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雨過后,泡水車車主蒙受巨大損失,該由誰來兜底?
“我所居住的小區三分之二的車都被淹了,包括我的車。”談到十幾天前深圳的那場暴雨,何女士情緒復雜。
受臺風“海葵”殘余環流影響,9月7日晚至9月8日,深圳出現極端特大暴雨,持續暴雨讓深圳多處水浸,泡水車的處理成為讓許多車主頭痛的問題。
“盡管車輛泡水程度并不嚴重,4S店給出的維修費用卻高達5.6萬元,這個價格令我震驚。而且,保險公司直接建議我報全損,而不是進行維修。”何女士抱怨道。
數據統計,洪水過后,河北受災地區的保險機構已經收到了14.36萬份保險報案,估損金額達到32.92億元。其中,車險報案占了大部分,達到9.82萬件,估損金額為13.72億元。
泡水車要如何定義?又如何正確處置?通過與多位用戶復盤泡水車處理過程中的各種情況,《汽車觀察》對洪水過后的二手車市場進行了走訪和分析。
泡水車維修門道多
當深圳的何女士在為自家泡水車理賠事宜頭疼時,2100多公里外的涿州車主高先生,卻因維修泡水車工作量太大,積勞成疾住進了醫院。
高先生是土生土長的涿州人,學習汽車維修專業的他畢業后在老家開了一個汽車維修的小店面。一個月前,涿州那場60年以來最大的洪水讓涿州涌現出大量泡水車,洪水退去一個月了,但高先生的工作量并沒有因此減少。
“洪水之前,我每天大約修5輛車,現在我每天修車數量大約在15輛。”高先生說。據高先生統計,自洪水暴發至今,他親手修理過的泡水車已經達到了150輛,遠超正常工作量。
在涿淶路上,有涿州最大的二手車展廳,展廳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后院還有二三十畝的場地,洪水過后,展廳內泡水車輛多達210輛,分屬幾十家二手車經銷商,車輛損失共計達到數千萬之多。
據多家當地二手車經銷商反映,這些車輛收來時大多沒有車損,此次被洪水浸泡后,每家經銷商的損失最少的也有30萬元,高的則達到200萬元。高先生所在的公司便是這幾十家經銷商之一。
車輛泡水,通常面臨維修與報廢兩種情形。在高先生看來,一般水淹位置超過方向盤,泡水車就不能維修了,只能報廢。
高先生對《汽車觀察》表示,泡水車的電子設備產生損壞,而車內的異味不易消除。在高先生接待的泡水車中,“絕大多數的底盤和電器系統被嚴重地腐蝕,座椅海綿變硬,電器系統也會氧化,這都可能導致未來車輛行駛過程中的安全事故。”高先生說。
與普通事故車輛相比,泡水車需要檢測的步驟更多。泡水車一般都得拆,拆開后需要對各個模塊、多條線路不斷檢測,再制定維修方案。
根據正常的維修流程,高先生在收到車輛維修需求后,要先判斷泡水車輛是城市內澇造成的還是洪水造成的,被洪水浸過的泡水車,維修更復雜,維修時間也要多出一周。“經歷洪水的泡水車拆解后,里面會有泥沙、樹葉之類的雜物,清理之后才能維修。”高先生說。
高先生強調,新能源車和燃油車的維修也有很大的區別,他說:“在涉水問題上,總體來講,新能源車的維修難度相對較小,但費用比燃油車更高,因為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機更換費用較高。如果新能源汽車泡水,建議還是到品牌專門的售后去維修,因為新能源電路比較復雜。”
泡水車貶值率令人咂舌
