普職規模大體相當”政策的現實之困與長遠之策[J].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6):114.

⑧(美)丹尼爾·戈爾曼.情商: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M]. 楊春曉,譯.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293.

⑨(美)道格拉斯·C. 諾斯.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M].杭行,譯. 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72.

⑩姜大源.再議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地位問題[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25):6.

12Deborah Nusche, et al.OECD Reviews of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in Education:Netherlands 2014[R].OECD Publishing, 2014: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男人天堂| 日本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 欧美 中文 AⅤ在线视频|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国产精品丝袜在线| 亚洲视频在线网| 亚洲另类色| 国产高清免费午夜在线视频| 91偷拍一区| 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热门精品| 国产极品嫩模在线观看91|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国产a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下载| 国产丝袜91|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99精品这里只有精品高清视频|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国产人人乐人人爱| 91网址在线播放|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www.精品国产|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亚洲美女久久| 99视频在线免费|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欧美啪啪网| 亚洲天堂2014| 高清色本在线www|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a欧美在线|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国产精品性|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另类天堂|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不卡 | 激情亚洲天堂| 影音先锋丝袜制服|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亚洲AV一二三区无码AV蜜桃| 国产在线自在拍91精品黑人|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欧美在线免费|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啪啪国产视频| 无码久看视频|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久久美女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亚洲三级a| 国产区成人精品视频|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五月|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男女男精品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97久久精品少妇| 中文字幕1区2区| 国产电话自拍伊人| 伊人欧美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婷婷激情亚洲|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欧美人与动牲交a欧美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