洪水過后,涿州公路上最常見的就是運送泡水車的拖車,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小張忙壞了。在接受《汽車觀察》采訪時,小張忙碌的手也沒能停下來,他說:“洪水過后,涿州人保公司接到的報案量大約7000輛,單就車險的賠付,就達到了將近6億元。”
小張解釋說:“受洪災影響,涿州泡水車處理流程都簡化了,還開設了針對泡水車理賠的專項網點,處理速度加快。不管客戶的車找不找得到,只要撥打我們的報案電話,客戶帶著相關手續來網點辦理就可以。”
據小張介紹,在政府支持下,涿州地區的泡水車賠付原則是快賠、多賠,他說:“有的客戶愿意走全損,有的客戶愿意修,主要按客戶要求做。”
以另一名泡水車主曾先生為例,其駕駛的轎車在4S店保養的過程中遭遇洪水,成為泡水車,該車駕駛年限已達到6年,曾先生于8月5日到人保涿州網點報案,8月15日左右,賠償金額就已經到賬。
當然,并不是所有人的賠付都如此順利,據了解,曾先生的待遇只是少數。
有很多購買新車不久的消費者,他們是在這場洪災賠付中最左右為難的人。
涿州張先生的寶馬剛到手不久,剛過了新鮮勁,原本在暴雨前就打算賣掉,當時4S店給出的評估價為50萬元左右,但因為一些事耽誤了,沒有及時出手,結果不幸遭遇了暴雨。張先生的車經歷水淹,如今只能賣到20萬元,價格幾乎打了對折,可謂損失慘重。
即便是老車主,賠付過程也充滿了曲折。
深圳的何女士在保險報銷的過程中,陷入了和保險公司長時間的拉鋸戰。何女士于2012年購買車輛,車齡在11年左右。暴雨當天,何女士的車并沒有停放在地下車庫,淹水也沒有超過座椅,但車輛在水淹后卻出現了無法啟動的問題。由于車輛對何女士具有特殊意義,所以她更傾向于對車輛進行維修而不是簡單的報損,但遭到了保險公司的推諉。
“車齡久,保額低的,保險公司就推全損,不愿意給維修;車齡新,保額高的保險公司不愿意給全損。”何女士說。為了協調好泡水車的后續賠付問題,何女士特意與銀行銀保監會進行電話溝通,銀保監會給出的意見是遵從車主意愿,按保額維修。
“但是寶馬4S店嫌棄保額少,只有4萬多元,不愿意維修,還沒拆的情況下就報了接近6萬的維修費,我打了寶馬中國總部的電話,他們協調過,但是也沒辦法推動經銷商,所以我又把車拖去了修理廠.爭取在保額內能把車維修下來.目前還在跟保險公司因為配件更換的費用溝通。”何女士稱。
暴雨之下,不只是涿州,深圳的車險報案數量也急劇增加。數據顯示,近日,太平洋財險深圳分公司超過2"000件,結案賠付210萬元;太平財險深圳分公司560件,已決賠案件36件;亞太財險深圳分公司465件,已決賠案84件,已決賠款15萬元;鼎和保險深圳分公司232件;國任保險共接到車險涉暴雨報案102件,已決案件45件。
與涿州洪災相比,深圳地區暴雨造成的經濟損失較小,社會關注度也相對較低。但在泡水車后續賠付問題上,像何女士一樣左右為難的車主肯定不在少數。
保險賠付充滿曲折,將泡水車直接作為二手車售賣是車主的另一種選擇,但售賣同樣會為車主帶來巨大損失。
據消息人士透露,洪水過后,不少專做泡水車生意的二手車車商從全國各地專程趕到北京、河北、深圳等受災嚴重地區。一位二手車車商表示,他已經在河北涿州待了十多天,收了大量泡水車。這位車商告訴記者,他們通常會按照車輛受損前市場價打5折收車。
泡水車如何定義?
終端市場對泡水車的態度各有不同,那么,從行業層面來看,究竟什么樣的車才算泡水車?
根據中國流通協會2018年發布的產業標準《二手乘用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T/CADA"18-2021)(以下簡稱《規范》)第3.5條,對泡水車的定義是“經水等導電液體浸泡導致車輛核心零部件、電氣件等受損的車輛”。“核心零部件、電氣件受損”成為泡水車鑒定的關鍵詞。與此同時,《規范》第5.5.2條指出,判別泡水車參考線為座椅底板水平高度及以上,包括了駕駛艙地板線束及接口轉向柱等共18項,其中有3項及以上有痕跡就會被判定為泡水車。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助理羅磊分析,行業中泡水車通常會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低位泡水,也就是我們說的水位剛過座椅滑軌。這種情況一般問題不大,可能汽車底盤部分的油底殼,剎車系統的傳感器,部分線路接頭,排氣管、三元催化器,艙內地板會有些問題。這類泡水車修復比較簡單,費用也不會太高,但仍屬于泡水車的范疇內,并且依然會存在故障隱患,車主可關注儀表臺故障碼,一般情況下可以正常使用。
第二種情況是高位泡水,即水位沒機蓋和座椅,達到儀表臺高度,這類泡水車問題就會比較大。發動機、變速器、轉向系統、傳動系統、全車線束、燈光、座椅、音響、空調、中控、照明、雷達,倒車等都有可能會出現問題。如果達到高位泡水,建議車主不要嘗試發動車,而是盡快與4S店聯系檢測與修理。
第三種情況最為嚴重,即淹沒頂車。這類車輛已經沒有太大的維修價值,一般情況下保險公司會按全損車索賠。不過是否會被保險公司認定為全損,還要看修復成本與車輛殘值的關系,一般情況下,如果修復成本大于或等于車輛殘值的,保險公司就會認定為全損車。
根據正常流程,全損泡水車保險公司賠付后,車輛交付給保險公司,再由保險公司委托第三方拍賣公司通過拍賣進行處置。競買方大多為汽車修理企業。汽車修理企業根據車輛本身的價值,再確認是否進行修復,或拆件,或報廢。
車主權益誰來兜底?
《汽車觀察》發現,一般二手車銷售平臺并不會單獨開辟泡水車銷售板塊,在某專門銷售泡水車的網站,泡水車價格與普通二手車的定價相差巨大。以2020款奔馳GLC為例,普通二手車網站的標價為33.02萬元,而泡水車的標價則為14.08萬元。
泡水車的價值究竟該如何評價?羅磊分析說:“與正常二手車相比,泡水車的價格要低很多,一般不會高于正常二手車價格的80%。泡水車的價值一般通過交易來實現,沒有定式的價值形成公式。”截至目前,國家與行業都沒有對泡水車入場流通的限制,而據羅磊介紹,相關行規行約中都已明確,泡水車在售賣階段需要向買方如實告知,不得故意隱瞞,否則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相關法律也規定,在二手車流通過程中,二手車商銷售方有義務告知消費者購買和使用商品的真實情況,提供誠信的商品和服務,滿足消費者最起碼的知情權,尤其不得隱瞞商品狀況,也不能欺詐或進行虛假宣傳。購車者買車時也要擦亮雙眼,充分了解車輛情況后再進行認購,保存好購車合同、轉賬記錄等具體的證據。如果遇到類似情形,購車者可以拿起法律武器進行維權。
但羅磊還是建議,普通消費者盡量不要購買泡水車。“因為泡水車經過水泡后其機械性能、電路、油路等均存在一定的不確定風險,有一定的安全隱患。當然,由于泡水車的市場價格遠遠低于正常二手車的價格,對某些消費群體來說,還是具有一定的誘惑力的。從事汽車維修行業并能及時識別車輛故障的專業人士除外。”他說。
暴雨過后,一大批泡水車流入二手車市場,如果消費者對于泡水車沒有專業的辨識能力,又不想買到泡水車,那么要等多久入手二手車才比較安全?
對此,羅磊表示:“這沒有一個準確的時間限定,據個人掌握的情況,北京暴雨后的泡水車還沒有處理完畢。個人主觀認為,從發生大面積水淹車過后,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才能錯過高峰期。但是,即便沒有發生暴雨災害,也會出現泡水車,這就需要消費者在購買二手車時,一定要向商家索要車輛的檢測報告,并要求商家在合同中注明無火燒、無水泡、無結構件損傷等內容。”
“消費者可以通過簽訂購買合同規避泡水車風險。”張女士說。汽車產業資深律師張女士認為,不管是新車或泡水車,必須產品質量合格,符合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同時,要保證消費者知情權,既然是泡水車,賣方應當提前明確告知消費者。如果在賣方沒有明確告知的情況下購買到泡水車,消費者有權利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主張索賠。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行業法規只對有可能購買到泡水車的消費者權益進行了明文保護,而對于遭受了天災、蒙受了巨額財產損失的泡水車主們卻缺乏關懷。暴雨過后,泡水車車主蒙受的巨大損失,到底該由誰來兜底?泡水車能否結束“裸泳”?這也是洪水過境后,留給汽車市場需要深度思考的問題。